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古建筑地面构造

一、古建筑地面类型

1.按材料划分

(1)土作地面

①素土地面 素土地面是历史上最早的地面做法,即以纯净的黄土作为地面用料,按材料分层夯实而成,后来发展为在黄土之中掺杂麦秆(或稻草),以增强地面的抗裂性,夯实后形成滑秸黄土地面。

②灰土地面 灰土作为地面用料,在明清以前的建筑实例中未发现。灰土技术的推广、普及时期是在明代,成熟完善时期是在清代。

③焦渣地面 北方部分地区流行焦渣地面做法,是古代利用废料作为建筑材料的范例。焦渣地面主要是焦渣和石灰浆经过混合压实,形成的一种简易地面,适用于耐磨程度要求不高的地面。

(2)砖作地面

①方砖地面 方砖地面是指采用平面尺寸为方形砖料所铺砌的地面,方砖类包括尺二方砖、尺四方砖、尺七方砖以及金砖等。

②条砖地面 条砖地面是指采用平面尺寸为长方形砖料所铺砌的地面,条砖类包括城砖、地趴砖、停泥砖、四丁砖、开条砖等。

(3)石作地面 石活地面也是古代建筑地面的常见形式,包括条石地面、方石板地面、毛石地面、碎石石板(冰裂纹)地面、卵石地面(石子地)等。方石板地面主要用于室内地面,以颜色与质感近似方砖者为宜。重要宫殿可采用花石板(如产于浚县的花斑石),并做烫蜡处理。

2.按施工精细度划分

清代官式建筑的地面大多用砖铺成,在传统施工做法中,用砖铺装地面叫做“墁地”,古建筑室内地面以砖墁地做法为主。

(1)细墁地面 细墁地面的做法特点是,砖料应经过砍磨加工,加工后的砖规格统一准确、棱角完整挺直,表面平整光洁。地面砖的灰缝很细,表面经桐油浸泡,地面平整、细致、洁净、美观、坚固耐用。细墁地面多用于大式或小式建筑的室内,做法讲究的宅院或宫殿建筑的室外地面也可用细墁做法,但一般只限用于甬路、散水等主要部位,极讲究的做法才全部采用细墁做法。

室内细墁地面一般都使用方砖,按照规格不同,有“尺二细地”“尺四细地”等不同做法。细墁地面所用的砖料一般应达到“盒子面”的要求。

(2)淌白地面 淌白地面可以视作细墁地面做法中的简易做法。淌白地面的要求是墁地所用的砖料仅要求达到磨面即可,其砖料砍制过程不如细墁地用料那么精细,墁好后的外观效果与细墁地面相似。因此除比较重要的建筑和重要部位用细墁砖外,其他多用淌白地面。

(3)金砖地面 金砖地面可视为细墁地面做法中的高级做法。其砖料使用质量最好的金砖,做法也更加讲究,多用于重要宫殿建筑的室内。

(4)糙墁地面 糙墁地面的做法特点是砖料不需要砍磨加工,地面砖的接缝较宽,砖与砖相邻处的高低差和地面的平整度都不如细墁地面那样讲究,相比之下,要显得粗糙。大式建筑中多用城砖或方砖糙墁。普通民宅可用四丁砖、开条砖等条砖糙墁。糙墁地面多用于一般建筑的室外,在做法简单的建筑及地方建筑中,糙墁做法也用于室内地面。

二、古建筑平面尺度权衡

(一)古建筑平面各部位名称

1.间架的概念

间是建筑平面的数量单位,指四柱之间所围合的空间或两缝梁架之间的空间,如图2-45所示。架是指建筑沿进深方向的数量单位,一般以进深方向承托檩(桁)的数量来取定。间架的多少可以表明建筑的规格大小,体现建筑等级。

图2-45 间架的概念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对不同阶层的住宅均有等级的限定,如:明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一、二品官员的厅堂为五间九架,三~五品官员的厅堂为五间七架,六~九品官员的厅堂为三间七架等,庶人房舍不得超过三间五架。

2.古建筑平面各部位名称

中国古建筑房屋的开间数一般为单数。沿面阔方向,从正中向两边依次为明间(宋称当心间)、次间、梢间、尽间。之外有柱无隔断称为廊,宋称副阶,可以分为前廊、后廊、周围廊。古建筑开间取奇数,采用3、5、7、9开间,以9开间为最高规格。各部位间的名称详见表2-4。北京故宫太和殿为特例,在9开间两侧加廊间共计11开间,形成等级最高的开间形制。在进深方向取决于房屋的架数,可选3、5、7、9架。进深方向有时也依据两山开间的数量描述为×间,进深方向的间数有单数也有双数。沿进深方向即从山面部分观察,若有多间,则分别称为两山明间、两山次间、两山梢间。

表2-4 古建筑“间”的命名

(二)古建筑房屋面阔、进深尺寸的确定

1.面阔、进深的概念

面阔又称“面宽”(宋称间广),即间的横向距离。房屋横向各间面阔之和称为“通面阔”。进深即间的纵向距离,单体建筑一间的深度。房屋纵向各间进深之和称为“通进深”。

2.唐宋时期建筑间广与进深的确定

(1)间广的确定

①间广材分的确定 根据陈明达《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建筑间广与铺作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宋代,柱间有单补间与双补间两种。每两朵补间铺作之间的间距,即斗栱的标准中距为125分,但依据《营造法式》中的补充说明“或间广不均,即每补间铺作一朵不得过1尺”。陈明达先生以六等材为标准,进而推出标准中距可以上下增减不超过25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宋代,若二柱之间为单补间铺作,则柱间间广为250分,另外根据上下浮动,最大间广为300分,最小间广为200分。同理,若二柱之间为双补间铺作,则柱间间广为375分,另外根据上下浮动,最大间广为450分,最小间广为300分。

②间广具体尺寸的确定 根据上述方法,我们能够确定建筑二柱之间的材分值,然后再根据建筑的规模等级进行选材。如建筑选取三等材,每分尺寸为0.5寸,则单补间间广一般为12.5尺,最大间广为15尺,最小间广为10尺。

另外根据田永复的《园林古建筑构造技术》中的相关研究结论,现存唐宋时期的古建筑中,除个别心间面阔大于18尺以外,大多数面阔都控制在18尺范围之内。

(2)进深的确定 唐宋时期建筑进深的确定与屋架所搭设的椽子的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营造法式》中的用椽之制,厅堂型建筑,每架椽平长(即进深方向两檩之间架设椽子的水平投影长度)不超过6尺,殿堂(阁)型建筑,每架椽平长在6.5~7.5尺之间。根据进深方向的用椽数量,计取各椽平长之和,即可得建筑进深尺寸。

3.明清时期面阔、进深尺寸的确定

(1)面阔的确定 清《工程做法则例》对面阔有明确的说明,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带斗栱建筑,另一种是不带斗栱建筑。

①带斗栱建筑 清《工程做法则例》卷一中,如九檩单檐带斗栱庑殿,规定:“凡面阔、进深以斗科攒数而定,每攒以斗口十一分定宽,如斗口二寸五分,以科中分算,得斗科每攒宽二尺七寸五分。如面阔用平身斗科六攒,加两边柱头科各半攒,共斗科七攒,得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如次间,收分一攒,得面阔一丈六尺五寸。梢间同,或再收一攒,临期酌定”。换算公制为:

明间面阔=(11斗口×0.25尺×7攒)×32cm=19.25尺×0.32m=6.16m

次间面阔=(11斗口×0.25尺×6攒)×32cm=16.5尺×0.32m=5.28m

依上所述,大式带斗栱建筑的明间面阔,依斗栱的攒数多少而定,每攒斗栱宽度固定为11斗口(重檐建筑也可为12斗口),依据斗口等级来确定斗口大小,次间及梢间、尽间按正间逐次减一攒。这是确定面阔最常用的方法。

②不带斗栱建筑 清《工程做法则例》直接规定尺寸:九檩大木(无斗栱),面阔一丈三尺;七檩小式,面阔一丈五寸;五檩小式,面阔一丈。次间、梢间面阔,临期酌夺地势定尺寸。

依上所述,大式无斗栱建筑的明间建筑,一般不超过13尺(即4.16m,按现代模数制可取为4m),小式建筑不超过10.5尺(即3.36m,按现代模数制可取为3.3m),其他可根据现状地形确定。

(2)进深的确定

①带斗栱建筑 带斗栱建筑的进深与面阔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以斗栱的攒数和斗口来确定,并以22斗口计一步架。以九檩单檐带斗栱庑殿为例,清《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如进深每山分间,各用平身斗科三攒,两边柱头科各半攒,共斗科四攒,明间、次间各得面阔一丈一尺。再加前后廊各深五尺五寸,得通进深四丈四尺”。这是指进深方向分为三间,每间进深按四攒,即11尺;两山次间为2间,进深22尺;前后廊深各为11尺,因此通进深共44尺。

②不带斗栱建筑 清大木柱网布列规整,柱间净跨度一般宫殿及大式建筑选用二丈,仓房选用一丈半,小式建筑选用一丈二尺,廊深四尺到三尺,柱列整齐。

在仿古建筑设计中,不带斗栱建筑的进深,可用“步架”来取值(步架是古建筑进深方向的度量单位,梁架上相邻两根檩条之间的水平距离即为一步架)。不带斗栱的大式建筑,步架一般以檐柱高确定,廊步架按檐柱高的0.4倍定深,其余各步架均按照廊步架的0.8倍确定,但是无斗栱大式建筑步架一般不超过5尺;小式建筑一般以檐柱径确定,廊步为5倍的檐柱径,其余各步按照廊步架的0.8倍计算;卷棚建筑,顶步架取2~3倍的檩径,金脊步取4倍的檩径。

4.江南《营造法原》中面阔、进深尺寸的确定

《营造法原》只规定,次间面阔按正间面阔8/10取定,而正间面阔没有明确规定,但多以“心间不越18尺”的原则来控制。进深可分三部分,即轩、内四界和后双步,其中“内四界”为基本,前置为“轩”,后置为“后双步”,在轩之外还可以加廊和轩。进深尺寸是以大梁(即内四界梁)跨长为准,按照“开间尺寸加二尺”的原则来确定,例如,若开间为一丈八尺,加二尺,则内四界进深为二丈。古建筑面阔、进深的确定方法详见表2-5。

表2-5 古建筑面阔、进深参考表

注:n为斗栱攒数。

(三)古建筑台明面阔、进深的确定

古建筑台明边线与古建筑边柱中心线之间均留有一定的距离。对庑殿、歇山和攒尖建筑而言,建筑周围均出檐,从檐柱中心线至台明边缘的距离称为“下檐出”,下檐出取2/3~4/5上檐出尺寸。对悬、硬山建筑而言,建筑前檐柱中心线至台明边缘的距离称为下檐出,下檐出取2/3上檐出尺寸;建筑后檐柱中心线至台明边缘的距离称为下出,若檐部为老檐出,下出尺寸略小于下檐出即可,若檐部为封护檐,下出尺寸则为外包金加金边尺寸。左右檐柱中心线至台明边缘的距离称为山出,悬、硬山建筑山出计算各不相同,悬山为2.5倍的山柱径,硬山为外包金加金边尺寸。

1.台明面阔尺寸确定

庑殿、歇山建筑:台明面阔=通面阔+2倍下檐出

悬、硬山建筑:台明面阔=通面阔+2倍山出

2.台明进深尺寸确定

庑殿、歇山建筑:台明进深=通进深+2倍下檐出

悬、硬山建筑:台明进深=通进深+下檐出(前)+下出(后)

宋《营造法式》并没有提到台明部分的尺度计算,通过对其记载图样来看,台明面阔与进深均在屋檐伸出范围之内,使雨水落于台明之外。

三、室内楼、地面构造

(一)室内地面构造做法

古建筑室内地面通常由垫层(基层)、结合层和面层砖组成。普通的砖墁地面多以素土夯实后直接作为垫层,比较讲究的做法可采用2∶8或3∶7灰土夯实作为垫层。夯实后的垫层表面距砖底皮的距离可控制在5cm左右,局部凹凸偏差不宜超过15mm。做法讲究的大式建筑的灰土垫层往往要用两步甚至三步以上。重要的宫殿建筑还常以墁砖的方式作为垫层,层数可由三层多达十几层,立置与平置交替铺墁。每层砖之间不铺灰泥,每铺一层砖灌一次生石灰浆,称为“铺浆做法”。砖墁地的结合层大多采用掺灰泥,灰泥比例为3∶7或4∶6或5∶5,细墁地面在正式铺墁之前还要在泥上浇白灰浆,糙墁地面不再浇浆。近年来也有用灰土代替掺灰泥的,类似现代建筑地面使用的干硬性砂浆。室内地面构造做法详见表2-6。

表2-6 室内地面构造做法

注:1.打点:砖面上如果有残缺或砂眼,要用砖药打点整齐。

2.墁水活:砖面如果凸凹不平,用磨头沾水磨平,并擦干净。

3.钻生:在地面完全干透后,在地面上倒桐油,油的厚度约为3mm,钻生时间应到“喝”不进去油的程度为止。钻生后应用厚牛皮纸将多余的桐油等物刮去,再用软布反复擦揉地面。

4.钻生泼墨:金砖墁地在钻生前,先用黑矾水涂抹地面,待地面干透后再钻生。

(二)室内楼面构造做法

古建筑二层或多层楼阁建筑中楼面一般由承重梁、楞木、木板垫层及木地板面层组成。古建筑楼面要求必须坚固稳定,因此要考虑楼板下面承重梁的大小及间距。一般楼面的梁直径不应小于15cm,中心距离不应大于60cm。其上架设楞木,楞木截面多为方形,讲究的做法还可以在下面楼层做天花板,使上部楼层结构隐蔽。楼面一般采用木地板或者方砖铺地,古建筑地面层做木地板就必须做防潮架空层,在近现代建筑中常在地面层做架空木地板。

楼板的厚度不应小于3cm,楼板之间采用企口缝拼接,以增加楼板的稳定性,防止变形,还可以使楼板拼贴紧密,消除接缝。室内楼面构造做法可详见图2-46、表2-6。

图2-46 室内楼面构造做法

(三)室内砖墁地面质量要求

1.宋《营造法式》

一般室内地面用方砖,砖四周磨合平整,地面中心应高出2%~3%,边柱以外应降低2%~3%。散水依下檐出而定,按定好的距离侧砌2道砖线围成。

2.明清时期

(1)排砖通则

①除特殊情况外,砖缝要按“十字缝”方式,而不应该排成井字格,即不应该按现代地面的通行做法排砖。

②室内砖墁地面应以室内中心线为起始,从中间向两边铺墁。对于方砖墁地应注意“中整边破”“首整尾破”,通缝必须顺中轴线方向。即首先要找中,将中间一趟砖安排在正中,从中间向两边赶铺,中间一趟砖第一块砖应为整砖顺进深方向赶铺,详见图2-47。

图2-47 室内砖墁地面排砖

③室内及廊间方砖地面,通缝应与进深方向平行;砖的趟数应为单数,“破活”应安排到里面和两端,门口的一块砖必须是整砖。

(2)排砖形式 室内砖墁地面主要有方砖排砖和条砖排砖两种形式。方砖排砖形式有十字缝、斜墁两种;条砖排砖形式有陡板面朝上和柳叶面朝上之分。陡板面朝上的排砖形式有十字缝、斜墁、拐子锦等,柳叶面朝上的排砖形式有直柳叶、斜柳叶、人子纹等。室内地面砖的排列形式详见图2-48。

图2-48 室内地面砖的排列形式

(四)地面石活

地面石活主要是指柱顶石和一些台基地面上的石活,包括槛垫石、过门石、分心石、拜石、门枕石、门鼓石和滚墩石。

1.柱顶石

柱顶石是古建筑木柱下用以承托柱子的石质构件。其作用是扩大柱脚的受力面积、传递荷载;防水避潮,防止柱根糟朽;装饰美观。宋《营造法式》中称为“柱础”,清《工程做法则例》中称为“柱顶石”。

(1)宋式柱础 宋《营造法式》中列有素平、覆盆、铺地莲花、仰覆莲花四种形制。柱础尺寸如础方、础厚、覆盆高、盆唇高等均已有定制。一般方鼓磴尺寸其直径按2倍柱径,当方径在1.4尺以下,其厚按本身方径的0.8倍;方径在3尺以上者,其厚按本身方径的0.5倍;方径4尺以上者,其厚不超过3尺为原则。覆盆及铺地莲花,其高按柱径尺寸的1/5计算,仰覆莲花,其高按柱径尺寸的2/5计算。宋《营造法式》造础之制见图2-49。

图2-49 宋《营造法式》造础之制(D为柱径)

(2)清式柱顶石 明清时期柱顶石种类多样,官式做法中常见的有平柱顶、方鼓镜柱顶、圆鼓镜柱顶、异形柱顶四种基本类型,如图2-50所示。清《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柱顶石边长,大式建筑按2倍柱径取值,厚度按0.5倍柱顶石的边长取值;小式建筑按2倍柱径减2寸,厚按1/3柱顶石边长,并不小于4寸。除了四种标准做法之外,清式柱顶石还出现石鼓磴式、方幞头式、动物(如狮、象)形象式、多层组合式等各类柱顶石,另外在园林与山地建筑中还有多边形柱顶、爬山柱顶、联办柱顶等类型,如图2-51所示。宋、清柱础(柱顶石)比较见表2-7。

图2-50 清《工程做法则例》中的柱顶石

图2-51 清地方做法中的柱顶石

表2-7 宋、清柱础(柱顶石)比较

2.地面石活

地面石活系指古建筑台基上的一些散件石活,包括槛垫石、过门石、分心石、拜石、门枕石、门鼓石。地面石活散件详见图2-52。

图2-52 地面石活散件

(1)槛垫石 古建筑中,为避免槛框下沉和防潮,常在下槛铺设一道衬垫石,主要用于承托门槛,称为“槛垫石”。槛墙下面不用,但讲究者也可放置。槛垫石在古建筑中经常使用,特别是稍讲究的建筑几乎都要使用。槛垫石的宽度按3倍下槛宽,厚按0.3~0.5倍本身宽。

①通槛垫 通槛垫又叫合间通槛垫,即为一整块通长的槛垫石。古建中的槛垫石大多数都是通槛垫。

②掏当槛垫 门槛下使用过门石,槛垫石被过门石断为两截,过门石两侧的槛垫石就叫做掏当槛垫。

③带下槛槛垫 带下槛槛垫和槛垫“联办”而成,多用于宫门、山门等无梁殿建筑。带下槛槛垫还常与门枕石一并“联办”,叫做“带下槛门枕槛垫”。

④廊门桶槛垫 俗称“卡子石”。为了行走上的方便,常在廊墙位置做一个门洞,叫做“廊门桶子”,廊门桶处的槛垫石就叫做廊门桶槛垫。

(2)过门石 在一些重要宫殿建筑中,常放置过门石,以示高贵。过门石可只在明间设置,也可同时在次间设置,因此有“明间过门石”与“次间过门石”之分,梢间一般不再设置过门石。过门石可现场按实际情况加工,一般石宽以不小于1.1倍柱顶石直径为原则;石长不小于2.5倍本身宽,厚按0.3倍本身宽或与槛垫石同厚。

(3)分心石 分心石只在极重要的宫殿使用,是带有礼仪性质的。分心石和过门石均可看成石御路石在台基上的延续,但如果放置分心石,就不再放置过门石。分心石宽按0.3~0.4倍本身长,厚按0.3倍本身宽。

(4)拜石 拜石也称为“如意石”,放在槛垫石的里侧,是参拜的位置标志,用于庙宇或重要宫殿。

(5)门枕石与门鼓石 门枕石是安放大门转轴用的,是专门为门轴设立轴窝的石构件,可用来代替木门枕。门枕石上门轴的相应位置要凿出“海窝”,海窝内放置一块生铁片,用以承托门轴。门枕石高厚按0.7倍下槛高,宽按本身厚加2寸,长按2倍本身宽加下槛厚。

门鼓石俗称“门鼓子”,用于宅院的大院内,是一种装饰性的石雕小品,其后尾做成门枕形式,因此又有实用价值。门鼓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圆形,叫“圆鼓子”;另一类是方形的,叫“方鼓子”,又称为“幞头鼓子”。圆鼓子做法较难,比方鼓子要讲究,门鼓子的两侧、前面和上面均应做雕刻。圆鼓子的两侧图案以转角莲最为常见,稍讲究者还可以做成其他图案,如麒麟卧松、犀牛望月、蝶入兰山等。圆鼓子的前面(正面)雕刻,一般为如意,也可做成宝相花、五世同居等。圆鼓子的上面一般为兽面形象,方鼓子的两侧和前面做浮雕图案,上面多做狮子形象,如图2-53所示。门鼓石分位确定见图2-54。

图2-53 门鼓石

图2-54 门鼓石分位确定

四、室外地面

室外地面铺装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名称,如甬路、散水、海墁、天井等。甬路是庭院的道路,重要建筑前的主要甬路用大块石料铺墁的叫“御路”。散水用于房屋台明周围及甬路两旁。海墁是指室外除了甬路和散水之外的所用地面全部用砖铺墁的做法。在四合院中,被十字甬路分开的四块海墁地面俗称“天井”。

1.甬路

甬路专指大型院落或墓地中间,正对着厅堂或坟丘等主要建(构)筑物的砖石铺砌的道路,后泛指用砖石材料铺砌而成的道路。

(1)砖墁甬路 砖墁甬路可以分为大式甬路和小式甬路,详见表2-8。大式甬路铺墁道路用方砖、城砖,主要由甬路和散水组成;小式甬路铺墁道路用方砖及条砖,只出现甬路,没有散水。甬路中心排砖一般为单数,如三路、五路、七路等,详见图2-55。路面做出泛水,中间高两边低,成肩形或鱼脊形,以利于排水,砖墁甬路地面构造做法详见图2-56。

图2-55 砖墁甬路地面

图2-56 砖墁甬路地面构造做法

表2-8 大式甬路与小式甬路

砖墁甬路对于路面交叉处理的节点,有十字交叉和拐角交叉两种形式,如节点排砖采用方砖常做成筛子底和龟背锦,如节点排砖采用条砖多为步步锦和人字纹,如图2-57所示。

图2-57 砖墁甬路地面交叉节点排砖形式

(2)石墁甬路 石墁甬路主要是大式甬路,铺墁道路用方砖、城砖、方石、条石。石墁甬路主要有普通石墁甬路和御路石甬路两种形式,普通石墁甬路由中心道路加两侧散水组成,御路石甬路由中心御路石和两边甬路以及两侧散水组成,甬路与散水之间栽牙子石,如图2-58所示。石墁甬路与砖墁甬路都应该做成“鱼脊背”形,即中间高两边低,以便于排水,如图2-59所示。

图2-58 石墁甬路地面

图2-59 石墁甬路地面构造做法

(3)雕花甬路 雕花甬路是大式甬路的一种特殊做法,由中心甬路和两侧散水组成,散水采用花砖、瓦条集锦或花石子铺墁的甬路。花砖,即带有雕刻的方砖,用于局部地面,不适宜大面积使用;瓦条集锦是指在散水位置用瓦条组成图案,瓦条之间再镶嵌卵石;花石子则是用卵石直接排成图案,图案以外部分用其他颜色的卵石镶嵌。

2.散水

散水是用砖或石铺墁于建筑台基周边或室外甬路两侧,且带有泛水的排水构造做法。散水可采用的材料有方砖、条砖、方石、卵石等,其中以方砖、条砖散水最为多见。

(1) 散水的位置 古建筑房屋周围散水的位置在硬山、悬山建筑处于前后位置,在庑殿、歇山建筑处于四面,如图2-60所示。

图2-60 散水位置

(2)散水的构造 古建筑房屋周围的散水,其宽度应根据出檐的远近或建筑的体量决定,以从屋檐流下的水最好能砸在散水上为原则。一般要求散水宽大于回水的距离。详细内容参见本书第四章木构架中的上檐出、下檐出及回水部分内容。甬路两边的散水宽,按现场情况而定,但最小不得少于三路砖。

散水要有泛水,要求里端高、外端低,里口应与台明的土衬石找平,外口应按室外地面找平。坡度值一般选择2%~3%。在多雨地区,在散水的坡脚部位还经常做出明沟或暗沟排水。散水构造见图2-61。

图2-61 散水构造

(3)散水的排砖形式 方砖散水常选用大规格材料,单砖顺出,做出坡度即可,条砖散水根据砖的尺度,可以分为一砖长、1.5砖长、2倍砖长直至3倍砖长。砖的排列方式灵活多样,详见图2-62(a)。在散水转角(包含阳角和阴角)要注意砖的处理形式,详见图2-62(b)。

图2-62 散水排砖形式

3.海墁

除了甬路和散水之外的全部室外大面积墁地的做法称为海墁,全部用砖或石铺墁,是室外庭院铺地较讲究的做法。方砖甬路和海墁的关系有“竖墁甬路横墁地”之说,即甬路砖的通缝一般应与甬路平行(斜墁者除外),而海墁砖的通缝应与甬路互相垂直,并且应考虑院落的排水问题。

五、园林地面

园林地面主要是指园林景观环境中出现的园路、景观节点等位置的地面铺装,如图2-63所示。园林地面铺装不仅展现形式的美感和意境的深化,还具有生态美的一面,园林铺地用材简单,可利用建筑废料。《园冶》中就提到:“废瓦片也有行时,当湖石削铺,波纹汹涌;破方砖可留大用,绕梅花磨斗,冰裂纷坛。”说明废料利用在古建筑中很早就已开始出现。

图2-63 园林铺地

一般在庭院或园林环境的铺地中,常用黑、白卵石子与瓦条、石条或整形石板、碎拼石板拼砌成各种花纹图案。地砖形式有方砖、条砖、六角形、八角形等,其铺地砌法种类多样,套八方、拐子纹、人字纹、丁字纹、方胜图案、冰裂纹等,如图2-64所示。此外,异形砖排列形式常用龟背锦、车辋形、八卦锦。园林中也可采用“大式小作”,即可适当采用小式做法。

图2-64 瓦条集锦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