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构造技术(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台阶与栏杆构造

台阶和坡道是古建筑中为连接有高差的相邻地面而设置的垂直交通设施,栏杆则是在有高差的地面边缘,当达到危险高度时(现代规定为0.7m),所采用的安全维护设施。除了具有使用功能外,这些构造设施兼具装饰美化的作用,丰富了古建筑的细节,成为古建筑装饰特色之一。

一、台阶与坡道构造

台阶是古建筑台基的附属部分,古时称“阶级”“踏道”“踏跺”,今称“台阶”。

1.台阶(踏跺)

(1)台阶(踏跺)的类型

①踏跺按照形式可以分为垂带踏跺、如意踏跺、御路踏跺、云步踏跺。

a.垂带踏跺。垂带踏跺是两侧做“垂带石”的踏跺形式,是古建筑中最为常见的踏跺做法。

b.如意踏跺。如意踏跺是指不带垂带的踏跺,从三面都可以上人,是一种简便的做法,多用于民居、园林建筑及附属建筑。可分为条石制成的圆角和方角两种做法,属于等级较低的做法。

c.御路踏跺。御路踏跺是在踏跺正中位置砌有“御路石”的踏跺,多见于宫殿建筑和重要的大型建筑。御路石表面多带有雕刻,两侧踏跺供行人上下,属于等级最高的做法。

d.云步踏跺。云步踏跺是用未经加工的石料(一般应为叠山用的石料)仿照自然山石码成的踏跺。云步踏跺多用于园林建筑,兼有实用和观赏的双重功能,表现了恬淡自然的艺术效果,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②踏跺按照位置可以分为抄手踏跺、正面踏跺、垂手踏跺。

a.抄手踏跺。位于台明或月台两个侧面,一般为大型建筑所使用的踏跺形式。抄手踏跺为附属性构筑物,其规格做法均低于正面的单踏跺。

b.正面踏跺。位于台基正前方的垂带踏跺称为正面踏跺,是连接台基和室外地面主要通行的位置所在。

c.垂手踏跺。若大型建筑台基正前方与房屋中部三间门相对应都做踏跺,但每间的踏跺分开,并不连做,则中部为正面踏跺,处于正面踏跺两边的为“垂手踏跺”。

③踏跺按照数量可以分为单阶、双阶和三阶三种形制。中国历史上产生过“两阶制”的礼制规定,即东阶和西阶,分别供主人和宾客使用。因其在立面造型上不利于突出中央部位,所以在宋代以后逐渐消失。明清台阶数量定型为单阶和三阶,单阶只用正中一组正面踏跺,三阶则采用并列的三组台阶,其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连三踏跺,即将三个垂带踏跺连为一体的踏跺,为大型建筑台阶的做法,连三踏跺实际上是两阶制与中部台阶相结合的产物;另一种则是正面踏跺和垂手踏跺的组合形态。

踏跺的类型详见图2-32。

图2-32 踏跺的类型

(2)垂带踏跺构造

①垂带踏跺面阔尺寸的确定 宋《营造法式》中指出踏道按面阔的间宽取值。清《工程做法则例》及《营造算例》中规定:踏跺按开间布置,其阶宽按柱子中线之面阔而定;如按门宽布置,应按槛框外边尺寸取定。

②垂带踏跺的构造组成 垂带踏跺由垂带、踏跺、象眼、如意石等组成。

a.垂带。垂带位于踏跺两侧,宋称“副子”,其宽为1.8尺;清称“垂带”,按宽厚与阶条石同取定。垂带石的安置一般以明间面阔宽度为准,即俗称“垂不离柱”,但民间建筑大多不依此法,通常小于明间尺寸。垂带与阶条石(或上枋)相交的斜面叫“垂带戗头”,垂带下端与燕窝石相交的斜面叫“垂带巴掌”。垂带戗头和垂带巴掌又可统称为“垂带靴头”或“垂带马蹄”。

b.踏跺。踏跺,宋称“阶石”,清称“基石”,台阶最上面一层,紧靠阶条石的上基石俗称“摧阶”,垂带踏跺的第一层下基石称为“燕窝石”。燕窝石宽、厚与踏步石相同,长比踏步石长一垂带宽。燕窝石与垂带交接处要按垂带形状凿出一个浅窝,叫做“垂带窝”或“燕窝”。上基石与燕窝石之间的都叫做中基石,俗称“踏跺心子”。古建筑踏跺尺度详见表2-2和图2-33。

表2-2 古建筑踏跺尺度表

图2-33 古建筑踏跺尺度权衡

c.象眼。垂带之下的三角形部分叫做象眼。象眼可用砖砌,也可用石砌,用石料做成的叫象眼石。象眼与垂带也可以由一块石料连做而成。宋制象眼层层内凹,按每层内退2寸砌筑,当台阶高4.5~5尺者按三层内凹,6~8尺按五层或六层内凹;清制为垂直平面,立砌陡板,象眼石厚按垂带宽1/3取定。

d.如意石。宫殿建筑的台阶燕窝石前,如再放置一块与燕窝石同长的条石称为“如意石”,如意石应与室外地面高度相同。

e.平头土衬。平头土衬放在台基土衬和台阶燕窝石之间,是象眼石下的垫基石。其宽、厚与踏跺石相同,露明高度及金边宽度应与台基土衬相同。

垂带踏跺的构造组成详见图2-34,垂带踏跺剖面详见图2-35。

图2-34 垂带踏跺的构造组成

图2-35 垂带踏跺剖面

2.礓磋(慢道)

坡道在宋代称为慢道、清代称为礓磋。根据《营造法式》卷十五《砖作制度》中描述“垒砌慢道之制:城门慢道,每露台砖基高一尺,拽脚斜长五尺。厅堂等慢道,每阶基高一尺,拽脚斜长四尺……凡慢道面砖露龈皆深三分(如华砖即不露龈)”。据有关专家研究指出,宋代的慢道多用于上城头的马道、厅堂宫殿门前,用于城门慢道的高斜比为1∶5,用于房屋慢道高斜比为1∶4。慢道一般采用砖陡面立置斜砌的构造做法,露龈深三分(约10mm),如采用花砖斜铺则不露龈。

清代礓磋多用于车辆经常出入的地方,如宫门、府门、过街牌楼等处,分为砖构和石构两种,砖构做法与宋代慢道相同,石构多为整石凿糙道形成,其高宽比为1/9~1/3。石构礓磋与垂带踏跺构造相似,由垂带、礓磋、象眼、燕窝石等构件组成,在高等级做法中,还可以在燕窝石外面放置一块如意石。“礓磋”还可以与踏跺混用。当礓磋与踏跺混用时,中间的一间做成礓磋,两边为踏跺,这种“连三踏跺”台阶既有富于变化的造型,又便于使用。

礓磋的各部位名称详见图2-36,礓磋剖面详见图2-37。

图2-36 礓磋构造

图2-37 礓磋剖面

二、栏杆构造

栏杆,宋称为“勾阑”,也做“阑干”,横木为阑,纵木为干,可知栏杆最早为木制。栏杆既有拦护的实用功能,又有使建筑的形体更为丰富的装饰作用,还可以分隔空间、丰富剪影。既可用于高等级的须弥座台基,也可用于普通台基之上;还可以用于石桥及某些需要围护或装饰的地方,如华表周围、花坛、水池四周等。

古建筑制作栏杆的材料以木、石为最多见,此外还有砖、瓦、琉璃、铁艺、竹等。由于木材与石材的防水性能不同,檐下及室内多用木栏杆,室外台基、台阶、桥梁边缘多用石栏杆。木栏杆构造详见本书第七章木装修,本节主要介绍石栏杆的构造。

1.宋式石勾阑

宋式石质栏杆的形式是从木栏杆转化而来的,它的构造和形式都受到木栏杆的构造方式和形式的影响。石质寻杖栏杆的结束处有时使用矮栏(将栏杆降低,再做一栏)作为造型上的收尾处理,此手法影响了以后各代(尤其是对抱鼓石)。

宋《营造法式》中述及的石栏杆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重台勾阑,其等级较高,尺寸较大,每段阑板高4尺、长7尺;另一种是单勾阑,其尺寸和等级都低于前者,每段阑板高3.5尺、长6尺,单勾阑出现较早,是重台勾阑产生的直接形式。宋式勾阑构造详见图2-38。

图2-38 宋式勾阑构造

宋代单勾阑望柱由柱头、柱身、柱础三部分组成,断面为八角形,柱身为素地,不施雕刻。望柱间的勾阑从上到下依次为寻杖、云栱、瘿项、盆唇、华版、蜀柱、地栿、螭子石(可不用)。重台勾阑望柱的构造组成与单勾阑相同,只是柱身满饰雕刻。勾阑部分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云栱瘿项部分变化为云栱撮项(撮项为收颈束腰,瘿项为树瘤状);另一区别是单勾阑为单层华版,而重台勾阑有两层华版(位于束腰上的称为大华版、束腰之下的称为小华版)。

2.清式勾阑

清式石栏杆的构成形态多样,主要有寻杖栏杆、栏板式栏杆、罗汉栏板式栏杆三种,其他如直棂栏杆、石坐凳栏杆等散见于民居及园林之中,如图2-39所示。

图2-39 清式石栏杆类型

寻杖栏杆作为通用形制在清官式做法普遍运用,并与石须弥座相互搭配,是等级最高的体制。栏杆一般由地栿、栏板、望柱三部分组成。在垂带踏跺两侧的栏杆除了地栿、栏板、望柱之外,还增加了收尾构件抱鼓石。清式勾阑构造如图2-40所示。

图2-40 清式勾阑构造

(1)地栿 地栿是栏板的首层。地栿的位置比台基阶条石(或须弥座上枋)退进一些,退进的部分叫“台基金边”或“上枋金边”,金边宽度为1/5~1/2地栿高。

地栿的上面要按望柱和栏板的宽度凿出浅槽,即“落槽”,又叫“仔口”,槽内凿出和栏板、望柱相接的榫窝。望柱之间的长身地栿中间的底面凿出“过水沟”,以利于排水。地栿构造详见图2-41。

图2-41 地栿构造

(2)望柱 望柱处于勾栏栏板两端,于两侧固定栏杆,下由地栿承托。望柱可以分为柱头和柱身两部分,断面多为方形。柱身的形状比较简单,一般只落两层“盘子”,也叫“池子”。柱头的形式种类较多,常见官式做法有莲瓣头、复莲头、石榴头、二十四气柱头、叠落云子、水纹头、素方头、仙人头、龙凤头、狮子头、麻叶头、八不蹭等。地方做法更是丰富多变,如各种水果、各种动物、文房四宝、琴棋书画、人物故事等。望柱柱头样式详见图2-42。

图2-42 望柱柱头样式

在选择柱头时应注意,在同一建筑上,地方建筑风格的柱头可采用多种样式,而官式建筑一般只采用一种样式;选择柱头样式时,应注意与建筑环境相互协调及等级上的匹配,如宫殿建筑应采用龙凤头。

柱子的底面要凿出榫头,两个侧面要落栏板槽,槽内要按栏板榫的位置凿出榫窝。

(3)栏板 清式栏板以寻杖栏板较常见,寻杖栏板中又以透瓶栏板最常见,在官式建筑中已经成为标准形制。透瓶栏板由禅杖(寻杖)、净瓶和面枋组成,禅杖上要起鼓线。净瓶一般为每段三个,但两端的只凿做一半。垂带上栏板或某些拐角处的栏板,净瓶可为两个,每个都凿成半个形象。净瓶部分一般为净瓶荷叶或净瓶云子,有时也改做其他图案,如牡丹、宝相花等,但外形轮廓不改变。面枋上一般只落“盘子”,或称为“合子”。极讲究者则雕刻图案,在“合子”中的雕刻称为“合子心”。栏板的两头和底面要凿出石榫,安装在柱子和地栿的榫窝内。

(4)垂带栏杆 垂带上栏板柱子的尺寸应以台基上栏杆的尺寸为基础,如“长身柱子”“长身栏板”和“长身地栿”,根据块数核算其长度,再根据垂带的坡度,求出准确的规格。垂带上柱子底部应随垂带地栿做出斜面,顶部与“长身柱子”做法相同,如图2-43所示。

图2-43 垂带上栏板柱子

垂带地栿上下两端的做法各不相同,上端与台基上地栿拼合,下端从垂带退进,形成地栿前的垂带金边,其宽度是台基上地栿金边的1~2倍。出于美观,抱鼓石也应从地栿边缘退进,其宽度是地栿本身宽度的1~1.5倍。垂带地栿可与垂带“联办”,可与垂带下的象眼“联办”。

抱鼓位于垂带上栏板柱子下方端部,清式勾阑承袭宋式勾阑形制,保留了端部构件加强的方式,创造了结构性和装饰性构件——抱鼓石。抱鼓的大鼓内一般仅做简单的“云头素线”,其尽端形状多为麻叶头和角背头两种式样,抱鼓石的内侧面和底面要凿做石榫,安装在柱子和地栿的榫窝内。抱鼓石形式详见图2-44。

图2-44 抱鼓石形式

3.宋式勾阑与清式勾阑的比较

综上所述,宋式勾阑与清式勾阑构造做法与风格差异较大,二者之间的比较详见表2-3。

表2-3 宋式勾阑与清式勾阑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