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的写作课  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正确思想”的负面影响

你的作文没成为范文。你也没指望它成为范文。成不成为范文,你觉得也没什么。

但从此以后,你心里也许会产生一种不好的想法,一种与小学生的表达愿望相反的想法。

“正确思想”的危害在于将作文这件事变得无趣。

那就是:作文真没意思!

同时,你居然还总结出了“经验”——不管什么文题、写什么内容,别的都是次要的,“正确思想”的有无才是至关重要的。只要在作文结尾写上几句“绝对正确”的“正确思想”,再注意一下格式,尽量减少错别字,起码会写成一篇及格的作文。作文既然没意思,又何必非拿作文这件事难为自己呢,及格就行呗!

即使你自己并没有总结出这种消极的“经验”,老师在点评之后也会替你总结出来。老师并不认为那“经验”是消极的,而认为是积极的。能确保作文及格的“经验”,怎么会是消极的呢?即使老师没替你总结出那样的“经验”,爸爸妈妈也会向你推销那样的“经验”。

我想,他们可能会这么说:“作文分公布了?比及格还高几分呢,不错嘛!作文没什么难的吧?记住,以后就这么写啊!你将来又不当作家,何必在作文上花心思。大原则就是,每次及格就行!”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话对你的大脑成长是有害的。按照一种消极的经验写一篇“及格就行”的作文,感性脑区的功能将始终处于懒惰状态。即使你的感性脑区具备优良的潜质,但由于没有被激发,你可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而这几乎等于废掉了自己一部分脑区的宝贵功能。这对任何人都是莫大的损失。如果感性脑区也得到很好的开发和运用,一个人的能力将发挥得更全面。

“及格就行”的消极态度导致小学生无法很好地调动感性思维。

如果你的作文居然成了范文,受到老师的表扬,我认为那更是有害的。

假设你就是那名记录爸爸妈妈口述内容的学生吧——那明明不是你自己写出的作文啊!那篇作文为什么会成为范文呢?主要还是由于它具有“正确”的“思想”。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这类思想表达永远正确,并且会被认为具有“大情怀”。但是它再大、再正确,也不是你自己头脑里产生的,而是你爸爸妈妈头脑里产生的,你只不过将它写在了作文本上而已。

写的过程中,不论你的感性脑区还是理性脑区,都没有工作。你只不过将字写得很工整,标点符号用得也很正确,还写出了几个好句子,所以成了范文——连那几个好句子,也是爸爸妈妈口中说出来的。

于是你从此有了一种依赖性,一写作文就要向爸爸妈妈请教。说是请教,差不多又是他们口述,你来写。这么一来,你的作文成绩在整个小学时期一直不错。直到上了中学,你和爸爸妈妈的“合作”才结束。而那时,作文这件事在你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几乎固定不变的模式——写人也罢,记事也罢,只要能套上某种“正确思想”,分数一般低不了。

小学生作文应独立完成,不能总是与爸爸妈妈“合作”。

邻居家的孩子曾让我指点他的一篇作文。那是一篇写人物的作文。他五年级了,作文写的是他的同学。有一天,他们放学回家,途经的一条街道堵车了,因为一辆自行车横在了路中央。他的同学走上前去,将自行车挪开了。

他在作文中写道:


堵塞的情况很快就缓解了。那时,他愉快地笑了。


接着是作文的结尾一段: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的个子虽然比我矮,但那一刻,他在我眼里变得高大起来。


我说结尾在“他愉快地笑了”反而更好,建议将后一段删去。

邻家的孩子说:“那可不行。那不就没有什么思想性了吗?”

我说:“做了一件助人为乐的小事,尽管事很小,他愉快地笑了,分明是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你写这篇作文的思想已经表达出来了呀。”

他说:“结尾在‘他愉快地笑了’,思想性不够高啊!爸爸说,好作文不但要有正确的思想,更要有高境界的正确思想!”

既然孩子这么“理直气壮”,我没有坚持我的建议。

几天后,他在走廊里遇到我,得意地说:“伯伯,我那篇作文又是范文!”

我觉得那孩子话里有话,没说出来的一种意思仿佛是:幸亏没听您的。

“正确思想”如不能含蓄表达,很容易成为大话、空话、套话。

客观地说,他那一篇作文,以他所特别看重的那一段话结尾,不能说多么不好,更不能说不行。但我认为,一篇好作文是由几方面来决定的,“正确思想”的有无只是一方面。即使是“正确思想”,也以含蓄地表达为好。如果在表达“正确思想”方面,省略那一段引用的文字,多写几笔街道堵塞的情况以及人们视而不见的漠然,应该也不失为一篇好作文。

我所担忧的是,小学生们在写作文时,由于经常受到正确思想多么多么重要的提醒,日后会逐渐养成一种在作文中言不由衷地写大话、空话、套话的坏习惯。

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的那段话,当然不是大话、空话、套话,而是特别闪光的话。但是引用到那名五年级小学生的那篇作文中,给人的其实是一种牵强的感觉。特别是,如果引用时并不是发自内心,只是出于获得高分的考虑,那实际上就成了作文中的“思想水分”。

我认为,小学生写作文,以发乎真性情的表达为好。所谓“正确思想”,应以真性情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