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肩背臂痛
【医案1】
隋鲁州刺史库狄嵚苦风患,手不得引弓,诸医莫能疗。甄权谓曰:但将弓箭向垛,一针可射也。针其肩髃一穴,应时即射。
隋朝曾有一任鲁州刺史,名叫库狄嵚。有一次,正碰上大风天,刺史大人出外回来后就感到右肩疼痛,右臂活动时肩痛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尤其在想拉弓射箭的时候,完全使不上劲。看了很多大夫,都告诉刺史大人这是受了风邪,但却没人能给他治好。当时有一个名为甄权的医生,听说了刺史大人的这种情况后,主动求见要给他看病。甄权对刺史大人说:“请大人先将弓箭对准草垛,等我为您刺一针,您就能将箭射出去了。”说完便在刺史大人摆好姿势完成准备后,针刺了他的右侧肩髃穴。甄权刺完将针拔出的一瞬间,只见大人手里的箭应时射出,旁观的人都很佩服。后来甄权成为唐代的名医,晚年还被唐太宗赐为朝散大夫。
【医案2】
予中年每遇寒月,肩上多冷,常以手掌心抚摩之,夜卧则多以被拥之,仅能不冷,后灸肩髃,方免此患。盖肩髃系两手之安否,环跳系两足之安否,不可不灸也。
王执中中年的时候,每年到了气温寒冷的季节,都会觉得肩膀发凉,于是常常用手掌心摩擦肩膀以生热,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会注意把肩膀部位盖严实,但是这些方法都只能让肩膀在摩擦的当时不觉得冷,却不能根本性地解决肩膀发凉的问题。后来王执中开始在肩髃穴处做灸法,治疗了一段时间,肩膀发凉得以痊愈。
王执中认为,肩髃穴是双上肢感觉与运动能否正常的关键,而环跳是双下肢感觉与运动能否正常的关键。所以在治疗上下肢疾患的时候,这两个穴不能不灸。
启示:上肢要穴——肩髃
以上两个医案都介绍了肩髃穴在治疗上肢痹证方面好的效果。
肩髃穴位于肩部。简便取穴的方法是:手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会出现两个凹陷,靠近前侧的凹陷处就是肩髃穴。
肩髃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通于阳跷脉,阳跷脉主人体运动,既有缓解局部疼痛的作用,也能活血化瘀祛风。
【医案3】
乙卯岁,至建宁。滕柯山母患手臂不举,背恶寒而体倦困。虽盛暑喜穿棉袄,诸医俱作虚冷治之。予诊其脉沉滑,此痰在经络也。予针肺俞、曲池、三里穴,是日即觉身轻手举,寒亦不畏,棉袄不复着矣。后投除湿化痰之剂,至今康健,诸疾不发。若作虚寒,愈补而痰愈结,可不慎欤。
明嘉靖三十四年,杨继洲到了建宁。恰逢滕柯山的母亲出现手臂疼痛不能抬举,并且伴有后背怕冷,身体倦怠困乏的症状。当时正是盛暑时节,但他的母亲却仍然穿着棉袄。看过许多医生,都被当成虚寒证来治疗,却并不见什么明显的效果。当杨继洲给那位老母亲诊脉的时候,发现她的脉象沉滑,心里想着:这是有痰在经络的表现啊。于是杨继洲选了肺俞、曲池、足三里三个穴,给她针刺。当天针刺完老母亲就觉得身体轻松,手能举起来,也没那么怕冷,可以不用穿棉袄。之后杨继洲又让老母亲服用除湿化痰的汤药。经过这样的治疗后,老母亲恢复得很好,并且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保持健康,曾经的那些病症都没再复发。杨继洲自己说:“如果当时我给滕柯山的老母亲看病的时候,不仔细辨别脉象,就继续当成虚寒证来给她治疗,继续用温补的药给她服用,那么只会越治越使得痰湿内结,加重病情。由此可见,补益之品使用的时候不能不谨慎一点。”
【医案4】
壬申夏,户部尚书王疏翁,患痰火炽盛,手臂难伸,予见形体强壮,多是痰湿流注经络之中,针肩髃,疏通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之湿痰,复灸肺俞穴,以理其本,则痰气可清,而手臂能举矣。至吏部尚书,形体益壮。
明隆庆六年,户部尚书王疏大人,平素痰火炽盛,近来出现手臂疼痛难以伸展。杨继洲看他体格强壮,判断出现这种症状是由痰湿流注经络所致,于是为他针刺肩髃穴,意为疏通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的湿痰邪气,又给他灸肺俞穴,意为调理根本,因肺为储痰之器,治肺则痰气可以清除,经气流畅,因而手臂能抬起来。后来王大人完全好了,一直官至吏部尚书,身体越来越强健。
启示:宣肺化痰疗臂痛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是产生疼痛的重要病机之一。痹证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疼痛,外感和内生的邪气都可以阻滞在经络导致不通则痛。外感的邪气包括风、热、寒、湿等。内生的邪气包括痰浊、瘀血等。
上述两个医案就介绍了痰在经络,导致局部经气不通,出现手臂疼痛且无法正常抬举及伸展的情况。治疗时选肺俞,意在宣肺化痰。因肺为储痰之器,故直接选肺俞治痰可以较快地达到祛痰通络的作用。
【医案5】
安抚初病时,右肩臂膊痛无主持,不能举动,多汗出,肌肉瘦不能正卧,卧则痛甚。《经》曰:汗出偏沮,使人偏枯。予思《内经》云:虚与实邻,决而通之。又云: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使经络通和,血气乃复。又言陷下者灸之,为阳气下陷入阴中,肩膊时痛,不能运动,以火导之,火引而上,补之温之。已上证皆宜灸刺,谓些先刺十二经之井穴。于四月十二日,右肩臂上肩井穴内,先针后灸二七壮,及至疮发,于枯瘦处渐添肌肉,汗出少,肩臂微有力。至五月初八日,再灸肩井,次于尺泽穴各灸二十八壮,引气下行,与正气相接。次日臂膊又添气力,自能摇动矣。时值仲夏,暑热渐盛,以清肺饮子补肺气、养脾胃、定心气。
罗天益是元代的医学家,他早年师从于李东垣,晚年撰写出了《卫生宝鉴》流传后世。有一次他去给安抚大人看病。一开始,安抚大人的症状是右肩膀和胳膊疼,无法拿东西,无法抬举,出汗多,并且局部肌肉日渐消瘦,最终导致无法平躺,因为平躺的时候会疼得更厉害。罗天益想起《内经》里相关的说法:“身体半身出汗,则这半身还会出现肌肉消瘦”,“当虚实二气相近而不相和时,应当采取交通双侧的方法”,“病邪留滞体内导致形体消瘦,且邪气尚未传变,应当节制邪气并针刺它,使经络通畅,气血恢复顺和”,“气虚下陷的人应当用灸法”。由此,罗天益认为,安抚大人就是因为阳气下陷入阴气之中,才导致肩臂时常疼痛,影响活动。此时应当以火热之性引导阳气,因为火性炎上,既能引导阳气向上,同时又能达到温补的效果。因此,安抚大人的那些症状特别适合用针与灸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于是,首先,罗天益给安抚大人针刺了十二经脉的井穴。然后,在四月十二日,罗天益取安抚大人右肩的肩井穴,先针刺,接着艾灸了十四壮,这样治疗了二十多天,在艾灸处局部发疮的时候,才终于见到原来枯瘦的地方渐渐增长了肌肉,安抚大人自己也能感觉到汗出减少,肩臂有力量了。接着,到五月初八的时候,罗天益继续为安抚大人做灸法,除肩井穴外又加了尺泽穴,两个穴各灸了二十八壮,为的是引导气血下行,达到上下正气交通接顺的效果。灸完的第二天大人便觉肩臂的力量又有所增加,已经能自主摇动手臂了。罗天益见到当时正值仲夏,暑热之气渐渐强盛,在安抚大人的肩臂完全恢复之后又让他服用清肺饮子来补肺气、养脾胃、定心气。
启示1:十二井穴
医案中介绍了针刺井穴治疗肩臂疼痛,伴肌肉消瘦的病症。井穴均位于四肢末梢,是经气流出的源头,针刺井穴,可以刺激其所在经络的经气,使之充盛,畅行于脉中,气行则血行,气血运行通畅则能缓解不通及不荣所导致的疼痛症状。
启示2:肩井与尺泽
肩井穴位于肩上,是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属足少阳胆经的腧穴。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在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属手太阴肺经的腧穴。
这两个穴一个位于肩部,一个位于肘部,能使整个上肢的气血都顺畅流通,则上肢的疼痛及活动受限的症状都能缓解。
【医案6】
予尝于膏肓之侧,去脊骨四寸半,隐隐微痛,按之则疼甚。漫以小艾灸三壮,即不疼。他日复连肩上痛,却灸肩疼处,愈。方知《千金方》之阿是穴犹信云。
有一天,王执中觉得后背疼,具体位置是在膏肓穴的旁边,距离脊柱四寸半的地方。那种疼痛感觉是隐隐的,按压的话疼痛会加剧。于是王执中在那一片位置用小艾炷做灸法,灸了三壮之后疼痛就缓解了。后来又有一天,王执中觉得肩膀疼,于是也在肩膀疼痛的部位做了灸法,做完疼痛也明显减轻。
这两个实例中,王执中选来做灸法的部位其实都是疼痛的位置本身,即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的“阿是穴”。由此可见,阿是穴是非常可信的,它既是病变的反应点,也是治疗病变的入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