老子哲学大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道德经》伦理哲理及影响

一、老子、道家与孔子、儒家伦理的区别

《道德经》的伦理道德修养与《论语》及儒家大相径庭。《论语》发展了《易经》阳刚的一面,《道德经》则发展了《易经》阴柔的一方,《道德经》体现的是坤阴的“厚德”及坎水的柔顺,与儒家乾元刚健相对而言,是人生伦理的另一发展方向。

另外,孔子及儒家的伦理主要解决人际关系及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而老子、道家则侧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庄子的宗旨则为回归自然。

此外,孔子、儒家的伦理观点是向上的、积极的入世观,要求自己的一生要为国家社稷奋斗、效忠;老子、庄子和道家则恰恰相反,主张出世、离世、消极、回避,老子甚至向往追求“小国寡民”的世外桃源生活。

图21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图22 曲则全,枉则直

图23 老子:致虚极,守静笃

杨力启示

总之,孔子、儒家的伦理是入世的、积极的,强调与社会相融一;而老子、道家则主张出世、离世,强调与自然相合归。下面的论述可以看出老子的社会观并非消极,而是权宜的。

儒家是社会道德观,道家则是自然道德观,这是儒、道两家伦理思想的根本区别。

二、《道德经》的伦理哲理特点

(一)阴柔至顺

《道德经》的伦理特点是以坤土的厚德载物和坎水的柔顺容让为核心的。因此,推崇“不争”、“至柔”。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第十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

但《道德经》的阴柔也不是纯阴柔的:

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

守柔曰强。(五十二章)

这充分表明《道德经》的柔是柔中有刚的,是一种韧性的柔而非脆性的柔,柔的最终目的是胜强,或由弱变强,足见老子的容让是暂时的退让,是一种后发制人的策略。

再如,老子虽言“不争”,却又言“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都可以说明《道德经》并不是主张绝对不争的。

《道德经》还强调:

民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七十八章)

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道德经》借助水的性能说明人的性格如果也能像水一样柔中有刚,那就能无坚不克,无往而不胜。

庄子的相对论对《道德经》的“无欲”、“无为”作了充分的发展,奠定了庄派“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的人生伦理。如曰: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庄子·齐物论》)

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有为无为都是无穷相对的,为后世隐世遁尘的人生观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自然无为

《道德经》的伦理侧重于人与自然的融一,由于《道德经》在政治上主张出世、避世,因此,不愿意事政,主张“无为”、“无欲”,但《道德经》在提倡“无为”的同时又指出“无不为”,如曰: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

说明《道德经》的“无为”并非真无为,因为要顺从自然不能妄为,所以,其最终目的是“无以为”,而无以为的精髓又是“自然无为”,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的精髓,这一原理应用到社会伦理上,强调社会也应像自然界一样,一切顺从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老子认为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应减少人为的成分,才能太平,所谓“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三十七章),人们如果都减少一些欲望的话,社会就会安静,天下将自能归正。因此《道德经》认为只要各自退避三舍,少一点欲望,社会也就没有什么争斗,就会自然平静,于是主张“小国寡民”、“世外桃源”。如曰: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

《道德经》向往的是“桃花源”一样的自然国、自然村,过着不争不斗、甚至无知无识(“绝圣弃智”,“无知无欲”)的生活。

庄子在老子自然道德观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主张“善在自得”,“不奔命于仁义。”(《庄子·骈母》)

庄子在其相对论基础上提出的“物任其性”、“无待逍遥”,反映了他独特的自由浪漫的个性,对后世的自由人生有很大的影响。如曰: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杨力启示

庄子认为如能顺天地之气遨游于广袤无际的天穹,便能无碍无束,获得人间的大自在,便可以无所憾,这充分反映了庄子的自由人生及高度浪漫的个性。

(三)返朴归真

返朴归真是老子奋斗的最终目标,故“朴”成为《道德经》道德标准的最高境界,如:

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二十八章)

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

所谓朴,指真朴,即混沌原始、天地初开、大德完全的真朴时代以及“婴儿”时代。在人类社会的开始,即人还是幼儿时,人的品德是真朴无邪,没有侈欲妄念,没有邪恶孳生,人人都是纯洁无邪的。

老子看到了社会愈发展,人的思想愈复杂,因此他竭力主张返复到人类社会刚开始时期或孩提时代的纯洁真朴,故强调纯真朴实是《道德经》伦理的重要特色之一。

庄子在“返朴”上作了无限的发展,他在蝴蝶梦中悟出的“物化”,反映了他回归真朴自然的洒脱个性。如曰: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庄子我与万物的融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融一”,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自然道德观,更加突出了道家倾向自然的人生伦理和个性,奠定了道家离世、清高的人生观。

三、《道德经》伦理思想的反思

尽管《道德经》的无欲无为思想相对而言是比较消极的、脱离现实的,但在今天这样竞争激烈的时代,如果没有一点阴柔的气质协调一下,也是不行的。

《道德经》的“柔弱胜刚强”,启迪了另一种取胜策略,即柔中有刚,后发制人。老子的这一战略可以有效地避其锋芒,蓄积力量,伺机而出。

《道德经》的“小国寡民”理想虽然原始,但却提供了一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平共处的社会蓝图。

杨力启示

《道德经》的无欲在今天物欲高度膨胀的社会将具有愈来愈重要的价值。物欲是竞争的祸根,《道德经》的知足对缓解当今无止境的物欲膨胀危机有着深远的意义。要知道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然物质条件却是有限的。

权欲也同样如此,是一切阴谋格斗的根源,故《道德经》提出“不争”、“无为”、“居下”、“容让”,正是杜绝权谋的根本。

私欲是万恶之源。老子主张“少私寡欲”正是铲除妄欲的对策。

当今是竞争激烈的时代,《道德经》的居下、不争、无为是不现实的,但今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将会愈加剧烈。到一定的时候,物极必反,《道德经》的容让、居下、不争的人生哲理势必被人们重新估价。

庄子洒脱的个性和他对回归自然的向往也启示了人生还有另一种甘美。

图24 清静为天下正

老子和庄子选择的道路,是一种重精神自由、轻物质享受的道路,具有另一种人生价值,尤其是对大自然的钟情更有另一番情趣。大自然既是无际的,也是无私的,融入大自然中,确可陶冶情操,淡泊心志。人生活在天地之中,除应处理好人际关系之外,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老子、庄子偏重于人与自然的融一,从大自然中去吸吮甘美,也是人生的一种超脱。并且在大自然中还可以得到在人际社会中得不到的温馨,由于大自然有着人类社会所匮乏的优势,难怪古今中外,道家、佛家芸芸众生推崇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者颇多。在这有限的人生中,能够在无限的大自然中去寻找慰藉也是必要的。当今旅游事业如此发达,实不无原因。

杨力启示

老子、庄子的人生哲理启示我们,人生幸福的含义还有另一种的层次,人生旅程也是多途径的,并非只有在尘世的羊肠小道中获胜的人才是强者,从另一条道上攀登的人也并非是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