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认知理论
20世纪50~60年代,随着后工业社会科技革命迅速的发展,有关人的认知因素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在心理学界掀起了研究认知过程的热潮。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Neisser U)出版《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70年代以后,成为美国和整个西方心理学的主流,在心理学研究和理论中占据核心位置,是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新运动和新方向。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信息加工理论,故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理论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理论的核心是人们将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的经历主动地转入思维的过程。认知心理学通过学习活动理解人的智能本质以及人的思维,了解人是如何获得客观环境中的信息,即信息是如何作为知识得以再现和转换,如何被储存,以及如何被用于指导人的心理和行为的。
认知心理学强调了意识在行为上的重要作用,强调了人的主动性,重视各心理过程之间的联系与制约,基本上博采了几大学派的长处。认知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流派的简单机械的“刺激-反应”公式,认为认知有决定行为的重要作用;它也反对精神分析流派的潜意识决定论,强调理性和认识的重要性。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是在很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西方传统哲学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认知心理学继承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统。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与他的观点很接近。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很明显。它以知觉和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著称,强调格式塔的组织、结构等原则,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看成是被动的刺激反应器。认知心理学是反对行为主义的,但也受到它的一定影响,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
瑞士学者皮亚杰(Piaget J)描述了认知结构(或者图式)是用来应对或者解释某些经验的有组织的思维或行为模式,任何年龄的儿童,都是基于先前的认知结构来理解周围世界的。我们总是依靠同化和顺应这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来适应环境,同化(assimilation)是个体以自己现有的、能获得的或喜欢的思考方式去解释外部事物,并吸收成为自己的经验。顺应(accommodation)是个体发现了外部事物性质不同而注意到不同事物间的关系,并试图理解这些关系结构的属性。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上)。这些阶段形成了皮亚杰的恒常发展序列,即人类的认知是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发展序列。
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尔1967年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20世纪70年代后,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产生了一门边缘学科人工智能。信息加工论认为人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符号加工系统,类似于电脑的信息输入、加工和转换输出(应答、推理和问题解决)。这无疑挑战了皮亚杰的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是人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从心理物理研究转向人的心理内部机制的探讨,进一步借助认知神经科学的技术,从新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决策以及人类的情感等。
按信息加工的观点,认知(cognition)是指信息被人接受之后再经历转换、简约、合成、储存、重建、再现和使用等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①接受和评估信息的过程;②产生应对和处理问题方法的过程;③预测和估计结果的过程。
阿尔福德(Alford P)和贝克(Beck AT)于1997年把认知划分为三个层面:①产生自动思维的前意识层面或称自动层面;②意识层面;③产生现实、恰当或理性思维的综合认知层面。后者通过信息加工的模式,对系统的行为作出预见,并分析这种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认知是一种心理功能,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前者指认知活动所涉及的特殊事件,后者指认知活动的内在结构。认知心理学对认知活动的研究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
是个体习惯化的信息加工的方式,又称认知方式。认知风格是个体在长期的认知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偏爱。个体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存在这种偏爱。
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通常我们所说的“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保持注意”、“如何记忆”,指的都是认知策略。
此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 JH)于1976年在其《认知发展》一书中提出来的,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元认知由三种心理成分组成:①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结果等方面的知识;②元认知体验。指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③元认知监控。指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以自己的认知活动为对象,进行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最重要的心理成分。
指同样的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认识或看法。个体认知的产生总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要真正认清事物的全貌和本质,必须认识到事物的整体性和在时空中的多维性。如“盲人摸象”的故事。
许多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对的部分组成的,很多心理实验都表明,在纷繁复杂的外界刺激中,人们大脑采集外来信息时,往往急切地抓住事物的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如成语中的“乐极生悲”,“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等便是古人对认知相对性的一种适当表达。
人类的认知活动并不仅是感知觉的活动,而是包括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同时也与人的智力及其既往经验有关,其中包含了想象和思维成分,而且渗入了情感因素。如俗语说“情人眼里出西施”。
由于认知活动与一个人的认知结构、文化程度和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人的认知功能有其历史性或发展性的特点。因此通过适当的教育和知识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病人不良的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认知过程经常会发生“先入为主”的现象或以“第一印象”来判断或解决问题,这便是认知的先占性。认知的先占,在某些情况下是有益的,如人们通过检验认知的实践效果,“吃一堑,长一智”。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则与心理障碍的形成有关,如恐惧症病人往往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般来说,认知的先占与个体的既往经历和人格特质有关。
是个体最终表现出对某一事物的整体认知或认识,往往是综合了有关感知、记忆、思维、理解、判断等心理过程之后获得的。一般人因为认知整合性的特点会经常自我修正一些认知的错误和偏见,学会自我调节。整合错误,往往形成认知错误和信念。
现代认知心理学是在传统认知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在新技术、新方法的直接参与下对人类认知的进一步探讨。
当人进行知觉活动时,作为外部世界内化了的有关知识单元或心理结构的图式被激活,使人产生内部知觉的期望,以指导感觉器官有目的地搜寻或接受外部环境输入的特殊信息。
一方面揭示认知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揭示认知历程中各种环境的影响。
采用计算机语言来说明人在解决问题时的程序,在此系统中,一个条件序列产生一个活动序列。既对应一个问题解决的程序,又实现了认知历程的形式化。
表征指的是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方式,也称心理表征,代表了外部世界存储在头脑中的信息。可以用形象、词语、概念等表现出来。
倡导信息处理的观点,立足于心理机制层面上来研究信息处理过程。
认知对人的情绪、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30年来心理学家做过众多实验研究,获得了很多实验证据。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坎特(Schachter S)的情绪两要素观点:生理唤醒(physiological arousal)产生了认知的解释;认知活动用以区分情绪。在有些情况下,认知先于唤醒,在另外的情况下,唤醒可能先出现,然后才去寻求认知解释。由于情绪的生理唤醒是模糊不清的,几种不同的情绪可有相同或相似的生理唤醒,所以,认知对生理唤醒进行标记,决定能产生哪一种情绪。斯坎特通过实验论证了情绪受到认知解释的调节这一观点。
情绪认知理论强调情绪的产生是外界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知过程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其中认知过程起决定作用。同时,情绪活动必须在认知活动的指导之下,也就是说人在情绪活动中需要不断评价刺激事件和自身的关系,才能够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并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动作反应。因此,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
近来的实验结果也证明认知、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相互的。如美国神经心理学家斯佩里1993年的实验观察发现,认知动因通过向下的认知因果作用调节行为,同时通过在行为中得到的感觉以及在处理这些刺激时情绪的加入,产生向上的激活,作用于认知部分。在个人动因的实验过程中,人们开动思维过程以达到所选择的目的。
将认知理论进一步延伸到心理治疗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艾利斯(Ellis A)和贝克(Beck AT),他们分别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转变法,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常用的两种方法,都属于认知疗法。
该疗法由艾利斯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他认为不良的情绪反应来自于病态的信念和歪曲的认知。理性-情绪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的非理性认识得以纠正,从而使那些不良情绪反应得以消除。艾利斯据此提出A-B-C人格理论,A指周围存在的某种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C是指人的情绪反应,为结果(consequence),然而C并不是A的直接结果,其中有中介因素“信念”(belief,B),不同的B导致不同的C(情绪反应)。改变了B因素就改变了情绪反应。我们用诘难法(dispute,D)去检测、修正 B 因素,最后得出效应(effect,E),即治疗效果。
理性-情绪疗法的整个治疗过程可以分为:①心理诊断阶段。即找出问题之所在,尤其是要引导病人意识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接受心理医生的解释。②领悟阶段。在该阶段中引导病人进一步从理论上认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主要是导源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不必怨天尤人,而应对自己负起责任。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改变生活不良状态。③修通阶段。即将前两阶段新认识到的问题通过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合理情绪想象技术、认知作业和行为训练等方法逐步加以解决。④再教育阶段。帮助病人建立起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贝克是认知疗法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一个人的错误认知方式决定了他内心的体验和行为反应。因此纠正这类错误认知便成了心理治疗的根本任务。贝克认为,人的不良认知或认知缺陷并不是仅仅表现在一时一事上,个体可能经过长期的“预演”,在人格发展中形成了不良的认知结构。贝克把人们的认知歪曲归纳为五种表现形式:①任意推断,作出毫无根据的结论;②选择性概括,以偏概全;③过度引伸,无限上纲;④夸大或缩小;⑤走极端思维,要么全对,要么全错。
贝克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
由于这些思维已构成病人思维习惯的一部分,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首先要帮助病人学会发掘和识别这些自动化的思维过程。更为具体的技术包括提问、指导病人自我演示或模仿等。
典型的认知错误有前面提到的几种,如任意的推断,过分概括化,“全或无”的思维等。这些错误相对于自动化思维更难于识别。因此,治疗者应听取并记录病人诉说的自动化思想,以及不同的情境和问题,然后要求病人归纳出一般规律,找出其共性。
将病人的自动化思维和错误观念视为一种假设,然后鼓励病人在严格设计的情境中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让病人认识到他原有的观念是不符合实际的,并能自觉地加以改变。这是认知治疗的核心。
很多病人总感到自己是别人注意的中心,为此常常感到自己是无力、脆弱的,为消除其这一错误信念,可让病人记录周围人的反应,便会发现事实上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样。
多数抑郁和焦虑病人往往认为他们的抑郁或焦虑情绪会一直不变地持续下去,而实际上这些情绪常常有一个开始、高峰和消退的过程。鼓励病人对自己的忧郁或焦虑情绪加以自我监控,就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这些情绪的波动特点,从而增强治疗信心。
认知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现在逐渐扩大范围,可用于治疗神经性厌食、性功能障碍、酒瘾。另外用于社交恐怖、考试焦虑。
近年来,科学家们采用神经科学技术,初步描画出了功能性的神经回路,来揭示人类行为诸如预见、目的、抱负、创造性、自我评价和自我实现等动因活动。但是,有关学习的神经回路却很少告诉人们,如何根据抽象、新颖和挑战设计最佳的学习条件;如何激励人们注意、加工和组织相关信息;以何种方式呈现信息,以及学习在独立、合作或竞争的三种条件下,哪一种最好。最佳的条件必须由心理学原则来确定,这其中情绪因素是不可忽略的。
相关链接
美国心理治疗学家格拉瑟(Glasser W)的现实治疗理论是建立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假设人们可以对他们的生活、行为、感受和思想负责,依赖人的理智和逻辑能力,以问题为中心,以现实合理的途径求得问题的解决。它注意思维和行为,较少直接针对情感和情绪,强调现在和将来,不纠缠于过去,重视“怎么办”,而不是“为什么”。该理论受多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的影响,是一种具有一定程度整合的治疗模式。格拉瑟强调了许多学派所忽视的责任问题,如他认为精神分析不是教人对自己负责,而是固守过去并因过去而总是指责别人。而现实治疗理论强调当事人的责任和力量;重视当前的行为,协助当事人拟定明确的行为改变计划并切实执行;以关怀和尊重为基础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强调当事人自身优点和潜能,帮助他发展成功认同经验。格拉瑟还强调人的力量、价值、潜能,强调人的自主性,主张人们应积极生活、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使生命更有意义,对心理治疗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识活动同计算机的信息加工模式进行对比,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目前已经成为当今心理学发展的主流。认知理论为心理障碍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并得到了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认知因素在心理障碍形成中的作用已得到各学派心理学家的认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认知学派不断为心理障碍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对于指导个体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保持具有积极意义。在临床上,认知理论不仅运用于心理障碍的治疗,还被引入对各科病人的健康教育,以增加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改变病人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从而改变他们对疾病的诊疗行为,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认知理论的局限性包括:①研究方法不够科学。在理论形成过程中更多地依靠推理。尤其是早期的认知理论研究如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阶段,低估了婴幼儿的智力水平;②认知因素与心理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推断缺乏科学依据。如信息加工理论,毕竟人为的实验室研究设计不能代替影响人类认知发展的各种复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