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咳 喘
咳、喘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两大病证,属肺系病证的定位证候,病位在肺,均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
咳证即咳嗽,多由肺脏本身疾病引起,亦可由其他脏器病变累及肺脏,使肺的宣降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正如《素问·咳论》所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明代中医名家张景岳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执简驭繁。《景岳全书·咳嗽》指出:“咳嗽一证,窃见诸家立论太繁,皆不得其要,多致后人临证莫知所从,所以治难得效。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但于二者之中当辨阴阳,当分虚实耳。”在临床上,咳证常见于多种急慢性肺系病症,如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疾病。
喘证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重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特征,病属“喘息”“肩息”“上气”“支饮”“哮喘”范畴。《灵枢·五阅五使》指出:“肺病者,喘息鼻张。”《灵枢·本脏》曰:“肺高则上气肩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所言“上气”即指气喘、肩息、不能平卧的证候,包括了后世所言“喉中水鸡声”的哮病以及“咳而上气”的肺胀证。《丹溪心法·喘》指出:“六淫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气,不得宣畅而为喘急。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至张景岳将喘证归为虚实两端,明确了喘证的辨证纲领。
随着病名细化,后世医家就喘证有喘、哮之辨。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者为喘,喘而喉间有水鸡声者为哮,故《医学正传》有“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名”之说。但喘证不一定兼哮证,而哮证必兼有喘证,因此中医在临床上常常把呼吸困难、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喘息有声之病证通称哮喘。因哮证具有发作性特征,类现代医学支气管哮喘之病,故另篇讨论,也符合目前临床实际。
咳嗽日久,反复发作,可发展至喘,此时咳、喘并见,常咳喘并称,多表现为寒饮伏肺、肺气虚寒或肺肾两虚证候。咳喘并见者在临床上常见于肺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肺结核、硅沉着病(矽肺)、肺间质疾病等。
于己百临床辨治咳喘病证,经验丰富,疗效卓著,特色鲜明,师古而不泥古。兹将于己百辨治咳喘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一)病因病机
1.病因
肺主气,司呼吸,以降为顺。肺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一旦为风、寒、燥、热等外邪所侵,即可导致肺失宣降而引起咳嗽、哮喘等证发作。且肺为清虚之体,易受邪侵,脏腑功能失调,燥、热、痰浊均可导致宣肃失常而发病。正如《医学三字经·咳嗽》云:“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导致咳嗽的病因大致如下:
(1)感受外邪:
在六气异常情况下,若恰逢肺的卫外功能减退,致使六淫邪气侵袭,导致肺宣肃失常,发为咳嗽甚至喘息。《河间六书·咳嗽论》云:“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在六淫邪气之中,以风邪为先导,常夹寒、热、燥邪致病,易致咳喘者主要为风寒邪气,临证常见风寒外袭,闭阻肺气,致使喘咳并作颇为常见。如《伤寒论》记载麻黄汤证即可见营卫郁闭和喘证。故张景岳曾倡导“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之说。
(2)内邪干肺:
饮食失调,损及脾胃,酿生痰湿,邪干于肺,则可致咳喘。《伤寒论》小青龙汤证明言“心下有水气”即强调了脾胃失调,滋生痰浊,留伏胸膈,是外寒引动,发为咳喘的体质因素。多种原因导致(如过汗、嗜烟嗜酒、过食辛辣等因素)燥热内生,伤及肺体,亦可致咳喘。而情志失调,郁而化火,上刑肺金,亦可致咳喘。
(3)肺肾不足:
“久咳伤肺”,肺系多种疾病迁延难愈,耗伤肺气,或多语、长期奋力吹奏乐器,或年老清阳日薄,肺气无权,失于肃降,发为咳喘。《证治准绳·喘》指出:“肺虚则少气而喘”,“久病及肾”。各种慢性咳喘病证伤及脏腑精气,最终可伤及肾中精气,元气不足,根本不固,致使肾失摄纳,则咳喘动则发作。《医贯·喘》强调:“真元损耗,喘出于肾,气之上奔……气不归元也。”
2.病机
咳喘证总的病机为肺气上逆,肺失宣肃。外邪侵袭,肺失宣肃,呼吸不利而咳喘;内邪干肺,阻遏肺气,宣降失常而咳喘;正气不足,肺不主气,肾失摄纳,亦致宣降无权而作咳喘之证。
(二)辨证论治
1.分型辨证
于己百将咳喘证大致分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燥热伤肺、痰浊蕴肺、肺肾阴虚、肾不纳气等六证。辨证要点及遣方用药归纳如下:
(1)风寒袭肺:
风寒犯肺,郁阻气道,致使肺气不宣而咳喘者,称为风寒咳喘。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甚则作喘、痰白稀薄、容易咳出、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止咳化痰平喘。若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者,用麻黄汤合止嗽散加味治之;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者,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治之;若素有痰饮,又感外寒,咳喘较甚,多泡沫痰、喉中有声者,用小青龙汤加味治之。
1)麻黄汤合止嗽散加味:
麻黄10g,桂枝10g,杏仁12g,炙草10g,荆芥10g,前胡12g,紫菀10g,百部10g,款冬花10g,陈皮10g,桔梗10g。 水煎分2次服。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10g,芍药10g,炙草10g,生姜3片,大枣6枚,厚朴10g,杏仁12g,紫菀10g,百部10g,桔梗10g。 水煎分2次服。
3)小青龙汤加味:
麻黄 10g,桂枝 10g,干姜 10g,芍药 10g,炙草 10g,细辛10g,半夏10g,五味子10g,茯苓 12g,杏仁12g,地龙12g,海螵蛸 15g,紫菀 10g,款冬花10g。水煎分2次服。兼口干烦渴,加生石膏30g;兼咽喉不利、咯痰不爽,加地龙12g、射干12g;兼大便干结,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10g、大枣6枚)。
(2)风热犯肺:
风热犯肺,壅滞于肺,则肺之清肃之令不行,气机不利,痰热内阻,遂作咳喘;证见发热、口渴、咽痛、鼻塞、流黄涕、痰黄黏稠、咳而不爽,甚则出气粗长、喘急鼻扇、便干溲赤,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滑数;治宜辛凉解表,清热宣肺,止咳平喘。轻证,用桑菊饮加味治之;高热、咳喘重证,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之。
1)桑菊饮加味:
桑叶 10g,菊花12g,杏仁12g,连翘 15g,桔梗 10g,薄荷6g,甘草10g,芦根10g,瓜蒌仁12g,黄芩 10g,地龙12g,胆南星10g。 水煎分 2次服。兼口干,加生石膏30g、天花粉10g;兼咽痛,加板蓝根12g、牛蒡子12g、玄参12g;兼肢体疼痛,加桑枝30g、芍药12g、白芷12g。
2)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10g,杏仁12g,生石膏30g,甘草10g,金银花20g,连翘20g,桑白皮12g,黄芩10g,蒲公英20g,赤芍15g,茯苓12g,胆南星10g,地龙12g。水煎分2次服。兼便干便秘,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10g、大枣6枚),加瓜蒌仁20g;兼痰稠难咯,加海浮石12g、海蛤粉12g;兼咳吐腥臭脓痰者,加冬瓜仁15g、薏苡仁 20g、芦根30g、鱼腥草15g。
(3)燥热伤肺:
燥邪最易伤肺而致咳喘。证见咳而少痰或无痰,或痰黏不爽、不易咳出,咳甚则胸部震痛、或痰内带血;兼见口鼻干燥、尿赤便结,舌红苔少、或苔黄,脉细数,治以轻宣燥邪、润肺止咳,以桑杏汤加味治之;若阴伤者,沙参麦门冬汤加味;若燥伤气阴较重者,用清燥救肺汤进退。
1)桑杏汤加味:
桑叶 10g,杏仁 12g,沙参 12g,浙贝 10g,栀子 10g,淡豆豉12g,梨皮12g,麦冬12g,甘草10g,瓜蒌仁15g。 水煎分2次服。
2)沙参麦门冬汤加味:
北沙参12g,麦冬12g,玉竹12g,甘草10g,桑叶10g,扁豆12g,天花粉12g,瓜蒌仁15g,玄参12g。水煎分2次服。
3)清燥救肺汤加味:
桑叶10g,生石膏30g,甘草10g,党参10g,麦冬12g,杏仁 12g,枇杷叶 10g,胡麻仁 10g,阿胶(烊化)10g,知母 12g,山药 12g,玄参 12g。水煎2次分服。兼咽痛,加板蓝根12g、牛蒡子12g、玄参12g;若痰中带血,加白茅根30g、侧柏炭 20g、地榆20g。
(4)痰浊蕴肺: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运失健,聚湿成痰,阻遏气道而成咳喘之证。证见痰白质滑,量多易咯,兼胸部胀满发闷,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便软或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细。若痰色白而无热象者,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方用二陈汤合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味;若喘甚者,宜化痰、降气、平喘,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若痰蕴化热而咳吐黄稠痰、舌苔黄腻者,治宜清热、化痰、止咳,方用清金化痰汤;若咳嗽不爽、顽痰不化者,宜清热祛痰、润肺止咳,用节斋化痰丸;若体虚畏寒、便溏、脉虚,治宜补脾化痰,方用二陈理中汤加味;若咳喘气短声低、倦怠乏力、痰多稀白、食欲不振、畏寒自汗、容易感冒、腹胀便溏,则属肺脾气虚,治宜补肺健脾、益气定喘,方用苓桂术甘汤合六君子汤加味,或苓桂术甘汤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
1)二陈汤合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味:
橘红10g,半夏10g,茯苓12g,苍术12g,厚朴10g,杏仁12g,紫菀10g,款冬花10g,百部10g,甘草10g。 水煎2次分服。
2)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陈皮 10g,半夏10g,茯苓 12g,苏子10g,白芥子6g,莱菔子12g,杏仁12g,葶苈子10g,大枣6枚,海蛤粉15g。水煎2次分服。
3)清金化痰汤:
黄芩 10g,栀子 10g,桔梗 10g,麦冬 12g,桑白皮 12g,贝母10g,知母12g,瓜蒌仁15g,橘红10g,茯苓12g,甘草10g。 水煎2次分服。
4)节斋化痰丸:
天冬 30g,黄芩 30g,海浮石 30g,橘红 30g,桔梗 15g,青黛30g,瓜蒌仁 30g,连翘 15g,芒硝 15g,香附 15g。 诸药研末,制蜜丸(每丸 10g),每次1丸,每日3次。
5)二陈理中汤加味:
橘红10g,半夏10g,茯苓12g,党参10g,白术10g,干姜10g,砂仁10g,甘草10g,紫菀10g,款冬花10g,细辛10g,五味子10g。 水煎2次分服。
6)苓桂术甘汤合六君子汤加味:
茯苓12g,桂枝10g,白术10g,炙草 10g,党参 12g,陈皮 10g,半夏 10g,黄芪 15g,杏仁 12g,干姜 10g,细辛 10g,五味子 10g。水煎2次分服。
7)苓桂术甘汤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
茯苓12g,桂枝10g,白术10g,炙草10g,五味子 10g,干姜 10g,细辛 10g,陈皮 10g,半夏 10g,杏仁 12g。 水煎 2 次分服。
(5)肺肾阴虚:
金水相生。热伤肺阴,久咳可以伤肾;肾阴不足,内燥由生,伤及肺本,亦致咳喘。本证咳嗽,病程较长,证见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喉干音哑,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手足心热,烦躁失眠,日渐消瘦,舌质嫩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以肺阴亏虚为主者,治宜润肺滋肾、清热化痰,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若咳喘气短、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痰少而稠,腰膝酸软,头昏耳鸣,偏于肾虚者,宜滋肾补肺、化痰定喘,用六味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减治之。
1)百合固金汤加减:
生地15g,麦冬12g,玄参12g,百合15g,芍药10g,贝母10g,桔梗10g,甘草10g,沙参12g,龟甲12g。 水煎2次分服。 若病属肺结核,加百部15g、白头翁30g;若咯血者,加地榆20g、侧柏炭20g;若潮热者,加银柴胡15g、地骨皮12g;若盗汗甚者,加桑叶15g、浮小麦20g、生龙牡各30g。
2)六味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减:
生地 15g,山萸肉10g,山药12g,茯苓 12g,沙参15g,麦冬12g,五味子10g,生龙牡各20g,地龙12g。水煎2次分服。若痰黄便干者,加黄芩 10g、桑白皮 12g、瓜蒌仁 20g;如潮热重者,加地骨皮 12g、龟甲12g。
(6)肾不纳气:
久病咳喘,由肺及肾,伤及肾阳,必致肾虚不纳,证见咳喘气短,呼长吸短,动则加重,肢冷畏寒,腰膝酸软,面白或青,舌淡体胖、脉沉细。若肾阳虚衰,水气不化,致使水湿上泛或肾水凌心,再进一步发展还可造成心阳衰微,甚则心阳暴脱之危证。肾水凌心,证见咳喘心悸、小便不利、肢体浮肿。心阳暴脱,证见咳喘加剧、烦躁不安、肢冷汗出、面色苍白。肾不纳气者,治宜温肾助阳、摄纳平喘,方用金匮肾气丸合三子养亲汤、参蛤散加减;肾水凌心者,治宜温阳利水,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心阳暴脱之危证,急以参附汤回阳救逆。
1)金匮肾气丸合三子养亲汤、参蛤散加减:
熟地15g,山萸肉12g,山药15g,茯苓 12g,附子 10g,肉桂 6g,苏子 10g,莱菔子 12g,白芥子 6g,干姜 10g,白术10g,黄精20g,生龙牡各20g。开水煎2次分服。参蛤散(红参60g、蛤蚧1对,共研细末)每次3g冲服,每日3次;病情好转,可配成蜜丸(每丸9g),每次1丸,一日3次,长期服用。
2)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
芍药 10g,茯苓12g,白术10g,制附片 10g(先煎),桂枝 10g,炙草 10g,五味子10g,细辛10g,干姜 10g,桑白皮12g,地龙12g。水煎2次分服。
3)参附汤:
人参15g(另炖),附片10g(先煎1小时)。兑匀顿服。
2.方药特色
(1)专方专用
1)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是医圣张仲景治疗痰饮伏肺咳喘的起手第一方。《伤寒论》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所主证候为外寒内饮证。其内饮,在《金匮要略》称为“留饮”“伏饮”。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寒饮伏肺,停于胸膈,肺气卫外不固,招致外寒引动,即可发为咳喘之证。故仲景把握其病机关键,以干姜、细辛、半夏温化水饮,麻黄宣肺平喘,桂枝汤加减解表和营,共奏外散寒邪、内化寒饮之功。于己百指出,小青龙汤最精妙之处在于散中有收,内外兼顾,以温化寒饮为第一要旨,深谙痰饮致病须以温化之妙。
2)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方出《伤寒论》,主治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汗出而喘。后世用于风寒化热,或风热犯肺,但见身热咳喘,口渴脉数。《伤寒论》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中麻黄宣肺平喘,石膏清热生津,且克制麻黄之温性,清宣肺热,相得益彰;杏仁苦降,与麻黄一宣一降,共奏宣肺平喘之功。该方集清、宣、降三法具备,是主治肺热咳喘的要方。于己百强调,麻杏石甘汤其组方要义,关键在于麻黄与石膏剂量比例为1∶2,提示“制性存用”配伍特色,且麻黄与杏仁对药应用亦至关重要。
3)苓甘五味姜辛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支饮所致咳痰喘满之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痰饮伏于胸膈,发为支饮,其病证特点为“咳逆倚息不得卧,短气,其形如肿”,仲景明确其治疗大法,“当以温药和之”。本方之中干姜温中阳而绝痰饮之源,除肺寒而通利水道,《神农本草经》主治胸满;以细辛祛除肺寒,温振中阳,《神农本草经》主治咳逆;两药相合,化饮而无麻桂之燥,祛饮而无伤正之弊。茯苓祛水,逆痰饮迫肺之势;甘草补中,立中焦而溉四旁;五味子之用尤为重要,收敛肺气,避免辛热药物耗散肺气,毕竟本病病机,仲景强调“心下有水气”,正气已然不足,温化之时不应伤正,与干姜、细辛配伍,相得益彰。于己百指出,本方较小青龙汤缓和,是治疗支饮兼正气不足的基础方。
4)桑菊饮:
方出《温病条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6条云:“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咳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吴鞠通云:“此辛甘化风,辛凉微苦之方也。盖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今世尽用杏苏散,通治四时咳嗽,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且有表里不分之弊。”本方主外感风热,邪在肺络,咳嗽为主者。方中桑叶疏散上焦风热,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降肺气;杏仁、桔梗宣肺理气;连翘清热解毒;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咽喉;芦根清热生津;生甘草清热解毒利咽,且调和诸药,与桔梗相合,为桔甘汤,专为利咽而设。于己百强调,本方轻清宣透,妙在用药轻灵,故煎煮之时亦如银翘散法,不宜久煎。
5)清燥救肺汤:
喻嘉言在《医门法律》卷四中云:“诸气郁之属于肺者,属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气郁之方,用辛香行气,绝无一方治肺之燥者。诸痿喘呕之属于上者,亦属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法,以痿呕属阳明,以喘属肺,是则呕与痿属之中下,而惟喘属之上矣。所以千百方中,亦无一方及于肺之燥也。即喘之属于肺者,非表即下,非行气即泻气,间有一二用润剂者,又不得其旨矣。总之《内经》六气,脱误秋伤于燥一气,指长夏之湿,为秋之燥。后人不敢更端其说,置此一气于不理,即或明知理燥,而用药夹杂。如弋获飞虫,茫无定法示人也。今拟此方,命名清燥救肺汤,大约以胃气为主,胃土为肺金之母也。”本方主治温燥伤肺证。症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口鼻干燥,胸膈满闷,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属燥热伤肺之重证。方中重用桑叶性寒质轻,清透肺中燥热之邪;石膏清泻肺热;麦冬养阴润肺;麻仁、阿胶养阴润肺;人参、甘草补土生金。《素问·脏气法时论》言:“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故以杏仁、枇杷叶苦降肺气。纵观本方,清宣肺燥,燥邪得除,肺气有权,咳喘自平。
6)二陈汤:
方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主治湿痰咳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谓:“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症见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方中半夏降逆和胃,且辛能开结,具化痰之功;陈皮苦温,燥湿祛痰,理气和胃;茯苓淡渗利湿而健脾,甘草补中益气,共同杜绝生痰之源。方中有一重点为用少量乌梅,散中有收,避免辛散药物耗散肺气,与小青龙汤中五味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于己百临证应用本方,虑其行散、温化之力略不足,故常与三子养亲汤、理中丸相合使用,若患者胸闷气短明显,则与《金匮要略》茯苓杏仁甘草汤合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云:“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足见于己百应用经方、名方之精妙。
(2)药对精用
1)麻黄、杏仁:
肺之生理,以宣发、肃降为基本形式。麻黄功专宣发肺气,杏仁长于肃降肺气,二者组成药对,一宣一降,恢复肺气升降,咳喘方有可平之机。两药成对使用可见于麻黄汤、厚朴麻黄汤、三拗汤等咳喘名方之中。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见肺失宣肃者皆可选用。
2)麻黄、石膏:
麻黄宣肺而平喘,且能发汗解表,使肺中邪热从汗外解;石膏甘寒清热,生津止渴,且贵在味辛能散,则在清热之时,无凉遏冰伏之弊。《经方药物药理临证指南》谓石膏“清热泻肺,止咳平喘;与麻黄相用,宣肺泻肺而不助热,清泻肺热而不寒凝气机,相须为用,功效卓著。”二者合用,长于治疗肺热壅盛之证,且可在清泻肺热之余,发散水气,故能并主风水夹热证。此药对见于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越婢汤及加减方、厚朴麻黄汤等经方。于己百指出,麻黄、石膏相伍,治疗肺热壅盛证时须注意剂量比例保持在1∶2为宜。石膏用量过大,则易遏制气机,反致不效,贻误病情。
3)厚朴、杏仁:
厚朴下气平喘,通达腑气;杏仁肃降肺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二者皆可作用于肠腑,通降腑气,从而肃降肺气,达到平喘止咳目的,深得肺与大肠“表里相得”之妙,并且二物同用,肺气敛降,水道通调,令胃液通畅而治肠道液涸便秘之患。此药对可见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厚朴麻黄汤、麻子仁丸等方。如《伤寒论》18条云:“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均在桂枝汤解表和营的基础上,以厚朴、杏仁降气平喘。在麻子仁丸方中,厚朴除腹满,杏仁降肺气,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共奏降气润肠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等。
4)胆南星、地龙:
生南星辛温有毒,功专燥湿化痰,但因其行散,如《本草求真》所言,“半夏辛而能散,仍有内守之意,南星辛而能散,绝无有守之性,其性烈于半夏也”,故以牛胆汁制过,而成性味苦凉,功能清热化痰、息风定惊之药,是治疗痰热蕴肺所致咳喘的要药。地龙咸寒,清热、息风、平喘、通络而利尿,常用于痰鸣咳喘属热证者。两药合用,对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症等证属痰热蕴肺者尤为适宜。于己百常于麻杏石甘汤中加用药对胆南星、地龙。
5)干姜、细辛:
干姜既能温脾散寒,又能温肺化饮,较之生姜善于散中上二焦寒饮邪气,干姜更长于坐镇中焦而散寒;细辛长于祛“陈寒”,如《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方后加减法中云:“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其性温能散,温肺散寒,化饮平喘。《长沙药解》曰:“细辛味辛气温,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降冲逆而止咳,驱寒湿而荡浊,最清气道,兼通水源。”于己百强调,两药联用,关键在于干姜作用于中焦脾胃,杜绝生痰之源,细辛行散,长于温肺气而化痰饮,一治其本,一治其标,相互协同,深刻体现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经方要旨。此药对见于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厚朴麻黄汤等方。于己百指出,温化寒饮,干姜、细辛配伍比例常在1∶1,最为稳妥。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证属“心下有水气”者(见《伤寒论》40条:小青龙汤证)。
(三)案例举要
案例一:
李某,女,27岁,1997年11月21日就诊。患者1周来因伤风感冒而微恶风寒、头痛、汗出、喉痒咳嗽、痰多色白、大便较干,舌苔白腻、脉浮缓。中医诊断为咳喘证,证属风邪伤表,肺失宣散,气道不利,治宜解表宣肺、止咳化痰,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
处方:桂枝10g,芍药10g,炙草10g,生姜3 片,大枣6 枚,厚朴10g,杏仁12g,百部10g,紫菀10g,桔梗10g,菊花12g,蔓荆子12g。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上方连服4剂,表证解,自汗止,咳喘亦愈。
案例二:
满某,女,70岁,1998年3月17日初诊。患者素有痰喘之疾,时有发作,1周前因受凉感冒,渐至咽痒咳嗽、喉中痰鸣、痰多泡沫,喘促不能平卧、咳甚则自汗出,痰咯出后、始觉轻松,伴见烦躁、口渴等症。于己百诊之,舌苔色白,脉浮弦滑。诊为咳喘证,证属素有痰饮,又感风寒,外邪引动宿疾,肺络受阻,宣降失职,治当温肺散寒除饮、降气止咳平喘,方选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味。
处方:桂枝 10g,麻黄 10g,干姜 10g,半夏 10g,细辛 10g,芍药 10g,五味子10g,炙草10g,生石膏30g,地龙 12g,射干12g,海螵蛸18g,百部 12g,僵蚕 12g,茯苓15g,杏仁12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3月21日复诊:服上方4剂,咳喘减轻,咯痰量减,亦能平卧。
3月25日三诊:又以原方化裁,再服6剂。1周后随访,咳喘俱平,诸症悉除。
案例三:
孙某,女,25岁,1991年12月10日初诊。患者发热、头痛、鼻流黄涕、咽喉肿痛、咳嗽痰黄、胸闷气憋、口干口苦,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诊为风热犯肺,清肃失令,肺气不利,热毒上攻之咳喘,治拟辛凉解表、肃肺利咽、止咳化痰,方用桑菊饮加味。
处方:桑叶 10g,菊花 12g,金银花 20g,连翘 20g,玄参 12g,牛蒡子 12g,桔梗10g,甘草10g,杏仁12g,瓜蒌仁 12g,黄芩10g,麦冬12g,胆南星 10g,地龙 12g,赤芍20g,蝉衣10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服上方3剂,热退咳止,咽亦不痛,诸证悉除。
案例四:
高某,男,49岁,1997年5月10日就诊。患者2周前曾因“急性支气管炎”咳嗽、咯痰、咽痛、发热,经西药抗炎治疗,发热消退,但咳嗽久久不愈。目下症见咳嗽阵阵、夜间较甚,痰黄难咯,咳甚则胸痛,伴咽干咽痛、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滑稍数。此属痰热壅肺,气道不利之咳喘,治宜清热宣肺、止咳化痰,方投麻杏石甘汤加味。
处方:麻黄 10g,杏仁 12g,炙草 10g,生石膏 30g,胆南星 10g,地龙 12g,百部12g,紫菀 10g,黄芩 12g,麦冬 15g,葶苈子 10g,大枣 6 枚,桔梗 10g,板蓝根 10g,玄参12g,鱼腥草15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上方服4剂,痰减咳止,咽痛、胸痛亦见好转。唯纳食稍减、大便微溏。原方去鱼腥草、葶苈子、大枣,加陈皮10g、砂仁6g、茯苓12g,又服3剂,病告痊愈。
案例五:
金某,男,42岁,1998年8月31日就诊。患者1个月来咳嗽痰多、色白而黏、咳吐不爽,胸闷脘胀、食欲不振、恶心欲吐,舌淡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咳喘,证属痰湿壅盛,肺气失宣,治当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方投二陈汤合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味。
处方:陈皮 10g,半夏 10g,茯苓 12g,炙草 10g,杏仁 12g,桔梗 10g,厚朴 12g,苍术12g,紫菀10g,款冬花10g,百部10g,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上方共服10余剂,痰消咳止,诸症悉除。
案例六:
张某,女,40岁,1991年3月18日就诊。患者素病咳喘,痰量较多、色白、呈泡沫状。近日因感冒而咳喘加重,面部肿胀、周身困倦、纳呆纳差,舌淡红、苔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咳喘,证属脾虚失运、痰饮渍肺,治宜健脾化痰、温散寒饮,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
处方:茯苓 12g,炙草 10g,生姜 3 片,细辛 10g,陈皮 10g,半夏 10g,杏仁12g,紫菀10g,款冬花10g,荆芥10g,白前10g,炒麦芽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3月22日二诊:服前方4剂,咳喘明显好转,面部仍肿,身倦乏力,舌偏红、中苔白,脉沉弦稍数。遵前法,加桑白皮12g、党参12g、麦冬12g。继服10余剂,病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