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基层卫生培训“十三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阐述了人体生命的起源、生理病理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及防治规律;五行学说通过事物的运动与变化及相互关系规律,揭示并阐明了人体的健康、疾病的转化、防治规律。通过学习可以了解中医学的哲学思想,有利于理解并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本质及特点。

一、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及属性

1.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属于古代哲学范畴。

2.阴阳的属性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所具有的阴阳属性遵循一定的原则划分(表1-1-1)。其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是事物总体属性不变则阴阳属性不变;相对性是总体属性改变,它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阴阳可相互转化,阴阳之中还有阴阳,比较对象不同则阴阳的属性也会有所不同。

表1-1-1 自然界主要事物与现象的阴阳属性归类表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主要内容包括了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

1.对立制约

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排斥及制约。通过对立制约维持自然界事物或现象的动态平衡,维持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正常生理状态。

2.互根互用

是指事物相互对立的两方面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滋生和相互助长的关系,阴阳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与条件。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描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当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遭到破坏时,则会出现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导致疾病发生,甚至出现阴阳离决,危及生命。

3.消长平衡

是指阴阳通过此消彼长的相互斗争维持动态平衡的态势,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如四季变换中冬季为阳消阴长的结果。人体的气血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当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这种平衡遭到破坏时,可由于阴阳的偏盛或偏衰形成“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4.相互转化

是指阴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其对立的方向转化。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阴阳转化经常表现在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之间的转化。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临床实践中经常可以见到因热毒侵袭而持续高热的患者,突然出现体温骤降、面色苍白、肢冷、脉微欲绝的热极生寒现象。

(三)阴阳学说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中医学认为人是有机整体,无处不包含阴阳。阴阳学说将人体概括为: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概况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状态为“阴平阳秘”。阳气主温煦、升发,阴气主抑制、下降,机体中阴阳的相互协调、对立制约、相互依存,维持生命的正常生理功能。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中医学认为机体所有疾病的发生及变化,都可以用阴阳失衡加以概括。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机体阴阳失衡即疾病产生。临床中主要可以见到因阴阳偏盛出现阳盛则热(实热)、阴盛则寒(实寒),或阴阳偏衰导致的阳虚则寒(虚寒)、阴虚则热(虚热)的病理变化。也可以出现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病理改变。

4.用于疾病的临床诊断

阴阳学说认为临床中的各种疾病,其临床表现、症状、病因、病位及病机,均可以用阴阳概括说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病机根本。在对疾病的辨证中,阴阳为总纲,在临床实践中,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分清阴阳,才能够对于疾病做出正确的分析诊断。

5.用于临床疾病的防治

中医学认为适时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采用养生、保健、药膳等诸多方法开展对疾病的防治,善调阴阳,才可以鼓舞机体正气,抵御外邪侵袭。

二、五行学说

(一)五行及五行学说的概念

1.五行

是指木、火、土、金、水,自然界中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与变化。

2.五行学说

是研究五行的概念、特性、事物或现象属性归类、相互间生克制化规律的学说。

(二)五行的基本特性

1.木曰曲直

“木”的基本特性是生长、生发、条达及舒畅,凡是具有这类特性的物质都归属于“木”。

2.火曰炎上

“火”的基本特性是温热、升腾、向上,凡是具有这类特性的物质都归属于“火”。

3.土爰稼穑

“土”的基本特性是载物、生化,凡是具有这类特性的物质都归属于“土”。

4.金曰从革

“金”的基本特性是清洁、变革、收敛、肃杀,凡是具有这类特性的物质都归属于“金”。

5.水曰润下

“水”的基本特性是流动、闭藏、润下、寒凉,凡是具有这类特性的物质都归属于“水”。

(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五行学说,以五行为中心,通过取象比类、推演络绎的方法,借助五行归类,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规律与事物现象、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紧密联系起来(表1-1-2)。

表1-1-2 自然界与人体的五行属性分类

(四)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行的相生、相克、制化、相乘及相侮。通过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维持自然界事物之间的协调平衡,通过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阐释自然界事物之间的平衡失调机制。

1.五行相生

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相互促进作用。木、火、土、金、水之间依次相生,循环无端。

2.五行相克

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相互制约、抑制作用,维持自然界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木、土、水、火、金之间依次相克,循环无端。

3.五行相乘

是指五行之中的一行,对其克制的一行进行过度相克,或某一行过度虚弱,难以承受五行之间的正常相克。

4.五行相侮

是指五行之中一行过于强盛或不足,导致五行之间的克制次序发生异常,出现“反克”。

(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

木曰曲直,肝属木,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具有疏泄的功能;火曰炎上,心属火,故心阳具有温煦的功能;土爰稼穑,脾属土,故脾有运化水谷,将精微物质输送到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功能;金曰从革,肺属金,故肺具有清肃的功能;水曰润下,肾属水,故肾具有藏精气而不外泄和调节水气的功能。

2.说明脏腑之间的基本联系

从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整体观念可知人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上下、内外、表里之间均有着各种联系。

(1)脏腑之间的联系:

木生火,即肝木可济心火。同时肝藏血,心主血脉,所以肝藏血的功能有助于心主血脉的功能。火生土,即心火可温脾土。同时心主血脉,脾主运化,所以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时,脾才能发挥运化水谷、生血和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可助肺金。同时脾可益气,化生气血,输精微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等。

(2)五脏之间的联系:

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则肾水制衡心火,肾水又可上济于心,以防心火太过亢盛。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则心火可制肺金,心火可抑制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能克木,则肺金可制约肝木,肺气的宣发肃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能克土,则肝木可制脾土,肝气条达舒畅,可疏缓脾气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脾土可制肾水,脾土运化功能可防肾水泛滥。

3.说明五脏病变传变规律

在机体的发病中,五脏与五时相呼应,一般来说主时之脏易先受邪。如春发之时,肝先受邪扰;盛夏之时,心先受邪扰;长夏之时,脾先受邪扰;秋燥之时,肺先受邪扰;冬藏之时,肾先受邪扰。在机体的疾病传变中,人体是一个整体,五脏相生又相互制约,本脏的疾病可以通过相生相克关系传变到其他脏腑。

4.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在人体之中内外表里均有联系,因此脏腑中的疾病也会有反应于体外的征象和表现,从而出现声、色、形和脉象的变化。如肝病多面色青、脉象弦,心火上炎则面色赤、脉象洪大等。五行学说的应用,可以判断疾病的部位、脏腑相兼病变、疾病的预后转归。

5.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

利用五行之间的生克规律确定相应的治则及方法。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为“抑强扶弱”。此外,五行学说还可以指导临床用药、控制疾病的传变、指导情志病的治疗及针灸按摩的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