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菩萨蛮
十八首

其一[1]

绣帘高卷倾城出

灯前潋滟横波溢。

皓齿发清歌

春愁入翠蛾[2]

凄音休怨乱。

我已无肠断[3]

遗响下清虚[4]

累累一串珠

【傅注】

①唐柳子厚《浑鸿胪宅闻歌诗》云:“翠帷双卷出倾城。”(刘按,句见《柳河东集》卷四十三,诗题“闻歌”下原有“效白纻”三字。《乐府诗集》卷五十五题作“《白纻歌》”。)

②杜子美:“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刘按,句出《听杨氏歌》,见《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三。)

③梁谢偃《听歌赋》:“低翠蛾而敛色,睇横波而流光。”(刘按,谢《赋》见《文苑英华》卷七十八。又按,谢偃卒于贞观十七年,事迹载《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传上》及《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传》,其出生在卫州卫县,入隋为散从正员郎,贞观初应诏对策高第。习惯上称谢偃为唐人。傅《注》标“梁”,欠妥。)

④刘禹锡诗:“断尽苏州刺史肠。”(刘按,“肠断”事见唐范摅撰《云溪友议》,别见孟棨《本事诗·情感》篇。刘禹锡诗题《赠李司空妓》,见《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又,公诗:“江南刺史已无肠。”(刘按,句出苏轼《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见《东坡集》卷五。)

⑤杜子美:“响下清虚里。”(刘按,句出《听杨氏歌》,见《杜诗详注》卷十七;《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三作“青虚”,注:“一作‘浮云’。”)

⑥《礼记》:“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刘按,见《乐记》篇。)

【校勘记】

[1]词题:傅本、元本无词题。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调名下有词题曰“歌妓”。

[2]“愁”,茅维《苏集》本、毛本作“山”。

[3]“无”,吴讷钞本作“先”。又《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无肠断”作“先偷玩”。

[4]“遗响下清虚”,《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梅萼月窗虚”。

其二 赠徐君猷笙妓

碧纱微露纤纤玉[1]

朱唇渐暖参差竹[2]

越调变新声。

《龙吟》澈骨清[3]

夜阑残酒醒[4]

惟觉霜袍冷[5]

不见敛眉人[6]

燕脂觅旧痕[7]

【傅注】

①“玉纤纤”,已见前《满庭芳·注》。(刘按,见本书卷一《满庭芳》其二“香叆雕盘”词傅《注》⑤。)

②沈约《笙诗》云:“孤筱定参差。”(刘按,见《文苑英华》卷二百十二,题作《咏笙》。)

③汉李延年能变新声,时号协律声。(刘按,《史记》卷一百二十五《佞幸列传》称李延年“善歌,为变新声”,“号协声律”。)《水龙吟》曲乃越调也。(刘按,见《乐府杂录》。)罗邺《笙诗》:“筠管参差排凤翅,月堂凄切胜龙吟。最宜轻动纤纤玉,醉送当观滟滟金。”(刘按,《全唐诗》卷六百五十四题作《题笙诗》。又“当观”原作“当歌”,据《全唐诗》改。)

④杜子美诗:“翠眉萦度曲。”(刘按,句出《数陪章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之二,见《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四。)

【校勘记】

[1]“纤纤”,元本作“纤掺”。

[2]“朱唇渐暖参差竹”,《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此句作“一曲云和湘水绿”。

[3]“澈”,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彻”。

[4]“阑”,元本原校:“一作‘来’。”按吴讷钞本作“来”。又《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长”。

[5]“惟”,《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顿”。

[6]“敛眉”,《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意中”。

[7]“燕”,吴讷钞本作“胭”。按,二字通用。又《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燕脂觅”作“新啼压”。

其三 西湖送述古[1]

秋风湖上[2]

使君欲去还留住。

今日谩留君[3]

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4]

洒向长河水[5]

不用敛双蛾。

路人啼更多。

【傅注】

①《倦游录》:“令狐挺《题相思河》云:‘只应自古征人泪,洒向空川作浪波。’”(刘按,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卷五十一收此诗,题同《全唐诗》卷七百七十八,作令狐挺《题鄜州相思铺》,《全唐诗》原注:“一作令狐楚诗。”宋阮阅撰《诗话总龟》卷十五引《倦游录》收此诗,谓令狐楚作,与《全唐诗》卷三百三十四同,题作《相思树》。又按诗下句“浪”一作“逝”,一作“碧”,“川”又作“洲”。)江淹:“别复别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刘按,句出《别赋》,见《文选》卷十六。)

【校勘记】

[1]词题: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无“送述古”三字。

[2]”,元本、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萧萧”。

[3]“谩”,吴讷钞本作“漫”。按,“谩”通“漫”,徒然也。

[4]“佳人”,《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樽前”。

[5]“洒向”,珍重阁本作“洒下”。今从沈钞本、清钞本、晒蓝本,并据元本、吴讷钞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校定。

其四

杭妓往苏,迓杨元素,寄苏守王规甫[1]

玉童西迓浮丘伯

洞天冷落秋萧瑟。

不见许飞琼[2]

瑶台空月明

清香凝夜宴。

借与韦郎看

莫便向姑苏[3]

扁舟下五湖

【傅注】

①《列仙传》:“浮丘伯本嵩山道士,后得仙去。”(刘按,《列仙传》卷上云:“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或谓浮丘公即浮丘伯也。)李太白诗云:“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刘按,句出《古风五十九首》其七,见《李太白诗集》卷二。)

②《汉武帝内传》:“西王母乘紫云之辇,履玄琼之舄,下辇上殿,呼帝共坐,命侍女许飞琼鼓云和之簧。”(刘按,傅幹撮述节引《汉武帝内传》文意,未遵原句。)

③“瑶台”,昆仑之别名。李白《清平调》词:“若非群玉山头见,定向瑶台月下逢。”(刘按,句出《清平调词》三首其二,见《李太白诗集》卷五,“定”原作“会”。)

④韦苏州诗:“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刘按,句出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宴集》,见《全唐诗》卷一百八十六。)

⑤“姑苏”,吴台名,已见《水龙吟·注》。(刘按,参见本书卷一《水龙吟》其四“小舟横截春江”词傅《注》④。又按《吴越春秋》、《越绝书》均不载范蠡携西施扁舟泛五湖之事。又按《史记·吴太伯世家》“越因伐吴,败之姑苏”句下司马贞《索引》:“姑苏,台名,在吴县西三十里。”)

【校勘记】

[1]词序:元本“迓”下有“新守”二字。吴讷钞本题作“杭妓往苏迓新守”。《二妙集》本、毛本题作“杭妓往苏”。

[2]“不见”,毛本作“不用”。

[3]“向”,《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过”。又“姑苏”,《二妙集》本作“苏州”。

其五 席上和陈令举[1]

天怜豪俊腰金晚。

故教月向松江满

清景为淹留。

从君都占秋。

身闲惟有酒。

试问遨游首[2]

帝梦已遥思

匆匆归去时。

【傅注】

①吴松江也。(刘按,《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一《吴江县》:“吴江本名松江……其江出太湖,二源。”)

②成都风俗,以遨游相尚。绮罗珠翠,杂沓衢巷,所集之地,行肆毕备,须得太守一往后方盛,土人因目太守为遨头云。(刘按,参见《方舆胜览》卷五十一《成都府路·遨头宴集》条。)

③高宗梦傅说,使以象求之,立以为相。(刘按,详见《尚书·说命序》及《楚辞·离骚》王逸《注》。)

【校勘记】

[1]词题:傅本“令”误作“今”,据元本改。吴讷钞本、毛本无题,正文多阙文,可据傅本、元本补正。

[2]“遨”,茅维《苏集》本、《全宋词》修订本作“清”。

其六 述古席上[1]

娟娟缺月西南落。

相思拨断琵琶索

枕泪梦魂中。

觉来眉晕重。

华堂堆烛泪[2]

长笛吹《新水》

醉客各西东。

应思陈孟公

【傅注】

①陶谷词:“琵琶拨断相思调。”(刘按,词见《玉壶清话》卷四、《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四,调名作《春光好》,宝颜本《南唐近事》、曾慥《类说》卷五十五、龙衮《江南野史》题作《风光好》。《全唐五代词》收此词。)

②乐府有中吕调《新水曲》。(刘按,《宋史》卷一百三十一《乐志》六云:“《新水调》者,华声而用胡乐之节奏。”又按,宋王灼撰《碧鸡漫志》卷四:“今世所唱中吕调《水调歌》,乃是以俗呼音调异名者名曲,虽首尾亦各有五言两句,决非乐天所闻之曲。”)

③汉陈遵,字孟公,好客。每大宴,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

虽有急,终不得去。(刘按,事详《汉书》卷九十二《陈遵传》。)

【校勘记】

[1]词题:元本作“灵璧寄彭门故人”。毛本作“代妓送陈述古”。《西湖游览志余》引该词,题作“西湖席上代诸妓送陈述古”。

[2]“华”,《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画”。

其七 润州和元素[1]

玉笙不受朱唇暖[2]

离声凄咽胸填满。

遗恨几千秋[3]

恩留人不留[4]

他年京国酒。

泫泪攀枯柳[5]

莫唱短因缘

长安远似天

【傅注】

①陆罕《笙诗》:“响合绛唇吹。”(刘按,诗见《初学记》卷十六、《文苑英华》卷二百十二。又按,《艺文类聚》卷四十四引作梁陆罩《咏笙诗》。)

②桓温自江陵北伐,行至金城,见少为琅邪太守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刘按,事详《世说新语·言语》篇,又见《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

③《太平广记》:“鲍生者,有妾二人。遇外弟韦生有良马。鲍出妾为酒劝韦,韦请以马换妾。鲍许以抱胡琴者,仍命歌以送韦酒。既而妾又歌以送鲍酒,歌曰:‘风飐荷珠难暂圆,多生信有短因缘。西楼今夜三更月,还照离人泣断弦。’”(刘按,详见《太平广记》卷三百四十九《韦鲍生妓》条所引《纂异记》。又按,宋计敏夫撰《唐诗纪事》卷五十二亦载此事,情节繁简有异。)

④晋明帝五六岁时,其父元帝,坐之膝上,问日与长安远近。(刘按,事详《世说新语·夙惠》篇,《晋书》卷六《明帝纪》。详见本书卷六《江神子》其二“翠娥羞黛怯人看”词傅《注》③。)

【校勘记】

[1]词题: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题作“感旧”。

[2]“朱”,茅维《苏集》本、《二妙集》本、毛本作“珠”,义逊。

[3]“秋”,原作“愁”,龙《校》:“作‘愁’误。”今据元本、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改。

[4]“恩”,元本作“心”。

[5]“泫”,元本作“堕”。

其八

七夕,黄州朝天门上二首[1]

画檐初挂弯弯月。

孤光未满先忧缺。

还认玉帘钩[2]

天孙梳洗楼

佳人言语好。

不愿求新巧

此恨固应知。

愿人无别离。

【傅注】

①鲍明远《月诗》云:“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刘按,《文选》卷三十收此诗,题为《玩月城西门廨中》。)

②《天官书》:“织女,天孙女也。”(刘按,见《史记》卷二十七。原文是:“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集解》引徐广曰:“孙一作名。”《索引》:“按《荆州占》云:织女一名天女,天子女也。”)唐连昌宫有梳洗楼,乃天宝中为杨贵妃所建也。元稹《连昌宫词》云:“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刘按,见《元氏长庆集》卷二十四、《全唐诗》卷四百十九。)

③《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结彩楼,穿七孔针,陈瓜果于中庭,以乞巧。”

【校勘记】

[1]词序:元本作“七夕朝天门上作”。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题作“新月”。

[2]“还”,元本、吴讷钞本作“遥”。

其九[1]

风回仙驭云开扇。

更阑月坠星河转[2]

枕上梦魂惊。

晓来疏雨零[3]

相逢虽草草。

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

人间日似年[4]

【傅注】

①世俗以牛女相见之夕,必有微雨,以明会遇之征。(刘按,《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十引《岁时杂记》云:“七月六日有雨谓之洗车雨,七日雨则曰洒泪雨。”傅《注》所记“世俗”,未明所本。)

【校勘记】

[1]词题:傅本、元本无题。吴讷钞本、毛本题作“七夕”。

[2]“坠”,元本作“堕”。

[3]“来”,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檐”。

[4]“日”,《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夜”。

其十[1]

城隅静女何人见。

先生日夜歌彤管

谁识蔡姬贤?

江南顾彦先[2]

先生那久困。

汤沐须名郡

唯有谢夫人。

从来是拟伦[3]

【傅注】

①《邶国风诗》云:“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悦怿女美。”(刘按,见《诗经·邶风·静女》。)

②“蔡姬”,蔡邕之女文姬也,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刘按,见《后汉书·列女传》中董祀妻《蔡琰传》。)“顾彦先”,名荣,吴人,为南土著姓。机神朗悟,妙于鼓琴。仕吴为黄门郎。(刘按,详见《世说新语·德行》篇《注》及《伤逝》篇等,又见《晋书》卷六十八《顾荣传》。参见校勘记[2]。)

③《汉书》:“邓皇后母新野君,汤沐邑万户。”颜师古《注》:“凡言汤沐邑者,谓以其赋税供汤沐之具也。”(刘按,详见《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和帝后邓绥母爵号新野君。傅《注》误标《后汉书》为《汉书》,“颜师古”亦为“李贤”之误。)

④“谢夫人”,王凝之妻谢氏道韫也。聪识有才辩。初,同郡张玄妹亦有才质,适于顾氏。玄每称之,以敌道韫。有济尼者,游于二家。或问之,济尼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刘按,详见《世说新语贤媛》篇;又见《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条。)

【校勘记】

[1]词题:傅本、元本无题。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调名下题作“有寄”。

[2]“彦”,珍重阁本作“颜”,今从沈钞本并据元本改。注②顺改。(刘按,《晋书》本传,顾荣字彦先。)

[3]“是”,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见”。

其十一

买田阳羡吾将老。

从来只为溪山好[1]

来往一虚舟

聊从物外游[2]

有书仍懒著

《水调》歌归去[3]

筋力不辞诗。

要须风雨时

【傅注】

①“阳羡”,毗陵之宜兴也[4]。公爱其有荆溪西山之乐,而将老于是。(刘按,《东坡续集》卷六《答贾耘老四首》其二云:“仆已买田阳羡,当告圣主哀怜余生,许于此安置。幸而许者,遂筑室于荆溪之上而老矣。”)《左传》曰:“吾将老焉。”杜预《注》云:“老,致仕也。”(刘按,见《春秋左传正义》卷四隐公十一年。)

②《庄子》:“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刘按,见《庄子·杂篇·列御寇》。傅《注》“舟”、“虚”原误倒,据《庄子》原文乙正。)

③虞卿去赵,困于梁[5],乃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讥刺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刘按,事见《史记》卷七十六《虞卿列传》。)

④公在彭城,尝和子由《水调歌》词,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为乐云。(刘按,见本书卷一《水调歌头》其二“安石在东海”词傅《注》①。)

⑤韦苏州诗:“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刘按,句出《示全真元常》,“那”原作“宁”;“雨”原作“雪”。见《韦苏州集》卷三,别见《文苑英华》卷二百五十五。)子由尝感是语,遂与公相约,有早休之意。情见于诗。(刘按,详见苏辙《栾城集》卷七《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

【校勘记】

[1]“只”,元本作“不”,原校:“一作‘只’。”

[2]“聊从物外”,元本作“聊从造物”;原校:“一作‘聊从物外’。”又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从”作“随”。

[3]“水调”,元本作“且漫”。

[4]“宜”,沈钞本、清钞本、晒蓝本误作“羲”,龙《笺》引傅《注》更作“宜”,今据改。(按,古义兴,避宋太宗赵匡义讳改作宜兴。)

[5]“于”,繁体作“於”。清钞本、晒蓝本作“斿”,珍重阁本作“游”,皆误。今据《史记·虞卿列传》校改为“于”。

其十二 回文

落花闲院春衫薄。

薄衫春院闲花落。

迟日恨依依。

依依恨日迟。

梦回莺舌弄。

弄舌莺回梦。

邮便问人羞。

羞人问便邮。

其十三[1]

火云凝汗挥珠颗。

颗珠挥汗凝云火。

琼暖碧纱轻。

轻纱碧暖琼。

晕腮嫌枕印。

印枕嫌腮晕。

闲照晚妆残。

残妆晚照闲。

【校勘记】

[1]词题:傅本、元本无题。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调名下题作“夏景回文”。

其十四 红梅赠别[1]

峤南江浅红梅小。

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

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

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

枝残惜别离。

【校勘记】

[1]词题:元本无题。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题作“回文”。

其十五

四时闺怨回文,效刘十五贡父体[1]

翠鬟斜幔云垂耳。

耳垂云幔斜鬟翠。

春晚睡昏昏。

昏昏睡晚春。

细花梨雪坠。

坠雪梨花细。

颦浅念谁人。

人谁念浅颦。

【校勘记】

[1]词序:元本作“回文四时闲怨”。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回文春闺怨”。曹树铭校编《东坡词》卷三云:“按《全宋词》并无刘贡父词,傅《注》所谓‘效刘十五贡父体’并无显证,殆不可信。”又说:“《回文词》之意境,俱与东坡词不类。且逐句回文,仅属文字游戏,索然无味。”“东坡根本无此闲情。”遂视此四词为赝作,“移列可疑词”。(刘按,《东坡续集》卷五《与李公择书十七首》其十三云:“效刘十五体,作《回文·菩萨蛮》四首寄去,为一笑。不知公曾见刘十五词否?刘造此样见寄,今失之矣。”又《与刘贡父书七首》其三云:“示及《回文》小阕,律度精致,不失雍容。欲和,殆不可及,已授歌者矣。”由此可知刘十五(贡父)确有《回文词》,苏轼对其评价不低,且效其体作回文《菩萨蛮》四首也。曹氏未详考,其辨伪实乃武断,不可信也。)

其十六[1]

柳庭风静人眠昼。

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

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

藕碗冰红手[2]

郎笑藕丝长。

长丝藕笑郎。

【校勘记】

[1]词题:傅本、元本无题。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调名下题作“回文夏闺怨”。

[2]“碗”,吴讷钞本作“椀”。按“碗”、“椀”通用。茅维《苏集》本、《二妙集》本、毛本作“腕”。

其十七[1]

井桐双照新妆冷。

冷妆新照双桐井[2]

羞对井花愁。

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

永夜怜孤影。

楼上不宜秋。

秋宜不上楼[3]

【校勘记】

[1]词题:傅本、元本无题。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调名下题作“回文秋闺怨”。

[2]“桐”,《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梧”。

[3]“秋”,茅维《苏集》本、毛本作“愁”。

其十八[1]

雪花飞暖融香颊。

颊香融暖飞花雪。

欺雪任单衣。

衣单任雪欺。

别时梅子结。

结子梅时别。

归恨不开迟。

迟开不恨归[2]

【校勘记】

[1]词题:傅本、元本无题。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调名下题作“回文冬闺怨”。

[2]“归恨”二句,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