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针刺方法
浮针疗法对针刺的方向要求较为严格。针尖必须由远而近地直对病痛部位,若有偏差则效果不佳,一般来说,如果针刺方向偏离进针点与痛点的连线超过20°,疗效即大受影响。如果由近而远地反方向对着病灶,成180°,效果更不理想。
进针前,医者左右手的拇指、食指分别捏住针座和管座,相反方向用力,使两者少许分离后再回归原位。目的是确保针座和管座两者没有粘在一起,可自由分离。
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把持针柄,如持毛笔状,这时左手拇指、食指可以分居进针点两侧,轻按皮肤,调节皮肤的松紧度,使皮肤处于不紧不松的状态。
进针前针体与皮肤呈150°~200°,呈搁置状态。进针时针尖不要离开皮肤。进针时请用腕关节的力量,不要用肘关节或者肩关节的力量。用力要适中,透皮速度要快,但不要刺入太深,一般5mm左右,略达肌层即可。
进针时,要做到(持针)稳、(选点)准、(速度)快,这样才能把进针时发生刺痛的可能性和刺痛的程度减到最小状态。
在真皮层有大量的神经末梢,所以进针的速度越快病人越不会疼痛。为达到这样的速度,针尖往往会穿过皮下组织,深入到肌肉层,而浮针疗法所针对的组织是皮下组织,故需要退针。
浮针疗法在进针时拇指、食指和中指主要在针体的下方把持针柄,而在退针时需要有所改变;将拇指、食指和中指移到针体的上方来,提捏针柄,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感受针尖移动时肌肉的松紧程度。然后轻柔缓慢提拉针身,使针尖离开肌层,退至皮下。
针尖是否在皮下的标志有二:一是医生在提拉浮针的过程中有突然轻松的感觉;二是医生能够看到针尖在皮下形成隆起。这时,若松开手指对针体的提捏,针身随即倾倒,若在肌层则不易倾倒。
运针,是指针入到皮下至扫散前的一段操作过程。
退针后,确保浮针针尖在皮下后,即可放倒针身,做好运针准备。
运针时,单用右手持针,使针体沿皮下向前推进。推进时将针体稍稍提起,使得针尖略微翘起,不要使针体完全水平,这样可使针尖不深入到肌层。
运针时可见皮肤呈线状隆起。在整个运针过程中,医生右手感觉空松软滑易进,病人没有酸胀麻痛等感觉,不然就是针刺太深或太浅。如果在运针过程中,病人突感刺痛,或者医生突感阻力,这时,多半是因为针尖刺到血管壁。因此,运针过程能慢则慢,如医生突感阻力而病人还没有感觉到刺痛,迅速将针稍退,然后或上或下调整针尖方向,即可避免病人刺痛。运针过程中病人如果没有酸麻胀痛等感觉为最佳状况。
运针深度一般以将软套管全部埋入皮下为度。部分情况下,软套管不必全部埋入皮下,例如:在手指关节侧面或者其他小关节附近进针。
扫散动作是浮针疗法的鲜明特色,是运针完毕到抽出针芯前针身左右摇摆的一系列动作。
扫散前,退后针芯,将管座上的突起放置于针座上的卡槽内,这时,针芯的针尖已经不再外露,而是几乎与软套管平齐。
操作方法:用右手拇指和中指捏住针座,食指和无名指分居中指左右两边。拇指尖搁置在皮肤上,以拇指为支点,食指和无名指一前一后做杠杆运动,这时针体做扇形运动。要注意以下三点:
(1)扫散时拇指居于一侧,食指、无名指居于对侧,大体上与前述进针和运针过程一样,但是,扫散时紧贴针座的不是拇指的指腹,而是拇指的指甲侧面。
(2)扫散动作不是以进针点为支点,也就是说,扫散时进针点也做小幅度地左右摇摆。
(3)扫散动作要轻柔有节律,稳定、不或上或下,要圆中有方,方中带圆。扫散时神情要专注,心无旁骛,医者要细心体会针下的感觉和病人的反应。
扫散是整个浮针疗法操作中的主要环节,前期的所有操作都是为了进行扫散动作。扫散过程中,右手的熟练固然很重要,但左手的配合也很重要。如治疗颈椎病选取肘关节下方的进针点时,医患双方都取坐位,患者的患侧手应当放在医者的大腿上,扫散时医者一边右手操作,一边左手置于患者上臂做协调活动,这时医者的大腿若能与左右手协调活动,效果会更好。
扫散分为两种:平扫和旋扫。前者是针尖在一直线上来回,后者是针尖沿着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做椭圆运动。平扫较为省力,比较常用,适合大多数情况。旋扫适用于比较顽固的病痛。
一个进针点的扫散时间大约为2分钟,次数为200次左右。一般扫散半分钟,50次左右,即可以检验一下原病痛点是否有变化。
扫散完毕,抽出针芯,放回保护套管内。然后把胶布贴附于管座,以固定留于皮下的软套管。胶布的选用请注意:用纸质胶布或者胶质胶布为佳;不要用胶布条,要用整块胶布,其大小要足以覆盖整个管座,最好使用中央带干棉片的胶贴,干棉片可用于在没有消毒干棉球的情况下拔管时替代干棉球按压进针孔。
扫散完成后,抽出针芯,通过固定管座使软套管留置于皮下的行为称为留管。它是针刺治疗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留管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镇痛效应。临床上常常发现运针完毕疼痛即减轻或消失,也就是说,浮针疗法有较好的即刻疗效,但若随即起管,病痛复发的可能性较大,留管可维持即刻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