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移动健康的主要服务类型
依托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移动健康开辟了广阔的服务途径,使人们看病就医、预防保健、健康指导、慢病督导等行为发生了根本转变。
从服务场所分类,移动健康的服务类型包括院内服务和院外服务;从服务内容划分,移动健康的服务类型分为就医指导、智能导医、掌上医院、健康咨询、远程轻问诊、体征监测等应用;从服务对象关系划分,又可分为医医互动、医患互动和患患互动。
(一)院内服务
院内服务包括对患者端和医生端的服务。
院内服务一般以临床服务流程优化和改造为抓手,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门诊患者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实现预约挂号、查询分诊叫号排队进展、到号提醒、移动支付缴费、检验检查报告查阅等院内就诊的大部分环节,缓解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三长一短”的问题也可以得到改善;住院患者可进行住院费用一日清账单查询,床旁点餐等服务,提高患者就医体验的满意度和效率,体现了服务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可及性(图2-1)。
图2-1 院内针对患者的移动就医服务
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可通过移动端实现移动医生查房、移动护理、移动床边关怀、移动输液、移动阅片和影像会诊等功能,提高医生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院外服务
院外服务以建立医生和患者之间互动交流为主,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健康宣教和信息对称。一般包括健康咨询、健康管理、远程轻问诊等服务。
(三)医患互动
分为患者端和医生端两种应用终端。医生端App旨在帮助医生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医生紧张的工作状况。医生端App功能主要可分为五大类,包括医患交流、医学信息、患者管理、电子病历、医生社区。
1.医患交流
为医生提供在线咨询回复、快速问诊回复的功能,帮助医院导流,并帮助医生建立个人品牌。
2.患者管理
包括患者预约日程及资料备注等功能,帮助医生更便捷有效地处理日常工作事务,而且在只有移动终端的情况下(比如多点执业时)也能完成工作。
3.电子病历
实现对电子病历的快速记录、智能识别、便捷随访、云端协同等,帮助医生、护士用移动端快速记录患者病历,信息同步至云端服务器。
4.医生社区
提供一个医生信息分享和交流的平台,医生可自主发起话题,如对疑难杂症的确诊和讨论等。
患者端App为患者提供互联网下的新就医模式,通过目前智能手机覆盖广、操作简便、可靠等特性,旨在搭建起一个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一体化居民健康自主服务体系,对居民的健康状况、疾病发生、发展、康复全过程提供服务。应用流程如图2-2所示。
5.门诊预约
减低患者的就医成本,缩短患者挂号时间,方便大众以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预约挂号的服务,力求解决长期困扰就医民众的“挂号难、看病难”难题。居民可以通过手机,通过智能分诊,找到所在地附近最适合的医生,优先推荐所签约的家庭医生,并通过手机直接进行预约诊疗服务。
6.智能导诊
模拟医生问诊,症状自检,在患者就诊之前对病情进行简单评估,正确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症状和病情选择就诊科室;提供医院医生查询服务,实现区域所属各级医疗机构各科室医生,医院科室介绍及医生详情查询。同时提供院内导航,方便患者及时、快捷找到诊疗科室、检验检查地点等。
图2-2 患者端App应用流程图
7.门诊查询
实时更新医疗机构专家门诊排班、挂号费及各科室实时叫号情况,让居民及时了解挂号、排队实情,有效避免到医院却挂不到号及到医院等待时间长等问题,节省排队候诊的时间。
8.报告查询
随时随地手机扫描,查询报告结果。检查化验报告可以通过手机看到,同时还提供了报告单的参考值范围,帮助患者初步判定病情是否严重。
9.健康资讯
热点健康资讯全搜罗,覆盖饮食、保健、疾病预防等板块。根据用户个人健康档案及就医信息,主动推送针对性的医疗健康资讯。
10.费用查询
居民可以在就医过程中方便地查看本次和既往的就诊费用,包括:挂号费、药费、医技费用等。
11.服药提醒
居民在医院药房拿药后,手机可以根据开药情况提醒居民服药,以方便老年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四)医医互动
医医互动主要针对双向转诊时,社区医生可寻求上级医院医生的门诊指导和号源预约,是为落实分级诊疗、实现跨院协同而提供的服务。医医互动可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引导患者首先到基层就医。
(五)患患互动
患患互动是一种有效的健康管理和促进的方式,俗话说“久病成良医”,一名长期慢性病患者往往对疾病控制、饮食营养、生活习惯、健康管理等有很好的心得和经验,以患患交流社区、微信群的方式,可以极大地发挥患者健康自管理的作用,并带动老患者对新患者在疾病控制、知识传授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作用。譬如针对糖尿病患者,以“老糖带新糖”的方式,将更具有同理心,能起到很好的健康宣教和关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