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针灸在ART应用中的机制研究
随着针灸在ART过程中应用优势的逐步体现,针灸研究者开始不断地探索针灸的作用路径与机制。相应的临床机制以及动物基础研究工作相继得到积极开展,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刺在促排卵中的作用机制
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雌性大鼠在COH过程中接受针刺双侧三阴交穴可促进卵泡募集和发育。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针刺促进卵泡刺激素(FSH)的释放,诱导FSH与颗粒细胞上的跨膜蛋白-FSH受体(FSH-R)相结合,结合后颗粒细胞分泌雌二醇(E2),诱导优势卵泡的黄体生成素(LH)的表达,进而促进排卵。王少军等利用SD大鼠“炎症模型”探讨卵巢-脊髓神经节段相关性与经穴的关系时,认为针刺卵巢敏感穴区对生殖内分泌系统可能存在“针刺-中枢电兴奋-自主神经系统-内脏”以及“神经冲动又继发神经组织内的肽类物质释放和内分泌免疫系统的活动”两方面作用。而这种调节作用可以起到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卵母细胞质量、改善排卵功能、促使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功能恢复正常的作用。
二、针刺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
张维怡通过克罗米芬建立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状态的大鼠模型,采用针刺关元、子宫、三阴交等穴位治疗。结果显示,针刺能上调模型大鼠雌孕激素受体、子宫整合素αvβ3及mRNA表达,提高血清E2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志分子蛋白同源盒基因A10(HOXA10)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状态,进而提高平均着床胚泡数和胚胎着床率。张明敏对米非司酮诱导的胚泡着床障碍模型大鼠进行针刺双侧后三里、三阴交5天的治疗。发现针刺能使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显著增加,改善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的影响,从而促进胚泡成功着床。
三、针刺对内分泌的作用
李娜通过电针刺激自然围绝经期大鼠双侧三阴交穴15次后,观察发现电针不但可以有效升高围绝经期大鼠雌激素水平,抑制过分亢进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还可以缓解围绝经期大鼠烦躁焦虑情绪,改善其生存质量。张化龙用针灸加推拿干预去卵巢大鼠模型,观察到类似的结果。李沛等研究针刺不同穴位和不同时间针刺对恒河猴内分泌的影响,发现在月经周期的卵泡期,针刺体穴石门、三阴交以及耳穴双“G4”区,均可以抑制E2和LH高峰产生明显的抑制性影响,从而干扰排卵。但是,这种抑制性作用受针刺穴位特异性、针刺时机和针刺时效性的影响。该研究认为,针刺抑制FSH、LH、E2、T的最佳时机在其峰值来临前,而针刺对生殖内分泌的时效性为24小时。
四、针刺对免疫因素的作用
何虹等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次髎、关元俞、肝俞、肾俞、太冲、三阴交等,结果表明,针刺可降低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脑啡肽水平,提高受孕几率。貌扬萍通过针刺免疫模型大鼠的肾俞、三阴交、太溪,同时配合服用归肾丸,连续4周后对比观察。结果发现,针灸与中药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生殖免疫功能,进而对免疫性不孕产生疗效。
五、针刺对机体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焦娇等采用中药消异方联合电针治疗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行IVF的患者。结果发现,针刺能降低患者体内血清、腹腔液中白介素(IL-6)的含量。从而降低其对机体巨噬细胞的各种趋化作用,减少异位子宫内膜的植入,最终提高机体的受孕几率。此外,张春雁等通过针药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结果显示治疗后,腹腔灌洗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显著降低,可有效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组织的血管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