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针灸治疗痛症的现况
1970年以来在全国蓬勃兴起的针刺麻醉研究,是在针刺能够止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范围之广泛,参与人员之多,多学科之间的协作,在针灸止痛的发展史上前所未有。不单纯是中医针灸工作者,更有一大批从事现代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高素质专业人员的参与,使得针灸止痛的研究突破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在临床研究和机制探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1987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国内外学者的诸多论文中,以针灸止痛为主题的论文占了很大的比例,充分说明古老的针灸止痛医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资料证实针灸推拿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对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胃痛、胆绞痛、肾绞痛、痛经、产后宫缩痛以及手术后疼痛等痛症针灸均有明显作用,中外学者在提高临床疗效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贺普仁教授总结自己数十年临床经验,在《针灸治痛》一书中,分别叙述了头、颜面五官、颈项、胸胁、脘腹、腰背、前后阴、四肢等部位48种常见痛证的针灸治疗,并归纳出“治痛验穴一览表”,是针灸临床、教学、科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郭诚杰教授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他认为患者体内雌二醇分泌过多,是造成增生的主要原因,选用屋翳、肝俞、足三里、膻中等穴位进行针刺,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效果。在国外也有许多针灸治疗疼痛的研究,如意大利的Aidolicuori分析了120例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疗效和支出/收益比值,针刺组优于对照组;俄罗斯Andre Morekov提出,治疗疼痛应有穴位详细分类,并建立疼痛等级模式和效果评估方法,以促进针刺止痛疗效的提高;美国Shugui Cui治疗增生性关节疼痛,有效率为87.5%;日本的Tomomi针刺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根据疼痛记分判定疗效,认定针刺治疗有效。
针刺麻醉是我国学者的优势项目,曾经被广泛应用于100多种外科手术中。研究显示,其中以喉部和胸部手术的麻醉效果较为满意,而腹部手术则存在着镇痛不全,尤其对牵拉痛效果较差的缺点。我国专家使用针刺麻醉行甲亢手术108例,方法是取双侧合谷、内关,用综合医疗机电麻仪,波形以连续波为主,频率为200~600次/分,诱导时间20~30分钟。辅助用药是安定10rng,切皮前15分钟静滴;氟哌啶5mg,芬太尼0.1mg,切皮前5分钟分次静滴。结果成功107例,仅1例失败,该例患者被病理切片诊断为甲状腺癌,而改用全麻。
学者们从生理、生化、形态等各个方面对针刺止痛机制进行了探讨,从中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动物实验证明,针刺可以兴奋多种感受器,产生针感信号,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脊髓、脑干、丘脑甚至尾核,在脑和脊髓的各级水平对痛觉所产生的诱发电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例如电针耳穴“神门”20分钟后观察到,对强刺激脊髓所引起的中央被盖束区的诱发电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电针“足三里”对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中脑网状结构单位放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日本Keujik Awakita等证实传入细纤维参与内源性疼痛抑制;韩国yejung Lee等认为针刺足三里抑制了中枢对尾部伤害性刺激的代谢反应;日本Toshiski Suzuki等在健康者身上观察到针刺列缺能改变脊髓运动神经的兴奋性;美国Kathieenk·S·Hui等应用磁回声影像技术观察到针刺在人脑内产生了大范围的效应……这些发现提示针刺的感觉性冲动在脑的各级中枢对痛觉神经细胞的活动进行抑制,是针刺止痛的重要原因。而针刺对子宫收缩疼痛的镇痛作用,说明针刺的效应与自主神经有关。关于脑内神经介质参与针刺止痛作用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显示,针刺有增加强啡肽、β-内啡肽、亮啡肽、脑啡肽等阿片样物质的作用,并能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调制。不但提高了痛阈,而且延长了针刺止痛效应时间;还有学者报道了血管紧张肽在针刺止痛中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在针刺止痛作用机制中,穴位是基础,神经传导功能和神经介质是重要的条件。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疼痛。疼痛是每一个人自出生到死亡这一生命全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疼痛给人们造成的是不愉快和痛苦的感觉,所以人们就要想尽一切方法去克服它。在经验积累阶段,使用了本能的、原始的治疗方法;以《黄帝内经》问世为代表的理论形成阶段,对其有了朴素的辩证唯物的认识,提出了疼痛的病因病机是感受外邪,体内气滞血瘀、经脉不通,治疗原则是疏通气血;进入现代研究阶段,则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多领域、多层次地揭示针灸止痛的奥秘。相信今后在治疗疼痛和探索疼痛的机制方面不断会有新的成就,并给临床带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