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的生理学基础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身体活动性是体育锻炼的基本特征,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就是机体各器官系统活动的过程,活动中人体内各器官系统将会发生适应性变化。通过神经系统、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的调节控制,各器官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运动,从而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一)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1)新陈代谢是生命中最一般、最显著的现象,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机体的代谢是蛋白质的代谢,代谢反应的生物催化剂是酶,其本质是蛋白质。
②通过机体的代谢来促进有机体的繁殖和进化。
③机体的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随之停止,结果是蛋白质的解体。
(2)新陈代谢过程
①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入物质,经过体内的转化和合成,变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即同化过程。
②机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分解,释放能量,供机体需求,并将分解产物排出体外,即异化过程。
在新陈代谢中,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在物质变化中必须伴有能量的转移;在释放能量的过程中,同时也必须存在物质的分解。体育的过程就是人有意识地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从生物学观点看,人的一生始终离不开新陈代谢过程,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并存。当新陈代谢积极、旺盛、同化过程大于异化过程时,机体处于生长发育、机能水平提高的过程;当新陈代谢处于迟滞、衰退、异化过程大于同化过程时,将会使机体衰老、各器官系统功能减退。体育锻炼等身体活动是促进新陈代谢的一种刺激,能引起组织系统兴奋,加速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身体活动必然增加能量消耗,出现代谢的不平衡。科学家已经揭示: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是由于身体活动引起能量物质的消耗,随后便能引起同化作用的加强,加速恢复过程,可使体内组织细胞内部得到更多补充,合成新的物质,使有机体获得更多的旺盛的活力,从而促使机体发展。体育锻炼是经过科学处理的身体活动,可使机体向着完善的方向转化,这就是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的生理过程和理论依据。
(二)运动负荷的价值阈理论
运动负荷价值阈,是指按一定的心率区间去确定运动负荷的计量标准,体育锻炼要针对个人的不同特点安排运动负荷,不可能有一个最佳运动负荷价值阈的绝对标准,但正常人之间的差异较接近。所以,运动负荷价值阈对多数人来说,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普遍重视对运动负荷价值阈理论的探讨和实际运用。有些国家采用电脑控制仪、心电图记录器和基础体力测定器等装置,为体育锻炼提供健康变化的各种数据。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心搏量会逐渐上升,要达到心搏量的极限,需要有一段发动期。从心搏量急剧上升到心搏量极限,这段数据称为心搏量极限区间。心搏量极限区间低值和高值之间,即为运动负荷的有效价值范围。体育锻炼在这个区间内波动,并达到锻炼时间的2/3左右,可取得理想的锻炼效果。
从有利于增强体质出发,一般人的体育锻炼,应以有氧代谢为主,中等强度为宜。学术界曾提出如下结论:心率在110次/分以下时,机体的血压、血液成分、尿蛋白和心电图等都没有明显变化,健身的价值不大;心率在130次/分的运动负荷时,每搏输出量接近和达到一般人的最佳状态,健身效果明显;心率在150次/分的运动负荷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缓慢下降;心率增加到160~170次/分时,虽无不良的异常反应,但亦未能呈现出更好的健身迹象。因此,通常把一般人健身效果的最佳区间定在120~140次/分之间。而每次保持在120~140次/分的时间,占一次锻炼总时间的2/3左右为最佳。
生理学实验证明:心率在120~140次/分时,每搏输出量最大;心率在140~180次/分时,每分输出量最大。因此,在体育锻炼中安排强度较大、持续时间不长的无氧代谢,对提高负氧债能力的锻炼也有一定的意义。
对上述结论的分析,还必须注意到由于年龄、体质的不同,其所承担有氧代谢的运动负荷也应有所不同。国外运动负荷的计量标准有以下几条:①卡沃南的公式,即接近极限负荷的脉搏次数,减去安静时的脉搏次数,乘以70%,再加安静时的脉搏次数;②以脉搏频率150次/分以下(平均130次/分)的运动负荷为指标,谋求有氧代谢能力;③以180减去锻炼者的年龄数,作为锻炼者每分钟的平均脉搏数。采用这三种方法所得出的数据与最佳价值阈值相近。但不论采用何种计量方法,都必须考虑到自我感觉要舒适,并以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准。
(三)超量恢复原理
人体在运动时,机体将发生一系列生理机能变化,机体对这些变化有一个适应过程,而这个过程总是按照工作阶段(活动)——相对恢复阶段(休息)——超量恢复阶段——复原阶段的规律在变化。人体在运动时,体内储备的能源不断被释放,以供机体活动需要,能量的消耗使机体机能逐渐下降,引起疲劳。但经过休息,体内的能源物质和各种动能又逐渐恢复到工作前的水平,形成机体的相对恢复阶段。再经合理的休息后,物质能量的储备还可超过原来的水平,从而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这就是超量恢复。机体发生的一系列机能变化,最重要的是看恢复过程。只有恢复过程获得发展,才能获得超量恢复。
1.恢复过程的阶段性
恢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运动时能源物质的异化作用占优势,同化作用小,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换言之,即机体一边进行锻炼消耗,一边进行能量物质的补充,但由于运动中消耗多,此时的恢复跟不上消耗量,因此,能量物质储备逐渐下降。
第二阶段: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弱,同化作用占优势,恢复过程不断加强,运动中消耗的能量物质不断得到补充,直至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
第三阶段:超量恢复阶段,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的一段时间里,不仅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甚至超过原有储备水平(即超量恢复),比锻炼前的能量储备还多,随后能量物质的储备又恢复到原有的水平。
超量恢复是客观存在的,它与运动时能量消耗的多少和恢复的快慢、肌肉活动的剧烈程度有密切关系。生理学的大量实践证明,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消耗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越显著;但活动量过大,会使恢复过程延长;运动量过小,训练效果不显著。因此,国内外很多类似的实验结果为合理安排大运动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不论是体育教学,还是运动队伍的训练,在安排运动负荷时,应使下一次的负荷正好落在超量恢复的基础上,使学习技术、技能的效果正好落在上一次产生的痕迹效应上,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目的。
2.机体能量储备的恢复
运动时代谢过程加强,以不断满足运动时能量的需要,运动中及运动停止后,能量物质需要不断进行补充与恢复。机体能量储备的恢复如下。
(1)磷酸肌酸的恢复 磷酸肌酸的恢复很快,在剧烈运动后被消耗的磷酸肌酸在2~3分钟可完全恢复。磷酸肌酸的恢复最终由有氧氧化系统供能。
(2)肌糖原储备的恢复 影响肌糖原恢复速度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的时间;二是膳食。积极性休息和营养食物的补充是肌糖原(蛋白质)储备恢复的主要途径。
(3)生理机能的恢复 体育锻炼后,生理机能的恢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它具有强度依赖性和不同时性的特点。工作强度越大,功能变化也越大,相应的恢复速度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