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实感写作文
现在,让我们来说说第二种选择,即那些不仅面对作文题不知所措,而且看着“意义”两个字心生抵触的同学的选择。虽然心生抵触,但还是要写出一篇作文来,所以他们的选择也可以说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他们心里想:“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我们才小学三年级,干吗非出这样的作文题目折磨我们?管他呢,我对付着‘记一件事’就是了。”
每次“对付”着写作文,都是一次对宝贵机会的放弃和浪费。
而我要说,即使不喜欢“有意义的事”这一文题,也不应该用对付的态度来写作文。进一步说,老师给小学生们布置的作文题,多数都是命题作文。如果你对这一次的作文题目心生抵触,对下一次、下下一次的作文题目也心生抵触,于是一次次地对付着写,那就等于一次次放弃了开发感性脑区的机会。
还有一些同学虽然也心生抵触,但却另有想法。
他们这样想:“我回忆不起来什么有意义的事,但是我经历过的某件事曾使我很快乐,或者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让我记那样的事吧!虽然我知道与作文题目不符,但我也要认认真真地写。不管老师怎么给分,我要向自己证明,只要是写我喜欢的内容,我就能将作文写得很棒。”
不一定要每次都写老师布置的题目,但一定要每次都认认真真地写。
我很赞同他们的想法。
好比一位乐队指挥第一次指挥乐队,一位设计师第一次完成设计任务,面对一个作文题,你怎么可以对付着写呢?不是你欠老师一篇作文,也不是你欠爸爸妈妈一个作文的分数,而是你欠自己一次感性脑区的启用!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差不多每学期都要组织看一场电影,过后,往往要写一篇观后感。我家生活困难,电影票一角钱一张,向妈妈要那一角钱让我觉得很为难,所以全班甚至全年级交的作文都是观后感,而我交的却是读后感——读一本感动了我的小人书的读后感。虽然我明知那不是所要求的作文内容,但我还是认认真真地写,因为即使老师没要求写作文,我也想把心里的那一份感动写出来。
再来谈以上那些同学。因为他们写的是他们愿意写的事情,他们的表达欲望就被激发了起来,兴奋了起来。
写自己愿意写的事,才能写出好作文。
别说小学生了,就连作家,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以上那些同学,他们的回忆是自然而然的,是想不具体都不可能的。他们往往会一气呵成地写完,一般不会向父母请教什么。即使请教,往往也只是某个字写得对不对,某个词可不可以那样用。中途父母要看,他们还不许。父母想帮着“参谋参谋”,他们也拒绝。
于是,他们的作文成为一次完全个人化的表达。通过那样一篇作文,他们感性脑区的功能获得了一次几乎无障碍的释放,他们的大脑也比较积极地完成了一次感性脑区与理性脑区思维的相互配合。感性脑区中浮现出了种种有声有色的景物、事情的细节、人的言行、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和反应;而理性脑区也参与进来,对方方面面的元素进行整合,还要选择最恰当的字句进行描写。
这是很复杂的过程,他们出色地完成了。我向他们表示祝贺。
结果会怎样呢?
也许老师对于他们的作文没有给出评语,对他们作文中那些好的句子也没用红笔勾出来;也许老师只写了这么一句:“下次要按题目要求写作文!”
亲爱的同学,如果你那篇作文确实写得挺好,那么我觉得不对的是老师。平时所写的作文,只不过是对小学生描写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只要这样的目的达到了,老师不应该因为哪一名同学的作文内容不符合题目要求,就对作文中出色的方面视而不见。
写作文的目的是为了训练表达能力。
但我也要劝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同学不要太介意,不要烦恼,更不要对写作文失去兴趣、心生抵触。我想老师也是出于好意,怕你任意写作文习惯了,在升学考试时把作文写跑题了。老师多虑了,即使一名小学生没按老师出的题目写作文,而写了一篇自己更愿意写的作文,在那个过程中,他的理性脑区也在提醒他——别写跑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