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老年康复辅助器具
一、概 述
疾病和失能是老年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老年人因罹患疾病等原因,在视力、听力、语言、肢体、智力和心理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而辅助器具对于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辅助器具简称为辅具,是指能够有效预防、代偿、监测和缓解残障的产品、器具、设备或技术系统。老年人辅助器具涉及起居、洗漱、进食、行动、如厕、家务、交流等生活的各个方面。涵盖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各个领域,是老年人康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康复技术。
二、辅助器具选用
老年人辅助器具的分类主要分为:个人医疗辅具、训练技能辅具、矫形器和假肢、个人护理和防护辅具、个人移动辅具、家务辅助产品、沟通和信息交流辅具、处理物品辅具和休闲辅助辅具等。
(一)辅助器具选用原则
1.能有效改善生活自理的能力。
2.能很好地提高学习和交流能力。
3.美观、坚固、耐用。
4.使用的材料对患者无损害,易清洁。
5.轻便、舒适。
(二)注意事项
1.老年康复辅助器具主要用于活动困难,抓握能力减弱,手指精细动作受限、交流困难的老年人,选择各类生活自助具要适合自己的需求,如选择进餐的勺、叉,要无毒、无味、不掉色,操作方便,大小、重量和功能要适合自己。
2.使用时要掌握方法和要领,多适应、多练习。
3.注意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如辅具与照顾者、被照顾者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根据日常活动能力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在老年人吃饭、卫生、如厕、卫浴、更衣方面的功能需求进行一些选择,选取合适的辅具。
(三)老年康复中常用的辅助器具
1.矫形器(orthosis)
是指在人体生物力学的基础上,为其设定并采用不同质地材料,按一定工序加工、制作和装配具有特殊矫形功能的辅助器具或体外装置。
(1)踝足矫形器(图2-12):
踝关节扭伤、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足内翻患者,佩戴踝足矫形器,固定踝关节,增加踝关节的稳定性,促进损伤的修复,对于卒中患者,早期由于踝关节背屈功能不充分,踝足矫形器预防足内翻。
(2)肩带(图2-13):
脑血管病患者通常存在步行功能障碍,需依赖他人下床活动,方法不当时易造成患者肩关节的半脱位及其他副损伤,及早配戴防脱位肩带,防止发生肩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3)腰围:
由于腰肌劳损或脊柱弯曲引起腰部肌力减退的老年人,应配戴加强型腰围(图2-14),手术前期或手术后老年应配戴固定效果更强的硬质腰部矫形器(图2-15),达到固定、保护腰椎和保暖的作用。
图2-12 踝足矫形器
图2-13 肩带
图2-14 加强型腰围
图2-15 硬质腰围
(4)矫形鞋及鞋垫:
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应选择舒适的全接触的鞋或鞋垫,尽量减少足部的损伤,可去专业的足科支具室定制合适的矫形鞋。
2.更衣辅助器具
(1)穿袜器(图2-16):
向上拉动穿袜器两侧的带子实现穿袜功能的器具。
图2-16 穿袜器
(2)穿衣器(图2-17):
通过穿衣钩的牵引实现穿衣功能的器具,用于身体活动受限者。
图2-17 穿衣器
(3)系扣器(图2-18):
插入纽扣孔,钩住纽扣并旋出的器具,用于手指精细动作受限者。
3.清洁、洗浴辅助器具
(1)固定式指甲刀(图2-19):
可固定于台面,只需按压即可修剪指甲的器具,用于偏瘫等手指无力者。
(2)固定式指甲刷(图2-20)、指甲锉
固定于台面,单手使用的指甲刷及指甲锉。
(3)长柄梳(图2-21)、洗浴刷(图2-22):
用于肩周炎患者及上肢抬起困难者梳理头发和清洗背部。
图2-18 系扣器
图2-19 固定式指甲刀
图2-20 固定式指甲刷
图2-21 长柄梳
图2-22 洗浴刷
4.厨房辅助器具
(1)固定式切菜板(图2-23):
可固定食物的菜板,用于偏瘫患者等不能扶持食物者。
(2)食物固定支架(图2-24):
固定土豆等要加工食物的支架,方便偏瘫患者等单手操作。
图2-23 固定式切菜板
图2-24 食物固定支架
(3)瓶罐固定器(图2-25):
固定瓶罐的装置,便于单手打开瓶罐。
(4)固定式削皮器(图2-26):
削皮器可固定于台面,便于偏瘫患者等单手操作的器具。
图2-25 瓶罐固定器
图2-26 固定式削皮器
(5)清洁刷(图2-27):
由吸盘或卡钳固定的瓶刷、盘刷、蔬菜刷等清洁器具,用于偏瘫患者等单手使用。
图2-27 清洁刷
(6)固定式开瓶器(图2-28):
开瓶器可固定,便于偏瘫患者等单手使用者打开容器。
(7)粗柄削皮器(图2-29):
加粗手柄,易于抓握能力较弱者使用的削皮器具。
(8)改变手柄角度的刀具(图2-30):
改变手柄握持角度,以减少腕部负荷,适用于患风湿病等手部关节活动受限的老年人。
图2-28 固定式开瓶器
图2-29 粗柄削皮器
(9)辅助开关把手(图2-31):
杠杆助力,能嵌入不同形状的旋钮,帮助手部无力,活动功能受限老年人轻松地转动煤气灶、微波炉等开关。
图2-30 改变手柄角度的刀具
图2-31 辅助开关把手
5.进餐辅助器具
(1)弹簧筷子(图2-32):
筷子间由弹簧连接,患偏瘫和偏瘫后遗症等致抓捏能力低下老年人使用时稍用力即可夹起食品。
(2)缺口杯(图2-33):
杯子的前面有一个U形缺口,用于风湿或颈椎病等头部不能后仰的老年患者。
(3)防滑垫(图2-34):
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防止餐具倾翻或脱落。
(4)粗柄、角度可调式餐勺(图2-35):
粗柄易于抓握,餐勺的角度可补偿手腕活动受限带来的进食困难。
(5)手掌套式餐勺(图2-36):
固定于手掌的餐勺、餐叉,可使截瘫、脑瘫、风湿患者等手部无抓握能力者自行用餐。
图2-32 弹簧筷子
图2-33 缺口杯
图2-34 防滑垫
图2-35 粗柄、角度可调式餐勺
图2-36 手掌套式餐勺
(6)防洒碗(图2-37):
碗的底部有吸盘,放于承托物的表面,使碗更具稳定性,不易脱落。
6.书写辅助器具
(1)掌套式握笔器(图2-38):
掌套置于手掌部,调整笔的角度,取得最佳的书写位置,用于抓握和抓捏能力困难者。
图2-37 防洒碗
图2-38 掌套式握笔器
(2)握式握笔器(图2-39):
外形易于抓握,抓握和抓捏能力较弱者只需很少的力气就可以写字。
(3)重型圆珠笔(图2-40):
内置重量块,可根据需求增减,用于手颤等不能正常握笔者。
图2-39 握式握笔器
图2-40 重型圆珠笔
7.助听器
帮助听力残弱者改善听力,从而提高言语交往能力的一种扩音装置。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助听器已日趋小型化、微型化。常见助听器有4种基本类型,即盒式、眼镜式以及耳级的耳背式和耳内(耳道)式。
三、轮椅、拐杖和助行器
轮椅是重要的代步工具。老年人运动功能障碍,独立生活、进行各种活动必须依靠轮椅,以解决身体的转移问题。掌握了如何使用轮椅,不仅可以独立地进行各种日常活动,还有可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料理家务、处理事物,达到生活完全独立。拐杖、助行器则是辅助步行的工具,主要是用来支撑体重,辅助维持站立平衡。它是下肢伤病残者在康复中的使用器具,也是年老体弱者步行的辅助工具。
(一)轮椅
1.种类
常用的轮椅有普通型、单侧驱动型、体育活动型、三轮车型、电动型。
轮椅结构名称:①大车轮;②手轮圈;③小车轮;④椅背;⑤握把;⑥椅座;⑦臂托;⑧刹车;⑨腿架;⑩脚架; 瑏瑡侧板; 瑏瑢十字杆; 瑏瑣轮毂; 瑏瑤倾斜杆; 瑏瑥背管; 瑏瑦基管; 瑏瑧缓冲器。
2.选择标淮
安全实用、结实轻便、美观耐用、价格合理,一般患者能够接受;符合患者病情需要;规格尺寸与患者身材相符;易于驱动耗能少。
3.测量
(1)慢性病或年老体弱者使用的轮椅:
①轮椅的总宽度为65cm;②总长度为104cm(拆除脚踏板可减去28cm);③椅座的高度为51cm。
(2)截瘫或截肢等患者使用的轮椅:
①座位宽度:臀部两侧距轮椅侧板有5cm;②座位深度:腘窝距椅座边缘有5cm;③座位高度:两脚能舒适的放在脚架上;④挟手(臂托)高度及长度:一般高出椅座22~25cm,以患者能舒适自然地将手臂放在上面为宜;⑤靠背高度:一般靠背上缘要达到患者肩胛冈。躯干控制好的可选低靠背,即靠背上缘达患者肩胛骨下缘2~3cm处;⑥脚踏板(脚架)距地面高度:以脚踏板中心距地面5cm为宜。
此外,还可根据患者的特点选择带有特殊结构的轮椅,如带可调式脚踏板的轮椅、斜倚式靠背的轮椅等。
4.注意事项
使用者必须熟悉所用轮椅的性能;使用前全面检查轮椅各部件,以保障使用安全;到达目的地后,应先制动轮椅的闸,然后帮助患者站立或转移他处,以防轮椅滑脱跌伤患者。
(二)拐杖
1.种类
常用的有手杖、前臂拐(图2-41)、平台拐、腋拐等。
图2-41 前臂拐
2.测量
(1)腋拐:
腋拐的腋托高度是从患者的腋前襞到足外侧15cm处地面的距离或腋前襞垂直到地面的距离再加5cm,把手高度为伸腕握住把手时,肘部呈30°屈曲,或手柄与股骨大转子持平。
(2)手杖:
手杖的手柄高度与腋拐的手柄高度相同,平股骨大转子。
3.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选的合适的拐杖,并注意使用安全。
(2)使用腋拐时应用上肢的臂力和腋窝同时支撑身体,避免腋窝部位长期受压而损伤腋神经。
(3)使用单拐时,一般置于健侧,以减轻患侧肢体负重,并保证较好的稳定性。
(4)单侧肢体负重不足体重的55%,或双腿负重均不足体重的50%的患者必须使用双拐。
4.持拐基本步态
(1)二点步
l)交替式两点步:
左拐与右足同时向前迈出为第一着地点;然后右拐与左足再向前迈出为第二着地点,如此交替行进的步式称为交替式两点步。此法是在四点步的基础上练习的,其稳定性不如四点步,但步行速度快。
2)摆至步:
即双拐同时向前移出为第一着地点,然后身体重心移至双拐,再将双腿向前摆出为第二着地点,注意双足着地点不能超过双拐的连线。
3)摆过步:
即双拐同时向前移出为第一着地点,然后身体重心移至双拐,再将双腿用力向前摆出为第二着地点,注意双足着地点必须超过双拐的连线,落在双拐的前方。
(2)三点步:
双拐先移向前为第一着地点,然后患腿迈步为第二着地点,最后健侧腿再向前迈出为第三着地点,如此交替行进的步式称为三点步。此法步行速度快,稳定性良好,适用于单侧下肢不能负重者。
(3)四点步:
先向前移左拐为第一着地点,再向前移右足为第二着地点,然后向前移右拐为第三着地点,最后左脚迈步为第四着地点,如此交替行进的步式称为四点步式。此法稳定性好,练习难度小,步行速度较慢,适用于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者。
(三)轮椅
1.端正坐姿
使患者坐于轮椅正中部位,背向后靠并抬头,髋关节尽量保持在90°左右。不能自己保持平衡者,应加系安全带固定,以保证患者安全。
2.肌力训练
强化躯干肌力和控制能力的训练,以保证患者能安全的坐在轮椅中进行各种活动。训练常选择如桥式运动、燕式平衡、仰卧起坐等,用哑铃、杠铃等强化上肢肌力和耐力的训练,以保证上肢有足够的支撑力。
3.轮椅转移训练
教会患者独立使用各种转移技术,如从床上左右、上下移动、床上坐起再到轮椅、轮椅到床或从轮椅中站起或移至其他椅上等。
遇有1级台阶时,应练习先将轮椅前面的小轮向上跷起,使轮椅向后倾,将小轮先置于台阶上,然后再将大轮子推过台阶。
4.预防压疮
对外出乘坐轮椅时间较长的患者,应每隔30分钟进行臀部减压一次,即用双手支撑轮椅的扶手,使臀部悬空并保持15秒钟左右。同时要注意所有骨突部位的压力。
(管红波 袁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