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交绿林汉,落脚井冈山
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秋收起义计划受挫,毛泽东果断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带领起义受挫后剩下的1500多工农革命军来到了井冈山下。
毛泽东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当前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我们现在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好比一口大水缸,但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一定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1937年5月9日,毛泽东(左三)在延安和当年参加秋收起义的部分同志合影
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总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大革命时期,这里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群众基础比较好,离中心城市又较远,交通不便,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这里地势险要,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确实是一块理想的落脚点。当时的井冈山有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式的农民武装,各有一百五六十人、六十支枪,在井冈山一带有着不小的影响。
工农革命军要在井冈山落脚,首先必须得到袁文才、王佐的允许。而事情没有那样简单。袁、王虽然参加过大革命,袁文才还是共产党员,但他们对前来的这支工农革命军毕竟没有多少了解,担心这支比他们力量大得多的部队上山夺取他们原有的地盘,心中难免存有疑虑戒备,并不愿意让工农革命军上山。
当时,在工农革命军中,有人提议,解除袁文才、王佐的武装,把他们解决掉算了。毛泽东不赞成采取这种大鱼吃小鱼的吞并政策,他认为,袁、王武装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在当地有相当的社会基础,许多群众拥护他们,尽管他们存在一些弱点,仍是能接受教育和改造的。因此,他主张对袁文才、王佐只能用文,不能用武,要积极地争取改造他们,使他们变成真正的革命武装。如果采用狭隘鲁莽的做法,不取得他们的支持,就很难设想能在井冈山建立起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来。
怎样说服和争取这两支农民武装呢?毛泽东选定先从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袁文才入手,再通过他去做王佐的工作。袁、王最看重枪,而他们又缺少枪支,于是,毛泽东向前委提议,准备一下子送他们100支枪。有些人对毛泽东的这个提议表示怀疑,后经过毛泽东反复说明,才以多数通过。
考虑到绿林重义气、多猜疑的特点,10月6日,毛泽东单刀赴会,只带了几个随员到宁冈大仓村去见袁文才。袁文才原来还有些怕,预先在林家祠堂设埋伏。见面后,双方谈得很投机。毛泽东当场送给他们100支枪,这很出乎袁文才的意料。袁文才喜出望外,向毛泽东表示,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工农革命军解决各种困难,随即回赠给工农革命军600块银元,并同意革命军在茅坪建立后方医院和留守处,答应上山做王佐的工作。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旧居—茅坪八角楼
10月27日,毛泽东的队伍终于在茅坪驻扎下来。不久,又应袁文才的要求,派陈伯钧等党员军事干部到袁文才部队帮助他们进行政治和军事训练,工农革命军和袁、王部队的关系一天天密切起来了。
毛泽东到了井冈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军队和地方的建党工作。与此同时,毛泽东也抓紧对袁文才、王佐这两支绿林式农民武装的教育改造工作。他多次同袁文才谈心,既肯定他们反对土豪劣绅的革命精神,又指出他们受封建帮会影响、政治目标不明、阶级界限不清等问题,循循善诱地帮助他们提高政治思想水平。袁文才十分佩服,对部下说:“跟毛委员一起干革命不会错。”毛泽东又几次上山同王佐交谈。王佐逢人就说:“毛委员是最有学问的人,同他谈上一次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应王佐的要求,毛泽东在1928年1月上旬派曾经留学法国的何长工到王佐部当党代表,做团结、改造王佐部队的工作。何长工经过耐心的多方面的工作,逐步消除了王佐原有的戒心,特别是帮助王佐消灭了他多年的宿敌尹道一后,取得了王佐的信任,使改造王佐部队的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在征得袁、王同意后,工农革命军在他们部队里也建立起党的基层组织和士兵委员会,还派了20多名党员干部,分任袁、王部的连长、排长和党代表,袁、王队伍的政治和军事素质有了提高。1928年初,王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年2月中旬,袁、王队伍正式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任团长,王佐任副团长,何长工任团党代表。工农革命军和袁、王部队正式合为一体,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