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贵津沽脏腑推拿心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上篇】 津沽脏腑推拿正本清源

第一章 脏腑推拿溯源

推拿,是最古老的一门医术。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在人体经络、腧穴或一定部位上,进行防治疾病的一种特殊方法。推拿起源于人类自我防护的本能,在人类与自然界生存争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损伤及疼痛时,人本能地用手去按压、抚摸损伤处以减轻痛苦,这就是推拿按摩的雏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医学的发展,推拿按摩逐渐成为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

脏腑推拿,蕴含于推拿防治内、妇科等疾病的发展过程之中,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脏腑经络学说,在人体体表运用推拿手法调理脏腑,预防疾病的一种疗法。我国第一部推拿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一书已亡佚,导致推拿史实资料记载的断档。而脏腑推拿虽无专著却因其与内科、妇科等交叉融合,最终有幸在众多综合性专著中被持续记录下来,并留存至今。未来,尚有更多的推拿古籍需要后人去挖掘、研究。

第一节 脏腑推拿源流

文献记载,“疾”在古代殷墟甲骨文中写为“img”。今人对甲骨文“疾”字的研究:“img”表示人,“img”表示人腹部有病,“img”表示病人所卧之床,“img”表示手,“img”则表示古代人患腹部疾患,用手按摩进行治疗。说明了远古人类患病后,采用腹部按摩治疗疾患。

一、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是推拿形成的萌芽阶段,也是脏腑推拿的雏形期。除了殷商甲骨文中的“疾”字外,还有“拊”“金”字等。其中,“img”为“拊”字的初文,《说文解字》解释:“拊,img也。”“img,摩也。”“img”即按摩的象形文字,《卜辞》中也多处记载心腹疾病要用腹部按摩治疗。另外,殷字的金文“img”,仿佛左边一人袒露腹部,右边一人手持器具拊治左边人的腹部。这些都是脏腑推拿的雏形。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巨著《五十二病方》涉及推拿内容最多,记载了按、摩、抚、蚤挈、中指搔、刮、捏7种按摩手法,同时还运用了木椎、筑、钱币、羽毛、药巾等形式多样的按摩工具,并详细记述了内科、小儿科等17种病证。

另外,同时期还出现了最早的导引行气文献,即:战国时期镂刻在一块十二面棱柱状玉佩上的45字铭文。该段铭文现存于天津博物馆,里面蕴藏着呼吸导引的深邃内涵。马王堆帛画《导引图》描绘了捶背、抚胸、搓腹等44种导引姿势,是现存最早的自我脏腑按摩治疗和保健的图谱。

二、秦汉时期

脏腑推拿在秦汉时期更多的是对前人经验的全面整理与系统总结。先秦两汉时期成书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书中记载了按、摩、推、拊、扪、循、切、抓、揩、弹等10余种按摩手法。另外,该书记述按摩治疗痿、厥、寒、热、腹痛、心痛、不仁、卒口僻、积、痹等多为脏腑病,还总结出按摩具有行气、活血、止痛、舒筋、通络、镇静、退热等作用。同时,该书还记载了最早关于伏冲之脉的内容,伏冲之脉是后世脏腑推拿的主要治疗部位,《灵枢·岁露论》云:“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指出伏冲之脉位于脊内,明代《类经》注:“伏冲之脉,即冲脉之在脊内,以其最深,故曰伏冲。”《灵枢·百病始生》云:“其著于伏冲之脉者,揣揣应手而动。”这些内容是脏腑推拿理论始出之处。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被后世公认为是最早的推拿专著。该专著标志着推拿的治疗体系已经形成,可惜已经亡佚,这对推拿发展来说是巨大的损失。但从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的记载,我们仍可感受到这一时期推拿的成就,特别是脏腑推拿的应用。

这一时期很多著名的中医大家都有用按摩治疗脏腑病的记载。西汉医家淳于意精通医道,辨证治病多验。司马迁把他与扁鹊合并立传。《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淄川王病,召臣意诊脉,曰:‘蹶上为重,头痛身热,使人烦懑’。臣意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病得之沐发未干而卧。诊如前,所以蹶,头热至肩。”这段文字介绍的就是淳于意运用按摩治疗头痛,以“寒水”做介质,按摩头面部,与针刺合用,治疗头痛、身热、烦满。

另外,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家张仲景,治病虽以中药方剂见长,却十分重视按摩,在其所著《金匮要略》中,总结出推拿可“救自缢死”,以及应用膏摩治疗“四肢重滞”。如《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记载了最早的救治缢死内容,言:“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稍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此法最善,无不治也。”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中也曾记述:“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同时,还载有头风摩散用于按摩治疗头痛。

三、晋唐时期

晋唐时期是按摩手法的繁荣时期,按摩疗法不但得到政府的认可,同时脏腑推拿发展逐渐形成,并表现出鲜明的特色。

在这一时期,按摩疗法位列医学教育四大科目之一,并形成了规范的治疗范围。《旧唐书》记载:“按摩博士一人,从九品下。按摩师四人,按摩工十六人,按摩生十五人。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消息导引之法。”晋唐时期的几部重要的方书中都有关于按摩术的大量记载,尽管涉及的临床内容数量较少,但基本覆盖了临床各科,为后世各科按摩术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此时期的脏腑推拿也逐渐显露端倪,在脏腑病、急症及保健方面,特色突出。《外台秘要》整理和保存了大量晋唐时期的医学著作。其中记载的按摩治病范围大为扩展,脏腑疾病涉及了伤寒、腹痛、头风、偏枯、水肿、骨蒸、反胃、呕逆、惊痫、真心痛等。如《外台秘要》论伤寒篇曾记载:“伤寒二日……故得病二日,内热鼻干不得眠也,夫诸阳为表,表始受病在皮肤之间,故可摩膏火灸发汗而愈。”《诸病源候论》言:“正偃卧,以口徐徐纳气,以鼻出之……口纳气七十所大振腹,咽气数十,两手相摩,令热以摩腹,令气下。”《外台秘要》亦推崇膏摩,单一个陈元膏就以会稽太守身份现身说法,陈述此方可治痹病、腰痛、积聚、头眩等症。

葛洪的《肘后方》则以救治急症、重症内容为主,记载了用按摩治疗昏迷、心腹疼痛。《肘后方·救卒中恶死方》言:“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肘后方·治卒心痛方》言:“闭气忍之数十度,并以手大指按心下宛宛中取愈。”《肘后方·治卒腹痛方》言:“令卧高一尺许,拄膝,使腹皮踧,气入胸,令人抓其脐上三寸便愈。”此书还描述了捏脊疗法治疗急腹症,“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这与现代医学的院前急救理念相吻合,而按摩急救措施更具有针对性。

唐代医家孙思邈擅长养生,倡导保健按摩和膏摩疗法,集中介绍了天竺国按摩与老子按摩法两套按摩养生术。其所著《孙真人海上方》云:“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养生方导引法》言:“若腹内有气胀,先须暖足,摩脐上下并气海,不限遍数,多为佳。”这些都是脏腑推拿应用于预防保健的具体体现。而另一部著作《黄庭经》作为道教上清派的重要经典,曾论述:“面部水王对生门,生门者脐也,闭内气,鼓小腹令满,以手摩一周天。”是脏腑推拿与道家思想的第一次结合。

四、宋元时期

到了宋元时期,按摩因为受封建礼教的约束,导致从秦汉直至隋唐时期所呈现的上升势头一度受挫。宋太医局取消了隋唐时期以来近400年的按摩科设置,官方按摩教育及医事的改革也间接阻碍了按摩技术的传承发展。

然而,按摩疗法所具有的实用、简便、有效的特点,却深得病人及医家的信赖,或并入他科(如:正骨科、金镞科、大小方脉科),或在民间得以保存并流传,有关按摩的资料也屡见不鲜。特别是此期按摩理论及手法得到进一步的总结、归纳与分析。其中,宋代重要的医学专著《圣济总录》将按摩作为专论单列,对按摩疗法进行了充分的总结和归纳,被认为是在世最早最完整的推拿记述。其认为推拿与导引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就推拿的含义及按法与摩法的区别进行了阐述,《圣济总录》言:“世之论按摩,不知析而治之,乃合导引而解之。夫不知析而治之,固已疏矣,又合以导引,益见其不思也……大抵推拿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雍蔽者以之发散,抑遏则剽悍者有所归宿。”此书对手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分别进行了分析。

另外,与推拿特别是脏腑推拿的相关记述散落于各类书籍中,也可被认为是当时推拿被官方取消后,依附于其他科发展的佐证。如《圣济总录》在记述大便不通一病治疗时,曾将杏仁、葱白、盐三味,同研如膏,与脏腑推拿结合,摩脐三百转以治疗大便不通。《儒门事亲·卷十五·解利伤寒第五·双解丸》也记载有:“适于无药处,初觉伤寒、伤食、伤酒、伤风,便服太和汤、百沸汤是,避风处先饮半碗,或以齑汁亦妙;以手揉肚,觉恍惚,更服半碗;又用手揉至恍惚,更服,以至厌饫,心无所容,揉吐汗出则已。”揉法配合内服药物,内外兼治,通过催吐、发汗以治疗伤寒、伤食、伤酒、伤风。可见当时脏腑推拿在各科中的广泛应用。

五、明清时期

明代初期,太医院重设按摩为医学十三科之一,按摩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并在临床各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膏摩以及养生保健按摩理论进一步发展完善。

到了明隆庆五年(1571年),由于太医院改建,原十三科并为十一科,按摩科和祝由科同时被撤销,按摩不得不由官方性质转入至民间发展,或依附于其他专科发展。针对这段历史,有学者认为当时推拿手法粗暴、意外频发是其被撤销的原因之一。如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今见按摩之流,不知利害,专用刚强手法,极力困人,开人关节,走人元气,莫此为甚。病者亦以谓法所当然,即有不堪,勉强忍受,多见强者致弱,弱者不起,非惟不能去病,而适以增害。用若辈者,不可不慎。”直接点出了当时推拿手法的粗暴以及滥用。另外,也有学者认为,由于当时道士混迹于太医院并成为御医和院使,使得嘉靖帝求仙问道、不理朝政20余年;至隆庆时期,隆庆帝与内阁首辅高拱实施的吏治改革,对道士们在宫内的大本营——太医院祝由科和按摩科进行了打压,这也是直接或间接导致按摩科没落的原因。然而,尽管推拿发展面临了巨大的发展阻力,但作为一个有着广泛受众基础,又以实用、有效、简便为特性的学科,它仍然顽强存在。

此期,有别于官方伤科推拿、脏腑推拿的衰败,民间小儿推拿的发展是一片繁荣景象。明末清初,“推拿”一词出现于当时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等著作中,此时小儿推拿理论及技术操作逐渐形成,并由此涌现出了大量的儿科推拿文献,刊印了一批推拿专著。后世在评价此期的推拿学术时,认为“隆庆之变”是改变时局的巨大因素,明清推拿按摩疗法不仅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临床经验也不断完善和丰富。推拿按摩手法丰富多彩,既有单式手法,又产生了许多复式手法,尤其因小儿推拿的兴起,使治病范围逐渐增多。

此期的脏腑推拿,由于受制于“隆庆之变”影响,加之封建礼教对于男女间治疗性接触有着更加严格的限定,除宫廷及民间少有应用外,其他多是与主流医学的配合应用。脏腑推拿逐渐沦为医学“附属品”,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脱离了当时的主流医学。部分内容仅散见于当时的医学全书,难提专著。如明代龚廷贤所著《万病回春》曾记载揉脐法治腹中寒,言:“用吴茱萸二三合、麸皮一升、食盐一合,拌匀热炒,以绢包之,于腹上下热揉熨之,自然有效也。”又如徐春甫著《古今医统大全》中治产后胎衣不下者,言:“黑豆一合,炒熟,醋煮之五七沸,去豆服醋一盏,作三四次饮之,以热手摩产妇小腹,顺摩即下。”

六、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极力推崇西医,并不倡导中医。在1929年,由国民党政府公开提出废除中医的政策,把中医视为医疗卫生工作的障碍,中医学包括推拿学因此受到了更严重的摧残。但由于推拿疗法不可磨灭的实际疗效,这个时期在民间发展却活跃并日益流行开来。在这个时期,“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的方式使推拿学术流派得以传承和发展,并且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理论体系。

另外,随着西方医学思想的流入以及封建王朝的灭亡,之前束缚脏腑推拿发展的封建礼数土崩瓦解。脏腑推拿也由之前散在于宫廷、民间之中,逐渐形成流派得以传承。比较有名的流派包括:脏腑图点穴流派、古法腹部按摩流派、骆氏腹诊流派等。

其中,脏腑图点穴流派发源于清末民初,相传流派创始人王文年轻时咳血多年未愈,幸遇一道人施治,并留赠《推按精义》一书,后王文朝夕钻研此书,尽明其精髓,以按摩为人治病。其特点以点穴为主要手段,手法调治人体气血,特别提出“阑门”穴可贯通上中下三焦气机,为该派治病的关键穴位,流派代表作有《脏腑图点穴法》一书。保定高阳县安纯如所创古法腹部按摩,则融合了道家医理精髓,以腹部上脘、中脘、下脘作为主穴,以按、摩、揉、运为主要手法,将按摩部位划分为五层,根据病情施以攻、散、提、带四种导引疗法,以实现补泻、疏散、平调的治疗效果。河北武邑的骆俊昌则在早年随其父骆化南学习养生之法、家传推拿治病之法后,又继承了几近失传的古代腹诊方法,由此创立了“腹诊推拿法”。通过腹诊辨证来选用不同手法,强调推拿不应仅是针对疾病对症的局部操作,更应该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的整体治疗。另外,同期出现的上海内功推拿流派以擦法为主要手法,应用时还有一套常规操作方法,对于治疗内科妇科疾患效果也很明显。

近代这几大推拿流派的发展,还有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创立与发展并不局限于地域,反倒都有一个由南到北或是由北到南的流传。

七、新中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党和国家的充分重视,脏腑推拿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脏腑推拿学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整理,并出版了大量的新著作。如以流派和独到经验见长,中医基础理论与推拿临证知识相结合的通俗著作《腹部按摩学简编》《袁氏按导学》《曹锡珍经穴按摩疗法》《脏腑图点穴法》《中医学解难·推拿分册》等;以临证专科形式出现的如《脏腑经穴按摩》《胃病推拿法》;也有集大成之类的巨著如《中华腹部推拿术》《中国按摩大全》《中国推拿》《中华推拿大成》等等。纵观推拿现代著作,其共同特点就是推拿理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较以往历朝历代明显增强,特别是在推拿原理和机制方面有所突破,增加了现代研究的佐证,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多结合西医学的诊断和解剖知识。

脏腑推拿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的保护与重视,其中天津陈志华、保定王红星、深圳骆仲遥等均以“脏腑推拿”为主体申报了国家、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科传承的“津沽脏腑推拿疗法”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首批民间特色诊疗技术;长春王之虹等传承的“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传承工作室;北京臧福科的振腹疗法也在海内外声名远扬。

脏腑推拿科研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后,科研人员应用现代技术和现代医学知识对推拿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如脏腑推拿施术后,观察受术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足背皮肤变化情况,以评价其对下肢血流的影响。脏腑推拿施术后,对受术者脑电波的观测,以评价其对脑功能的影响,都开创了脏腑推拿研究的先河。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天津、北京、长春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围绕脑-肠互动理论、HPA轴、糖脂代谢等方向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并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学者们正逐步为世人揭开脏腑推拿这一奇特疗法的神秘面纱。

第二节 “隆庆之变”对脏腑推拿的影响

明朝初期,按摩短暂复兴,但随着隆庆五年对太医院的改革,明太医院从十三科削减为十一科,按摩科、祝由科被撤销。这一事件使得原本正规、官方的按摩医术被撤销,按摩由此进入了低谷期。

后世学者在记录这段历史时,称之为“隆庆之变”。作为影响推拿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我们认为这既有其发生的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后人在评述此事时,有两种意见。部分医家认为“隆庆之变”的出现是当时依附于祝由、按摩二科的道士御医迷惑嘉靖,使其好道求仙、不问朝政,导致隆庆变革,按摩一科因此遭受牵连的结果。亦有部分医家认为是当时推拿手法粗暴,意外事故频发,导致的按摩一科被废除。然而,这些仅是按摩从太医院被撤销的导火索,真正影响按摩推拿的还有那一时期深刻的社会背景,特别是按摩推拿长期以来重术不重道这一错误的传承发展模式。

一、按摩科被取消的原因

(一)封建礼教对手法医学的限制

手法直接接触人体肌肤,是按摩推拿治疗的主要特点。但这种接触治疗在明代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当时的《医学入门》(公元1515)记载了一则医律,说的是在给妇女诊治时,医生必须要托她的家人先问症色、舌和饮食情况,然后根据她的病情,如病重就隔床帐诊之,如病轻就隔门帷诊之。而诊脉时,妇人则必以薄纱罩手,医者自袖薄纱,由此可见封建思想是多么严重。明代著名医学家龚廷贤在其所著的《万病回春》(公元1587)中就曾愤慨地提及:“常见今时之人,每求医治,令患者卧于暗室帷幕之中,并不告以所患,止令切脉;至于妇人,多不之见,岂能察其声色?更以锦帕之类护其手,而医者又不便亵于问,纵使问之亦不说,此非愈求愈病,将以难医?”可以想见,在如此严酷的封建思想统治下,以人体接触为特点的按摩疗法生存环境是多么紧张,也就不难理解最终推拿按摩被取消。

(二)隆庆五年的社会变革

隆庆之父嘉靖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明朝皇帝中最有才华的一位。他为人聪慧勤奋,经常批阅奏折到后半夜,但是到了晚年开始访求方士,好道求仙,享祀佛经。《万历野获篇》曾记载嘉靖帝“至穆宗以壮龄御宇,亦为内官所蛊,循用此等药物,致损圣体,阳物昼夜不仆,遂不能视朝”,足见当朝皇帝的荒诞。与此同时,道士混迹于太医院按摩、祝由二科,并成为御医和院使,“道士们”权倾朝野,参政议政,这也直接导致了道士们与当朝大臣的分庭抗礼。

到了隆庆帝继任,以徐阶为首的朝廷大臣上书要求皇帝重立教条,大力改革,在嘉靖过世之际,他们立即颁布了“方士悉付法司治罪”令,将那些使嘉靖沦落失态、遗臭万年的道士们治罪,原为道士依附的按摩、祝由二科也归入他科或被取缔。另外,由于明朝中后期,与蒙古、倭寇战乱频发,削减官吏、节约支出,按摩等科沦为裁减对象。这也是按摩被取消的第二个原因。因此,我们说“隆庆之变”,时局占了重要的作用。

(三)手法意外的负面影响

手法治病要在安全范围内操作想必是推拿从业者首先要注意的,但由于受明代医疗水平的局限,当时的按摩推拿医家没有对手法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行系统的整理。同时,对手法操作的精细程度和准确性也没有太多规范性的要求。再者,按摩推拿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在此背景下,由按摩推拿手法造成的意外事故就时有发生,因此这一现象便引起了当时医家们的重视。张介宾就曾经在他撰写的《类经》中论述:“今见按摩之流,不知利害,专用刚强手法,极力困人,开人关节,走人元气,莫此为甚。”这里的“开人关节”后世多认为指伤科推拿,因为伤科推拿中的整复手法在临床治疗时,往往需要活动关节。而“走人元气”的推拿方法则争议较大,有学者认为是脏腑推拿,因为脏腑推拿的作用更多是治本。但不论伤科推拿还是脏腑推拿,均说明当时按摩推拿手法的滥用。明朝专著《类修要诀》也劝人不要接受按摩,建言:“劝君更莫将摩按,按摩血脉终分散。只是搓揉自己行,自己行时甚方便。”同期的《古今医统》亦云:“是法(指按摩等法)亦绝不传。其仅存于世者,往往不能用,用或乖戾,以致夭札而伤者多矣。”这些手法误治情况给当时按摩推拿的形象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也是导致按摩科被取缔的间接原因之一。现在有许多只懂西医的临床医生对推拿按摩不认可,其实和当时明朝的中医是一样的。而这种对按摩术的批判,是在明朝以后才大量出现的,这也间接说明按摩推拿在明朝存在了断档。从另一方面,也提示了今天的推拿医生应该明确推拿的应用范围,清晰它的适应证以及禁忌证。同时,只有进一步提高推拿疗法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才能不再重蹈“隆庆之变”的覆辙。

(四)长期缺乏理论指导

长期以来推拿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也是推拿学科发展受到阻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文字记载的传播要比口述留存的时间更长、更容易保持其原汁原味。但是,历代按摩推拿医家却大多重“术”不重“道”,《黄帝岐伯按摩十卷》以后再未见过一本有关推拿的专著就是明鉴。反观方药著作却多如牛毛,无论是中医名家张仲景、孙思邈、叶天士、朱丹溪等留下的鸿篇巨制,还是无名医者留下的小篇专著,都说明了其深厚的中医理论承袭及方药演变。

推拿手法在中国医学历史长河中逐渐失去主流地位,与推拿缺乏理论传承不无关系。我们目前能检索到的脏腑推拿内容多存在于全科专著或者外科专著,即便如此,推拿也是与药物配合应用而较少单独应用。这样的发展,推拿又何谈壮大,进而受到政府的重视呢?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缺乏推拿理论的总结,推拿学术理论难以进步和优化。临床推拿逐渐偏离中医辨证理念的精髓,治疗病种不断减少,丢失了内科、妇科等临证特色。加之当时医家思想保守,大多抱着“传子传贤,不孝不贤,报卷长眠”的思想,很难将自己多年的技艺传给他人,也使得推拿这个学科传承较为曲折。而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认识、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如果未被甄别就代代传承的话,现代推拿难保其原始的面貌。因此,我们现在考察了解到古人对脏腑推拿的认识,也只能通过这些非专著内容得到不全面的佐证。相信随着现代考古技术的发展以及大量推拿医学文献的出土,必将逐渐揭开千百年来推拿的本来面目。

综合以上,推拿发展固然受到了特殊历史事件的影响,但真正影响推拿使其没落的还是当时推拿医家的重术不重道,以及历代推拿医家落后的传承思想。传统推拿的发展早已偏离了原本的脏腑病治疗轨迹,造成了脏腑推拿传承的断档。尽管伤科与小儿推拿流派纷纷兴起,但整个推拿学界对传统推拿的传承已出现了偏颇。

二、“隆庆之变”后按摩的分化

隆庆五年按摩科被取消后,按摩不得不依附于其他专科或在民间发展,此是推拿逐渐没落的标志。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正规的专科在没有政府的支持下,独立发展又怎能有好的结果。之后其被逐渐分化为三个方向,也逐渐形成了现今推拿的主要方向,也算是“因祸得福”。

(一)以“正骨手法”的名义,依附于正骨科

手法在治疗骨折、脱位中的作用和优势,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清代太医院教科书《医宗金鉴》对正骨手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强调“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并正式提出了“摸、接、端、提、推、拿、按、摩”之正骨八法,包含检查诊断、复位、治疗康复、病因病机及治则等方面,是对中医正骨手法的一次全面科学的总结,亦代表了当时正骨科的繁荣发展。在《伤科大成》《疡医大全》《伤科补要》《伤科汇纂》《石室秘录》等书中则记述了以推拿按摩术配合正骨手法治疗关节错位脱位的记载,可见当时推拿已经边缘化,仅能依附其他科来发展。

(二)小儿推拿此期得以兴盛

明代中后期,随着按摩的取缔,除部分推拿医家依附正骨科发展外,另有部分推拿医家开辟了小儿推拿的新领域,此期出现了大批记述小儿推拿的著作,足见其发展的广泛。而我们现在常说的“推拿”一词就出自于明代张四维的《医门秘旨》,该书简要地记载了小儿推拿的内容,并且绘有“推拿掌法图”。

“推拿”一词出现于明朝太医院取缔按摩科之际,也并非巧合。从其成人的治疗范围到专门治疗小儿,由“按摩”改称“推拿”,相信这是当时推拿医家不得已而为之。

(三)脏腑推拿流落民间或隐于宫中寻求生机

由于脏腑推拿需要完全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胸腹等部位,这在当时的社会是被严格限制的。而此期的脏腑推拿,又无法像伤科推拿一样依附于他科,因此只能流落民间或隐于宫中,蹒跚前进。在我们整理的资料中,有一点可以佐证脏腑推拿在当时宫中的发展。当代推拿大师曹锡珍曾拜前清御医孙仲选为师,学习按摩推拿,而他的典型特色即是经穴按摩,从这点可见脏腑推拿在宫廷内皇室的发展。另外一条佐证是,由于连年战乱,河北一带常年饥荒,民不聊生。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脏腑推拿得以应用,缓解了大部分民众的疾苦,并在河北保定一带产生了许多脏腑推拿大家,而借此机遇,脏腑推拿得以延续与发展。而至“民国”时期,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为众多达官显贵的居所之处。同时,也吸引了大批名医的聚集,其中包括河北津沽一带的推拿大家,这为后期津沽脏腑推拿的形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隆庆之变”对脏腑推拿的影响

“隆庆之变”使得按摩科被当朝政府取缔,手法医学的发展逐渐没落,脏腑推拿也因此失去了持续发展的环境。

(一)主流教学不复存在,理论难以继承

按摩作为隋唐时期的正规医学分科,与大小方脉、针灸等学科一样,建立有“按摩博士”“按摩师”等职称。但是,随着“隆庆之变”按摩科被取消,至少从官方角度,正规的手法教学不复存在了。但是到了民间,多数按摩推拿从业人员没有医学教育经历,师徒相传只能靠口传心授,对实践内容表述时,也缺乏统一标准,称呼混乱。所以,即便在明朝初期有着繁荣历史的脏腑推拿,其理论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在历史长河里消失了。

(二)临床应用受限,脏腑疾病逐渐萎缩

“隆庆之变”对脏腑推拿的影响还体现在治疗范围的缩小。在明代早期推拿按摩疗法几乎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特别是以成人疾病为主,如临床常见的鼓胀、中风偏瘫、哮喘、噎膈、黄疸、小便迟滞、疝气、胸腹胀闷、腹痛、胃脘痛等。但是,到了明代中后期和清代,由于按摩从业者的流失,按摩逐渐萎缩到局限于正骨科(骨伤科)。因为唯有正骨手法才是“合法”的,这也是后世脏腑推拿少传的重要原因。

第三节 中医传统理论对脏腑推拿的指导

脏腑推拿作为中医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预防或治疗脏腑病证的方法。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在其所著的《理瀹骈文》一书中,曾明确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此语对中医内病外治的阐述可谓开宗明义,为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的意思是说外治法应该和内治法一样都不能离开中医理论的指导。所以,脏腑推拿在临床应用时也应遵循此道,与其应用密切相关的中医传统理论包括阴阳理论、藏象理论、三焦气化理论以及经络理论等,它们共同构成了脏腑推拿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阴阳理论

最初阴阳是指日光的向背,古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阴阳的感性认识逐渐升华。《春秋繁露·大道元二》中记载:“阴与阳,相反之物也。”《类经·阴阳类一》言:“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是对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又关联的高度概括。用阴阳来规定相对属性,分析相互关系,认识并掌握万事万物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一般来讲,事物或现象凡是温热的、上升的、活动的、刚强的、明亮的、兴奋的、轻浮的、功能的、机能亢进的,均属于阳的范畴;凡是寒冷的、下降的、相对静止的、柔弱的晦暗的、抑制的、沉重的、物质的、机能衰退的,均属于阴的范畴,阴阳属性不能任意调换。阴阳相互对立相反,又相互抑制和约束;阴阳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任何一方之中又包含着另一方;阴阳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相互资生,相互为用;阴阳两个方面还运动变化,彼强此弱,彼弱此强,阴阳皆消或皆长,而这种运动最终达到动态平衡,或者相互转化,物极必反。

我们在应用脏腑推拿时,其与阴阳理论的结合,体现在核心思想、诊断、治疗的多个方面。

首先,脏腑推拿的治疗根本是对气机的调节。中医学认为,气主动属阳,其源于水谷,具有温煦润泽人体的作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气机失常,容易引起各类疾病。早在《素问·举痛论》就论述了:“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中医讲百病生于气,气的逆乱不畅,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劳倦内伤作为人体疾病的病因,皆可导致气机逆乱,进而引起身心的异常,变生诸证。而脏腑推拿通过对脏腑气机的调节,可以达到调畅气机的作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通过对气的调节,又能进一步影响血的运行,最终使气血阴阳调和。

在临床诊断时,我们应重视对阴阳理论的应用。疾病发生不外乎正邪交争,正邪的盛衰形成了虚实,而虚实本质也是阴阳的强弱。通过辨别疾病的阴阳属性,根据证候的属性制定施术方案,来调节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正是脏腑推拿治病的主要思想之一。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曾论:“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实宜掣之引之。”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如胃肠病,脏腑推拿可以恢复肠腑中的阴阳平和。另外,脏腑推拿注重俞募配穴的应用,俞穴属阳,募穴属阴。如治疗胃系疾病时,可以配合使用胃俞与中脘穴,通过俞募配穴的应用,达到从阴引阳、由阳入阴的协同治疗作用。

二、藏象理论

(一)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中的藏象一词最早源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具有藏匿和脏腑两种意思;象,则是指这种藏匿于体内脏腑的外在反应,是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所谓“藏象”,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体现了中医学司外揣内的特点。

藏象学说可以分为有形之脏与无形之脏两种解释,其中,我们常见的是有形之脏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脏即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腑即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而另一种是指除了实质脏器以外的无形之脏,更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五脏贮藏精气,六腑主食物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脏属阴、腑属阳,脏属里、腑属表,相互对应的脏腑之间由经脉连接,互为表里,具有以脏为主,以腑为次的关系。腑的消化吸收功能也是由脏来统领的,所以在疾病的初期一般从腑开始出现失调现象,病邪随着疾病的发展进入身体内部,引起相应的脏出现异常。相反,受脏功能异常的影响,与之相对应的腑也会发病。

我们在脏腑推拿的应用中,重视藏象学说中有形之脏与无形之脏的应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对于有形脏腑的直接刺激。比如在临床中脏腑推拿治疗便秘、尿潴留等疾病时,手法直接运用于腹部胃、肠、膀胱等脏器体表投影区,通过腹部按摩法、迭揉法、运法等操作,来畅通大肠、膀胱、三焦等六腑之气,疾病自愈。另外,如捺穴疗法中通过对彧中穴的操作,来宣畅肺气,实际上也是对于肺脏体表的直接刺激,达到对相应脏器的影响。如捺穴疗法中对右石关穴的操作,实则为对有形脏腑胃囊部位的刺激。在捺穴疗法中常用阑门穴,阑门穴位于脐上一寸五分,为大小肠交会之处,是开中气、治疗中焦疾病的要穴。《难经》中就有对“七冲门”之一阑门的记载,《难经·四十四难》言:“大小肠会为阑门”,但没有具体定位。我们认为脏腑图点穴法对阑门的创立很可能源于《难经》中对有形藏象的认识。

其二,便是对无形之脏,即脏腑功能的调节。人体的五脏六腑有各自的生理功能,如《素问·五脏别论》言:“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又《灵枢·本藏》云:“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脏腑推拿临床治疗疾病应注重顺应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比如临床治疗脾胃气滞证时,出现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则表现出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的症状。施迎法于巨阙穴可以防气机上逆。施捺法于阑门、建里穴,可以泌别清浊,助脾运化,消食导滞。此操作可以调畅中焦郁滞之气,使脏腑气机恢复正常。

(二)三焦气化

三焦作为藏象学说的重要部分,是其中的特有名称。《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指三焦为“十二官之一”,《素问·金匮真言论》称三焦为六腑之一。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通行元气、运行水谷和通行水液。而“三焦气化”是对其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又是对其代谢功能的总结。“三焦气化”是一个涉及上焦、中焦、下焦三焦,肺、脾、肾多脏的复杂过程,是对水谷精气津液的产生、输布、调节以及排泄等整个代谢功能而言的。所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形象地概述了三焦气化的整体过程。

若肺、脾、肾三焦气化正常,则水精四布,弥漫全身,若雾露之溉,为津为液,为气为血,为汗为尿。从津液的角度讲,全身所有体液都是相互渗透的,精、气、津、液、血、脉为一气,都属于三焦气化的内容。所以前面讲三焦气化是脏腑精、气、津、液、血主要功能的一个高度概括。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气化功能日趋低下,若是上焦心肺、中焦脾胃肝、下焦肾中的任何一脏气化功能出现异常,最终都可导致三焦整体气化失常。

我们在应用脏腑推拿过程中,重视对三焦的调整,并将三焦理论作为其指导思想之一,这体现在对于三焦气的调节,以及对三焦气化功能恢复的重要认识。脏腑推拿操作可以对三焦有直接调节作用,捺穴疗法的核心就是对三焦气机的调畅、对气化功能的恢复,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谷和通行水液的作用正常则疾病得愈。另外,捺穴疗法中擅治的病种,比如气结胸、气水鼓、夹肋痞等病证多是由三焦气化失常引发,都说明了脏腑推拿与三焦学说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三焦气化理论的应用。

三、经络理论

《灵枢·脉度》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将经脉根据内外、深浅而分为经、络。经,深而在内,贯通上下;络,浅而在表,沟通表里,经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形成经脉系统的主体。脏腑推拿理论认识的经络系统不仅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还包括气街、四海等经气循行聚集、起止终始等经络纵横关系。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脏腑所属的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又称“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十二经脉与脏腑有特定的配属关系,与络属的脏腑发生联系,六条阴经与六条阳经根据络属关系表里相合。

在临床中应用脏腑推拿,通过对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等经脉循行于腹部段穴位的操作,可以借助对穴位的刺激,达到对经脉的刺激,再结合经脉络属关系,最终实现对于十二经脉气血的调整作用,这是脏腑推拿治疗的基础。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奇经八脉不直接隶属于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但其中的督脉、任脉、冲脉作用尤为重要。督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为“阳脉之海”;任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称为“阴脉之海”;冲脉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渗诸阳、灌诸精”,与督脉、任脉、“先天之本”肾的经脉、“后天之本”脾胃的经脉均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

从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分布来看,督脉、任脉、冲脉同起于少腹胞中;带脉出自季胁,缠腹束腰一周;阴维脉起于小腹内侧;阳维脉、阳跷脉循行经过侧腹;阴跷脉“入阴,上循胸里”。可见奇经八脉与腹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我们运用脏腑推拿治疗脏腑及其相连属器官组织疾病的中医理论基础之一。

我们在脏腑推拿的临床应用中,必须重视经络理论,尤其强调奇经八脉的作用。通过对奇经八脉部位及穴位的推拿,达到沟通十二经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

(三)气街四海

《说文》言:“街,四通道也。”即路径的意思。气街是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道路。《灵枢·卫气》记载:“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说明四街是头、胸、腹、胫经气会聚和运行的道路。头气街联系脑与头面,胸气街沟通胸部脏腑与背俞穴,腹气街连接腹部脏腑与背俞穴,胫气街分布于气冲、承山和踝部之间。“气街”具有横向联系为主、上下分部、紧邻脏腑、前后相连的经络特点,横贯脏腑经络,纵分头、胸、腹、胫的“气街”理论又从另一角度阐述了经气的运行规律。

所谓四海,张介宾云:“四海者,百川之宗。”也就是指江河所汇合之处。人体也有四海,即《灵枢·海论》中记载的:“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人体髓、血、气、水谷之精气所汇集之处,似百川之宗,故曰海。此四者,在经络系统各有独立的统辖功能,而部位划分与气街也基本一致: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四海主持全身的气血、营卫、津液。胃为水谷之海,是气血生化的基础;膻中为气之海,因气积于胸中,贯心肺而司呼吸、吐故纳新,故为宗气;“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因冲脉起于肾下、胞中,动而上下行,渗灌气血于全身,故又有五脏六腑之海的称谓;脑为髓海,是精明之府、元神之府,是气血之精华上聚而成。四海对人体的经络、气血、营卫、津液等有主持和调节作用,与经络腧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气街四海理论是水谷、气、血、脑髓等物质在人体重要性的体现,且水谷、气、血、脑髓等相互联系,某一环节的问题必会牵连其他。气街四海无论是位置还是功能都与人体五脏六腑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脏腑推拿通过对胸气街、腹气街在胸腹部穴位的刺激以及对气海-膻中穴,水谷之海-脾胃,血海-冲脉的刺激,直接影响五脏六腑以及全身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