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是康复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治疗师(physical therapist)是对个人或群体提供预防、治疗疾患和损伤的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并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改善、维持和恢复其最大运动和功能。儿童物理治疗是为由于发育、损伤、疼痛、疾病或环境等因素而造成的运动和功能障碍的儿童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其治疗对象主要为高危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常见的功能障碍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从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少年期到成人,会经历身体结构、运动功能、心理及其他系统的发育与成熟,他们的功能障碍常常在获得某种运动经验前发生。因此,儿童物理治疗应与儿童的年龄及运动功能水平相适应,并选择有利于其运动发育的治疗技术。本书主要针对常见儿童疾患来阐述具体的物理治疗技术,如脑性瘫痪、高危新生儿、肌性斜颈、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唐氏综合征、脊柱裂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以期为相关专业人士在临床实践中提供针对性参考。
二、临床思维与推理
儿童物理治疗的临床思维与推理(clinical reasoning)是指运用医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以患儿为中心,通过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康复评定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得到第一手资料,结合其他可利用的最佳证据和信息,以及了解患儿的家庭和人文背景,根据患儿的功能障碍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形成物理诊断,拟定康复目标和制订针对性物理治疗方案,并予以执行与修正的思维过程和活动。在物理治疗实践中,针对具体的疾病和患儿,依据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相关知识,运用正确的临床思维与推理方法进行科学的分析,这样不仅能有效地为临床实践服务,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理性认识,积累丰富的经验。
(一)资料收集与检查
在实施物理治疗之前,物理治疗师应对患儿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和临床检查,具体包含:①基本资料,如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主诉与诉求、社会生活、兴趣爱好等;②病史,是患儿从过去到现在健康状态的变化过程,包括其历史诊断、治疗情况和结局等;③临床表现,是患儿因疾病导致而出现的异常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等;④影像学检查,可更直观地体现身体结构的异常,常作为辅助诊断的手段,包括X线、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超声等;⑤实验室检查,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儿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进行的检查,可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相关资料;⑥其他辅助检查,如肌电图、脑电图、心电图、诱发电位、肺功能和各种内镜检查等。
(二)康复评定与分析
康复评定(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是全面地对患儿的功能状况及水平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描述,具体包括发育水平、人体形态、神经系统反射、心肺功能、肌张力、肌力、关节活动度、协调与平衡、步态分析、疼痛、认知功能、言语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和环境等。
经过针对性的检查和评定后,物理治疗师应对其功能障碍进行分析,找出其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如某患儿步态异常,那么导致其步态异常的原因可能是某些肌群肌力低下、肌张力高、跟腱挛缩或平衡障碍等。因此,检查和评定非常重要,找出主要问题才能进行针对性的物理治疗,从而更好地解决患儿的运动和功能障碍。
(三)物理诊断与预后
物理诊断是检查与评定的结果,不局限于常见的疾病诊断,也可以是对功能障碍的描述,主要是肌肉骨骼、心血管、神经、呼吸等系统的疾病、综合征或相关功能障碍。
预后,是指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抑或根据患儿目前的功能障碍水平去预测其通过干预能达到的最佳水平以及所需要的相应时间。可靠的预后信息有助于拟定治疗目标和制订治疗方案,还有利于患儿及其家属对物理治疗形成合理的目标与期待。临床经验的重要性不可否认,但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判断预后,必须对某种功能障碍进行长期的纵向观察、横向对比以及大量数据分析,因此物理治疗师应该经常查阅国际或全国性的权威研究报道,及时更新专业知识。
(四)目标拟定与物理治疗计划
康复目标是指根据患儿年龄、功能障碍情况、评定结果与分析、预后以及患儿与其家属的期望,在一段时间内应达到的功能性目标。对于病程较短的功能障碍,可以设定不同时期康复目标,如急性期和恢复期等;对于病程长或永久性的功能障碍,可以根据患儿不同年龄阶段来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等康复目标。
物理治疗计划是指针对患儿的主要功能障碍所制订的循证物理治疗项目。治疗计划应与治疗目标结合,以体现治疗的阶段性和渐进性,同时也应符合患儿及其家属的要求和家庭环境条件。
(五)干预的具体运用
在实施物理治疗的过程中,需遵守一定的治疗原则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具体为:①掌握每项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②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③循序渐进,治疗项目具有难度递增的特点;④不产生因治疗而造成的损伤;⑤规范操作,进行循证物理治疗。此外,干预措施并非一成不变,治疗者应根据患儿功能水平的变化进行针对性调整。若治疗师能根据患儿的喜好制订治疗方案且与患儿有良好的互动,会让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并提高治疗的效果。物理治疗师在对患儿进行干预时,也应不断反思,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六)康复结局分析
康复结局分析是指经过阶段性的治疗后,物理治疗师应对患儿进行再次评定及对评定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患儿目前的治疗进行调整。康复结局分析包括是否需要继续治疗、选择住院治疗或门诊治疗、是否应维持原本的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转诊至其他科室等。对康复结局的分析应包括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患儿的活动与参与能力,以及患儿或其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