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诊疗常规:新生儿诊疗常规(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前者是由于哭闹、吸吮、胃胀气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反射性松弛,而使食物进入食管内或胃内过多气体通过食管排出体外,往往发生在喂奶时或喂奶后。后者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障碍和(或)与其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异常,以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下而出现的反流,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长期反流导致反流性食管炎,支气管、肺部并发症,营养不良等成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
【病因及发病机制】
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1.食管下括约肌防反流屏障功能低。
2.食管廓清能力降低。
3.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破坏。
4.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
胃食管反流时由于酸性胃液反流,食管长期处于酸性环境中,可发生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狭窄、反流物吸入气管可引起反复发作的支气管肺炎、肺不张,也可引起窒息、猝死综合征。
【诊断】
1.临床表现
85%的患儿生后1周内即出现呕吐症状,表现为溢乳、轻度呕吐或喷射性呕吐,呕吐较顽固。80%的患儿出现体重不增,以致营养不良。并发反流性食管炎时可出现呕血。呕吐物被吸入可致肺部合并症。常与其他先天性疾病伴发,如食管裂孔疝、先天性食管闭锁等。
2.辅助检查
(1)食管钡剂造影。
(2)食管24小时pH值监测。
(3)胃食管放射性核素闪烁扫描。
(4)消化道B超检查。
(5)其他:食管抗阻检测、食管内镜检查、食管测压等。
【治疗】
1.内科治疗
(1)体位:
是一种有效而简单的治疗方法,以抬高床头30°为宜,俯卧位或左侧卧位,通过食物重力作用使反流物的量减少,而且反流物容易被清除。
(2)饮食及喂养:
少食多餐、喂稠厚食物可减少胃内容物,减少反流机会,减少呕吐,减少哭闹时间,延长睡眠时间。
(3)药物治疗:
当保守治疗不能缓解时,可以考虑药物治疗,目前多采用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张力、抑制胃酸分泌、增加食管蠕动、加速胃排空等方面药物。
(4)促胃肠动力药:
①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如多潘立酮,每次0.3mg/kg,每天2~3次,奶前30分钟口服,连续7~10天;②红霉素及其衍生物:为非肽类胃动素受体兴奋剂,一般用小剂量3~6mg/(kg·d),分3次口服或静脉给药;③5-羟色胺受体4(5-HT 4受体)激动剂:属苯酰胺类药物,如西沙比利(普瑞博思),可通过兴奋肠道肌间神经丛5-HT 4受体起作用,能释放乙酰胆碱,促进全胃肠道的动力,小剂量西沙比利每次0.09~0.25mg/kg,每6小时一次经肠给药,与西咪替丁合用可增加其生物利用度,但忌与红霉素合用。
(5)抑酸药:
①抑制胃酸分泌:H 2受体阻滞剂,如西咪替丁每次3~5mg/ kg,日服2~4次;雷尼替丁每次3~4mg/kg,日服2次;法莫替丁每次1~2mg/kg,日服2次。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0.5~0.8mg/(kg·d),埃索美拉唑0.5~1.0mg/(kg·d),每天1次服用。②中和胃酸:铝碳酸镁,较少用于新生儿。
(6)黏膜保护剂:
能增加黏膜对酸的抵抗力及促进黏膜上皮修复,常用蒙脱石散,每次1/3袋,日服3次。磷酸铝10~15mg/(kg·d),分3~4次服用。
2.外科治疗
绝大多数GER经内科治疗症状可以改善,仅不足1%的患儿需抗反流外科手术。手术指征包括:内科保守治疗6周无效;有严重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营养不良、生长迟缓),严重食管炎或缩窄形成,有反复呼吸道并发症等。经腹腔镜行胃底折叠术有效率达94%,且并发症少。

(陈慧 王慧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