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流行现状
寄生虫病在非洲大陆分布广泛,但以贫穷落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和人群多见。狭义的热带病即指寄生虫病,感染人群主要是接触疫源较多的体力劳动者及免疫力较低的儿童。流行于非洲地区的寄生虫病按照感染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经口感染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鞭虫病、蛲虫病、犬弓首线虫病、多头蚴病、棘球蚴病、铁线虫病、结节线虫病;②经皮肤感染寄生虫病:包括钩虫病、粪类圆线虫病、东方毛圆线虫病;③肉源性寄生虫病:包括弓形虫病、肉孢子虫病、旋毛虫病、舌形虫病、结节线虫病、重翼吸虫病、猪带绦虫病、猪囊尾蚴病、牛带绦虫病、线中殖孔绦虫病、曼氏迭宫绦虫病、曼氏裂头蚴病;④鱼源性寄生虫病:包括鹗口线虫病、肠毛细线虫病、菲律宾毛细线虫病、异形吸虫病、钩棘单睾吸虫病、扇棘单睾吸虫病、廉刀星隙吸虫病;⑤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包括麦地那龙线虫病、非洲并殖吸虫病、双侧宫并殖吸虫病、日本杯尾吸虫病、新繁睾吸虫病;⑥贝类源性寄生虫病:包括管圆线虫病、棘口吸虫病、曲领棘缘吸虫病;⑦植物源性寄生虫病:包括肝片形吸虫病、巨片形吸虫病;⑧节肢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包括美丽筒线虫病、泡翼线虫病、阔盘吸虫病、双腔吸虫病、矛形双腔吸虫病、微小短膜壳绦虫病、缩小膜壳绦虫病、克氏假裸头绦虫病、犬复孔绦虫病、司氏伯特绦虫病、西里伯瑞列绦虫病、念珠棘头虫病;⑨饮水感染寄生虫病:包括阿米巴病、蓝氏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等孢球虫病、微孢子虫病、麦地那龙线虫病、圆孢子虫病、肠内滴虫病、环孢子虫病、肝毛细线虫病、藐小棘隙吸虫病;⑩接触疫水感染寄生虫病:包括曼氏血吸虫病、埃及血吸虫病、间插血吸虫病、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 虫媒传播性寄生虫病:包括疟疾、班氏丝虫病、帝汶丝虫病、恶丝虫病、利什曼病、冈比亚锥虫病、罗得西亚锥虫病、罗阿丝虫病、盘尾丝虫病、链尾丝虫病、常现丝虫病、曼森线虫病、巴贝虫病; 虫源性损伤性寄生虫病:包括肺孢子虫病、阴道毛滴虫病、蝇蛆病、潜蚤病、嗜眼吸虫病、水蛭病、隐翅虫皮炎、疥疮、蜱瘫痪。其中,以疟疾、血吸虫病、内脏利什曼病、淋巴丝虫病、盘尾丝虫病、锥虫病、土源性蠕虫病等流行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疟疾、血吸虫病和土源性蠕虫病几乎在所有非洲国家均有分布。
土源性线虫(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和粪类圆线虫等)与卫生条件有密切关系,在所有非洲国家均有分布。而多数虫媒传播寄生虫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与中间宿主或媒介节肢动物的地理分布和季节消长有关,控制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的密度有助于此类寄生虫病的控制和消除。非洲54个主权国家中(不含西撒哈拉),只有4个国家不流行疟疾,包括莱索托(非疫区)、利比亚(1991年消除)、塞舌尔(1931年最后1例本土病例,且已无按蚊)、突尼斯(1979年最后1例本土病例),此外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已接近传播阻断。其他虫媒寄生虫病,如利什曼病、非洲锥虫病、各种丝虫病等的国家分布亦较为明确。此外,非洲国家只有佛得角、科摩罗和塞舌尔3国一直没有中间宿主螺分布,无血吸虫病流行;突尼斯已于30年前实现了消除血吸虫病,摩洛哥目前疫情已接近消除标准。麦地那龙线虫病(dracunculiasis)曾流行于30个非洲国家,但在喀麦隆、坦桑尼亚和南非等19国已实现了消除,目前只有贝宁、布基纳法索、乍得、埃塞俄比亚、加纳、马里、毛里塔尼亚、南苏丹、苏丹、多哥和乌干达11国还存在流行。非洲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国家分布情况见附表。
食源性寄生虫病属机会致病性传染病,感染与生食或半生食未经熟透的相关食物有关,病例多呈连续性、散在性和动态变化的趋势,多人同食可出现暴发,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与风俗习惯有助于预防此类传染病的发生。牛带绦虫病、猪带绦虫病及囊尾蚴病由生吃牛肉或猪肉所致,吃生鱼片可能感染华支睾吸虫或棘颚口线虫;泰国和日本报道的脑型颚口线虫病多为喝生水所致;生吞青蛙,进食未熟透的田螺,生食蛞蝓用于治病等,均能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
某些呈全球性分布的寄生虫病,如刚地弓形虫病、肉孢子虫病、旋毛虫病,一些国家无调查数据或无病例报道,但不能排除散在流行的可能。
第五节 非洲寄生虫病对中国的影响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旅游等方面合作的纵深发展,国际人员的交往日益频繁,来中国经商、求学、旅游的外籍人员,以及中国赴境外劳务、援建、经商、求学、旅游等人员的数量逐年增多,频繁的人员和物质交流加剧了非洲寄生虫病向中国输入和传播的风险。
一、输入性疟疾
输入性疟疾已成为全球疟疾防治的一个重要议题。2010年以来,中国本土感染疟疾病例逐年下降,而境外输入病例却逐年增多。2014年,全国报告的疟疾病例有3021例,其中98%(3021/3078)为境外输入性病例。非洲和东南亚(尤其是缅甸)是该病的主要来源地,分别贡献了约75%和25%的输入性病例,非洲主要来源国家为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安哥拉和加纳等。输入性病例的虫种多样,4种人体疟原虫均有发现,但以恶性疟为主。2013年上海市报告输入性病例32例,80%去过非洲。2008—2012年广州市共报告输入性病例298例,其中来源地为非洲的为190例,占64%。患者大多为在非洲从事建筑等行业的劳务工人,其工作条件艰苦、防护意识差,极易感染疟疾等虫媒传染病。另外,由于非洲大部分国家的卫生条件较为落后,务工人员感染疟疾后往往得不到规范治疗,患者容易出现疟疾再燃;而且大部分患者回国后产生相应症状时很容易被误诊,我国每年均有因延误诊治导致重症疟疾或病死的病例报告。
输入性疟疾不仅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给中国消除疟疾工作带来了潜在威胁。
二、输入性血吸虫病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是全球血吸虫病的重流行区,主要流行的是曼氏血吸虫病、埃及血吸虫病和间插血吸虫病。中国虽不是此3种非洲血吸虫病的流行区,但近年来报告的输入性非洲血吸虫感染者逐年增多,且中国南方已发现有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螺的分布,因此非洲血吸虫病在中国传播的风险日益增加。
1979—2013年,中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368例,其中埃及血吸虫病282例(77%),曼氏血吸虫病72例(20%),另有14例未报告虫种。368例报告病例中,有外籍病例42例(11%),中国籍病例326例(89%)。中国籍病例中男性321例(98%)、女性5例(2%),平均年龄(39.12±10.28)岁;感染地涉及安哥拉、莫桑比克、南非等16个国家和地区,有75%患者在当地从事公路、铁路、机场等野外工程建设或地质勘探。分析显示,报告的输入性血吸虫病例数只是冰山一角,实际感染人数应是目前的10倍以上。
此外,中国香港和深圳地区相继出现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藁杆双脐螺的孳生地,已引起相关部门高度关注。
三、输入性其他寄生虫病
除疟疾和血吸虫病外,其他非洲输入性寄生虫病鲜见报端,误诊、误治、漏报、不报是普遍现象。在此仅摘录部分公开的案例,供相关人员学习和参考。对于有非洲旅行史及虫媒叮咬史人员,当其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常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临床诊断不明时,应高度警惕感染非洲热带病的可能性。
(一)非洲锥虫病
非洲锥虫病(African trypanosomiasis),又称昏睡病,是由布氏冈比亚锥虫( Trypanosomabrucei gambiense)或布氏罗得西亚锥虫( Trypanosoma brucei rhodesiense)等非洲锥虫感染引起的一种可致死的寄生虫病,主要分布于非洲地区,感染途径为采采蝇叮咬。
2014年9月,江苏报告了中国首例输入性非洲锥虫病病例。患者男,45岁,江苏人,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曾4次由公司外派加蓬,在运输船上当过水手,经常出入热带丛林和河谷地带,有蚊、蝇叮咬史,2014年7月回国后因间断发热21个月、全身淋巴结肿大5个月、嗜睡2周伴性格改变等精神症状到医院就诊;8月5日,到上海长海医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9月9日外周血涂片检查发现锥虫锥鞭毛体,后确认病原体为布氏冈比亚锥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协调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了特效药依氟鸟氨酸,给予患者抗病原治疗,使其病情逐步好转。但依氟鸟氨酸治疗后复发率仍有7.6%~37%,出现中枢神经症状的中晚期患者较难治愈。
2017年8月,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确诊一例罗得西亚非洲锥虫病。患者女,福州人,于7月22日至8月6日期间前往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地观兽旅游,回国后出现反复发热、头晕、畏冷、寒战等症状。有昆虫叮咬史,右脚跟见暗红色包块。8月16日被中国疾控中心确诊为布氏罗得西亚锥虫感染,及时协调世界卫生组织调拨特效药苏拉明。8月25日,经过3次特效药物治疗患者体温及肝功能均恢复正常。
中国无采采蝇分布,但部分地区(海南文昌)有美洲锥虫病传播媒介锥蝽分布,存在局部扩散传播的可能性。
(二)盘尾丝虫病
盘尾丝虫病,又称河盲症,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及拉丁美洲,亚洲的也门亦有局部流行,其严重后果是幼虫寄生于眼部而导致患者双目失明。1991年中国报道了首例输入性盘尾丝虫病例。患者系援外归国人员,于1977—1979年参加中国医疗队,赴南也门工作,曾多次被小虫叮咬,有局部红肿奇痒,疑有寄生虫感染,经多次活检后始证实为盘尾丝虫病。患者曾应用多种抗寄生虫药,但均未见效。
亦有非洲籍人员感染盘尾丝虫致盲的报道。患者女,34岁,中非共和国人,因双眼发红并视力进行性下降约1年,左眼失明3个月,右眼失明20多天,于2006年6月19日到北京友谊医院眼科就诊。取皮肤结节用生理盐水培养,次日检见微丝蚴,确诊为“河盲症”。
(三)罗阿丝虫病
罗阿丝虫也称“非洲眼虫”,由罗阿罗阿线虫( Loa loa)感染所致,主要流行于西非和中非多雨森林及其边缘地带,中间宿主为斑虻,患者通过斑虻吸血而感染罗阿丝虫。中国外派非洲人员和务工人员中屡有本病报道。2012—2015年,北京市医疗机构共报告5例临床诊断为罗阿丝虫感染病例,输入地为尼日利亚、喀麦隆、刚果(布)、加蓬。5例患者均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中3例仅有游走性肿块,1例有眼部症状和皮肤瘙痒,1例有游走性肿块和结膜下虫体移行感。5名病例在流行区停留时间最短的8个月,最长的108个月,其中有3名病例在流行区出现症状,2例在回国后1个月内发病。根据流行病学史和典型症状(游走性肿块和虫体在眼睑或球结膜下移行)可作出临床诊断,但很难在外周血中检测到微丝蚴加以确诊。
(四)利什曼病
患者男,37岁,安徽巢湖人,农民,于2009年3月去阿尔及利亚姆西拉(Msila)省布萨达(Bousaada)市务工,从事建筑业钢筋加工工作,主诉于2010年5月在胸、背、臂及臀部出现多个溃疡性皮肤损害,归国后经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确诊为皮肤利什曼病。据患者称,在我国组团赴阿尔及利亚布萨达市的200余名劳务人员中,有10人发生了相似的皮肤损害。同年确诊的另一例感染地点为沙特阿拉伯。
2014年,新疆亦有一例皮肤利什曼病报告。患者男性,26岁,维吾尔族,2011年7月赴埃及开罗留学,2012年5月回国,2013年12月左手背出现两处红色小结节,无痒痛,随着小结节面积不断变大开始有痒感,挠破会出血,此症状持续近10个月。随后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服用了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民族医药治疗无效,皮肤症状持续加重。2014年11月经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活组织镜检,油镜下见婴儿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继续培养,30天后可见大量呈菊花状排列的鞭毛体。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确诊为皮肤利什曼病。
此外,近年来浙江青田报道的输入性黑热病(内脏利什曼病)亦较多,输入地主要是西班牙等欧洲流行国家。
(五)潜蚤病
患者男,34岁,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17日归国前为国内某公司海外部驻刚果(布)分公司卡车司机,自述有发热、头晕、恶心、体重减轻等症状。为抵御当地炎热的气候,患者有赤脚行走的习惯,脚趾曾被小虫叮咬。被咬脚趾肿大、痒痛,搔抓后出现脓疱或溃疡。归国后诊断为潜蚤病继发细菌感染,经局部外科处理、外涂抗菌药膏及口服抗生素,一周后足部感染痊愈,血常规检测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