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医肾系病证的病理机制
病机,即指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病理机制。也就是当人体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了人体脏腑组织系病证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中,人体内发生的一系列动态变化。中医的病因学和病机学是密切相关的。
肾系病的发病机制,为肾系疾病变化规律的学说,指在肾系病证过程中,肾脏的结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病理变化的异常机制。由于精、气、血是构成肾脏的主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维持肾脏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当肾脏病在发生、发展、变化、转归过程中,具体表现了一些特征性的发病机制。但即使是同一种病,由于患者体质因素的不同(个体特异性),其病理机制也有差异。所以病机是千变万化、动态而不固定的。但是在错综复杂的病机中,存在着一些共性的病机,即“基本病机”。在肾脏病证中,所发生的功能失常的基本病机中包括以下几方面:
精气功能盛衰、阴阳互动失衡、邪正斗争强弱、气血运行失和、津液代谢失常、肾脏脉络瘀阻、脏腑功能失调等。
中医病机学说的整体观及辨证观,是肾脏病病机解析、辨证诊断的突出而独特的病机学说。中医肾脏病机学说以肾脏为中心,一般先把局部病理改变同机体的全身状况联系起来,从机体内部,肾脏与其他组织之间,通过经络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来探讨、研究疾病的发展、传变、转归规律,从而形成三方面整体联系的病机理论。如肾气虚损出现的耳鸣等症状,从表象来看,似乎是一些各不相关的局部症状,但是通过脏腑经络表里相关理论,即可以把这些症状和肾联系起来,从而说明整体与局部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中医病机学认为,凡是人体患了疾病,都是全身和局部综合的病理表现,很少存在单纯的局部病变,也不存在没有局部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局部病变可影响及全身,全身性病变也可以通过局部变化而反映出来。
一、精气功能盛衰的病理机制
在肾系疾病中,肾脏精气功能的强弱是肾脏病证的主要病理机制。在《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精,是构成人体脏腑经络等,最原始和最基本的物质。精是通过气的气化功能来体现人的正常的生理活动的。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壮、老、亡,以及多种肾系疾病的发病、发展变化、预后转归。
肾脏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及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通过脾胃化生后藏之于肾。先天之精,只有不断得到后天之精的充养,肾中精气才可充实。人体的功能活动在正常情况下,肾的精气必须保持平衡正常,不可过度亢盛或过度虚衰。如果出现盛衰异常,均可导致肾脏病证的发生。
(一)肾的精气亢盛(有余)
肾的阴精过于亢盛,容易生成湿毒或痰湿,此种毒湿为寒邪。寒邪可直中肾的脉络。此种内生的湿寒邪毒又可与外湿相结积聚损及肾络而致肾病。再则肾的阳气过于亢盛易生热邪,或内生寒湿邪郁久化生热毒,都可直中肾脏脉络而致肾病。当这些寒热邪毒瘀阻肾络时便使血不循经,血溢脉外而尿血。肾的气化失常,开多合少,清浊不分,精微泄下,而尿精微蛋白。开合不利而致水液代谢失常,水滞肌肤而发为水肿。此阶段大多为肾病的初中期,临床多为实证表现,即为“阴精过盛为毒”,“阳气过亢为邪”。
(二)肾的精气虚弱(不足)
肾的精气不足,可因幼年精气未充、禀赋不足,或因年老精气衰退,或因劳伤过度、房室不节耗伤精气,或因久病精气亏损而致。其病机可分“精气不足”“肾气不固”两部分。
肾精气不足的症状病机多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髓海空虚失于充养、智力减退或早衰、腰酸腿困、阳痿早泄、或两足痿弱。肾精不足则无以生血而致血虚,血虚而致脏腑经络失于濡养、荣润。肾气不足、肾府经络失于充养而腰酸腿困。可见面色白、听力减退或耳鸣、耳聋。
肾精气不固病机:因肾气具有封藏和固摄作用,如果肾气虚衰,封藏失职,精气流失于下,可导致遗尿、滑泄。精微下泄而尿蛋白,肾失固摄则小便清长、多尿、血尿、尿时余沥等。
二、阴阳互动失衡病机
阴阳失调,是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互动关系,受到六淫、七情、劳倦、药邪等致病因素的影响,失去相对平衡协调,而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阴阳失调,在中医病机理论中,具有纲领性的重要意义。
在临床肾系疾病中,阴阳互动协调表现不外乎: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几方面的病理机制。
(一)肾阳亢盛
也称肾热证、阳盛证、肾阳偏盛证(实证)。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功能亢奋、代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一般讲,阳气亢盛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气亢盛、阴津未虚亏的绝对实热证候,病因多由外感温热阳邪或虽感阴邪,但入里从阳化热,或因食滞,气滞血瘀,七情内郁过极,郁久化热所致,症见:口渴身烦热,舌燥咽肿,小腹胀痛,尿黄赤,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病机解析:由于肾阳偏盛,亢而化热,循经上灼,热耗津液,故口渴舌燥,咽痛,舌红苔黄。如热注于下,热结下焦膀胱,则小腹胀痛,小便黄赤,热窜肾经则腰酸胀痛,腰背强急。若阳热亢盛过久,则必耗阴液。阳盛实热之病证,则易于煎灼人体阴津,久之也可导致人体阴津不足,阴津亏损,转变为实热兼阴亏病证或虚热病证,此即“阳盛则阴病”。
(二)肾阴过强
也称肾寒证、阴盛证、肾阴偏盛证。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人体脏腑组织功能障碍或减退,代谢活动障碍低下,热量不足,以及代谢病理产物积聚体内等阴邪偏盛的寒凉象病理表现状态。一般讲阴盛的表现特点为阴盛而阳气未虚的实寒证。阴盛病变的病因多由外感阴邪寒湿,过食生冷。阴寒邪盛,遏抑人体阳气温煦机体的作用发挥,或由于素体阳虚无力温煦,阴津寒湿内停,从而导致阴寒内盛所致。前者属实证,后者属虚实夹杂证。
病机解析:因阴寒之邪直中肾脏伤及肾中阳气,肾中寒阴之气太盛,肾阳被遏,不得外达温煦肌肤腠理,则一身尽寒。阴寒之邪聚于肾脾,则肾阳不举,脾阳不振,气机上下不畅,运化无力,水湿代谢失常,故小便不利,大便泄泻,阴部湿冷,腹大眼肿,腰膝冷寒困痛。寒邪伤及心脉则血脉凝滞,出现血凝气滞不畅之病证,脉沉涩迟。此外,如果阴邪亢盛过久,则必然损伤阳气,故阴盛实寒之证,在发病后期,常伴有阳虚热量不足之证,转化为阴盛阳虚夹杂证。实寒阳虚证,此即“阴盛则阳病”。
(三)肾阳衰微
也称肾阳虚弱证、阳气不足证、肾阳不足证、阳虚则寒证。是指人体阳气虚损,阳气功能减退或虚弱,机体反应性低下,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的病机表现,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虚不能制阴,阴相对亢进的虚寒证。阳虚的病因,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临床表现为面色白,形寒肢冷,精神萎靡,腰膝酸冷,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病机解析:多是由于肾阳不足,则一身阳气虚微,无力温煦肢体,振奋精神,故形寒肢冷,面色白。由于肾阳不足无力温煦中焦脾阳,使脾阳不振,运化无力,水湿滞留肌肤,出现水肿,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腰为肾之府,肾阳虚弱,下元疲惫,故腰膝酸冷。因肾主生殖,阳虚失煦,生殖衰退,故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脉沉细迟。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其中尤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最为突出重要,这是由于肾阳为诸阳之根本的缘故。另外由阳气虚衰,阳虚不能制阴,阳气的温煦功能减退,则热量不足,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亦因之而减退,血和津液的运行迟缓,水液不化而阴寒内盛,此是“阳虚则寒”的主要病机。
阳虚则寒与阴盛则寒,不仅在病机上有所区别,而且在临床表现方面也有所不同。阳虚则寒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阴盛则寒是以寒为主,虚象不甚明显。
(四)肾阴虚弱
也称肾阴不足、肾阴衰微、阴精不足、肾阴虚损、阴虚阳亢、阴虚火旺、阴虚则热。
肾阴虚弱是指人体的精、血、津液等物质亏损,以及由于阴虚、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功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一般讲,其临床表现阴液不足,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亢盛的虚热证。多由于热性病变,热邪炽盛,伤津耗液,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液所致。阴虚病变,五脏皆可发生,但一般以肾、肝、心、肺阴虚为主。因为肾阴为诸脏腑阴精之根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又占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临床常见病状: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健忘少眠、入夜加甚、眩晕耳鸣、视力减退、腰膝酸软、形体消瘦、男子梦遗泄精、女子经少经闭,或是崩漏或尿血,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肾阴虚病机解析:因肾阴耗伤过多,或进补过少、脑失所养,故眩晕耳鸣,健忘神疲,视力低下;形体、口舌无以滋养,故咽干口燥,形体消瘦;阴虚不能制阳,虚火内动,则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颧红;火热扰动心神故少眠;火扰精室,故梦遗失精,精亏血少,冲任不充,故经行量少;若虚火内扰,血热妄行,可致崩漏、尿血、尿混浊、精微下泄呈蛋白尿。
所谓阴虚则热,是指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阳气相对过盛,从而形成“阴虚内热”、舌质红无苔,口渴舌燥,脉细数之状,即是“阴虚则内热”的症状。若见潮热,盗汗,颧红,咯血或痰中带血,尿血等则是“阴虚火旺”表现。若见燥热,眩晕,耳鸣或遗精,性欲亢进,易怒急躁,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红无苔,脉细数为“阴虚阳亢”之表现。
(五)阴阳互损
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如在阴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阳虚,则称为阴损及阳;在阳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阴虚,则称为阳损及阴。应该强调在肾脏疾病中,由于肾藏精气,内寓真阴真阳(元阴元阳),为全身阳气阴精之根本。因此,一般来讲,无论阳虚还是阴虚,多在损及肾脏的阴阳,或在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容易产生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病理变化。临床常见两种证型:
1.阴损及阳型
系指由于阴精(精、血、津液)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如临证常见的:失血,盗汗,遗精,带下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证,严重地消耗了人的阴精。因而阳气生化的物质基础不足,待进一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畏寒肢冷,自汗,下利清谷等阳虚证候。即为阴损及阳,最后发展为阴阳两虚证。
2.阳损及阴型
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化,久之累及阴精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如临床常见的水肿证,其病机主要是脾肾阳气不足,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津液停滞而水湿内生,溢于肌肤所致。其病变发展,则又可阴无阳气而不生,且日益亏损,而继见形体日益消瘦,烦躁生火,甚则瘛疭等阴虚症状,转化为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病证。
阴阳互损的两虚证候特点为:在每昼夜中,子时后至午时,畏寒肢冷乏力,午时至子时后,潮热或五心烦热,盗汗,口干;或上半身冷,下半身热,上热下冷;或先冷后热;或先热后冷;或盖被穿衣热,减去衣被又畏寒;某一局部冷,某一局部热,如四肢冷、前后心热,五心烦热,双腿双臂冷寒等表现,但测试体温均在正常标准范围,便溏便干交替出现。
(六)阴阳格拒
是阴阳失调病机中比较特殊和危重的一类病机,主要表现在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产生阴阳相互格拒的机制,主要是某些发病因素引起的阴和阳的一方极盛过强,因而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能相互维系,从而产生真热假寒,或真寒假热等复杂的两种实证病理反应。
1.阴盛格阳证
系指阴寒之邪极盛在内(一般指脏腑),迫使阳气浮越于外(指肌肤四肢),相互格拒排斥的一种病理状态,即体内外体征表现不一致。
其病因病机为:久病阳衰或寒盛伤阳,阴寒盛极深伏于里,多发生于虚寒病证发展到严重阶段,阳气过虚不可温煦内脏,气机升降失常,可见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反而身热不恶寒、但欲盖衣被,面颧泛红等假热现象。身反而不恶寒,面颧泛红,似热盛之证,但与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并见,则知其为真寒假热之证,多见久病欲绝之时。
2.阳盛格阴证
也是指阴阳内外格拒,因内热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透布达于肢体,从而形成阴阳格拒、排斥,拒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于热性病发展到极期阶段。由于疾病本质是热盛于里,而其临床表现又是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现象。故又称为“真热假寒”之证。又称为“阳厥”和“阴厥”证。此证以内里热盛为主,因热盛而身热烦渴,饮冷,心胸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有力等,多见于感染性病证而高热,血循环障碍休克之证。
(七)阴阳亡失
是指阴阳的消亡及脱失,是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地大量的亡失,或慢性消耗性疾病,从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种:
1.亡阳
是指机体的阳气突然性脱失,导致机体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阳的病因病机多由于外邪过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大量耗伤而脱失,或由于素体阳虚,正气不足,又加疲劳过度等多种因素所诱发,或过用汗法,阳随津泄。慢性消耗性疾病之亡阳,多由于阳气严重耗散而衰竭,虚阳外越所致。亡阳病证其临床表现多大汗淋漓,汗稀而凉,肌肤手足逆冷,精神疲惫,神情淡漠,甚至昏迷,脉微欲绝等一派阳气欲脱之象。属于疾病发展的危重阶段,多反映人体之阴精、阳气即将离决的危重证候。其阳气的温煦、推动、兴奋、卫外等功能衰竭更为突出。阳气与阴精具有依存互根之关系,故阳亡则阴精无以生化而耗竭,所以亡阳之后,继而则往往出现阴竭亡变、阳亡阴竭,生命亦就告终结束。
2.亡阴
系指机体由于阴液发生突然大量丢失和消耗而致阴津消耗,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肾的阴精是全身阴液的根本,因此肾的精气亏损在阴虚和亡阴的病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亡阴主要是因为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阴液,或失血过多、吐泻过度,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消耗阴液,日久形成亡阴。亡阴证亦属疾病的危重病证,其临床常出现烦躁不安,口渴欲饮,气喘,手足温而汗出不止,或昏迷谵语,脉细数无力等。由于阴液与阳气具有依存的关系,故阴液亡失,则阳气必无所依附而涣散不收,浮越于外,故阴液亡脱之后可迅速导致亡阳,呈现全身功能的衰竭而虚脱,阴竭而阳脱,随即呈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即将告终。
阴阳失调之病机,是以人体生理阴阳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消长、互根互用和相互转化等理论,来解析在人体患病过程中的病变的机制。因此,在阴阳偏盛偏衰之间,亡阳亡阴等失调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密切关系。阴阳失调的各种病理机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邪正盛衰的病情进退等情况而变化。因此,必须随时观察和掌握阴阳失调病机的不同变化,方可把握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阴阳失调的病理机制,是中医学的基本病机之一,是人体阴精、阳气等各种生理性矛盾关系遭到破坏的概括,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决定着临床病证的寒热虚实,而对于阴阳失调病机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无疑对于临床的辨证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气血化生、运行失常病机
气血是人体脏腑、经络、形体等一切组织的物质基础。气血在人体生理中是相互化生、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气对血具有推动、温煦、化生、统摄作用。血对气具有滋养和运载等作用。故气的虚衰、亢盛和升降出入异常必然损及于血,而血的虚衰亢盛和血的运行失调也必然影响及气,从而出现气滞血瘀,气不统血,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气血偏盛等气血同病证。所以在临床病机中,常可见:气的化生及功能失常、血的化生及功能失常、气血同病三类病证病机变化。
(一)气的化生运行失常病理机制
是指人体气的化生、运行、升降出入失去常态而异常的表现。气的根本来源于肾精,充养于肺脾,升发疏泄于肝,帅血贯脉周行于心。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营荣、固摄、升提和气化的作用。气的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如果气的功能失常,临床常有以下三方面表现:其一,气的生化盈余会使气盛、气怒、气滞。其二,气生化不足,耗散太过,会使气虚亏、气陷、气脱。其三,气的升降出入循行不规,可致气逆气闭肾病夹杂证。
1.气盛
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或人体生理功能较正常情况下,机体出现一种气盛或偏盛。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体过食膏粱厚味、甘甜精微、酒肉饮汁、营养补品,加之动少静余,耗散过微,出入平衡失常,先天禀赋过盛等,而机体气血盈盛病证日益增多。
因“肾阴精过盛”,易生痰湿,肾阳气过盛,易生热邪,湿热互结则为湿热毒邪。临证常见:痰湿邪郁阻肾络,而气机郁阻不畅,开合不利而尿少,或精微下泄。郁久寒生,则肾阳不能温煦脾阳而脾运化水液代谢失常,水湿滞留于肌肤而水肿。肾气过盛化生热毒邪,灼损肾络,迫血妄行,血不循经而尿血。湿热毒邪互结下注膀胱少腹,而下腹疼痛、尿频、急、痛、尿赤黄。湿热郁阻于肾,因腰为肾之府,则腰困、腰痛之证。如湿热之邪上注于肺,或肾气湿邪郁阻肺络,或湿热互结使肺的气机不畅,而气上逆咳痰、咳喘等。以上是临证中常见的肾气盈盛病因病机表现。
2.气虚
是指元气虚损,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以及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气虚形成的原因,多见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功能衰弱,摄入运化减弱,化生不足或久病耗损过多,过度劳伤,耗损等后天失养所致。气虚的病理机制在人体的反应可涉及全身的各个部位。如卫外之气虚损,肌表不固而自汗多;脾气虚损则四肢肌肉失养而周身倦怠无力,蜷曲欲卧。若肾脾之气双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靡,头昏耳鸣。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水邪泛滥而成水肿,肾府失荣而腰困腰软,或肾气虚而失于摄纳可致肺气上逆咳喘之病。肾气虚而精关不固而早泄、遗精或气陷、气脱等病证。
3.气机失调
即气的升降出入循行失常而致。是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等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而致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功能紊乱的病理表现。
在脏腑功能活动中,肺的呼吸宣发与肃降、脾的升清、胃的降浊、心肾阴阳的相交、水火互济。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肝气主升,肺气主降,肌肤排泄汗液,膀胱排尿等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都是气机升降出入运行的具体表现。气机的升降出入关系到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各方面生理功能的协调与平衡。所以当气的升降出入发生异常时,则能影响到人体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等方面发生多种病证。一般地讲,内伤之病多见于升降失常,外感之病多见于出入异常。因为升降出入气机在生理上紧密相连,所以在病机上也相互影响。当升降失常影响出入气机,出入失常也必然影响升降气机。所以,不论任何因素引起的疾病,急性病或慢性病,轻微病或危重病,都可致气的出入升降气机紊乱及失常。时有升降出入同时失常,也可见气的升降或出入单独失常。在气的病因病机中,尤以肾脏、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最为常见和重要。因清阳之气不上升敷布,后天之精不能归藏,饮食精微清气不能入进体内,代谢水浊、痰饮等废物不能排出,继而各种病证由此产生。一般讲,气机失调病机在临证中最常见有气滞、气逆、气闭三种。
4.肾脏疾病与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的病理机制
肾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在肾脏病中最为突出和重要。不论肾脏自病,或他脏有病累及肾脏。在肾脏患病时,无论慢病或急病,轻症或重症,虚证与实证,寒证或热证,均可影响肾脏升降出入气机的正常运行。在临床肾病中,常见以下三种气机失调病理表现:一是肾气亢盛证;二是肾气虚损证;三是肾气凝滞证。
(1)肾气亢盛证的病机:
是指肾病在发生发展中,由于先天禀赋亢盛,或者七情内伤,或外感六淫,或食甘醇厚味等因素,都可引发肾气的亢盛,而肾气过亢而发生多种肾病。如肾的精气过盛,易生痰湿,痰湿郁阻肾络而致肾的气机不畅,肾气不畅而失去主水液代谢功能,使水液代谢“升清降浊”功能失调,使水液的清营部分,不能升腾于肺输布全身。水液中的浊阴废物部分,不能下降排泄于外,使尿浑浊不清,混有蛋白质、糖、或其他精微物质。由于肾的气化开合功能失调而尿少、尿闭。如痰浊郁久化热而尿频、急、灼烧、疼痛、赤黄。或肾气亢盛而内生热毒,热毒直中肾络,而使肾的脉络或热、湿、毒邪互结郁阻肾络,使肾气机不畅,迫血离经外溢、尿赤。升清降浊失调,开合不利则尿混浊不清、尿急尿痛。由于肾的气化功能失调,而未能协调及促进脾的运化功能,小便不利,尿不下行,而水湿聚于体内,淫溢于肌肤而呈现水肿。
(2)肾气虚损证病机(肾气不足):
肾气不足,或虚损实际是指肾的“精气”虚损。这是因为,肾中的“精”和“气”是相互化生的,共同构成了肾的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肾气是肾精活动的具体外在表现形式。肾的精气分为阴阳两属性,精属阴,气属阳,但,这不能与肾阳肾阴等同,这是因为,肾精和肾气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而肾阴与肾阳,则是肾的生理活动中,两类相互制约功能活动和状态。所以与肾精、肾气有所区别。肾气虚损病证,临床表现常见肾气虚损固摄失司;肾气虚损而不纳气;肾的精气虚损,无以充养脏腑组织,三类病理表现。
1)肾气虚损固摄失司:
由于肾气虚损,精关不固,失其封藏固摄之权,精液不交自流,滑精早泄,肾气不足,气化失司,关门不利,水液不能蒸化和下输。因水液排出不畅则小便不利,气化障碍则尿闭不通,水邪泛滥于肌肤则发水肿。如果肾气虚损、衰竭,封藏固摄失司,膀胱失约而尿频、遗尿。气化无力升降失司,清浊不分而尿混浊不清。
2)肾气虚损而不纳气:
因肺主呼吸,肾主纳气。因肾气虚损失去摄纳之权,气浮于上,不能纳气归元,故呼多吸少而气喘。
3)肾气虚损无以充养脏腑组织:
因肾开窍于耳,肾精生髓充脑,脑为髓之海,如肾精不充,肾气虚亏而髓海空虚,则眩晕耳鸣如蝉,虚甚耳聋失聪,记忆减退,健忘,睡眠不佳。因腰为肾之府,肾主骨,如肾气不充,无以滋养腰膝而四肢痿软无力,或腰膝困疼、酸软无力。
(3)肾脏气机凝滞证病理机制:
肾的气机郁滞证,主要是指肾脏患病时,肾气运行不畅的病证表现。多由七情内伤、痰浊、瘀血、热邪、寒邪等郁滞肾的气机,影响肾脏气的升降出入,流通循行,导致肾的经络功能障碍所致。临床常见:肾气郁滞,肾气上逆症状,如气郁于肾脏可使肾的经脉之气阻滞不行。肾的升降气机障碍,清阳不可上升,浊阴不能下降,内留于脏腑之内,阻碍肝胃之气,使浊气上逆而致呕吐,恶心,呃逆,嗳气。(肾功不全期多表现)如肾气郁滞不畅,则可见水液代谢障碍,肾气郁滞使水液不能蒸腾上升,肾气郁滞使膀胱气化不利,开合失司,水湿浊液不能下行排出体外,水湿内聚发为水肿病证。
(二)血液化生运行失常病理机制
中医讲肾、脾、胃为化生血液的主要脏腑。而血液化生的物质有二:其一,肾精,由先天禀赋于父母;其二,为水谷化生之精微物质。靠中焦脾胃消化与吸收,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的循行往复主要靠心气的推动,百脉朝会于肺与清气相合化生,经肺气的宣发输布全身脏腑、组织。有肝藏血、疏泄功能的调节,还有赖于脾气的统摄功能调节。所以,血液循行往复是靠心、肺、脾、肝相互协调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因此其中任何一个脏腑和环节功能失调,都可导致血液化生、循行往复的失常。在临床中常见:一是血液化生过盛,聚集而黏稠而形成郁滞状态;二是血液化生不足、或耗损太多,而血的滋养功能减低,而形成血虚状态;三是血的运行迟缓、过快或运行逆乱而出血三类病机变化。
1.血液亢盛证(血亢证)
是由于年龄的差别,先天禀赋旺盛,脾胃气机功能过强,过食膏粱厚味、甘甜酒肉,血液化生过度旺盛,致使人体血液中多种营荣成分数量过多,质量过稠浓。或在疾病发生、发展中,人体脏腑生理功能异常的情况下,机体出现一种血液化生和运行亢盛表现。正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有不足…,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以上充分说明,早在内经中已有,血有余而充盛之病理状态及治疗的论述。当血液化生亢盛时,与邪气相并,邪气侵袭,则邪客于孙脉,孙经盛满外溢,则流于经脉,经脉就会有血液留滞而成瘀。此证,需泻其充盛的经脉,用针刺让其出血。
2.血液虚损证(血虚证)
是指血液化生不足或耗损过度,血液的质、量发生改变。血的濡养功能发生减退而致人体脏腑组织、百脉失养的病理状态。其病因病机:先天禀赋不足化生血液的精气虚少,或因后天之脾胃虚弱,精微物质摄入化生不足,因而不能化生营血,或久病不愈,暗耗营血或因出血过多,均可导致血虚病变而生。临床常见血虚性症状:如肌肤爪甲失养,面色白,唇舌爪甲色淡;血虚头目失养,可见头晕眼黑,两目干涩;血不养心,则心神不宁,可见心悸怔忡;血虚则气虚,故见气短乏力;血不养筋,则手足麻木,肢节屈伸不利等血虚病证。
3.血液凝滞证(血瘀证)
是指血液循行往复迟缓不畅阻滞,血液凝结成块停滞不动,或脉络郁滞不畅,脉道凹陷不平等止血机制发生紊乱。其病因病机有寒热,虚实之分。
(1)气虚血滞证:
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无力帅血运行、而运血无力,多因久病、或先天虚损、或脾胃纳运不足、或伤气耗津而气虚,不能推动血之循行往复而形成血滞缓行不快。
(2)气郁血滞证:
多由七情内伤所致,如忧、思、恐、悲之情,致气的上下出入逆乱而气郁不畅,气郁不畅而血液运行受阻或缓慢,不通则疼痛、麻胀不适,多见于肝气郁滞,岔气,两胁疼痛等证。
(3)血盛瘀滞证:
由于先天禀赋亢盛,或过食甘肥厚味,致使血液化生过盛,而量多质稠,因黏滞、浓稠而血液循行过缓、凝滞,使全身营养精微水液代谢迟缓,糟粕外泄迟缓而致营荣精微不足,濡养脏腑四肢百骸而四肢酸困,头重昏花,嗜睡乏力,腰酸腰困等症,此多见于高黏血,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者。
(4)脉道损蚀血瘀证:
因过食甘肥酒肉,痰湿浊邪蓄积过多,沉浸于脉道,致使脉道损蚀,凹凸不平。反过来又使血液、痰湿浊邪,瘀沉于蚀损之处,久之瘀阻脉道,使血行不畅或阻塞。临床常见脏腑组织、脉络瘀血块堵塞的病理状态。如瘀阻脑络而中风,半身不遂。瘀阻心脉而气闷疼痛。瘀阻肾脉而头晕目胀,尿异常。瘀阻四肢脉络而肿胀、疼痛等表现。
(5)寒凝血瘀证:
多指内生寒邪,或寒邪外侵,或久病阳气耗损而寒盛。如果寒邪入血,使血遇寒邪而形成凝块,血液受阻不行的病机表现,临床多见畏寒,寒克冲任致痛经,少腹宫冷紧拘,经行黑紫血块,尿血,四肢寒冷紫黑脱疽等病证。
(6)热灼津液血瘀证:
因热毒外侵,或内生热邪,或久病痰湿饮邪郁久化热,寒邪化热,热邪浸入血液中,可灼血燔津,使血液凝固成块,或伤及脉道而阻塞脉络,血液循行不畅或瘀阻不通则痛则肿。临床多见发热,咳痰,咯血,腰困疼痛,或某局部红肿热痛等病理状态。
(7)挫伤血瘀证:
由于外力挫伤脉络组织脏腑,多见于局部紫黑胀痛等病证。另外产后恶露不行而成血瘀证。
以上诸多因素均可形成血瘀的病理变化证。常使血液循行缓慢或使血液凝结成块,瘀阻脉络,阻滞脉道而形成血瘀证。血瘀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因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过食肥甘酒肉,先天禀赋失常,致使血液化生异常,止血机制亢盛而形成血块,脉道蚀损而沉瘀成块,瘀阻于脏腑组织脉络,导致脉络不通或不畅或缓慢的病理状态。临床多表现不通瘀滞部位,疼痛肿胀,痛有定处,肿胀包块得寒温而不减退,瘀阻于肌肤而面色黎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或见瘀点、瘀斑。此外,血瘀证又可加剧气机郁滞而发生肢体麻木疼痛,形成了气滞可致血瘀,血瘀则致气滞的循环往复之病机特点。
4.血行逆乱出血证(出血证)
是指脉络损伤,而致血液溢出脉外的病理状态。常见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如,肠胃脉络损伤而呕血、便血。肾系脉络损伤而尿血。肺的脉络损伤而咯血。鼻脉络损伤而衄血。肌肤脉络损伤,而出现瘀点或瘀斑等表现。
(1)热迫血出证:
是指血分有热或邪热犯血,而使血液运行加快,或热邪灼伤脉络,使血液不循经脉而妄行的病理状态。其因,有外感温热之邪气;或外感寒邪入血化热;或痰、湿、饮内生,郁久化热;或由于情志郁结、五志过极、郁久化热或内火炽盛;热淫、邪毒入于血分,即可形成血热证。临床所见营血之病,即属此类病证。热邪郁积血分,因血得热则行,但在血分过度热盛情况下,血液循行加快。血分如有热邪,则煎灼血中阴津,更会灼伤脉络。脉络损伤迫血妄行,血津溢出脉外而成出血。血热证的临床表现,即有热象,又有耗血、伤阴、及动血出血为其特征。可见身热,夜间为甚,口干欲饮,心烦躁扰发狂,或肌衄,鼻衄,咯血,尿血,肌肤紫斑,月经量多,舌质红绛,脉数、速等证。
(2)气虚出血证:
是指气虚,血失统摄而致血液溢出脉外的病理状态。临证多见于久病气虚损,或劳倦伤脾,或先天不足,中气不足,统摄无权,可致血不循经,渗于脉外而出血。如溢于肌肤则见皮下紫斑,渗于胃肠则为黑便血,渗于肾及膀胱则为血尿。气虚则冲脉失固,月经过多,或崩漏不止,气不统血等病证。出血过多则能气虚气弱,渐成气血双虚证,致使脏腑组织器官功能衰退。若突然大出血,则可见气随血脱,发生“阴阳离决”而死亡。
(3)气逆出血证:
多由七情所伤,大怒伤肝,肝气上逆,血随气壅而溢于脉外,另有负重努伤脉络,临床多见呕血、咯血等状。
(4)血瘀出血证:
无论任何病因引起的瘀血病证,如,气机郁滞,血行受阻,脉络蚀损沉积瘀阻,或血液化生亢盛而黏稠,或寒热邪毒等,所致瘀血等均可形成瘀血成块或血行缓慢,瘀阻脉络致使血行逆乱,血不循道而行,溢于脉外而为血瘀出血。
(三)气血互生互依、互根互用的功能失常病理机制
在气血的属性中,气属阳,血属阴,气与血之间具有阴阳相随、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气对血具有化生、温煦、统摄、推动的作用。血对气则有滋养和运载的作用。故气的虚衰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常时,则必然影响血液的化生及运行。气虚则血无以化生,血必然因之虚少,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的功能减弱,血必然循行滞瘀而不畅或阻塞不通,血行逆乱而外溢脉外。如,气虚统摄无权,则血必外溢而出脉外,气滞则血必因瘀而成块阻塞脉道,气机逆乱则血随气上而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中气下陷,血随下出。气盛则血亢而血液生化黏稠,而使脉道阻滞运行缓慢等。同样,血的亏损和功能失常,也必然影响气的功能。如,血虚则气无以养而衰少,气短乏力。血瘀则气也必随之郁滞不畅,故在临证中,气血互根互用功能失常的主要表现在: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血双虚,不荣经脉,气盛血亢,气随血脱,血瘀气滞等气血同病。
(四)肾脏疾病与血液化生运行失常的病理机制
是指当各种病因致使肾脏疾病时,而引发血液化生运行失常的病理表现。应当指出,在肾的阴阳、气血失调病理中,虽然有很明显临床特点,但由于肾中精气是肾阴阳之本,肾的阴阳又是全身阴阳之根,所以,在肾脏病变中,只言精气不充,而没有气血失常的病理机制的论述。所以,在临床肾脏病辨证病机中,只有肾的阴阳失调和精气不足的论述。但,在从事肾病的辨证治疗中,肾脏的气血失调病机表现特别明显,调节气血失调的治疗非常重要,需引起医者高度重视。肾系病血液化生及运行失常常见以下几类证型:肾气虚损而致血虚证;肾气虚损而致血滞证;肾气亢盛而致血滞证;肾脏热盛而致血瘀证;肾脏寒盛而致血瘀证;肾痹病而致血瘀证,无论血滞,或血瘀,或血虚,多数都有血尿等出血表现。
1.肾气虚损而致血虚、出血证
血虚主要是指血的质量和数量的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而言。其病因有三:一是失血及耗损过多;二是由于饮食摄入缺少,化生血液精微来源不足;三是由于肾脏化生血液功能减退。在血液化生过程中,除脾胃功能作用外,肾脏同样是化生血液的重要器官,当各种因素引起肾脏功能虚损减退时,肾脏潜藏化生的阴精亏损而衰竭,而致使血液化生不足呈现血虚现象。因肾气虚损,气化功能减退,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致脾胃阳气虚弱,纳运减退,出现纳食呆滞而饮食摄入减少,化生血液的精微虚少,血虚而气虚,常相互为患。肾性血虚患者,常表现为血虚不充脑,视物模糊,昏花,眠差健忘。血虚时,肾府、四肢营荣不充而腰部酸困,四肢酸困乏力,手足麻木,面色、唇甲白无华等肾气血双虚,升清降浊、水液代谢失常而尿少,尿血,水肿等,多表现在肾功不全期。
2.肾气虚损而致血滞、出血证
是由肾病发生发展时间过长,或失治、误治,肾气大量耗损而致肾气虚衰不足。因气为血帅,肾气虚无力帅血运行,运行无力而形成血液循行往复缓慢而血滞,先表现为肾络中血液滞行缓慢,肾脏不荣而腰困乏力,肌肤面色灰暗无华,血虚而致肾气虚,升降开合不利而尿少、尿浊、尿血。水湿代谢迟缓、四肢肌肤不荣而酸困,沉重乏力,水湿溢于肌肤而水肿。由于肾的气血郁滞而虚损不能温煦中焦脾胃之气,使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出入失常,纳呆,嗳气,恶心,腹胀,便溏不适等证。
3.肾气亢盛而致血滞、出血证
是指肾病在发展中,由于先天肾气过亢,加之邪气的作用,过用助气之药物,或过食辛甘厚味,呈现一种肾血化生亢盛而过于稠浓,或与邪气相并,使血液在肾络中循行缓慢而滞留,久滞而成瘀块,使肾的气化功能衰竭,清气不能上升,浊邪、水湿不能下降,蚀损水道脉络,而血行脉外尿血,水湿代谢失常滞留于肌肤而水肿,留滞于肾府而腰困疼,由于肾的气化失常,而清浊不分而尿混浊不清,此证型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等。
4.肾脏热盛而致血瘀、出血证
因肾阳过亢而化热,或肾气过盛,内生湿浊,湿浊内瘀,瘀久化热,或外热内侵循经入肾,热邪入肾,灼伤肾络,热邪侵入肾血,迫血外溢而尿血,或灼津伤血而血凝成块,瘀血阻滞肾络,而使血流逆乱而外泄尿血,热结于下焦膀胱则小腹胀急,小便黄赤,热邪阻碍气机而尿频、尿急、尿痛,热邪窜至肾府则腰困腰痛。正如《素问·刺热》说:“肾热病者,先腰痛,骨行酸”。热邪循经上灼,故口渴,苔黄,舌质红,咽痛,身烦热。热邪伤蚀肾络,使肾的气机郁滞开合不利,水湿代谢失调而水肿,因肾阳盛而鼓动肝阳,使肝阳上亢,多怒,谵妄,头眩目花等症状。
5.肾脏寒盛而致血瘀、出血证
多由外寒内侵或内生寒邪,或久病迁延未愈,误治失治,而致肾中寒水、湿邪太盛,肾阳被遏,不得外达故一身尽寒,因寒气过盛,阳气虚弱而不温经脉,血行迟缓而滞或瘀,瘀阻肌肤则发青紫。寒盛而阳气虚损,虚而不能使水液蒸腾化气上升,而泛滥肌肤水肿。气机瘀阻,则腹大胫肿。肾的阳气被遏,小便不利,阴下湿冷。因肾络气血瘀阻而腰困,开合不利而尿少。血行脉外,或寒气客于肾的脉络,而血外溢而尿血、尿浊。寒邪客于中焦脾胃,中焦气机失常而恶心呕吐,便溏而致肾痨。寒水干肺则喘咳痰多,身肿。寒水遏制心阳则喘息气短,不能平卧。此证型多见尿毒症,肾衰合并心肺功能不全期。
6.肾痹证而致血瘀、出血证
是指各种痹证久治不愈,传变于肾脏损及肾络,使肾的阴阳、气血化生运行失常而成。临证多因风、寒、湿三邪气痹阻骨骼、肌筋、经络关节,使肢体关节痹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如邪入肾络,客于肾脏经络气血,致肾的气机不利则小便不利,或尿血、尿浊、石淋等。
肾痹证是指全身、或系统性疾病引起的双侧肾脏弥漫性、或局灶性肾小球免疫损伤,中医即指,经络系的气血瘀滞失调而致。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干燥综合征,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肾病等,都是引起肾络气血瘀阻,而后渐渐导致肾痨病或“肾痹证”。
气血失常的各种证型,在肾脏疾病中均有表现。但是,气滞血瘀证的病理,在肾脏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伴随全过程。并且双肾的经络都被广泛地瘀阻,只是瘀阻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滞:多为气虚或血液黏稠,血液循行缓慢,常是气的运行失常为主。瘀:为血液凝为血块或脉道凹陷不平沉堆脉道,多为血液化生失常为主。气滞血瘀之病理,即是“肾病发生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肾病加重的重要病理因素”。气血化生运行失常,多与肾中的痰湿之邪毒相结而瘀阻肾的脉络。此又是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的又一病理特点。
气血失常中的血瘀气滞病理表现,在肾病发生发展中有其独特性。无论外邪内侵,七情内伤;先天禀赋盛衰的异常等任何发病因素;或寒热虚实任何证型,或肾病的初发与发展期间;或年龄性别的差异;或地理,季节等条件的不同,而双侧肾脏的经络气滞血瘀的病理特点始终是存在的。并且瘀阻时间越长而范围越广;瘀滞越广而病情越重。肾病气血不和证的临床表现时有偏轻偏盛,但多为气血同病。所以《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因气血是贯通全身组织脏腑,又是脏腑气化活动的必需产物。脏腑有病,不但可引起本脏气血失常,而且也会影响及全身的气血,从而引起全身气血失常的病理变化。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调和气血,特别是理气,活血化瘀,疏通经脉,这一原则要贯穿始终。因为滞气不理,瘀血不祛,邪不会出,邪毒不出而病不愈,肾脏气机功能不会复原。
四、津液代谢失调的病理机制
中医学中所说“津液”,是指人体内的“水液”。
津液循行代谢失调证:是指在人体发病时,指津液在某一环节发生代谢运行异常,从而导致津液的摄入化生、输布、排泄发生紊乱和障碍。主要表现为津液摄入化生、亏损不足,输泄障碍,水液滞留。
肾脏病与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机制:津液循行代谢与肾脏的功能关系非常密切,又是临床肾病的多见病机证型。当肾脏病损后,首先影响津液的摄入化生的循行、输布、排泄正常进行,在肾病时多见以下病机表现:
(一)津液亏损,摄入不足证
是指人体津液在数量上或质量上耗损过多而虚少,或摄入不足,进而导致,内则脏腑,外而皮毛、孔窍失其濡营滋养,从而产生一系列干燥、失润病理状态。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证
津液输布和排泄,是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两个重要环节。津液输布利用障碍,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转输与布散,而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湿浊滞留困阻。或在体内某局部或部分发生滞留。因而津液不化,水湿内停,酿痰成饮的病理状态(胸腹水)。津液的排泄障碍,主要是指津液气化不利,转化为汗液、尿液的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水液贮留,溢于肌肤发为水肿之病理状态。津液化为尿液排出体外,主要是靠肾的气化功能,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主要靠肺的宣发作用。故肾、肺的气化不畅,功能衰竭,则均可导致水液贮留,发为水肿疾患。
1.肾被湿浊、风寒邪毒困阻
因外感风寒、湿邪,或内生风寒、湿浊邪毒,致使肾络痹阻,而肾的气化不利。津液不能蒸腾上升、输布利用,浊液不能下降排出体外,水湿内滞溢于胸腹为饮,溢于肌肤为水肿。风寒之邪外束卫阳,而阳气不能外达,汗不能随阳气外出,而畏寒、畏风。湿邪郁滞肌肉、四肢,而四肢全身困重乏力。
2.湿浊凝阻,水液内停,致使肾络气血瘀滞
当肾脏被各种因素损及,引起水湿内停,而循行不畅排泄受阻障碍时,均可导致肾的脉络,血液瘀阻。反过来又加重了水湿内停的病机。湿凝,血瘀,气滞三病同时出现。加重了肾之病情发展,肾的气化功能进一步减退。不能使津液上蒸输布而用,而致肾的开合失司,清浊不分,尿混浊不清,尿少。湿浊又可损络败血,肾气固摄不足,而尿血。血瘀于四肢皮肤而呈瘀斑,瘀阻于口舌面部而面黧黑,舌见紫斑,唇黑而不荣。瘀阻于四肢关节,痹而肿胀疼痛,活动不利,腰酸困重。
3.水液郁久而致肾气衰败
因水湿毒邪内停失运,或肾病久治不愈,而致肾的精气过度衰虚。肾对津液的气化功能减退,致肾开合不利,关多开少,浊邪毒物不能排外,而浊邪瘀阻三焦。如,凝阻上焦,而痰盛咳嗽,呼之气有酸败味浓,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如凝滞于中焦脾胃,而使脾胃气机上逆而嗳气,恶心,呕吐,纳呆不能进食。湿郁于下焦而尿少,水湿不能排出体外,滞于肌肤而发为水肿。湿凝而致血瘀,血瘀不荣肌肤而呈紫暗,渐致阴阳失调,津液失常,气血衰败等综合病理机制。
五、邪正斗争强弱的病理机制
邪正强弱,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正邪相争的表现。即指,机体的功能活动及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进行斗争过程中,所发生的强弱变化在临床中的表现。这种强弱、盛衰的基本变化,不仅关系着病理机制和病证虚实的变化状态,而且直接影响着病情的发展与转归。
邪正强弱在疾病的发展中特点:一是正气与邪气两种力量,始终是在消长盛衰的变化,而不是固定不变而静止的。二是有一定变化规律的,即正气增长而旺盛则邪气必然衰减。邪气亢盛而正气必然虚弱减退。三是临床中病理机制表现为“虚”“实”两种不同病理机制。在临床疾病的辨证论治中,辨析疾病的强弱和人体正气的盛衰,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是很关键的一环。
(一)肾脏病的邪正盛衰与虚实病机的表现
1.肾实证
当肾脏致病时,邪气过于强盛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正气强盛、邪气也盛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致病因素的毒力和机体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正邪双方势均力敌,正气能与邪气抗争,此阶段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胜负难解,故在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较剧烈有余。而患者病证状态有难于忍耐不可适应的感觉,谓之实证。
肾实性病机及证候,常见于外感六淫致病的初中期,如急性肾炎,或肾盂肾炎的初期发热,或寒战高热,咽痛咳嗽,头痛;或肾病综合征和急进性肾炎;或由于寒邪过盛,痰湿壅盛、水湿泛滥水肿;或食积不化,腹胀疼痛,四肢全身沉重、酸困、行走不便;或瘀血内阻,湿热下注而尿频、尿痛、血尿、石淋;或二便不通,脉实,脉大而速,苔黄燥干,无津等实性病理机制及证候表现。肾的精气过亢增强,在临床常表现为免疫、过敏性病变的实性病机反应。
2.肾虚证
主要是指肾脏精气不足的表现。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人体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正气虚弱不能与邪气抗争,难于出现较剧烈病理反应。故在临床出现一系列虚弱不足,或衰退的证候表现,谓之虚证。
肾虚性病机证候多见于二类:一是因先体禀赋不足,素体虚弱;二是肾脏久病、大病后期,精气耗损过多;阴阳、气血、津液失调过度。而致肾的正气虚弱,功能减退,气血不能充于心脑,四肢肌肉、五脏六腑而呈现萎靡不振,面色憔悴,全身乏力疲倦,腰酸膝软,心悸气短。如肾阴虚不敛阳气而生内热,五心烦热;如肾阳虚损,阳不达四肢,不能温煦四肢肌肤,而畏寒肢冷,脉细无力而数,皆属于肾虚性病理状态表现。
(二)肾脏病虚实错杂证病机
在肾病虚、实消长过程中,不仅可以产生单纯的,或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在肾病发展到某一期间,或者比较复杂的肾脏病情时,也可常见到同一人体患病时,同时存在虚实错杂的肾脏病理反应。这是因为邪气与正气相互作用,其盛衰同时存在所致。其原因是:肾病初期,主要为邪实性病机变化。如果失治、误治,病邪久留未祛,损耗人体肾脏正气,此时邪还未去,而正气已有虚损,为虚实同时存在,称为虚实错杂。或原本肾虚而气化无力,开合不利而致痰饮,水湿,血瘀而滞留体内为实,虚实并存而为错杂。或因肾虚而及他脏,继而外感风热,风热犯肺而发热,咳嗽,咳痰,黄色黏稠,苔黄燥无津,而上实下虚,或肺实、肾虚错杂病机状态。虚实错杂的病机包括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两类。
1.虚中夹实证
在人体致病后,整体辨析,人是以正气虚损为主,或以体内某一脏腑患病,以正虚为主,但有兼夹邪实等病理改变,如在肾脏久病未有向痊愈转归,久之耗损肾的精气和阴阳、气血、津液,而使肾气虚损不足。肾气不能化阳,而使肾阳不足,中焦脾阳得不到肾阳温煦,而致中焦脾阳虚,水湿运化失常,滞留体内溢于肌肤四肢,体感沉重,此称为实证。由于邪实乃由脾虚不运所致,故其病理变化仍以虚为主,实邪则居其中。另一种病证情况是:肾病久则肾气虚损,肾阳不能上蒸于上焦及肺,由于肺气虚,而无能抵御外部热邪内侵于肺,热伤肺络咳喘,痰黄,苔黄,口干,咽痛,舌燥,此为实证。肾、肺气虚为主证,肺热咳痰,为实证,为次证。
2.实中挟虚证
指肾脏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兼见正气虚损之候的病理改变,或称,以正气虚为次要的病状。如,肾热证初期,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由于外感热邪后,临床表现发热,腰困疼痛,尿急,尿赤,灼烧感,但,又并热灼耗津,或汗出丢津。轻度乏力,形成实热伤津,耗气病理。由于肾病本实为主病机,但其津气虚为次证,故称实中挟虚证。
(三)肾病虚实转化的病理机制
在肾脏病发生发展时,正邪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中,相互之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始终发生着变化,时而以虚为主,时而以实为主。肾病的虚实病机,常常会发生相互转化,即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二种病状。
1.由实转虚证
是指因为肾脏发病初期,病机为实,或实热,实寒,湿滞等,因误治、失治等原因,致使病情迁延日久。或年老体衰,调理失宜,而耗伤精气、阴阳、津液过多,正气日衰,可逐渐出现肾气不足。证见腰困乏力,尿频少,功能减退之虚象。或其他脏腑功能也随之衰退,如肺,脾功能虚弱,纳呆食少,面色不华,气短乏力,容易反复外感风寒等,此即由实转虚的病机。
2.因虚致实证
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过度劳伤,或因久病未愈,至于肾脏精气虚损,或其他脏腑生理功能减退。由于肾脏精气本虚,阳气不能温煦他脏,而致气行滞缓或血瘀。因阳气不能温运气化水湿,而湿邪、痰饮、实邪滞留体内而肌肤水肿,或因素体脾胃虚衰而中气下陷,而餐后运化不利,腹胀疼痛,嗳气,呕吐等此即为实证。原有正气虚弱病证,继后实证的病理又占主导地位。此即先虚后实以实为主,虚实错杂的病理反应(有时与虚中挟实证难于区别)。
(四)肾脏病虚实真假的病理机制
在临证中,对肾脏病机虚实的判定时,有一定征象可为依据的。但是,临床证象仅仅是疾病的表面现象。一般情况下,现象与本质相一致时,可以真实反映或虚或实的病理机制。但在特殊情况下,疾病的表象与本质并不完全一致,会出现与疾病本质不完全一致的假象。这些假象并不能说明疾病“虚实”本质的病机。所以临证时有表现真实假虚,或真虚假实的两种病理机制。
1.真虚假实证
是指虚是疾病的本质,而“实”是表面之假象。多由于肾气虚弱,脏腑气血或津液不足,功能减退,运化无力所致。如肾病久治不愈,耗津,伤气,致使脾气虚损,津少,运化无力,症见:便秘干燥,隔日、或数日排便一次,便时久排感乏力不下,干燥便秘,表现为实,实质为气虚津少。治疗时而补气增津,滋阴为要。如脾肾两虚,水湿运化不利而水肿,尿浊,小便不利,表面征象为实,实质为肾脾双虚之病机,以补益脾肾之气,方可利湿消肿而祛邪。
2.真实假虚证
是指肾病“实证”是其病机本质,而“虚证”则是表面之假象。如肾气亢盛,或外感邪毒而致肾脏患病,热盛,口渴,咽痛,小便不利,或肌肤水肿,或因湿热内蕴,滞阻经络,使气血,上下不能通达、升降、出入而便秘,纳呆,这些都是邪实的征象,继之又有精神萎靡不振,倦怠乏力等假虚证象。
(五)肾脏病,邪正盛衰的发展趋向与转归的机制
在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正气与邪气的强弱、盛衰不是固定不变的。邪正盛衰的变化不仅决定着病机病证的虚实,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在一般情况下,正盛邪退则病愈,疾病趋向于好转和痊愈。邪盛正衰则病进,疾病趋向于加重,而恶化甚或导致死亡。但正盛又不可过亢,正气过亢盛时,也可形成气滞不畅,而内生痰湿等病机。寒颤,高热,免疫过亢,过敏反应等病机,均是正气过亢之病证。
1.正盛则邪退病机
是指肾病在邪正消长盛衰的发展过程中,肾病向好转及痊愈方向发展的一种转归,这是疾病发展中最常见的结局。这是由于患者脏腑的正气盛,抗御病邪的能力较强,或因及时地进行调养与治疗。则邪气难于进一步发展。进而阻止病邪对机体的损害,则脏腑的病理性损害逐渐得到修复。而精、气、血、阴阳、津液失常的状态进而得到恢复与平衡。人群中大多数人不会屡患肾病,其主要原因就是正气盛的缘故,或者即患肾病而辅于调治,同样可以使病邪损伤的肾脏恢复和痊愈。又如在肾病治疗过程中,同样患者如果正气盛,外邪不能通过口鼻而内侵而患风热、风寒之病证。或经简单调治,邪气被祛而很快治愈,达到营卫气血调和平衡,即是正盛邪退的病机。
2.邪盛则正衰的病机
是指肾病在邪正消长盛衰的发展过程中,疾病邪气向纵深发展、恶化的一种趋向。这是由于肾正气逐渐虚弱,或由于邪气无法得到控制,继续向深处漫延。肾脏抗御病邪的能力日趋低下而衰弱。因此,不能制止邪气进一步损害脏腑组织,病情进一步发展。肾脏所受的病理性损害日趋严重。病势趋向发展恶化、或加剧。若邪气独盛,正气虚衰,则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更加衰败,最后导致正不胜邪,邪盛正衰,最后则阴阳离决,机体的生命活动终止而亡失。
另外,临证也可常见肾病发展另一种病证状态,在邪正消长盛衰的发展过程中,如果邪正双方力量对比势均力敌,则也可出现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息,或邪去而正气也虚,不可复原等病况。这常见于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遗留某些后遗症,或慢性肾病持久不愈等病理状态。
总之,在肾脏病发生发展中,邪正盛衰的病证,是中医学对肾脏病不断变化的、基本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这在《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早已论述了虚与实两种不同的病理状态,也充分说明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病证病机的虚实。在肾病发生发展中,不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看待肾病的病证。邪正盛衰的病理机制,是在动态中不断变化的。邪正盛衰消长的病理变化,决定着肾病的虚实、夹杂、转化。在肾病的辨析、论治中更要注意邪气与正气的本质和临床表现不统一、不一致的虚实、真假之病机。这对掌握肾病的发生、发展、趋向、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对肾病的辨证解析,具有重要作用。
六、肾脏患病、损及或传变他脏的病理机制
在一个脏腑患病时,因同一种病因,而随即又引起其他脏腑,或局部组织的病理变化,为一脏有病而传变他脏,即西医学的继发病,继发症。由于肾脏疾病的发展加重,或失治、误治,肾的精气、阴阳、气血、津液失调的病理存在,或邪气未去,常常可以通过经络,将毒邪传变于其他脏腑组织。或肾脏功能低下,而累及而使其他脏腑的功能也随之失调、受损,即称肾病传变于他脏或损及他脏。
其病机为:肾在诸脏腑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器官,被称为“先天之根本”。因肾脏是生精、藏精之处,而人又是精气化生而来,所以它是人体生命之本。当致病因素致使肾脏患病后,肾的精气化生无依,阴阳、气血、津液失常。则必然影响肾的封藏、化生精气的功能和主水液的功能。若主藏精气的功能减弱,而精气不足时,机体生长发育异常,生殖功能和性功能低下,主水功能失调。则导致水液升降出入、输送功能减退或障碍。从而出现少尿,聚水留滞体内为水肿、痰饮。或多尿,小便清长、或尿失禁等症。在临床中虽说主病在肾,如果损及或传变他脏时必须引起重视。
(一)肾病及脾证
主要表现在肾脏久病,而肾精虚损,或虚实夹杂病证时,累及脾脏。在肾阴阳、气血虚损时,因肾阳不能温煦脾阳,而使脾阳不振,运化失调,纳呆不思饮食,腹胀腹泻,肢体水肿,畏寒,乏力,沉重。或五心烦热,口渴,多饮等。当肾脏在湿浊或湿热,血瘀阻滞,实证病理情况下,肾主水液功能失调,肾络被瘀阻,而肾气开合不利而尿少,水湿留滞体内,此时脾也被湿困,运化障碍,功能减退,而又加重水液、湿毒、痰饮等毒邪的留滞体内,而形成痰饮、腹水、水肿加甚。由气机不畅,腰困,沉重乏力,严重时,恶心呕吐。此多在肾病经治而迁延不愈时传变于肾痨、癃闭期,而使脾运化功能衰竭。
(二)肾病及肝证
多因肾脏久病,肾的阴精耗损过多而致阴虚。肾阴不能滋养肝阴,肾水不能涵木,肝阴不敛肝阳,致使肝阳偏亢,虚阳上扰则见眩晕耳鸣,肝阴不能濡养筋络,手足麻木,腰酸腿困,阴不敛阳而浮阳外越,五心烦热,潮热,津随阳出而自汗、多汗。津少不能上承,而口干舌燥;肝阳亢盛而多怒、眠差、胸闷气短、双胁窜痛等表现。此为阳亢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而致。
(三)肾病及心证
肾病及心常于以下证型:肾虚型,肾实型,肾虚实夹杂型。因肾病阳虚,命门火衰,肾阳不能上济心阳,致心阳不足,阳虚温煦失职,而形寒肢冷。心阳虚而心悸怔忡。阳虚运血无力而血滞缓行,则唇甲青紫,舌质暗淡。如肾病气阴同亏时,因肾水亏虚,不能上济心阴而心阳亢盛,水火失济,因心肾不交,心火妄动,心神被扰,故虚烦不眠,心悸不宁。因肾精亏虚,头目失养,脑髓不充,故健忘,头晕耳鸣,口咽干燥,舌赤苔少,腰膝酸困,软弱无力。因阴虚阳亢,虚火浮越,故潮热盗汗。如扰动精室则多梦遗精,当肾虚或夹湿浊、湿热、血瘀时,易致肾虚水泛。当肾虚夹湿热时,肾气化无力失常,开少合多,水滞代谢失常,水湿滞留体内,水泛上凌于心,则心悸气短,不能平卧,此证常见于肾病水肿较严重时、或终末期肾继而心功能不全。
(四)肾病及肺、肾病及表证
肾病及肺的病证,在临床中多见于肾气虚损,水液凌心犯肺。肾阴虚亏,而肺燥咳喘;肾阳气虚损、气机不畅,而毒湿邪毒不能排出体外,而上扰于肺等。因肾病久延不愈而致肾气虚损,肾气虚损,水液代谢失常,滞于体内。水液上注凌心犯肺而致气短;因宣疏、肃降失调,痰涎壅盛或湿浊瘀久化热而咳喘,咯白痰,黄痰等。如果肾脏久病,耗阴伤津,津亏阴虚,不能上濡肺阴,虚热亢盛而又灼津、耗液而嘶哑,咽干舌燥,舌质红而无苔;由于阴不敛阳而内盛,则五心烦热,潮热,浮阳外越,津随阳出而自汗、盗汗;因阴亏血枯,女子经少经闭。如肾病久治不愈转为肾痨癃闭,开合失调,湿毒瘀滞于内,随气而上注于肺,肺失肃降,邪毒不能排泄而呼出之气有尿臭味;时有肾不纳气而喘息,痰涎壅盛。时有肺气虚,心血瘀阻,口唇面色青紫,黧黑,或形寒肢冷等。
(五)肾病及骨证
在中医学理论中,肾有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髓生血、生骨而濡全身。其髓包括脑髓,骨髓,脊髓。骨髓对全身骨骼都有滋养作用。骨骼贮存于骨腔中,髓的生长与肾脏有关。因肾藏精、生精而生髓,髓又生骨。肾精足,则骨髓化生有源。骨得养,则发育旺,骨质致密,坚韧有力而耐久、立强劳作。如肾病久治不愈,特别是发展为肾痨、癃闭之后,严重影响肾精的化生而肾精虚衰。因肾精虚衰,而髓化生不足,或无源而骨失所养而软弱无力,行走摇摆,运行负重时,疼痛加甚,甚至活动起卧受限。骨痛常为全身性的特点,腰以下风寒明显,近端肌无力,以下身持重骨为著。此为临床常见肾病及骨的疼痛,软弱无力的表现。由于肾阳虚衰,易内生寒湿之邪、或外来寒湿之邪,内侵肌体而致少阴肾脉经气不利,故体重而痛。腰为肾府,寒湿痹阻于腰部,故腰以下重而疼痛,腹中寒,脉沉细,苔白薄,均为寒湿内盛而致。
另外,由于肾病而精亏虚损,因精血同源,精生髓,髓生血,精亏化血无源而血虚,常现面色白,头目昏花,全身乏力,眠差等。
(六)肾病及膀胱证
肾病损及膀胱,多见于两种情况,一是肾气不足或虚损,主司膀胱开合不利。二是肾经湿热亢盛,湿热传及,蕴结于膀胱,使膀胱受损气化不利。当肾病日久加甚时,肾的气化作用和固摄作用调节失度,则使尿液不能顺利排出体外,合多而开少,启闭不利,使水液停留体内而形成水肿。再则,当肾脏被湿热之邪毒损及后,可传变于膀胱,而使膀胱湿热蕴结,或形成砂石之毒,下焦决渎不利,故小便热灼、涩滞疼痛,淋沥不畅。热灼膀胱,小腹拘急,尿呈频数。热灼膀胱血络则尿血,如湿热循经外越而全身发热,反膀胱之腑病甚,反循于肾,腰为肾府,而腰痛困重,湿热煎熬浊尿,可结成砂石。
(七)肾病及脑,经络
在中医肾脏生理学中,肾精生髓通于脑,髓指骨腔内之骨髓,脊髓内之脊髓,颅腔内之脑髓。脑由髓汇聚而成,称“脑为髓海”。脑髓由肾精化生而来,因此,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到脑髓的充盈和大脑的功能。肾精充足,髓海充盈,脑得其养,则耳目聪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记忆力强。当肾脏病久治不愈,肾精亏虚,肾之精气功能衰弱,升清降浊功能失常,而浊液毒物不能下降排出,清营之物不能上升营注于心脑。浊毒邪气瘀阻损伤心脑之窍,而又加之肾中精气虚亏,不能充养脑髓,致使“心脑之髓”“伎巧不出”,而临床表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不振,表情淡漠,记忆减退,反应迟钝,思考缓慢,胡言乱语,语无伦次,时有昏睡,行为失常。严重时,视物模糊不清,视力丧失,头痛恶心呕吐,抽搐震颤,心悸气短。正如《灵枢·海论》说:“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腰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如肾病损及经络,全身蚁感,阵跳不适,抽动紧缩,酸痛胀麻不适,或双脚灼热、不适难忍,或四肢及全身寒冷重甚感,或身体四肢抽挛。以上临床病证,均为肾气虚损,湿毒邪气损及或瘀阻经络,致使经络气机运行不畅所致。
综上所述,本节主要阐述了当肾脏病发生发展时,病邪向其他脏腑组织扩散传变而损及他脏的常见的规律和特点。另外,由于肾气受损,而肾脏功能失调虚亏,直接或间接损及他脏,影响他系或他脏的功能而失常,使其肾脏与其他脏腑、气血、阴阳、津液生理功能协调平衡被打乱,发生各脏病理变化。
七、中医论述机体免疫功能失调与正气失常发病机制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早在内经中已论述了机体的免疫生理功能。中医学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认为是人体正气与邪气一对矛盾斗争过程。正气就是指人体本身正常的功能活动,及其对外界各种致病因素的内在防御、保护、平衡、稳定作用。邪气是通过机体内部因素,而导致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外在因素。当正气与邪气一对矛盾斗争达到统一时,也正是机体内、外环境,保持了相对平衡状态,起到了自我稳定,达到了人体生理功能正常健康状态。
正气失常与免疫功能失调:临床表现虽各不相同,但彼此都是相互协调统一的,任何一种气的功能缺失,都可使机体罹患疾病。
近年来,随着中西学者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总结,认为“正气”“真气”实际上就是西医学所说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个体抗病能力。抗病能力主要在免疫系统,并认识到,免疫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机体的内环境通常包括了个体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三部分,对机体的各脏腑器官、组织之间发挥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三系统的协调综合功能就是中医所说“正气”“真气”。这三系统中有精细的自我调节机制,它们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在功能作用中,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功能完整的体内网络。然而此三系统,生理功能不是独立自主的,免疫系统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反过来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也施加调节和影响;当任何一系统失常时,均可影响其他两系统,使人体生理功能受到影响而患病。
从气的属性而讲,中医又将正气分为阴阳二“正气”。它既是组成人体脏腑组织的物质本源,又是抗病能力的内在条件,即内因。当抗病能力的内在正气失去稳定性,邪气即可乘机侵入体内而致病,即内经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就充分说明,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西医学认识到,机体内在的免疫功能及其免疫状态,与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这种认识与中医学的“正气”“真气”、阴阳学说的内因抗病机制,是十分一致的。机体“正气”运行是否正常、平稳,对人体的生理平衡、病理变化起着主导作用。西医学所述的,条件刺激反应都可以使免疫功能失调而患病。这与中医理论中的“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等致病因素也是一致的。如中医所述内伤七情、外感六淫、过劳、药毒等内、外部因素都可使正气失常、紊乱,临床表现为或亢、或虚、或逆乱等抗病功能下降而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