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特别是19世纪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都已成为学科体系较为完整的独立的学科。
医学心理学的诞生可追溯到1852年德国的洛采(Lotze BH)出版的第一本《医学心理学》著作。以后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与医学心理学相关的大事件不断出现。1890年,美国的卡特尔(Cattell RB)首先提出了“心理测验”这一术语。1896年,冯特(Wundt W)的学生韦特默(Witmer L)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了第一所以治疗“问题儿童”为主的心理诊疗所,并首先采用临床心理学一词。至此,医学心理学步入了逐步发展壮大的阶段。1908年,耶鲁大学商科的大学生比尔斯(Beers CW)出版《一颗失而复得的心》(A mind that found itself),开创了心理卫生运动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以来,医学心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1977年,美国成立了“行为医学研究组”;1978年,“健康心理学”作为医学心理学一个新的分支在全球诞生。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心理学的传播对我国心理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医学心理学也是在心理学逐渐成熟的过程中而形成的。
1889年,颜永京翻译出版了美国传教士海文(Haven J)的《心灵学》(Mental Philosophy),这是我国最早翻译的一本心理学书。1907年,王国维重译出版了丹麦心理学家霍夫丁(Hoffding H)的《心理学概论》(Outline of Psychology)。1917年,陈大齐等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大学心理学课本《心理学大纲》,标志着我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开端。1921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华心理学会,1922年创办了《心理》杂志,后来又创建了心理研究所。20世纪30年代,心理测验技术传入我国,但在医学上应用较少。1937年,根据当时的需要,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学会,不久因抗日战争暴发,工作被迫停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心理学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51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正式成立。1955年中国心理学会恢复。但在此后一段时间里,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把西方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全部当作资产阶级的产物打入冷宫,把心理治疗和心理测验一概认为是唯心主义而加以排斥。1958年,中国科学院的心理学工作者同临床医生一起,对许多久治不愈的神经症病人开展了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快速治疗,并在短期内取得了良好效果。20世纪60年代初,制定了“地方性克汀病智力分级的初步方案”,作为克汀病患儿智力鉴定量表,为防治地方性碘缺乏症作出了贡献。就在医学心理学事业步入正轨之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心理学一直处在被批判、被平反、再批判甚至处于停顿状态。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老一代医学心理学专家根据医学教育的实际,为顺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在推动心理科学与医学相结合从而产生医学心理学这一门新生的学科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但直到1976年末,医学心理学的工作才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起来。1978年12月在保定召开了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1979年6月在北京举行了医学心理学学术座谈会,会议酝酿成立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并于1979年11月在天津举行的中国心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上正式成立了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医学心理学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从此,在学会的领导、组织和推动下,医学心理学事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蓬勃的发展。随后于1985年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1990年成立了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学会,1993年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学会。全国性的医学心理学学术会议先后举行,专业性刊物陆续出版,相继有《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中国行为医学杂志》(1992年)、《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3年)和《健康心理学杂志》(1993年)等创刊。
20世纪80年代中期,原卫生部将医学心理学纳入了医科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使医学心理学课程建设步入了快速、规范发展的轨道。今天,各医药院校均成立了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开展医学心理学教学、科研及临床实践工作。同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材办公室的组织下,针对不同层次医科学生的特点,编写了包括专科、专升本、本科和研究生的系列《医学心理学》规划教材。引进和修订一大批国际上著名心理测验,如韦氏智力量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等量表的修订,并得以广泛应用。心理治疗与咨询方法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国际上主要流派的心理治疗方法相继在我国广泛应用、并逐步本土化;同时,具有我国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如道家认知治疗也开始应用于临床。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医学心理学已广泛渗透到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及预防医学等各领域,许多大型综合性医院建立了心理门诊,配备了专职临床心理医生,心理测验、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技术的应用有了较大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临床各科及健康领域的心理问题。目前,全国相应的专业刊物已有十余种,我国医学心理学科研工作者也越来越多地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重要科研成果,许多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等的研究都取得了很有价值的成果。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参加国际交流的人数和论文逐年增多,国际影响日益增加。2004年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在我国召开,标志着我国医学心理学科研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获得了较大的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开始进入大数据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已成为时代三大主题。在科学领域、经济领域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海量数据特征。在海量数据中认真挖掘,加以科学分析利用,将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对大数据人才的热切需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已开设“大数据心理学”专业课程研修班,培养具备完备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及管理大数据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可以说,医学心理学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招收和培养医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高等院校已经有近百所,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按心理学科本科生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医学心理学方向),教学内容侧重于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学制4年,毕业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另一种按医学本科生培养模式进行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心理学方向),教学内容侧重于医学知识和技能,兼顾医学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学制5年,毕业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的培养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医学心理学专业方向研究生的培养,为我国医学心理学科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学术人才,也是将来医学心理学工作者职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在队伍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学历层次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随着健康观念的进步,医学心理学家的工作范围将不断扩大。在健康领域中,医学心理学家将广泛参与旨在促进人们心身健康、减少损害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以提高人们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医学领域,医学心理学家的工作范围不但包括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还将扩大到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学科,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除应用经过标准化的国外测验工具外,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临床的心理测验和计算机辅助的心理测验,除临床记忆量表外,数量将会大幅增加。标志着我国心理评估方法、技术和手段已经日渐成熟,完全可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通过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人类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艾滋病、成瘾行为等危险人群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不仅会促进这类病人的康复,还会大大降低它们的发生率。
精神病学的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5~4世纪,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已有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萌芽。17世纪以后,工业革命开始高涨,资产阶级兴起,科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医学也逐渐摆脱了神学的束缚。18世纪法国大革命后,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皮奈尔(Pinel P)是第一个被任命为“疯人院”院长的医生。他去掉了精神病人身上的铁链和枷锁,把“疯人院”变成了医院,从而使医生有可能观察研究精神疾病的症状,使当时法国的精神病学有了显著发展。随着自然科学,特别是基础医学如大脑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发展以及临床资料的积累,到19世纪中叶,得出精神疾病是由于脑部病变所致的结论,如德国格里辛格(Griesinger W)在1845年所发表的专著中,引用当代大脑生理和病理解剖的科学资料,论述了所谓的精神失常是一种脑病的观点。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是精神病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德国克雷丕林(Kraepelin E)以临床观察为基础,以病因学为根据,提出了临床疾病分类学原则。20世纪以来,许多精神病学家对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分别从大脑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以阐明精神现象的实质和精神病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形成了精神病学中的各种学派,如弗洛伊德(Freud S)创建的精神分析学派、雅斯贝尔斯(Jaspers K)为代表的精神疾病现象学派、迈耶(Meyer A)的精神生物学派等。
祖国医学早在公元前3~2世纪的战国时期,医学典籍《内经》就把人的精神活动归之于“心神”,“心神”不仅主持人的精神活动,而且统管五脏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恐”,即五志。后世在“五志”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喜怒悲思忧恐惊七情学说。这是对精神和躯体功能关系的十分精辟的论述。
精神病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较晚。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先后在广州(1898年)、北京(1906年)、沈阳(1919年)、苏州(1923年)、大连(1932年)、上海(1935年)、成都(1944年)、南京(1947年)等地设立精神疾病医疗和收容机构。1949年以前全国精神疾病床位仅有约1000余张,只有沈阳、北京、大连、上海、成都、长沙和南京等少数医学院校开设了精神病学课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精神病学学科以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发展迅速。据统计至1958年,全国建立了62所精神病院,在大多数医学院校开设了精神病学教学工作,并于1960年出版了四川医学院刘永昌教授编写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精神病学》。1954年中华医学会成立了神经精神病学分会,同年发行其刊物《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58年6月,原卫生部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会议,会议提出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方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和精神治疗、工娱治疗相结合。并制定了精神疾病分类草案与精神疾病疗效四级评价意见。这次会议对我国精神病学专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62年在全国制订的十二年科研规划中将常见病精神分裂症和神经衰弱列为国家重点项目,推动了精神疾病专业研究工作的开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和社会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上对精神卫生的需求日益增多。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重建,协会的会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于1987年开始在国内外发行。并于1986年10月由原卫生部、民政部和公安部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二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推广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在综合性医院设立精神科、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门诊等。
概括起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精神病学取得的主要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发展与提高,国内若干重点医科大学的精神病学教学和研究单位,相继培养了一大批精神卫生专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充实到了精神卫生的各个领域。使我国精神病学专业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与医学模式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健康状况和需求转变相适应,精神病学的研究和实践基本实现了“四个过渡”,即由单纯的治疗型向预防、治疗、康复、培训和回归社会五位一体型过渡;由单纯的药物治疗向药物、心理、物理、外科等多种疗法过渡;由封闭关锁管理方式向半开放和部分全开放管理方式过渡;由单纯为重性精神病人服务向扩大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服务于全体公民的精神卫生过渡。现已经把促进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到了议事日程。
建立了我国的精神疾病分类系统,并制定了各种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至2001年4月,中华医学会已出版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既与WHO的ICD-10和美国的DSM-Ⅴ保持一定的兼容性,又反映了中国精神病学的现状和中国文化的特点。
1994年成立了独立的中华精神科学会(原为与神经病学联合的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并建立了多个专业学组,出版了多种学术性杂志和20种以上的精神病学专著,学术会刊《中华精神科杂志》由《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中分出,并与读者见面。
精神疾病的临床评定量表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评估是观察个体情绪、行为等临床表现,并将此印象数量化。而用于评估的标准化程序的版本就称为量表。这种根据个人的判断,用数字化的方式评估行为的方式,使得精神病理现象的记录显得更加规范、快速和简便,并且使临床研究更具有客观性、可比性和可重复性。
评定量表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信度和效度两个方面。我国已经引进和编制了多种临床量表,在引进量表时注意到了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修正。在未来发展中,主要需要自制更多种的、更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临床量表。
几十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精神病学药物研究的重视,可供选择的抗精神病药物不断增多,克服副作用方面体现了巨大的进步,副作用不断减轻,服用的方法也愈简化。非药物治疗手段也有很大进步,如心理治疗的广泛运用,生活技能训练等方法的引进,以及改良的电抽搐治疗等。除传统的门诊和住院治疗外,很多地区已开展了联络-会诊精神病学实践,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手段也正在探索和发展之中。精神疾病的社区康复方面,也在部分城市和农村地区广泛开展。
已建立了一批初具规模的生物精神病学实验室,并在某些项目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次进行大规模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包括对饮酒和吸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应激及其中介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若干跨文化精神病学研究(如恐缩症、神经衰弱与慢性疲劳综合征、日本孤儿返回日本后的适应问题等)已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减少药物相互作用,注意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叠加和抵消作用,指导正确合理用药,以及植物药物的开发是今后临床药理学研究的重点。
已在不同层次上与国际组织、国外相关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国内国外学者双向互动交流日趋频繁,WHO在我国建立了多个合作研究和培训中心。许多国际性和地区性精神病学专题会议在我国举行。
目前,我国的心理卫生工作已经日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喜人局面。
心理卫生也称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是指促进和维护人类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心理卫生是实现心理健康状态的手段和途径,心理健康则是心理卫生的目的。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注重精神卫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的自觉行为。
一般认为,心理卫生可分为两类,即心理健康的促进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前者指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提高并保持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好地生活、学习和工作,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后者是指研究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创造防治精神疾病的环境,对精神疾病病人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他们的处境,以促进康复,减少复发。同时也包括对精神病人的管理与监护,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等措施。
今后,心理卫生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把病人置于家庭和社区中进行治疗和处理,广泛开展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和家庭治疗;②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发育的心理卫生服务工作;③对病情严重或难以治愈的病人收住院治疗;④积极培训专业人员和健全各级防治机构,形成防治网络。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与分级诊疗体系,也是顺应心理卫生的发展趋势的有益尝试。
学习小结
在本章中,介绍了医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学科界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相关学科、医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临床研究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的概念以及当前的医学模式;熟悉了医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研究方法和相关学科;了解了医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历史与现状、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也大致了解了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将来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复习参考题
1.医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区别有哪些?
2.医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3.2014~201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均为:“心理健康,社会和谐”,201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共享健康资源,共建和谐家庭”。结合近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变化,谈谈我国的心理卫生事业应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