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心理生物学理论
心理学的心理生物学理论,是由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以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心身相互关系的规律和生理机制而逐渐形成的。心身医学的科学性得到承认与心理生物学研究关系紧密,在整个心身医学中,该理论是目前心身相关研究的最前沿部分,也是今后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心理生物学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和心身作用的生物学机制两大方面,其中心身作用的机制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更为密切。不同时期的生理学家在这方面做出过许多重要的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心理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医学的主要观点认为脑是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的统一体,健康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一方面,大脑的发育及功能状态的维持等需要不断地有新鲜的氧和营养物质支持;另一方面,大脑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各个系统也起到中枢调节的作用。正常的大脑结构与功能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旦出现障碍,会对心理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出现一系列认知、情感和意识活动方面的障碍。
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提出了著名的应激(stress)适应假说,认为应激是机体对恐惧等各种有害因素进行抵御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表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塞里描述了GAS的三个阶段(详见第七章有关内容)。长期的压力可以导致各种心身疾病。
塞里在应激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对后来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至今日,应激仍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夫(Wolff HG)是现代医学心理学中生物学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他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胃功能》(Human Gastric Function)一书中详细描写了一个叫汤姆的胃瘘病人日常生活中各种精神因素对胃液分泌的影响,阐述了人类心理变量和生物学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心理社会因素与生理因素相互作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沃尔夫最大的贡献是在研究中对心理变量进行定量化,并客观地测量所观察到的生理和病理学变化。后继的许多研究者采用类似的方法对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康复进行了大量心理生物学研究,并把研究成果用于临床实践。
大多数心理学家相信,对大脑的整体和细微结构进行综合研究是探讨心理活动尤其是异常心理活动本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心理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为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做出了巨大贡献。
各种心理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其中情绪、人格心理特征、行为方式以及生活事件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康复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不良的,特别是持久不良的情绪体验可以引起自主神经活动和内脏功能的失调,导致心身疾病。人格心理特征与心身疾病的关系也很密切,现已初步发现一些人格与某些疾病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如好斗的人格与高血压之间的高相关性等。许多行为方式也被证明与机体的健康有关,如A型行为模式(Type A Behavior Pattern,TABP)类型与冠心病之间的高相关性等。
心理生物学研究的优点是:①由于采用了严格的实验设计、客观的测量手段和可靠的数理统计,因而能准确地揭示心身之间的相互关系;②由于心理生物学研究更及时地采用各种新技术,研究更具有前沿性。其局限性表现在人类大脑的功能异常复杂,采用还原法研究单一结构或生化过程来推断人的复杂的心理功能、或把动物的研究结果简单地应用到人类,缺乏严谨性。现有的少数采用整合论的研究还未能提供令人信服的结果。另外,如果以整体医学模式的观点看待心理活动和心理障碍,则生物学因素只是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因素之一,若过分强调生物因素的作用,则不可能为心理活动的本质提供完整的、科学的解释。目前,许多心理生物学家正试图以整体和系统的研究方式对心身作用的生理机制进行多层次综合性的研究,以便于更全面、真实、准确地揭示心身相互作用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