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说明
《四诊脉鉴大全》,清代医家王宏翰撰。王宏翰,字惠源,号浩然子。生于清顺治五年(1648),卒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后寄籍金阊(今苏州)。其先世本河汾(今属山西)人,祖父王国臣、父亲王廷爵都是当地名医。宏翰少时随父观摩诊治过程,并记录典型病例,成年后不但博通经史,深入理学,并阅读西方医学及科技文献,对天文学也颇有研究,这使他成为医学史上早期的中西汇通医家之一。他一生著述较多,但多数未见传世,目前能见到的仅有《医学原始》《性原广嗣》及《四诊脉鉴大全》三种。
《四诊脉鉴大全》,撰于清康熙三十二(1693)年,又名《四诊脉鉴》《四诊大全》,简称《脉鉴》。此书搜集历代典籍有关四诊的论述,择要汇为一编。作者兼受西方科学思想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而撰成此书。全书以系统整理中医四诊内容为主,不但罗列四诊纲要,详明四诊用法及主病要点,尤其重视阐述中医四诊的生命学原理,从而形成完整的中医诊断学理论体系。
为了强调脉诊的重要性,作者提出“脉乃人身生活之机,知觉运动之本”的新论点,其中隐约可见他对西医生理学知识的借鉴。但对脉诊的原理和应用,他仍然谨守传统的“气血乃脉之用”的基本思想。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意识到四诊合参的重要性。四诊合参,并不是主张四诊并重,而是根据需要进行相互参照,而不失主次。也就是说,作者主张以脉诊为主线,其余三诊则视为脉诊必要或可能的印证手段。这也许就是本书虽论及四诊,而仍名为“脉鉴”的缘故。
本书现仅存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体仁堂刻本宝翰楼藏版,故此次校注整理即以此为底本,以书中所涉《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等书,以及元代戴起宗之《脉诀刊误》,明代吴崑之《脉语》、李时珍之《濒湖脉学》、李中梓之《诊家正眼》,清代林之翰之《四诊抉微》、王世瞻之《脉贯》等为他校本。校注中遵循以下原则:
1.全书转换成简化汉字,并加新式标点。原书小字夹注为双行,此改为小字单行,加独立标点。
2.凡底本文字引用他书,而与原书有文字差异及增减,则视情形分别处理。若虽有异文,而含义无变化,而底本文句完整,则不作校记;若含义虽有差异而底本无错误,则保留底本原字,出校记;若引文错误影响语义者,则对底本加以改正,并出校记。
3.书中出现的难字、生僻字词,均于首见时进行诠注,以后出现者不再加注。文字注音采用汉语拼音法。
4.不通行古字、俗字等,一律改作通行简体字,如“圜”改为“圆”,“媿”改为“愧”,“鞕”改为“硬”,“觕”改为“粗”等,不出注。
5.异体字一律改作正体字,不出注。部分中医文献专用的异体字,则视情形予以保留,不出注。
6.通假字均于首见时出注,以后复见者不再注。部分中医文献习用而含义明确的通假字,不出注。
7.按惯例,凡原书表示文图位置的“右”“左”,一律改为“上”“下”;部分不规范词语按简体版习惯予以律齐,如“全愈”改为“痊愈”,“已上”改为“以上”等,均不出注。
8.原书有少数印刷体批注文字,位于正文栏框线之上,一律以小字夹注形式,按语义所指置于相应段落之下,并冠以带方括号的“批”字。
9.附图中原有文字,一律以简体字重新标注,原图字序从右向左横排者一律改为从左向右排列,上下纵排及旋转排列者保持原序不变。
10.原书目录与正文存在文字差异,今一律以正文为准,修正目录,不另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