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单一空间限定和构成
空间是虚无的,人们对它的感知完全取决于物质实体材料对它的限定。建筑空间一般是由地面、顶面及四壁六个界面所构成的。但这六个界面不一定都用实物体(如墙、屋顶、门窗、地板等)构成,而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形态。空间几乎是和实体同时存在的,被实体要素限定的虚体才是空间。离开了实体的限定,室内空间常常就不存在。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如何限定空间和组织空间,就成为首要问题。
2.1.2.1 单一空间的限定
(1)围合 用围合的方法来限定空间是最典型的空间限定方法。如果人们把门、窗、墙一类的实物体理解为“围”的方式,就是构成空间的一种方法。由此,就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围的方式,如图2.4所示就是用“围”方式构成的建筑,缺的那一部分,你可以用意象性思维“补足”;又可以将这个缺口点相连,形成一个界面,图中缺的部分空间就是不确定空间。这种空间也可称为“暧昧空间”,能给人以情趣感。由于这些限定方法在质感、透明度、高低、疏密等方面的不同,其所形成的限定度也各有差异,相应的空间感觉也不尽相同。
图2.4 用围合的方法来限定空间
(2)设立 设立就是把限定元素设置于原空间中,而在该元素周围限定出一个新的空间的方式。在该限定元素的周围常常可以形成一种环形空间,限定元素本身也经常可以成为吸引人们视线的焦点。这种空间的形成,是意象性的,而且空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设立”和“围合”正好是相反的情形,如果一种叫正空间P(positive),则另一种就叫负空间N(negative)。如图2.5所示就是以“设立”来构成“纪念性空间”的。它的纪念性强度,一是由纪念碑本身的体量和形象特征所确定,二是与离纪念碑的距离有关,离纪念碑越远,强度越弱。
图2.5 以“设立”来构成“纪念性空间”
(3)覆盖 覆盖的方式限定空间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这就好比一个亭子,或者撑一把伞,形成一个临时性的空间。这种空间的特点是行为的自由,并有某种“关怀”“保护”等作用,因为人对来自上空的袭击是很担心的。覆盖物的大小和高度,是覆盖强度的两个要素,正是由于这些覆盖物的存在,才使建筑空间具有遮强光和避风雨等特征。当然,作为抽象的概念,用于覆盖的限定元素应该是飘浮在空中的,但事实上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一般都采取在上面悬吊或在下面支撑限定元素的办法来限定空间。在建筑设计中,覆盖这一方法常用于比较高大的室外环境中,当然由于限定元素的透明度、质感以及离地距离等的不同,其所形成的限定效果也有所不同(图2.6)。
图2.6 通过覆盖限定元素形成限定效果
(4)凸起 凸起所形成的空间高出周围的地面,这种空间的限定强度,会随着凸起物的增高而增强。一般我国古代的“台”,就是“凸起”的典型方式。如北京天坛的圜丘,采用三层“凸起”(图2.7),强度当然就增大了,这也是有目的性的,因为在这个台上,是供皇帝祭天的。要注意的是由于这种空间比周围的空间要高,所以其性质是“显露”的。在建筑设计中,这种空间形式有强调、突出功能,当然有时也具有限制人们活动的意味。
图2.7 通过地面凸起的“台”形成的空间限定
(5)下沉 下沉这种空间性质与凸起相反,它是“隐蔽”性的,当然也有安全感,这种空间领域一般低于周围的空间。它既能为周围空间提供一处居高临下的视觉条件,而且易于营造一种静谧的气氛,同时也有一定的限制人们活动的功能(图2.8)。如远古时代的居所,半地穴房屋就是这种空间性质。
图2.8 通过室内地面下沉形成的空间限定
(6)悬架 悬架是指在原空间中,局部增设一层或多层空间的限定手法。上层空间的底面一般由吊杆悬吊、构件悬挑或由梁柱架起,这种方法有助于丰富空间效果,建筑设计中的局部挑起及挑檐处理就是典型案例。如图2.9所示悬挑在空中的盒子体就有“漂浮”之感,趣味性很强。
图2.9 通过挑檐处理达到空间限定效果
除了以上六种空间的限定方式,还可以通过肌理、色彩、形状、照明等的变化进行空间限定。在实际设计中,设计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以达到空间需要的目的。
2.1.2.2 限定元素的组合方式
通过围合、设立、覆盖、凸起、下沉、悬架等方法能在原空间中限定出新的空间,然而由于限定元素本身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组合方式,其形成的空间限定的感觉也不尽相同,这时,我们就可以用“限定度”来判别和比较限定程度的强弱。
(1)限定元素的特性与限定度 用于限定空间的限定元素,由于本身在质地、形式、大小、色彩等方面的差异,其所形成的空间限定度也会有所不同。在通常情况下,限定元素的特性与限定度的关系,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可以根据表2.2中不同的要求进行参考选择。
表2.2 限定元素的特性与限定度的强弱
(2)限定元素的组合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限定元素具有不同的特征,加之其组合方式的不同,因而形成了一系列限定度各不相同的空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空间感觉。由于建筑一般都由六个界面构成,所以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可以假设各界面均为面状实体,以此突出限定元素的组合方式与限定度的关系。
①垂直面与底面的相互组合(图2.10)。
图2.10 垂直面与底面的相互组合
a.底面加一个垂直面。人在面向垂直限定元素时,对人的行动和视线有较强的限定作用。当人们背向垂直限定元素时,有一定的依靠感觉。
b.底面加两个相交的垂直面有一定的限定度与围合感。
c.底面加两个相向的垂直面。在面朝垂直限定元素时,有一定的限定感。若垂直限定元素具有较长的连续性时,则能提高限定度,空间也易产生流动感,室外环境中的街道空间就是典例。
d.底面加三个垂直面。这种情况常常形成一种袋形空间,限定度比较高。当人们面向无限定元素的方向,则会产生“居中感”和“安心感”。
e.底面加四个垂直面。此时的限定度很大,能给人以强烈的封闭感,人的行动和视线均受到限定。
②顶面、垂直面与底面的组合(图2.11)。
图2.11 顶面、垂直面与底面的组合
a.底面加顶面,限定度弱,但有一定的隐蔽感与覆盖感。
b.底面加顶面加一个垂直面,此时空间由开放走向封闭,但限定度仍然较低。
c.底面加顶面加两个相交垂直面。如果人们面向垂直限定元素,则有限定度与封闭感,如果人们背向角落,则有一定的居中感。
d.底面加顶面加两个相向垂直面。产生一种管状空间,空间有流动感。若垂直限定元素长而连续时,则封闭性较强,隧道即为一例。
e.底面加顶面加三个垂直面。当人们面向没有垂直限定元素时,则有很强的安定感;反之,则有很强的限定度与封闭感。
f.底面加顶面加四个垂直面。这种构造给人以限定度高、空间封闭的感觉。
2.1.2.3 单一空间的构成
(1)建筑空间的分类 建筑是人们为了某种使用目的而建造的,根据不同的使用性质,可以将建筑空间大致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密空间、专有空间;从边界形态上可分为封闭空间、开敞空间;从空间态势上可分为动态空间、静态空间、流动空间;从空间的确定性上又分为模糊空间、虚拟空间,见表2.3。
表2.3 建筑空间类型分析
(2)建筑空间的构成 任何建筑空间的组织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空间以某种结构方式联系在一起,既要有相对独立又能相互联系的各种功能场所,还要有方便快捷、舒适通畅的流线,形成一种连续、有序的有机整体。空间组合方式有很多种,选择的依据一是要考虑建筑本身的设计要求,如功能分区、交通组织、采光通风以及景观的需要等;二是要考虑建筑基地的外部条件,周围环境情况会限制或增加组合的方式,或者会促使空间组合对场地特点的取舍。根据不同空间组合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并列式、线形式、集中式、辐射式、组团式、网格式、庭院式、轴线对位式等(图2.12)。
图2.12 建筑空间组织的基本形式
①并列式组合。并列式空间就是将具有相同功能性质和结构特征的单元以重复的方式并列在一起。这类空间的形态基本上是近似的,互相之间不寻求次序关系,根据使用的需要可相互连通,也可不连通。例如,住宅的单元之间就不需要连通,而教室、宿舍、医院、旅馆等则需要连通,一些单元式的疗养院、幼儿园等也可以不连通。这种方式适用于功能不复杂的建筑(图2.13)。
图2.13 并列式组合
②线形式组合。线形式组合就是各组合单元由于功能或审美方面的要求,先后次序关系明确,相互连接成线形空间,形成—个空间序列,故也称序列组合。这些空间可以逐个直接连接,也可以由一条联系纽带将各个分支统统连接起来,即所谓的“脊椎式”。前者适用于那些人们必须依次通过各部分空间的建筑,其组合形式也必然形成序列,如展览馆、纪念馆、陈列馆等;后者适用于分支较多、分支内部又较复杂的建筑空间,如综合医院、大型火车站、航站楼等。线形组合方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易配合各种场地情况,线形可直可曲,还可以转折(图2.14)。
③集中式组合。集中式组合是一种稳定的向心式构图,它由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围绕一个大的占主导地位的中心空间构成。处于中心的统一空间一般为相对规则的形状,在尺寸上要大到足以将次要空间集结在其周围;次要空间的功能、体量可以完全相同,形成中心对称的形式;也可以不同,以适应功能、相对重要性或场地环境的不同需要。一般来说,由于集中式组合本身没有方向性,其入口与引导部分多设于某个次要空间。这种组合方式适用于体育馆、大剧院、大型仓库等以大空间为主的建筑(图2.15)。
④辐射式组合。这种空间组合方式中,线形式和集中式的要素兼而有之,由一个中央空间和若干向外辐射扩展的线形空间组合而成。辐射式组合空间通过线形的“臂膀”向外伸展,与环境之间发生犬牙交错的关系。这些线形空间的形态、结构、功能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其长度也可长可短,以适应不同地形的变化。这种空间组合方式常用于大型监狱、大型办公群体、山地旅馆等建筑(图2.16)。
图2.14 线形式组合
图2.15 集中式组合
图2.16 辐射式组合
⑤组团式组合。组团式组合是把空间划分成几个组团,用交通空间将各个组团联系在一起形成的空间。组团内部功能相近或联系紧密,组团与组团之间关系松散;又或者各个组团是完全类似的,为了避免聚集在一起体量过大而将之划分为几个组团,这些组团具有共同的形态特征。组团之间的组合方式可以采用某种几何概念,如对称或呈三角形等。这种组合方式常用在一些疗养院、幼儿园、医院、文化馆、图书馆等建筑(图2.17)。
图2.17 组团式组合
⑥网格式组合。将一个三向度的网格作为空间的模数单元来进行空间组合的方式称为网格式组合。在建筑中,网格大都是通过骨架结构体系的梁柱来建立的。由于网格由重复的空间模数单元构成,因而可以进行增加、削减或层叠,而网格的同一性保持不变,可以用来较好地适应地形、限定入口等。按照这种方式组合的空间具有规则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而且结构标准化、构件种类少、受力均衡,建筑空间的轮廓规整而又富于变化,组合容易、适应性强,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图2.18)。
⑦庭院式组合。在某些场地比较开阔、风景比较优美的基地环境中,建筑空间的组合常采用松散式的布局,由各种房间或通廊围合成一个个庭院,每组自成体系,之间松散联系,各庭院有分有合。这种空间组合方式非常舒展、平缓,与环境密切结合,适用于风景区的度假村、乡村学校、乡村别墅等(图2.19)。
⑧轴线对位组合。轴线对位组合由轴线来对空间进行定位,并通过轴线关系将各个空间有效地组织起来。这种空间组合形式虽然没有明确的几何形状,但一切都由轴线控制,空间关系却非常清晰、有序。一个建筑中轴线可以有一条或多条,多条轴线有主有次,层次分明。轴线可以起到引导行为的作用,使空间序列更趋向有秩序性,在空间视觉效果上也呈现出一个连续的景观线。这种空间组合方式在中西方传统建筑空间中都曾大量运用,因而轴线往往具有某种文化内涵。现代建筑中也常用这种手法来进行空间组合,出现很多成功的作品(图2.20)。
图2.18 网格式组合
图2.19 庭院式组合
图2.20 轴线对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