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6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版前言

——庆祝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建立55周年

1894年创建Halsted乳腺癌根治术,开始现代肿瘤外科治疗;1895年发现X射线,开始肿瘤放射治疗; 1946年氮芥治疗淋巴瘤,开始现代肿瘤内科治疗。至此,肿瘤现代治疗的三大手段和学科基本形成,并不断发展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体系的核心。以药物治疗为代表的内科治疗是其中最年轻的学科。为了发展完善我国肿瘤综合治疗体系,几位元老吴桓兴、金显宅和李冰高瞻远瞩,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建院的第2年(1959 年)建立了内科治疗组,这是我国第一个独立的肿瘤内科专业科室。当时设备十分简陋、肿瘤内科知识水平和经验都十分有限,但孙燕、周际昌在几位元老的支持和指导下,克服重重困难,迅速开展工作并取得了快速发展,1965年有了独立的30多张床位的内科病房,人员也迅速增多。

为了大家能够在肿瘤的诊断和处理方面有一定的共识,孙燕和周际昌开始组织科室的医生们编写手抄本的“手册”,到了“史无前例”的年代由于医护合一,很多护士也需要从事医生工作,所以对手册的需求更大,只好编写油印本。到了20世纪70年代,为了适应进修医生和各地同道学习肿瘤内科治疗知识的需求,编写的手册不断更新,曾以“内部参考”铅印两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适应我国肿瘤内科发展的形势和需求,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87年正式出版了这本《临床肿瘤内科手册》。从此我们的手册广泛流传,得到读者的很多指正、建议和认可,于1991年、1996年、2003年和2007年分别进行了第二、三、四和五次更版,仅第五版就发行了42000册,成为一本有影响的畅销书。我必须说明,有些素不相识的同行,读后逐页提出修正、改写的建议;很多曾经和我们一道工作过的进修医师为本书补充内容、介绍他们各自的经验和教训。使得这本小书不仅是我们科室处理病人的规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一个时代肿瘤内科治疗临床实践和前进的步伐,成为我国肿瘤内科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见证和缩影,这让我们十分欣慰。

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55年的历史,我们由衷地感谢前辈们为科室的建立和发展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建科初期,内科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整个学科处于起步阶段,孙燕和周际昌等前辈们凭着对肿瘤内科事业的热爱和发展我国肿瘤内科事业的强烈历史使命感,在摸索中前行,仅用了短短的几年时间就使我科初见规模,在十年浩劫以前已经发展成为我院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从日坛迁到潘家园后,我科的床位扩大到2个病区90多张,1998年扩大到6个病区200多张床位,2001年以后,随着借床合作医院关系的建立,目前我科实际开放的床位已经达到700多张,并且有一个日接待能力达到100多位患者的门诊化疗中心,医生达到60多人。为了适应抗肿瘤新药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分子靶点检测以及肿瘤内科转化性研究的需要,我科建立了一个达到国际标准的实验室。实验室2012年成为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3年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CNAS)17025质量体系认可,为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和肿瘤内科治疗及其相关的转化性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几代人辛勤耕耘,一直引领着我国肿瘤内科的发展方向,其诊断和治疗的综合能力一直代表着我国肿瘤内科的最高水平,为我国肿瘤内科的建立和发展、团结全国同道为我国肿瘤综合治疗体系的建立和肿瘤规范化治疗知识的普及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我国绝大多数肿瘤内科治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都是我科最早开展并向全国普及的。

1985年,我科举办第一届全国肿瘤化疗学习班,到2005年共举办了15届,学员累计超过2500人。1995年,我科举办第一届全国抗肿瘤药物规范化临床研究GCP培训班,到2014年共举办了8届,学员累计超过3000人。1997年,以我科专家为核心成员发起成立了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到2014年共举行了17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2006年,以孙燕为首的全国专家团队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临床指南引进我国,之后的几年间,又引进了其他我国常见肿瘤的临床指南,为推动我国肿瘤规范化诊治水平与国际接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6年,以我科专家为核心成员发起成立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hinese Geriatric Oncology Society,CGOS),到2014年已经举办了8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2007年,我科发起召开第一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Chinese Symposium on Medical Oncology,CSMO),到2014年已经举办了8届CSMO大会。2010年,以我科专家为核心成员发起成立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Chinese Association for Clincial Oncologist,CACO),到 2014年已经举办了 3届CACO年会。2010年,我科专家发起召开中国肺癌个体化治疗大会(Chinese Conference on Lung Cancer Personalized Therapy,CCLCPT),到2014年已经举行了4届大会。2012年,我科专家发起召开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大会,到2014年已经举办了两届。2014年,我科专家发起召开第一届全国肿瘤分子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培训班,发起成立中国药学会抗肿瘤药物专业委员会。

从1960年开始,我科最早在我国开始抗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工作,1983年被卫生部药政局认定为我国最早的国家级抗肿瘤药物临床药理基地,2001年成为国家科学技术部认可的第一批国家级药物(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目前具有完备的Ⅰ期临床试验病房和与此相配套的临床常规检查、药代、药效和分子生物学等转化性研究实验室,承担了国内外大量抗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任务,协助国家制定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到2013年,通过我们的工作134个新药/新适应证上市,94个纳入第一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获得了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1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作为参加单位获得了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成果奖。

从1961年起,我科开始为全国培养肿瘤内科进修医师,到2014年8月共招收976人,人员遍布在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的553家医院,还有很多国内外的短期参观学习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为了我国肿瘤内科的中坚力量和各地的学科带头人。我科是教育部肿瘤内科博士和硕士学科点,目前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6人。从1978年到2014年,共培养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82位。

内科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学科。靶向治疗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改变了肿瘤的内科治疗单纯依靠传统细胞毒药物杀灭肿瘤细胞的历史,进入了基于肿瘤患者基因特征的个体化治疗时代。

自本书第五版发行以来的7年间,国际上和我国的肿瘤内科都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基于分子靶点的肿瘤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为了在本书第六版中能够尽量全面反映这些新进展,使本书具有更强的临床实用性和时代感,编写者们参考了国际上权威学术机构颁布的最新版诊疗指南并结合我国国情,同时融入了我们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尽管我们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由于我们的知识和临床经验有限,错误和不足之处一定还会很多,一如既往地深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今年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建立55周年,这是一个光荣和奋进的集体,半个多世纪以来,前辈们为我国肿瘤内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为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也激励着我们发奋努力地工作去开拓未来。

祝愿我国肿瘤内科事业兴旺发达,传承创新、团结协作、和谐发展,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石远凯

2014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