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从发病学角度看,可将其概括为正虚、邪侵。然而其中又由各自不同的原因引起,而引起正虚邪侵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就是尪痹发生的原因。
对于痹病产生的原因,历代医家均相当重视外邪致痹,《素问·痹论》开篇即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又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后世医家多循此说,明龚信和龚廷贤在其《古今医鉴》曰:“至如白虎历节风……无非风寒湿三气乘之也。”清·庆云阁《医学摘粹》中曰:“历节风者,风寒湿之邪,伤于筋骨者也”。与外邪入侵有关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季节气候异常是指季节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如“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春天当温反寒,冬天当寒反热;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暴寒暴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超过了人体适应和调节能力,此时“六气”即成“六淫”而致痹。如《素问·本病论》曰:“天埃黄气,地布湿蒸,民病四肢不举,昏眩肢节痛,腹满填臆”;“少阴不迁正,即冷气不退,春冷后寒,暄暖不时。民病寒热,四肢烦痛,腰脊强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阳在泉,寒复内余,则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痛”;“厥阴在泉,客胜则大关节不利,内为痉强拘瘛,外为不便,主胜则筋骨繇并,腰腹时痛”。“六淫”中与痹病的产生较为密切的,莫过于风、寒、湿,上述《内经》条文,“地布湿蒸”示湿也,“少阴不迁正……春冷后寒”“寒复内余”示寒也,“厥阴在泉”示风也。本为六气,当至而未至,当去而未去,不当来而来,均可导致疾病的产生。另一方面,如清·尤怡《金匮翼·热痹》言:“热痹者,闭热于内也”,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卷七·痹》也指出:“有暑伤气湿热入络而为痹者”,《儒门事亲》则认为“痹病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合而为痹”。提示热邪致痹,也可见之。从临床上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往往遇寒冷、潮湿的气候而发病,且往往因气候变化而加重或缓解,均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异常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外因。
《素问·痹论》指出:“食饮居处为其病本”。其人居住在寒冷、潮湿地区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野外等环境中生活工作而易患痹病。《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临床上,也常有患者是因为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或者是长期在湿冷环境中工作,而导致病发。现代研究亦表明,寒冷和潮湿作为一种全身刺激因子,作用于具有某些遗传特征者的免疫系统,使其发生改变,从而促使类风湿发病。另外,寒冷和潮湿作为不良的环境因素,可能诱发或加剧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从而通过自身免疫机制发生类风湿关节炎。
导致邪侵引发痹病的另一个原因是调摄不慎,即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素问·五藏生成篇》曰:“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症因脉治·湿痹》也说:“或冲风冒雨,湿留肌肉,内传经脉,或雨湿之年,起居不慎,而湿之症作矣”。风寒湿为外在因素,如人能适时适地加衣添被,则可拒病于门外。如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病后及劳后居外檐下、电扇下受风,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等,则风寒湿之邪随而入体,成为致病因素。
因此,无论是季节气候异常、居处环境欠佳,还是调摄不慎均可引发外邪侵袭而为痹病。
外邪,无论是风寒湿,还是暑热之邪,其于尪痹而言,更多的是作为诱因,而真正的病因在于内虚,尤其是肾之虚损。《中藏经》云:“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也”,指出脏腑之亏虚而致痹也。同时,我们一再强调,尪痹有别于一般的痹病,因本病容易导致关节变形,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致残率相当高。“肾主骨生髓”,关节变形与肾之虚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为肝,《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阐述了肝肾先虚是外邪发为本病的决定性因素。再者为脾,肾为先天之本,而脾则为后天之本,先天有赖于后天的营养,故脾虚也在本病“内虚”中占有重要位置。凡可引起的肾、肝、脾亏虚的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本病的发生。
历代医家早已认识到禀赋不足是痹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或年迈体弱受孕,或早婚早孕,或多孕多产,或妊期失养,上述种种情况下出生之儿,均有可能出现肾气不足情况。其于痹也,如《医门法律·中风门》言“非必为风寒湿所痹,多先天禀赋肾气衰薄,阴寒凝聚于腰膝不解”,清·尤在泾指出:“盖非肝肾先虚,则先得水气,未便入筋骨;非水湿内侵,则肝肾先虚,未必便成历节。仲景欲举其标,而先究其本,以为历节多从虚得之也”。禀赋不足是痹病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肾主骨生髓,肾气之亏虚,导致骨之破坏。
过度劳累或安逸均可损伤正气,成为痹病的发病因素之一。首先,劳力过度致正虚进而可致痹。《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是提示劳力过度而导致正气的亏虚,损及五脏。《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其次,劳神过度及劳欲过度同样有损正气而致痹。劳神过度,主要指长期思考用脑过度,劳伤心脾,损伤肝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说:“以其尽力谋虑则肝劳,曲运神机则心劳,意外致思则脾劳。”其致痹也,如《中藏经》言:“气痹者,愁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劳欲过度,《中藏经·论骨痹》中说:“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或以身强而不惜精,或不知衰老而强入房,均可导致肾精之亏虚,下元不足,一旦感受外邪则直中于肾,而伤骨成残。再次,不仅过劳易伤正气,过逸同样有所遗害。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若长期不劳动、不锻炼,易使气血运动迟缓,营卫不足,运行不畅,而致痹矣。《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提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是对养尊处优者最贴切的描述。
首先是病后。无论患何种疾病,都是机体内外环境平衡失调的反映,病瘥之后,多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为阴阳未和,二为气血亏虚,三为正虚邪恋。总之,此时机体防御、抗病、调节能力下降,而易感邪致痹。病后所致正虚,可有营卫气血阴阳之不同,此时感受外邪易致痹病发生。《素问·痹论》说:“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其次是产后。妇女以血为本,《灵枢·五音五味》曰:“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这里“数脱血”除经、孕、乳外,产后脱血更为突出,然气血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资生,血脱而气往往随之也脱,以致气血亏虚,易感邪罹痹。清·傅山《傅青主女科》中曰:“产后百节开张,血脉流散,气弱则经络间血多阻滞,累日不散则筋牵脉引,骨节不利,故腰背不能转侧,手足不能动履”。宋·陈自明《妇人良方》曰:“妇人鹤膝风症,因胎产经行失调……而为外邪所伤”。古代医籍多称之产后身痛,临床上所见产后防护不慎,引发痹病甚多,且产后表现为气血亏虚的痹病。
首先,民以食为天,凡过饥或过饱均会导致脾胃受伤,长期的饥饿,或者长期的暴饮暴食,脾胃之气均会受损,是饮食不当的直接原因,如《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淫气忧思,痹聚在心”。《中藏经》曰:“肉痹者,饮食不节,膏粱肥美之所为也”;“血痹者,饮酒过多,怀热太盛”。其次,为食物的偏嗜,《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五味有偏嗜,即五脏有所伤。过酸伤肝,过甘伤脾,过咸伤肾,肝脾肾之气有所伤,即又有痹成之机矣。再次,饮食不洁,污浊之气入侵,寒湿、湿热、疫毒三邪蕴积肠内,由里出表,闭阻经络,流注关节,发为肿痛。
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与人体五脏密切联系,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相关联。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中藏经》曰:“气痹者,愁忧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肺伤则生气渐衰,则邪愈盛。留于上,则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腰脚重而不能行。”并提出“宜节忧思以养气,慎喜怒以全真,此最为良法”的防治原则。宋·陈自明《妇人良方》指出:“妇人鹤膝风……或郁怒亏损肝脾,而为外邪所伤”。临床上,也可见到因于家庭变故或自身情绪剧变而发病者,也有因情绪波动而加重病情者。
此外,痰浊瘀血是人体受某种病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引发新的病症。宋·陈言《叙痹论》谓:“凡人忽患胸背、手脚、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时时走易不定……此乃是痰涎伏在心膈上下,变为此疾”。清·林珮琴《类证治裁·痹证》云:“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内所阻,不能宣汗,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瘀血者,可以是久病而血气运行不畅成瘀,也可以是跌仆外伤,《灵枢·贼风》篇说:“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同为寒痹。”《类证治裁·痹证》还指出:“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临证指南医案》则曰:“经以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然经年累月,外邪留著,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痰瘀致病,可以单独致病,或痰浊致痹,或瘀血致痹,或痰瘀合而着于关节、肌肤,导致局部肿胀、疼痛,也可以相参致病,或参于风寒湿等外邪,或参于脾肾亏虚,甚者,贯穿于整个痹病过程中。
综上所述, 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在于气候异常,居处环境欠佳,起居不慎,禀赋不足,劳逸过度,久病大病之后、产后,七情,饮食,跌仆外伤等诸多因素,致邪侵、内伤、痰瘀相互作用而发病。即在正虚的基础之上,风寒湿邪侵入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或内生痰瘀之邪,痹阻经络,气血不通而发为本病。
二、病机
尽管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多数医家基本认可本病“正虚外感”这一病机,本病是本虚标实之证,虚实夹杂是其特点,以肝肾不足、脾胃亏虚为本,外邪侵袭、湿热阻滞及痰瘀互结为标。其中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焦树德教授对本病有着深刻的认识,提出了“尪痹”的病名,以区别于其他痹病,并指出了“肾虚寒盛”是本病的根本病机,本病比一般的风寒湿痹更为复杂,病情更为深重,主要是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尤其是寒湿之邪,已经深侵入肾,并影响到肝,而致骨损筋挛。然而因本病病程长,病情复杂,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又错杂了脾胃虚弱、湿热痹阻、痰瘀阻络等病机。分述如下:
焦树德教授认为,肾虚寒盛是尪痹的根本病机,其特点主要表现在:①素体肾虚,寒湿深侵入肾。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遗精滑精,房室过度,劳累过极,产后失血,月经过多等而致肾虚,正不御邪。肾藏精、生髓、主骨,为作强之官。肝肾同源,共养筋骨,肾虚则髓不能满,真气虚衰。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如寒湿偏胜,则乘虚深侵入肾。肾为寒水之经,寒湿之邪与肾同气相感,故深袭入肾。肾主骨,肾虚邪侵,经络痹阻,血气不行,关节闭塞。肾虚不能生养肝木,肾主骨,肝主筋,筋骨失养,渐至骨松筋挛,关节变形不得屈伸。甚至卷肉缩筋,不得屈伸,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几成废人。②冬季寒盛,感受三邪,肾气应之,寒袭入肾。《素问·痹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时”指五脏气旺之时(季节),肾旺于冬,寒为冬季主气。冬季寒盛,感受三邪时,肾先应之,故其中的寒邪可伤肾入骨,致骨重不举,痠削疼痛。肾为肝母,肝肾同源,肾主骨,肝主筋,筋骨失养,久而关节肢体变形,成为尪羸难愈之疾。人于冬季感受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则寒湿之邪可首先侵肾入骨,而渐成尪痹。③复感三邪,内舍肾肝。宋·张锐:“夫痹者……此由人体虚,腠理开,则受于风邪也,其邪先中经络,后入于五脏。其以春遇痹者为筋痹,筋痹不已又遇邪者,则移入于肝也……冬遇痹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又遇邪者则移入于肾”。痹病若迁延不愈,又反复感受三气之邪,则邪气可内舍其所合而渐深入,使病变复杂而深重。冬春之季,天气尚寒冷,此时复感三邪,寒风气胜则可内舍肾肝,筋骨同病,渐成尪痹。正如《素问·痹论》所说:“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多年临床实践发现,除肾虚寒盛外,脾胃虚弱亦可引发尪痹。金·李东垣《脾胃论》曰:“脾病,体重节痛,为痛痹,为寒痹,为诸湿痹”,并提出使用“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及诸甘温药亦可”。《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此虚也,一则虚邪贼风,一则人之正气虚也。脾位于中焦,主运化、升清和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脾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致痹,其一,“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太阴脾在天气即为湿,故湿气也最易伤及于脾,脾喜燥而恶湿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则沉阴且布,雨变枯槁,胕肿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病本于肾。太溪绝,死不治。”太阴司天,湿气偏胜,民病脾虚湿盛者,也会见及骨痛阴痹。其二,脾虚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营卫失调,卫外不固。此时再加之调摄不慎,感受风寒湿邪,则易成痹。故《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其三,脾虚也可导致先天之本功能失调,肾主骨,故直接与骨有关系非肾无疑,但脾为后天之本,肾的功能得以正常进行,也需脾的支持,如前所引《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太阴司天“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病本于肾”,是脾病及肾也。其四,脾虚不能运化水湿,《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水湿停滞于体内则形成痰,阻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则成痹病。故脾胃虚弱是尪痹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岭南地处祖国的南端,其南濒临南海,北以五岭为屏障,属亚热带季节性气候。又由于长年受偏东或偏南暖湿气流影响,气候炎热多雨,空气湿度大。长居此者,易生湿热而致病,湿热郁结四肢、关节,则产生痹病,可见关节肿痛,触热,伴见发热,口干口渴。人体感受湿邪,随人体阴阳的盛衰以及湿浊停留的久暂发生转化。邪气侵入人体后,素体阳盛者,虽感受寒湿之邪,邪气入内之后,从阳化热,从而不见寒象,反而出现湿热证。如清·薛生白《湿热病篇》曰:“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湿热内生,影响气机运行,外则痹阻四肢,而产生关节红肿热痛等不适,如清·尤怡《金匮翼·热痹》言:“热痹者,闭热于内也……脏腑经络,先有蓄热,复遏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也化热,则热痹翕然而热也。”又有因于暴饮暴食,饥饱无度,偏嗜醇酒厚味或过食辛辣,则损伤脾胃,导致中焦运化失司,湿浊内生,积久化热,而成湿热。金·李东垣《脾胃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其致痹也,如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所言:“有湿从内生者,以水不化气,阴不从阳而然也,由于脾胃之亏败。其为证也……在经络则为痹,为重,为筋骨疼痛,为腰痛不能转侧,为四肢痿弱酸痛。”清·叶天士认为“湿热入络为痹”,顾松园则于《顾氏医镜》中提出:“邪郁病久,风变为火,寒变为热,湿变为痛。”湿者,阴邪也,感受湿邪,与脾相求,而伤脾,阴邪则伤阳,轻者,脾阳受伤,重者,则更深侵于肾,脾虚失健运,肾虚则温煦、推动无力。湿邪凝聚则成痰,阻滞经脉。热者,阳邪也,易伤津耗气,津伤则结,气伤则推动无力,是又为痰为瘀。
瘀血痰浊可以是诱发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也是类风湿关节炎病邪作用人体的病理性产物。痰、瘀的病理变化,似乎各有其源,然而追溯其本,痰来自津,瘀本乎血,津血同源,津液是血液重要组成部分,而血的一部分渗出脉,也成津液,二者均源于脾胃之水谷精微。二者皆属阴精,而阴精为病,必然表现为津血的亏耗和留滞,津灼为痰,血滞为瘀,此痰瘀实为同源。有因风寒湿邪侵袭,血气凝结可致津液停聚,变生痰饮而致痹。《素问·五藏生成》曰:“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指出瘀血与痹病的关系。《灵枢·周痹》:“风寒湿气客于外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灵枢·痈疽》:“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寒性收引,而致津血运行不畅,又湿性重浊黏腻,停聚日久则凝而为痰,又热伤津耗液,炼液为痰。《医林改错》言:“总滋阴,外受之邪,归于何处?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症何难。”提出了“痹有瘀血说”。有因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痰瘀,如脾胃,脾胃化生津血,脾胃受损,失健运之能,推动无力,水液不能运行,停于体内,或注于关节,导致痰瘀内生。如《冯氏锦囊秘录》曰:“津液受病,化为痰饮,或吐咯上出,或凝滞胸膈,或留聚肠胃,或流注经络四肢,遍身上下,无处不到。其为病也……或四肢麻痹不仁,百病中多有兼痰者。”有因久病而入络者,久病不愈,必耗伤正气,气虚运行津血无力则津停为痰,血滞为瘀;阳气亏虚,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血行不畅,水液停聚,导致瘀血、水湿及痰饮内生;阴血亏虚则血脉不充,血行不畅而为瘀,阴血亏虚,虚火内生,灼津为痰。血行不畅或血溢脉外,留滞局部,而致使局部血行不畅,筋脉肌肉失养,抗御外邪能力低下,风寒湿或风湿热邪乘虚而入,加重脉络痹阻,导致痹病。如《痹证治验》曰:“血行不畅或血溢脉外,留滞局部,而致使局部血行不畅,筋脉肌肉失养,抗御外邪能力低下,风寒湿或风湿热邪乘虚而入,加重脉络痹阻,导致痹证。”痰浊瘀血致痹初起并不一定兼夹,而是以痰浊或瘀血为主。痰浊瘀血既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所以痰浊瘀血导致的痹病往往病因互相交错,病机错综复杂,痰浊瘀血并见,病程较久,症状复杂怪异,诸多症状交互出现。
综上,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病证。类风湿关节炎整个发病过程中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正气虚则易感受风寒湿等外邪而发病,随病情的发展,病邪的深入,又进一步损伤正气,正虚应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但疾病进程中的每一阶段又有其主要矛盾。临床重视本虚标实之病理基础,本虚主要是肾气不足、脾胃亏虚,标实为外邪及有形病理产物,如瘀血、痰浊等。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关节炎,其有别于其他关节炎之处,主要在于一则病程长,缠绵不愈,二则会引起关节变形,三则会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其他脏器的病变。究其原因,本病之起病,起于其人体之正气虚衰,尤其是肾气亏虚。太阳为表,卫外而为固,少阴与太阳相表里,若少阴先虚于前,则太阳不能卫外于后,若此时或因于气候异常、或因于居处环境不佳等,风寒湿之邪袭于人体表,遂乘虚而入,直中于少阴,从阴内注于骨,而导致关节疼痛,肾不能生骨,则又会令骨节变形。因于体虚,如脾气亏虚,邪气深侵,其中又兼有湿邪或湿热之邪,久留而不去,故使疾病缠绵而难愈。痰瘀因滞而生,寒、湿、热、痰、瘀相互纠结,结节、痰核遂生,骨节亦为之变形,病势亦因之而缠绵。阳气者,养生之本,肾者,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而肾阳不足,则一身之根本动摇,余脏不能得肾精之温养,又加之寒湿痰瘀之纠结,故易使其他脏器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