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医案集.综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咳  嗽

【概述】小儿咳嗽为肺系常见病,由于小儿肺常不足,肺脏娇嫩,卫外功能不固,外感时邪每易犯肺,肺气失于清宣肃降,导致咳嗽。又小儿脾常不足,若为饮食、生冷所伤,则脾失健运,水谷不能生成精微,酿为痰浊,上贮于肺;小儿脾肺虚弱,气不化津,痰易滋生。故本病当分期论治,标本兼顾。

名医案例

1.安效先医案(2则)

案一:清宣肺热、润肺止咳治疗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热郁于肺之咳嗽,以清宣肺热、润肺止咳收效。

个人信息:李某,男,13岁。医案编号:1029Q0033。

初诊:2004年1月8日。

主诉:咳嗽半年,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因感冒先出现流涕,继而咳嗽,曾长期服抗生素无明显效果,后服用“美普清”有效,但咳嗽一直未消失。1周前咳嗽加重,有痰,白黏,白天咳嗽重,晨起流涕、喷嚏,大便干,未喘,活动后咳嗽加重。

检查:舌红,苔白。咽充血,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咳嗽,属肺热久咳。

西医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

治法:清宣肺热,润肺止咳。

方药:炙麻黄5g,麦冬10g,射干10g,苦杏仁10g,川贝10g,乌梅6g,葶苈子6g,炒苏子6g,青黛6g,海蛤粉6g,白果6g,百部10g,款冬花10g。7剂,水煎服,日一剂,每日2次,每次200ml。

二诊(2004年1月15日):服药后咳嗽减轻,凌晨阵咳,痰少,流涕减少,白天仅活动后咳嗽,大便干。治以疏风解痉,化痰止咳。柴胡10g,黄芩10g,防风6g,五味子6g,乌梅6g,川贝10g,苦杏仁10g,葶苈子6g,炒苏子6g,款冬花10g,仙鹤草10g,百部10g,蜂房6g。7剂,水煎服,日一剂,每日2次,每次200ml。

电话随访,后有感冒咳嗽,但未超过1周即痊愈。

按:本例患儿诊断明确,其本为肺阴不足,标为风痰阻络,治以标本兼顾。所以用麻黄、射干、杏仁、葶苈子、苏子、青黛、海蛤粉、白果祛风、清热、化痰,使肺气清肃有常,其中青黛清肝泻火,海蛤壳苦、咸、寒,归肺胃经,清肺化痰,软坚散结,两药合用共奏清肺泻肝化痰止咳之效;余药滋养肺阴,化痰止咳,其中乌梅可以收敛肺气,养阴,各种阴虚咳嗽均可加减使用。二诊时痰热之象减轻,故减少清热化痰药,加柴胡、防风疏肝祛风,调理气机,使气机调畅,升降正常,痰浊自消,咳嗽自止;五味子养阴敛肺,止咳;炙蜂房甘平,入肝、肾、胃经,可祛风除痹,兴阳益肾,镇咳祛痰,安老师常用之治疗哮喘缓解期和慢性咳嗽,尤其是咳嗽变异性哮喘。

(整理:冀晓华 审阅:安效先)

案二:疏风宣肺、降气化痰治疗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风伏肺络之咳嗽,以疏风宣肺、降气化痰收效。

个人信息:武某,女,4岁。医案编号:1029H0071。

初诊:2010年6月22日。

主诉:咳嗽1个月。

现病史:患儿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无热,有痰,晨起夜咳,活动后剧烈咳嗽,在外院口服抗生素疗效不佳,昨天流涕,打喷嚏。既往曾出过荨麻疹。否认哮喘家族史。

检查:舌质红,苔白。咽红,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检查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咳嗽,属风伏肺络。

西医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

治法:疏风宣肺,降气化痰。

方药:自拟方。炙麻黄3g,蝉蜕6g,苦杏仁10g,川贝10g,黄芩10g,桑白皮10g,葶苈子6g,炒苏子6g,五味子6g,石菖蒲6g,仙鹤草10g,百部10g。7剂,水煎服,日一剂,日2次,每次80ml。

二诊(2010年6月26日):服药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有痰,黄涕。咽红,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检查未见异常。舌质红,苔白。过敏原总IgE阳性。炙麻黄3g,蝉蜕6g,苦杏仁10g,川贝10g,黄芩10g,桑白皮10g,葶苈子6g,炒苏子6g,五味子6g,石菖蒲6g,仙鹤草10g,百部10g,芦根10g,车前草10g,胆南星6g。7剂,水煎服,日一剂,每日2次,每次80ml。

按:咳嗽变异性哮喘在临床中很常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表现为慢性咳嗽,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咳嗽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痰少,遇冷空气或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表现,服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多数病儿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湿疹、荨麻疹等过敏史或家族遗传史。安老师认为该病应属中医“久咳”、“久嗽”范畴。多表现为风伏肺络,风有外风与内风之别。外风即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内风是指接触过敏原。治法为疏风清肺,解痉止咳。在宣肺降气,清热化痰的基础上,老师喜用蝉衣、苏叶、地龙、柴胡等疏风解痉。同时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均为久咳,难免伤肺气,故配伍五味子,收敛肺气,以防麻黄宣肺太过使肺气更伤。

(整理:潘璐 审阅:安效先)

2.卢志医案(1则)

案一:肺胃同治小儿咳嗽

上呼吸道感染风寒犯肺、痰湿蕴肺之咳嗽,以疏风散寒止咳、健脾燥湿化痰收效。

个人信息:王某,男,7岁。医案编号:1010Q0011。

初诊:2013年4月25日。

主诉:咳嗽,痰多白稀3天。

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痰多,白稀,伴咽痛。诊疗经过:曾口服小儿双清颗粒、蒲地蓝口服液、健儿清解口服液等,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科。

检查:舌淡红苔白,脉数。

中医诊断:咳嗽,属风寒犯肺,痰湿蕴肺。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疏风散寒止咳,健脾燥湿化痰。

处方:银翘散合二陈汤加减。金银花10g,连翘10g,荆芥10g,防风10g,牛蒡子9g,薄荷9g,桔梗6g,淡竹叶10g,淡豆豉10g,芦根15g,石斛10g,麦冬10g,苦杏仁10g,浙贝母9g,枇杷叶9g,前胡6g,瓜蒌15g,橘红6g,神曲10g,甘草3g。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分服。

二诊(2013年5月5日):服药后咳嗽好转,无咽痛,流涕减少,但仍咳嗽有痰。纳食增加。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燥湿健脾,化痰止咳。二陈汤加减。陈皮6g,法半夏9g,茯苓10g,甘草3g,枳壳10g,前胡6g,浙贝母9g,苦杏仁10g(后下),枇杷叶9g,瓜蒌15g,厚朴9g,熟大黄10g(后下),神曲10g,焦山楂9g,炒莱菔子15g,炒谷芽15g,炒麦芽15g,山药10g,砂仁6g(后下)。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分服。

三诊(2013年5月13日):咳嗽、流涕、咽痛症状消失,纳食增加。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化食消积,健脾行气。方以保和丸加减。神曲10g,焦山楂10g,茯苓10g,法半夏9g,陈皮6g,连翘10g,枳壳10g,厚朴9g,熟大黄10g(后下),炒莱菔子10g,炒谷芽15g,炒麦芽15g,山药10g,砂仁6g(后下),炒白术10g,莲子肉10g,大腹皮10g。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分服。

按:《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具体到小儿咳嗽的诊治,根据小儿脾肺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在治疗中当脾肺同治,“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标本兼顾。服初诊方后,风寒之邪已解,外邪既清,当着重健脾燥湿,以消痰浊之源。予继方二陈汤加减,“治病必求于本”;外邪、痰湿既已,当顾护脾胃,防止脾胃气滞,此所谓“治未病”。治疗同一疾病,除以不同之法,且能顾护脾胃,先安未受邪之地,足见卢老辨证施治之精,立法处方之慎,遣方处药之细。

(整理:韩斐 审阅:卢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