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肾
(一)肾的解剖形态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
(二)肾的生理功能
1.肾藏精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摄纳、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
精的来源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藏于肾中,出生之后,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并灌溉五脏六腑。脏腑之精充盛,除供给本身生理活动所需之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由此可见,先天之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肾藏精,精化气,即肾气。肾精足则肾气充,肾精亏则肾气衰。人体之“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
(1)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机体的“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素问·上古天真论》以男八女七为计,将生命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一为生命发育阶段:“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二为身体壮盛阶段:男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三为身体渐衰阶段: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人体脏腑和精气的盛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由盛而衰而竭的规律性变化。人从幼年开始,肾精逐渐充盛,则有齿更发长等生理现象。到了青壮年,肾精进一步充盛,乃至达到极点,机体也随之发育到壮盛期,则真牙生,体壮实,筋骨强健。待到老年,肾精衰退,形体也逐渐衰老,全身筋骨运动不灵活,齿摇发脱,呈现出老态龙钟之象。
由此可见,肾精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发育,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如果肾精亏少,影响到人体的生长发育,则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如发育迟缓、筋骨痿软等;成年则现未老先衰,齿摇发落等。治疗生长发育障碍,如“五软”“五迟”等病,补肾是其重要方法之一。补肾填精又是延缓衰老和治疗老年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在历代中医文献中延缓衰老的方剂,以补肾者为多。藏惜肾精为养生之重要原则,固精学派便是中医养生学中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
(2)促进生殖繁衍 人出生以后,由于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相互滋养,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逐渐充盛,发育到青春期,随着肾精的不断充盛,便产生了一种促进生殖功能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称作天癸。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液,女性则月经按时来潮,性功能逐渐成熟,具备了生殖能力。之后,随着人从中年进入老年,肾精也由充盛而逐渐趋向亏虚,天癸的生成亦随之而减少,甚至逐渐耗竭,生殖能力亦随之而下降,以至消失。这充分说明肾精对生殖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为生殖繁衍之本。如果肾藏精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性功能异常,生殖功能下降。
(3)参与血液生成 肾藏精,精能生髓,精髓可以化而为血。所以,在临床上治疗血虚常用补肾填精之法。
(4)调节一身阴阳 肾阴,又称元阴、真阴、真水,为人体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作用。肾阳,又称元阳、真阳、真火,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
肾阴和肾阳均根源于肾中精气,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维持着人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同时,肾阴、肾阳为脏腑阴阳之本,肾阴充则全身诸脏之阴亦充,肾阳旺则全身诸脏之阳亦旺盛。
在病理情况下,由于某些原因,肾阴和肾阳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而又不能自行恢复时,即形成肾阴虚和肾阳虚的病理变化。肾阴虚,则表现为五心烦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症状;肾阳虚,则表现为精神疲惫、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不利或遗尿失禁,以及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等性功能减退和水肿等症状。
由于肾阴与肾阳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病变过程中,常互相影响,肾阴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累及肾阳,发展为阴阳两虚,称作“阴损及阳”。肾阳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可累及肾阴,发展为阴阳两虚,称作“阳损及阴”。
2.肾主水液
在正常情况下,水饮入胃,由脾的运化和传输而上输于肺,肺通过宣发和肃降而通调水道,使清者以三焦为通道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生理作用;浊者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气等分别从皮肤汗孔、尿道、呼吸道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相对平衡。
在这一代谢过程中,肾的蒸腾气化使肺、脾、膀胱等脏腑在水液代谢中发挥各自的生理作用。被脏腑组织利用后的水液(清中之浊者)从三焦下行而归于肾,经肾的气化作用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再通过三焦上升,归于肺而布散于周身;浊者变成尿液,下输膀胱,从尿道排出体外,如此循环往复,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在病理上,肾主水的功能失调,气化失职,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气化失常,阖多开少,小便的生成和排泄发生障碍可引起尿少、水肿等病理现象;若开多阖少,又可见尿多、尿频等症。
3.肾主纳气
纳,固摄、受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人体的呼吸运动,虽为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须下归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呼吸才能通畅、调匀。
如果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吸入之气不能归纳于肾,就会出现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等肾不纳气的病理变化。所以,咳喘之病,“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初病治肺,久病治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