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三仁汤治疗中暑
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以及无风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的一种疾病,以中枢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上述三种情况可顺序发展,也可交叉重叠。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较高,临床应高度重视。中暑的发病机理,中医认为:天暑地热之时,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在烈日下远行曝晒过久,感受暑热之邪,或暑湿秽浊之气伤人,闭塞清窍,清升浊降不能,气化失常,导致阴阳气血失和而发病;或年老体弱或病后正气不足,阴津亏损;或产后血虚,或疲劳过度、睡眠不足、汗出过多等致正气虚损,不耐暑热,感而病发。以头晕、出汗、心悸、胸闷、恶心、疲乏无力,甚至高热、神昏、烦躁、抽搐为主症。临床有伤暑和中暑之别,起病缓慢,病轻者为“伤暑”;发病急骤,病重者为“中暑”。我在近四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暑为湿热之邪,耗气伤津。清利湿热、宣畅气机也是清暑保津、维护正气的重要方法之一。
曾治孙某,男,52岁,干部。就诊日期:1988年7月23日。
近5日来,头痛头昏,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浑身无力,四肢酸懒,自感低热。曾自服藿香正气水、安乃近、维生素B6等无效。查体:体温37℃,舌质正常,舌苔白,脉濡略数。
四诊合参:此乃暑湿外侵,郁而化热,气机不畅,伤及元气,伤暑是也。原欲予清暑益气汤清暑解热、扶助正气,但转念一想,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保肺生津。治疗适应证当有口渴心烦、小便黄赤,此例患者口中不渴、小便不黄,脉现濡数,可能是暑湿化热、气机不畅之故,当选三仁汤加味治疗。
薏苡仁30克,滑石(布包)30克,白蔻仁10克,炒杏仁10克,藿香12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白通草6克,竹叶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3剂。
7月26日复诊:服药后诸症已除,略感头晕、乏力,四肢酸楚,舌脉从前。药证相符,效不更方,原方2剂。
7月28日出诊途中路遇患者,患者喜形于色,告知服药后神清气爽,诸症豁然。
又治杨某,男,31岁,农民。1990年8月1日就诊。
患者夏天中午劳动回来后即高热寒战,头痛呕吐,略感头晕,胸脘胀满,腹痛腹泻,急来我处就诊。患者面色通红,体温39.5℃,舌苔白,口渴不欲饮水,脉弦细数。此时正值三伏,天气闷热,烈日当头,令人窒息。“中暑”使然。马上静点盐水、5%葡萄糖、氢化可的松、庆大霉素、维生素B6以救急;同时清暑解热、和中化湿、降逆止泻。藿香15克,香薷12克,大腹皮30克,苏叶12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竹茹10克,白芷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2剂。
输液以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36.5℃),但不到半夜体温又升至39℃,第二天又按上方输液一天。
8月3日再诊:患者输液后,体温再次复常,但不到半夜体温又起,还是39℃,自觉胸腹胀满,不饥不渴,舌脉从前。我想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为什么体温降下来就巩固不住呢?会不会是“三仁汤”证的头痛畏寒、胸闷不饥、苔白不渴呢?遂继续输液,用药同前;中药改用清热利湿、祛暑退热、宣畅气机之法:薏苡仁30克,藿香15克,炒杏仁12克,白蔻仁10克,香薷12克,厚朴12克,半夏10克,滑石(布包)30克,淡竹叶10克,青蒿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2剂。
8月4日再诊:昨天输液后,体温降至正常,今天天亮后略有反弹,但也只不过是37.5℃,余症同前,舌苔白,脉弦而无力。药已切入病机,停止输液,中药原方继进。
8月5日再诊:昨日服中药后,高热未发,余症减轻,今晨开始进食,只是纳谷不香,略显恶心,舌脉从前。原方去香薷、青蒿,加焦三仙各10克以善其后。
按:孙姓患者系脑力劳动者,体质纤弱,暑湿外侵,郁而化热,伤及元气,治疗宜清暑益气。但不管哪个清暑益气汤,其适应证都有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脉虚,而此例患者没有此症状,苔白不渴,脉濡略数,显然是湿热内停、气机不利、伤及正气之象。故未用清暑益气汤而用三仁汤加藿香清热利湿、宣畅气机,使湿热得除、中焦健运、正气自复。
杨姓患者高热寒战,头痛呕吐,腹痛腹泻,胸脘胀满,“中暑”之象昭然。然患者渴不欲饮,苔白脉弦,胸闷不饥,显然在中暑的同时兼有三仁汤证。但我临床经验不足,初诊时没有考虑到这些,仅凭高热寒战、头痛头晕、呕吐腹泻、脘腹胀满误认为普通中暑而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忽视了清利湿热、宣畅气机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故用药虽众,效果难以如愿。后来痛定思痛,认识到了自己用药的偏差,改用清热利湿、解暑退热、宣畅气机的三仁汤加减治疗,西药虽未更改而效遂人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