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津沽脏腑推拿简史
第一节 “津沽”之由来
天津是中国北方第二大城市,毗邻北京,自古因漕运而兴起,并于明朝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天津历经600多年的洗礼,成就了其中西合璧的独特气质。
一、历史沿革
津沽大地的历史源远流长,如果追溯天津城市的起源,不难发现它与水有着不解之缘。天津在远古时期是一片沧海,随着海水的退去,浅滩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平原,才成就了天津乃至华北平原这样一种地势平坦的地形。直到现在,天津临近渤海的一片湿地里,仍然有很多贝壳堤、牡蛎滩,这也充分证明了天津是退海后形成的土地,同时也记录了先人们在这里傍河结网、繁衍生息的历史,所以天津又被称为“退海之地”。
到了隋朝时期,天津地区开始修建京杭大运河,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等多个省市,是历代通商漕运的关键通道,对当时中国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天津的形成就始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随着漕运的发展,天津逐渐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水陆码头,也为天津的形成积攒了许多人气,因此,民间才有“天津是大运河载来的城市”的说法。京杭大运河自北京通州区至天津一段称为北运河,天津到临清一段则称为南运河,南、北运河相交汇,随后共同汇入海河主干,最终流向渤海湾。正因为海河在天津地域,上乘南北运河、下灌渤海海域,在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海河一直承载着津沽大地泄洪、航运、供水、灌溉、排涝等重要任务,可以说是海河一直孕育着天津的成长和发展,并守护着津沽大地的黎民百姓,所以天津人也将海河亲切地称为天津的“母亲河”。而说到海河,就不得不提到南、北运河与海河的交汇处——三岔河口,史称三会海口。金朝时期,当朝皇帝下令在三岔河口所居之处设立直沽寨作为军事据点,集中兵力于此,以抵御外敌。从那时起,三岔河口就成了当时重要的军事和交通要塞,而“直沽寨”也成了天津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名称。随着当地人口的兴旺,贸易往来的频繁,天津带来了最早的城市聚落,并形成了天津地区最早的街道,就坐落在如今天后宫所在位置的附近,所以说,三岔河口又有“天津摇篮”的美称。宋朝时,北宋政府为了抵御辽兵南下侵略,在海河南岸设置了许多军事据点,以“寨”“铺”等命名,并派驻重兵镇守。当时的寨名,如“独流”“沙窝”“双港”“小南河”等,至今在天津地区依然沿用。到了元朝,直沽寨又改设为海津镇,并在当地设立了大直沽盐运使司,主要负责与管理盐的产销。此时的天津,不但是军事重地,更已成为当时中国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到了明朝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元1404年12月23日),明朝皇帝朱棣下谕旨“筑城浚池,赐名天津”,开始正式修建城市,并将天津地区命名为“天津卫”,“卫”仍然是军事建制,而不是地方行政建制。“寨”“镇”“卫”这些天津的曾用名称都是当时的军事建制,并且长期作为军事重地的天津与中国军事防御方面也有着不解之缘,所以时至今日,当你在天津的城市街道漫步时,经常会发现许多与军旅生活相关的地名、遗迹,这些都是天津历史的见证。此外,天津市区还有很多以“营门”命名的地名,如“北营门”“南营门”“大营门”“小营门”等,这些地方当年都是天津的军事防御重地。到了清代,天津的建制又多次发生变化,经历了升卫为州,升州为府的过程。最终,天津才正式成为了行政建制,而“天津”二字,也一直保持至今。
说到行政建制,我们还要着重说一说天津与河北省的关系,从地理位置上看,天津地处河北省境内,四周被河北省地域环绕;而从历史上看,天津又多次被设为河北省省会。1913年直隶省(现今的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至天津,这一迁就是22年。到了1935年,日本侵略者步步逼近天津,导致天津地区时局不稳,直隶省政府为了躲避日寇,所以又将省会迁回保定。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1958~1967年),中央政府为了让天津带动河北地区工业与经济的发展,又反复多次将天津设为河北省省会。由此可见,天津曾经在河北地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且它们之间在各个方面的联系也十分的密切,当然也包括医疗行业,所以,我们在后面讲到的许多河北省医学大家都常在津沽一带行医,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解说“津沽”
“津”“沽”二字均为天津的别名,既可单用,又可合称。“津”字,《说文解字》曰:“水渡也。”公元1400年,明燕王朱棣当时与侄子朱允炆争夺皇位,由当时的北平(现在的北京)发兵,绕至天津登船,到达沧州,经历了一场大胜后,成功争得皇位。朱棣顺利做了永乐皇帝后,有部下为了纪念由此起兵的“靖难之役”,提议此地是南北商贸的枢纽,很适合设立军事据点。设立军卫需要有个名称,于是有人提议当年这里是天子经过的渡口——“天子津渡”,不如就直接叫“天津”吧。自此,因明朝天子而得名的天津,揭开了城市发展新篇章。而天津中的“津”字也就是由此而得来的,并且一直作为天津的简称沿用至今。
说到这个“沽”字,每个老天津人都会不谋而合地提到“大直沽”“塘沽”“西沽”等等天津知名的地名,这充分说明了“沽”字早就深埋在天津百姓的心里,“沽”就是天津的代名词。从字面上看,“沽”字是傍水村寨的意思。从天津的地理形态、水系分布上看,天津东临渤海湾,并有多条水系贯穿津城,也十分符合“沽”的这个含义。天津自古就有“九河下梢”的称谓,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九”是一个虚数,代表着多的意思。打开地图后你会发现,贯穿整个天津的海河水系像一把打开的扇子,大小支流无数,分散交布,形成了一个广泛的水系网络,不过大体上海河水系主要还是由南运河、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五大干流组成,并在三岔河口汇入海河,流入渤海。而天津的摇篮——三岔河口,也正位于九河下梢的中心,可谓是“当海河之中,为畿辅之门户”。另外,天津自古又有“七十二沽”之称,包括塘沽、大沽、大直沽、西沽、丁字沽、咸水沽、葛沽等等,七十二其实也是一个虚词,实际上天津的“沽”还不只七十二个,如果把天津及周边诸县叫“沽”的地方都加起来,共有八十一个,所以说天津是以“沽”之多而著名,“津沽大地”的说法,也是由此而得来的。
第二节 津沽脏腑推拿的形成与发展
脏腑推拿疗法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按摩推拿术之一,最早在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中就有对脏腑推拿的记载。脏腑推拿疗法在唐朝以前十分兴旺,而且是一门重要学科。但到了宋、明时期,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以及明朝“隆庆之变”对推拿学科的重大影响,使得脏腑推拿疗法逐渐被排挤、摒弃,并且相关典籍被删改,也使其应用和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由此一蹶不振。
到了清末民初时期,西学东渐盛行,天津作为北方最早开放的城市、一座具有中西合璧独特气质的城市,借助着中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日益壮大着。而天津当时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教科书”,“近代中国看天津”就是对当时天津发展的高度评价。此外,在医学方面,天津在中医、西医领域发展迅速,并且对中国近代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的中西医发展史上,有多个“第一”都发生在天津,如1894年李鸿章根据北洋海军章程,在天津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西医医院“天津储药施医总医院”,后更名为“北洋西医学堂”;1903年天津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公立妇产专科医院——天津建成北洋女医院,著名妇产科专家丁懋英任院长,并在1908年在该院设北洋女医学堂,专门培养护士,为近代第一所公立护士学校。《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一书中,全面分析了当时天津医疗行业的发展背景,“天津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既是‘五口’通商的北方大港,联通东北、华东的铁路中枢,交通便利,人流广,物流大,经济发达,且有九国租界,中西文化较早融通,又居有清末的遗老遗少,北洋的军阀政客,工商界的巨头富商,以及洋行的外商买办。这些富有者云集于津门,凡有病痛小恙,即求医问药。近现代的繁华成为天津医疗卫生发展的沃土。”而天津作为当时全国中医学界的翘楚,更是大家辈出,发展迅猛,带动着全国中医学的发展。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以及后期涌现的赵寄凡、陆观虎、哈荔田等一批医术精湛的著名中医聚集于天津的日、法租界,开设诊所或坐堂行医。近现代的中医学泰斗张锡纯,1928年定居天津,凭借其高明的医术和特殊的地位,在天津声名大噪,还开办了天津“国医函授学校”,设立“中西汇通医社”培养后继人才。借助着天津中西医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脏腑推拿疗法绝处逢生,并在津沽大地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其中以古法腹部按摩和捺穴疗法在民间流传最为广泛,并深受广大百姓的推崇。经过了多年传承与演变,在我们十余年的努力下,将古法腹部按摩和捺穴疗法两种按摩术的精髓进行了挖掘、整理和融合,并逐渐形成了理论完善、技法清晰、独具津沽特色的津沽脏腑推拿流派。
一、古法腹部按摩
古法腹部按摩,又称古法按摩,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按摩推拿术之一,是中华传统医学中独树一帜的特色疗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古法腹部按摩的相关描述,《灵枢·百病始生》中记载:“其着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虽然在古籍中早有对古法腹部按摩的操作、施术者及受术者感觉的详尽描述,但是历史上却一直没有以“古法腹部按摩”或“古法按摩”名称命名的专门著作和相关技法的出现。
古法腹部按摩传承于五台山寺院高僧,最初其施用范围仅限于五台山周边一带。清朝末年传于五台山南台普济寺长老,由于此术一直只限于五台山大、小寺院,后传入皇室宫廷施用,民间百姓很少接触,故一直不显于世。据史料记载,河北省安阳县的安纯如老先生是我国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中医按摩大师,也是古法腹部按摩的卓越传承者,安老先生自幼于普济寺修行并习得古法腹部按摩,后来他运用古法腹部按摩在津沽一带行医(当时天津为河北省省会),因为其手法“微妙淳朴,愈病回春”,所以在津沽地区久负盛名,同时也使得古法腹部按摩在津沽地区得以兴起。
清末民初的天津,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洋务运动的兴起,洋行、买办的盛行,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兴旺,加之租界效应,为天津带来了经济上的一片繁荣景象,让天津成为繁华的商埠,同时具备了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因此,广大富商、名门贵族纷纷涌入津城,安家落户;同时天津作为北京政治生活的后花园,当时活跃于北京政坛的各类要人,也大多会选择天津蛰居,聚首商讨大局。当时在天津生活的名门政要们,难免会患疾病,他们身体娇贵、又不愿吃药打针,于是大多会聘请古法腹部按摩医师作为自己的保健医,无病时请他们来做按摩保健,而有病时又可以请其治疗疾病。渐渐地,古法腹部按摩疗法受到了天津上层社会的青睐,古法腹部按摩的医师队伍也随之不断壮大,医师们相互交流更加普遍,民间百姓闻及古法腹部按摩的神奇疗效,也纷纷求教效仿,就这样,古法腹部按摩得以在津沽地区广为流传。
安老有一子一女继承了其推拿事业,其子安广林曾在国家体委当保健医,其女则在日本发展了古法腹部按摩。安老另有主要弟子数名,胡秀章是其得意门生之一。胡老天资聪慧,勤奋好究,刻苦练功,深受安老器重,颇得其真传,并且在后来的从医路上博采众长,形成了关于古法腹部按摩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他重视脏腑经络及人体气机升降功能,并将古法腹部按摩的操作结合人体解剖进行了归纳,使其操作更加的标准化。胡老将后半生全部奉献给了天津的推拿事业,他不但在天津中医学院担任按摩教研室主任,还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并创立按摩科,担任第一任科主任。胡老一生运用古法腹部按摩医人无数,而且积极推广古法腹部按摩,为其在天津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安纯如老先生的另一得意弟子是刘希曾,刘老跟随安老学习古法腹部按摩七年,在这七年时间里,他熟读古籍,研读医术,并坚持练习武术、气功,这为他后来运用古法腹部按摩治病救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刘老有扎实的武术功底,所以他在运用古法腹部按摩时讲究气力结合,以医生之正气攻伐患者体内邪气,并且强调医患之间的配合,以更大发挥古法腹部按摩的功效。刘老在学成后也一直在津沽地区行医,他先后工作于天津市和平区联合诊所、天津市小白楼卫生院、和平区试行专科办院等,最后退休于天津市民园卫生院。退休之后,刘老仍担任多位中央领导同志的保健医,始终运用古法腹部按摩解除患者的病痛。
后来,陈志华师从胡秀章,并继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按摩科主任职务,陈老在临床治疗疾病时,注重运用古法腹部按摩手法调节伏冲之脉,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手法上加以发挥演变,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他还细化了古法腹部按摩的治疗病种,并擅长运用其治疗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的功能性内科病,进一步将古法腹部按摩理论丰富壮大。
隋卓琴是刘希曾刘老的爱徒之一,她在学习古法腹部按摩之前,先是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按摩科跟随胡秀章胡老学习了9个月的推拿,后来就一直在按摩科工作。工作期间,隋老曾被派到小白楼卫生院跟随刘老学习古法腹部按摩,并拜刘老为师。隋老一生运用古法腹部按摩治愈了很多病人,并且也为许多中央领导进行过保健治疗,深感古法腹部按摩的神奇。
古法腹部按摩传承发展至今,本人有幸成为第四代传承人,并担任着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第三任科主任一职。这些年来,我们推拿科始终致力于整理、完善传统古法腹部按摩的学术理论思想,秉着“学古而不泥古”的观念,开拓创新,将津沽大地发展起来的各种特色推拿手法进行搜集、归纳,并与古法腹部按摩相结合,形成了独具津沽特色的推拿流派——津沽脏腑推拿流派。
古法腹部按摩的主要内容是以按、摩、揉、运等手法施术于腹部上脘、中脘、下脘穴以及承满、梁门、太乙等辅穴,并结合“五层气体、四种导疗”的气功导引治疗方法,其可引导患者体内的气血循任督二脉通畅运行,扶正祛邪,从而治疗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内科、妇科以及儿科等疾病。基于此理论,在古法腹部按摩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不断继承与创新下,逐渐总结归纳形成了“调气通脉”理论,成为具有津沽地区特色的津沽脏腑推拿流派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捺穴疗法
捺穴疗法是在王文的“脏腑图点穴法”的基础上,经过津沽民间长时间的流传,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王文是河北省雄县人(约公元1840—1930年),从一游方道人处获赠《推按精义》一书。王文从此书习得按摩之术后,于河北津沽一带悬壶济世,行医数十年间,因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而在津沽一带闻名遐迩。王文门徒王雅儒(河北省雄县人),生于公元1910年左右(清朝末年),因病求治于王文,经治数月后痊愈,并感叹按摩的精妙所在,遂拜师于王文。王雅儒于1962年口述并撰写了《脏腑图点穴法》一书,该书将王文授予的《推按精义》之精髓进行了整理归纳,使其内容更为具体化。
因为王文所用的按摩之法往往能收到奇好的疗效,能解除广大百姓的病痛,所以患者中常常有私下求教的学习者,就这样王文的这种按摩疗法逐渐在民间百姓间传播开来,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略知一二的保健、治病方法,后来经过在民间长时间的应用与发展,去繁存精,使其变得更加的简便、实用、有效,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津沽民间特色的一种手法——捺穴疗法。
捺穴疗法,是以经络脏腑学说为基础,运用点穴方法调理任督二脉、腹部及三焦,并从脏腑着手,调理脏腑气分,使气机通达顺畅,恢复脏腑机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捺穴疗法从字面上看,“捺”有“用力摁”之意,而其主要手法也类似于捺按手印的动作,主要作用于脏腑部位的经络、经筋以及穴位,手法分为“补”“泻”“调”三种,治疗疾病则着重于调节人体气化功能,恢复脏腑机能。该疗法对于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捺穴疗法从民间流传至今并被吸纳,经过了一代又一代推拿人的整理和传承,逐渐形成了津沽脏腑推拿流派的另一主要内容——“调畅三焦”理论。
从上面这两部分的论述,可以看出,其实津沽脏腑推拿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在津沽大地一脉相承的古法腹部按摩,另一方面是经过津沽民间演变与发展而来的捺穴疗法,二者的有机结合,才共同形成了一套理论完善、技法清晰、独具津沽特色的津沽脏腑推拿理论方法体系。时至今日,津沽脏腑推拿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传承与发展。目前,作为津沽脏腑推拿的继承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为了更好地挖掘津沽脏腑推拿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一系列文献挖掘与整理工作。可惜的是,历经了“废除中医”运动及“文革”时期的文化动荡,前人关于脏腑推拿的文字描述部分已经散落亡佚,为津沽脏腑推拿的文献挖掘及整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我们将诸多原本以口传心授形式存在的经验医学进行了整理、归纳,才使津沽脏腑推拿的理论方法体系逐渐清晰而完整的展现了出来:津沽脏腑推拿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腹部推拿为主,配合推拿特定穴的一种推拿疗法,其是以“调气通脉,畅达三焦”为核心理论,以层按法、捺法、迭揉法、掌运法等为主要特色技术;在防病治病时,将“有形脏腑”与“无形脏腑”相结合,擅长调节人体气化功能,重视奇经八脉的作用;并且强调推拿医生内功修行的重要性,治疗时要求“心、意、气、力”四者结合,以医生自身的正气与患者正气攻伐邪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基于津沽脏腑推拿临床疗效的显著性,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开展了多项基础及临床研究,在验证津沽脏腑推拿技术方案可行性与安全性的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检验技术,进一步从科研科学、客观的角度,探讨津沽脏腑推拿治疗功能性内科病的作用机制。围绕津沽脏腑推拿,推拿科骨干们共主持承担各级别课题2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并获得了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进一步为脏腑推拿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相关科学的理论指导。伴随着津沽脏腑推拿技术在临床、科研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已成为全国目前推拿行业少数几家囊括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教育部针灸推拿学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拿学重点学科等多项荣誉的推拿专业科室。
经过了多年的临床实践,津沽脏腑推拿技术逐步完善、临床水平显著提升,并确立了以常规疗法难以治愈的功能性内科疾患作为其主要的擅治病种。目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成立了紧张性头痛、慢性疲劳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等专病门诊,内科优势病种的病谱范围也进一步得到了扩大。同时,科室骨干还通过受邀讲座、参加学术交流及健康科普活动,进一步推广普及“津沽脏腑推拿疗法”,更好地为百姓造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截至目前,本科专家与骨干已受邀前往云南、广州、南宁、长春、北京等地开展学术讲座,详细讲解“津沽脏腑推拿疗法”;以“津沽脏腑推拿”为主题,在全国率先多次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受众及间接受众医师达千余人,为脏腑推拿在全国推广应用培养了大批人才。2012年,我们科室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脏腑推拿医疗技术协作组组长单位,更是以“津沽脏腑推拿疗法”为蓝本,牵头起草并制定了全国脏腑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并组织国内16家协作组成员单位开展验证工作。2013年,“津沽脏腑推拿疗法”被评为国家首批“民间中医药特色诊疗项目”,并向全国推广;2016年,“津沽脏腑推拿”更是被列入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津沽脏腑推拿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保证。同年,我们倡议并牵头组建的“中国脏腑推拿联盟”在天津举办了成立仪式,联盟核心成员包括北京、上海、新疆、吉林、浙江、河南、云南等地多家单位,该联盟的成立不但为提升全国脏腑推拿水平做出了贡献,同时也进一步将“津沽脏腑推拿疗法”推向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