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病传奇:百则名医医案助您走进针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腰痛

【医案1】

舍弟腰疼,出入甚艰,予用火针微微频刺肾俞,则履如故,初不灸也。屡有人腰背伛偻,来觅点灸,予意其是筋病使然,为点阳陵泉,令归灸即愈。筋会阳陵泉也。然则腰疼又不可专泥肾俞,不灸其它穴也。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
故事

王执中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名医,他对针灸的研究颇深,所著的《针灸资生经》是我国针灸学的一部重要著作。有一段时间他的弟弟患了腰痛,痛得特别厉害,进出走路都很困难。他用火针疗法,在他弟弟的肾俞穴部位轻轻地频繁点刺。治疗后他弟弟走路又可以像从前一样自如。最初,王执中治疗腰痛的时候并没有使用灸法。但之后很多次,有人因为腰背疼痛,严重的病人疼得直不起腰来,去找王执中做灸法。王执中认为,腰痛这个病是属于筋的病,于是为他们点出阳陵泉穴的位置,让他们回去自己施灸。果然,那些人在灸过阳陵泉后,腰痛很快都好了。阳陵泉是针灸腧穴中的一个特定穴,在膝关节外侧,腓骨小头的前下缘,是“筋会”,顾名思义,它对于与筋有关的病症有特定的疗效。由此可见治疗腰痛也不能拘泥于肾俞一个穴,而不再选取其他穴位治疗。

【医案2】

有妇人久病而腰甚疼,腰眼忌灸。医以针置火中令热,谬刺痛处,初不深入,既而疼止,则知火不负人之尤信云。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
故事

王执中曾经治疗过一个妇人。这个妇人原本已经病了很长时间,某一日突然出现腰部剧烈疼痛的症状。这是在久病肾气不足的基础上,又感受了寒邪的结果,常规应使用灸法治疗,但是王执中认为腰眼部位不宜施灸。于是他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把普通的毫针针尖放在火上烤,等针尖发红时取出针刺,并且不在疼痛处下针,而是针在妇人腰部疼痛部位的对侧,并且浅刺即出。经治疗,很快妇人腰痛的程度就明显减轻了。由此可知,还是应该相信“火”的温热之性在治疗这种寒凝血瘀所致的腰痛病症中的疗效不会让人失望。

【医案3】

壬戌岁,吏部许敬庵公,寓灵济宫,患腰痛之甚。同乡董龙山公推予视之。诊其脉,尺部沉数有力。然男子尺脉固宜沉实,但带数有力,是湿热所致,有余之疾也。医作不足治之,则非矣。性畏针,遂以手指于肾俞穴行补泻之法,痛稍减,空心再与除湿行气之剂,一服而安。公曰:手法代针,已觉痛减,仍可再服渗利之药乎?予曰:针能劫病,公性畏针,故不得已。而用手指之法,岂能驱除其病根,不过暂减其痛而已。若欲全可,须针肾俞穴。今既不针,是用渗利之剂也。岂不闻前贤云:腰乃肾之府,一身之大关节。脉沉数者,多是湿热壅滞,须宜渗利之,不可用补剂。今人不分虚实。一概误用,多致缠绵,痛疼不休。大抵喜补恶攻,人之恒情也。邪湿去而新血生,此非攻中有补存焉者乎?

(杨继洲《针灸大成》)
故事

杨继洲是明代著名的针灸医家,他总结了明以前的各种针灸著作的内容,写成《针灸大成》一书,成为明代以后一部流传最为广泛的针灸著作。明嘉靖四十一年,吏部有一位许敬庵大人,家住在灵济宫。有一次,他腰部剧烈疼痛,他的同乡董龙山先生便推荐杨继洲去给他看病。杨继洲在给他诊脉的时候,察觉到许大人的尺脉沉数有力。男子的尺脉固然可见沉实之象,但同时兼见脉数而有力,这是体内有湿热邪气的表现,这说明许大人的腰痛病性为实。之前给许大人看病的大夫一见是腰痛病,全都当作肾气不足来治,这样看来这治疗思路是不对的。原本杨继洲想给许大人扎针,但大人怕针怕得厉害,于是杨继洲改用手指代替针灸针,刺激他的肾俞穴(在背部,平第2腰椎,正中旁开1.5寸处),并施以手法达到补泻的作用。经治疗,许大人的腰痛略有减轻。后来杨继洲又让许大人空腹服下一剂除湿行气的汤药。服过药,腰痛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许大人问杨继洲:“你用手指代替针灸针给我治疗的时候,我就已经觉得疼痛减轻了,为什么还需要再服淡渗利湿的汤药呢?”杨继洲回答说:“常规的针刺方法是可以达到驱除邪气作用的。但大人生性怕针,我才不得已用手指点穴代替针刺治疗。但这种方法,怎么能够解除大人腰痛的病根呢,只不过是暂时缓解疼痛而已。如果想要完全治愈,仍旧是需要针刺肾俞穴的。只是现在既然已经决定不用针刺的方法,就必须配合用淡渗利湿的中药。大人难道没有听先贤说过:腰是肾之府,相当于全身最重要的一个关节。大人脉象沉数,多是因为湿热邪气壅滞于内所致,这时候应当用渗利的方法给湿邪以出路,而不能用补益的药来治疗。现在的大夫见腰痛一症也不分病性的虚实,都投以补药,这全都是误用药物的表现,最终会导致病程缠绵难愈,腰痛绵延不休。”

杨继洲认为,喜补恶攻的确是人之常情,但让湿热邪气得去而新血由此得生,这从根本上说其实是通过攻伐之法达到补益的功效。

启示:腰痛简便疗法

医案1中介绍了灸法。灸法可以分为艾灸和其他灸法。艾灸最常用,具体又可以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其中,艾条灸是最简单的一种。艾条灸可以做温和灸,即将艾条一端点燃后对准相应穴位进行熏烤,以保持局部皮肤温热能耐受的温度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也可以做雀啄灸,即将点燃的一端在施灸部位上,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活动。还可以做回旋灸,即点燃端与皮肤距离固定,但是左右移动或反复旋转地做灸法。通常温和灸用在慢性病上,后两种灸用在急性病上。

医案3中介绍了指针疗法。指针是以手指按压或爪切某些穴位,代替针刺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突发性病症,如虚脱、中暑、癔病及多种痛症(如胃痉挛、胆囊炎、胆石症、软组织急性损伤等)。亦可用于一些内伤外感杂病的治疗。指针最常用在体穴上,如针对性地刺激阿是穴,也可用在其他穴位如耳穴上。指针操作,一般有四种方法:切压法、点叩法、捏掐法、揉搓法。指针疗法简单方便,不需要额外的工具,非常适合紧急情况及在家日常保健中使用。

【医案4】

张子和女僮,冬间自途来,面赤如火,至隐阳病腰胯大痛,里急后重,痛则见鬼神。张曰:此少阳经也,在身侧为相火。使服舟车丸、通经散,泻至数盆,病犹未瘥。人皆怪之,以为有祟。张大怒曰:驴鬼也!复令服调胃承气汤二两,加牵牛头末二两,同煎。服之大下数十行,约一二缶方舍其杖策。但发渴,恣其饮水、西瓜、梨、柿等。张曰:凡治火,莫若冰水,天地之至阴也。约饮水一二桶,犹觉微痛,乃刺其阳陵穴,以伸其滞,足少阳胆经之穴也。自是方宁。女僮自言,此病每一岁须泻五七次,今年不曾泻,故如是也。常仲明悟其言,以身有湿病,故一岁亦泻十余行,病始已。此可与智者言,难与愚者论也。

(魏之琇《续名医类案》)
故事

张子和是金代的大医学家,为金元时期四大医家之一,是擅长用泻下药治病的代表人物。有一年冬天,张子和和女僮一起赶路。一路上舟车劳顿,女僮渐渐面色发红,后来面红如火。到达隐阳的时候女僮已经觉得腰胯部位疼得难以忍受了,并且还伴有里急后重。疼得最厉害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恍惚间看见了鬼神现身。张子和跟女僮说:“你这个腰胯部的疼痛,根据经脉走行于腰部和侧面的胯部,位置上属于少阳经,是相火内动引起的疼痛。”张子和给女僮找来舟车丸和通经散吃。吃过之后女僮就开始跑茅房,来来回回好几次,泻了有几大盆的量。这样大泻过后,女僮的腰痛症状还是没完全好。周围人看到这种情况都觉得很奇怪,这么有名的医生给你看病,还用了这么猛烈的治疗方法,正常来说什么严重的病都该好了啊。你这个一定不是普通的病,一定是有妖魔鬼怪害着你呢!这样的传言传到了张子和的耳朵里,他听到后非常生气,大声回斥道:“你们真是无知,病就是病,药效够了疾病就会好,哪里会有什么妖魔鬼怪附身,都是你们自己的胡扯!”接着,张子和又让女僮服用调胃承气汤。那汤剂本身二两,又加入牵牛头末二两,共同煎煮成一剂汤药。女僮服下这服药,又继续泻下了几十次。这前前后后总共泻了大约一大水缸的量,终于能丢开扶杖,自己走路。只是大泻过后,女僮很明显地觉得渴。张子和跟她说:“你尽情地喝水或是吃水果吧,像是西瓜、梨、柿子那些,都尽量吃。你还可以喝冰水,那是天地至阴之物,治疗热伤津液的病症再没有比它更好的药了。”最后女僮大约喝了一两桶的冰水,才觉得止渴。但是她仍旧觉得腰胯部还有轻微的疼痛。于是张子和给他做了针刺治疗。张子和选取足少阳经的阳陵泉穴(位置见医案1),即所谓的“筋会”,针刺这个穴可以有伸展拘挛经筋的作用。针刺过后,女僮果然觉得腰胯部变舒服了。事后女僮自己说:“其实我因为这个病,每年都必须用泻下法治疗5~7次,但是今年还没治过,所以才变得像这次这么严重。”张子和的学生常仲明听说了师傅的这一个验案,有所领悟。因为他自己就有体内湿气重的问题,于是他每年也用泻下十余次的方法来给自己治疗,最终湿气得以去除,身体轻松许多。

但是这种泻下的治疗方法,古代曾经盛行,现代病人断不可自己贸然使用,一定需要医生的指导。

启示:腰痛求因

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没有年龄的特异性,有时可伴有下肢的疼痛不适。腰肌劳损,腰部扭伤及腰椎间盘病变等均可见到腰痛的症状。

腰痛可有许多不同的分型:

医案2中介绍了寒邪侵袭的腰痛。所谓“寒者热之”,是针灸治疗大法之一。感受寒邪的腰痛,应当用有温热效果的方法去治疗,如火针,或是灸法。火针因其操作过程的复杂,不宜在家自己做。但是灸法操作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

医案3、4介绍了湿邪浸淫导致的腰痛。湿邪可以与寒邪相结合变为寒湿邪气,也可以与热邪相结合变为湿热邪气。治疗时应当在培补肾气的基础上注意祛湿,如此既扶正又祛邪,能使腰痛病症恢复得更彻底。如医案3中,先用点按肾俞的方法达到扶助正气、疏通经络的效果,又用淡渗利湿的中药祛除湿邪,使邪去病退。当然,正虚与邪盛也是有偏颇的。如医案3中以正虚为主,而医案4就以邪盛为主。具体应当辨证分析后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医案5】

一老人腰脚痛,不能行步,令灸关元三百壮,更服金液丹,强健如前。

(窦材《扁鹊心书》)
故事

窦材是宋代的一个医家。有一次有一个老人腰腿疼得厉害,影响走路,去找窦材给他看病。窦材让老人灸关元穴(腹部正中,肚脐下3寸),灸三百壮,并且配合服用金液丹。经治疗,老人腰腿疼的病症消除了,他又能像从前一样行走自如,并且脚步强健。

启示:腰痛选穴

医案1中介绍了两个治疗腰痛的常用穴位。

首先是肾俞。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故腰痛常常责之于肾气不足。肾俞是肾气聚集在背部的背俞穴,在补益肾气上有很好的作用。

其次是阳陵泉。阳陵泉是“筋会”,即所有筋脉运转不利出现的疼痛、肌肉萎缩、运动不利的病症都可以通过阳陵泉去治疗。腰痛时通常会出现腰部前屈或后伸的障碍及疼痛,此时针刺阳陵泉是个很好的选择。

本案介绍了关元穴治疗腰痛。老年人出现腰腿痛,通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元气衰退,骨质不再强盛所致。此时,灸关元穴有很好的培补元气,强健筋骨的作用。

【医案6】

吴孚先治君端之腰痛异常,从目内眦进药而愈。或问之曰:是乃睛明穴也,在目内眦红肉中,其脉行足太阳,经于腰背,下应足少阴,通于心。腹腰背之痛,以睛明进药,良有奇验。古来神圣有从耳进药者,病愈而耳聋,针之则愈矣。

(魏之琇《续名医类案》)
故事

名医吴孚先给君端治疗腰痛,用的是从目内眦给药的方法,之后君端腰痛的问题解决了。于是有人来请教他这样治疗的道理,他说:“其实我取的是睛明穴,这个穴在目内眦的红肉中。这个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而这条经恰好通行于腰背部,而且这条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联系,中医常说‘腰为肾之府’。一般来说,腹部和腰背部的疼痛,若从睛明穴给药,会有特别好的效果。自古以来的医家还有从耳给药的,但是别的病治好了,耳朵却聋了,这种情况用针刺的方法可以治好耳聋。”

启示:腰痛治在远端

本案提示我们,治疗腰痛时,除了可以选用局部的穴位外,还可循经在远端取穴,如本案取睛明、医案1取阳陵泉治疗腰痛,均体现了远端选穴原则。腰部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而睛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始穴,腰痛取睛明也符合《内经》“病在下者高取之”的原则。

本案中选用睛明穴,但不是通过针刺,而是通过外用给药。由此我们知道,腰痛症状除了直接进行针刺艾灸等治疗方法外,还可以用外用药来进行治疗。但是在本医案最后一句,除了告知我们可以通过耳部外用药治疗疾病外,还提示了这种疗法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耳聋。由此推断眼部外用药治疗腰痛不能保证没有副作用。尽管这种继发性的耳聋能够针刺治愈,我们还是要尽量避免造成继发疾病,相对来说采用针刺睛明就要安全多了,但是不建议患者自己在家用此法治疗,患者可用委中作为远端取穴,自针艾灸均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