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大众自我心理评估及实用心理防护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常见的不良心理反应及心理创伤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夜间,街上的行人纷纷戴起了口罩,这成为了街边一道特别的风景。随着“武汉封城”的消息传来,各大城市也纷纷警戒起来,取消各种大型活动,严格控制人口流动。2020年的这个春节变得非比寻常,各大城市显得格外安静,昔日人潮涌动的大街上变得空荡荡的,整座城市好像被人按下了暂停键。

虽然大多数人因为疫情而“宅”在家里,但电视上、手机上的疫情动态总是让人心神不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往往对危险信息更加敏感,会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这是因为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类演化出了对潜在危险的敏锐性。如同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所说:“坏比好要强大得多。”人们对损失的负性情绪体验比同等大小的收益所带来的正性情绪体验更为强烈。这就决定了与普通信号相比,潜在的危险信号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信息在网上呈现爆炸式传播,此类信息让我们产生了时刻关注的欲望。情绪越紧张,欲望就越强烈,继而陷入“越关注越紧张,越紧张越关注”的恶性循环中。

我们的身体健康面临危机,与此同时,我们所有人也在共渡一场心理危机。通常我们可能会出现以下不良心理反应。

认知层面: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对自身体征的变化非常敏感;增强了对自我防护的意识;对别人、对自己是否戴口罩、是否咳嗽等行为或症状十分在意;容易将身体的各种不适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辨别能力下降,容易相信与疫情有关的谣言。

情绪反应:情绪起伏较大,对于疫情相关的新闻非常敏感,容易过度紧张、焦虑、恐惧;容易产生悲观情绪,担心疫情无法控制;敏感脆弱,容易流泪;容易烦躁,易激惹;情绪暴躁,对疫情相关的负面信息感到愤怒。

行为表现:反复查看与疫情相关的信息;产生强迫性行为,反复洗手,频繁测量体温,过度消毒;情绪消沉,郁郁寡欢;与他人的交流减少;作息不规律,生活懒散;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易冲动,行为莽撞,坐卧不安,与家人产生冲突。

机体反应:出现轻微的胸闷、气短、胸痛、头痛、食欲下降、腹胀、腹泻、尿频、出汗、肌肉紧张、发抖、全身乏力;有时会出现心慌、心悸等;睡眠差,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多梦且多噩梦;甚至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体温异常等情况。

出现这些不良心理反应是无可厚非的,这提醒我们可能身处某种危险中。重要的是我们要识别自己是否出现了某种不良反应并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干预,以降低持续的不良反应给我们造成的负面心理影响,降低出现心理创伤的可能性。

心理创伤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损伤”,既可指由某种直接的外部力量造成的身体损伤,也可指由某种强烈的情绪伤害所造成的心理损伤。关于心理创伤的定义,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定论。国内学者倾向于认为心理创伤是一种复杂的、强烈的内在负性情绪反应,不一定会被个体意识到或直接表达出来,这样的情绪反应会使个体处于一种无助的状态,阻碍个体发展应对环境的功能。而国外学者认为,心理创伤是身处威胁性环境因素与个体防御机能之间失衡的经历,伴随着无助和无法预料感,并因此持久地对个体自身及周围世界的理解产生动摇作用。

总而言之,无论是国内学者注重从社会适应的角度去考虑来访者的负性情绪反应、无助心理状态等是否阻碍个体适应环境的功能,还是国外学者关注外部因素和内部机能之间的失衡状态对来访者理解世界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他们都会关注心理创伤作用于个体本身,而个体无法应对时所产生的无助状态。换言之,如果某种创伤无法达到让个体产生无助状态的程度,那就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创伤。

从这个视角来看,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疫情,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会造成心理创伤,而对于有些人则不会。这取决于个体自身的状态能否承受以及有效地缓解和调节,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伤对自身的影响。

关于这一点,朱迪思·赫尔曼在《创伤与复原》中也曾对心理创伤下过类似的定义:受害者在压倒性的力量下陷于无助,从而形成一种强烈恐惧、失控和面临毁灭的感觉。如果用语义分析法对句子进行关键词划分,保留主谓宾,也就是:创伤是受害者的感觉。这就意味着创伤并不由发生在外界的源源不断扑向受害者的事情而决定,而是这件事作用于受害者后对给受害者带来的感受是否是恐惧的、失控的、毁灭的。换句话说,是否是受害者当时可以承受的。从这个层面来看,创伤是指超出常人心理承受能力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心理机能的破坏,使人产生无助的感觉。

希望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大家能够重视不良心理反应和心理创伤的存在,关注而不是压抑自身的心理感受,学会有效地对自我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最大限度地降低心理创伤对自己身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