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诊疗常规:内科诊疗常规(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硬膜下积液(化脓性脑膜炎后)

硬膜下积液作为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日益增多,发生率一般为10%~60%。硬膜下积液可发生在化脓性脑膜炎同时或出现症状数小时或数天之后,多见于起病7~10天后。积液可见于双侧或单侧,双侧者较多,达80%。常见于1岁以下的肺炎链球菌及流感杆菌脑膜炎的患儿。病情较重者可有硬膜下积脓。值得注意的是可发生于得到及时正确治疗的患儿。
【病因及发生机制】
硬膜下积液、积脓与局部感染有关,其发生原因尚不很清楚,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
1.发生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血浆易进入硬膜下腔而形成积液。
2.化脓性脑膜炎发病过程中,硬脑膜及脑血管表浅静脉发生炎性栓塞,可导致渗出、出血,使局部渗透压增高,因此周围水分进入硬膜下腔,形成硬膜下积液。
【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经恰当治疗症状不见好转或病情及脑脊液好转后又出现发热及颅内压增高表现;查体可见颅骨透照试验阳性,前囟膨隆,露骨缝裂开、头围增大,叩诊有破壶音。硬膜下穿刺液体超过2ml,蛋白定量>0.4g/L,红细胞在100×10 6/L以下;头颅超声波、CT及MRI检查有诊断价值。
【治疗】
若积液量多同时有颅高压表现、积液蛋白量高及合并积脓时均应穿刺放液。每天或隔天穿刺1次,每次放液不超过30ml每侧,双侧不超过60ml,逐渐延长穿刺间隔时间,至症状消失,积液性质好转或积液量明显减少。若持续2~3个月的治疗,积液量及临床表现仍无改善,则应考虑手术摘除囊膜。积脓时可进行局部冲洗并注入适当抗生素。

(郭欣 刘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