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前沿: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演变路径

(一) 影响区域格局演变的聚集力与分散力

聚集发展是经济发展初期的一般规律,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以及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自反馈机制使得核心—边缘均衡成为稳定均衡(FKV,2001)。这充分解释了大城市及大都市圈的存在。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聚集不经济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尽管未将收入效应纳入考虑,但前文加入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都证明了分散均衡具有稳定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可以直接提升地区居民的效用水平,而且能对工业企业形成需求,从而形成对工业企业的收入效应,进一步形成对人力资本的吸附效应。详见Dao-zhi Zeng、Xiwei Zhu (2011)关于旅游业部门对工业企业的收入效应的研究。

目前,各种分散因素与经典新经济模型的市场拥挤效应一起成为解释分散格局的因子。Helpman(1998)引入住房部门,并将土地因素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纳入考虑,认为高房价是促使消费者从大型城市迁往中小城市的重要考量。Eppink、Withagen(2009)提出生态多样性保护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生态多样性问题直接决定人们的效用水平,从而影响空间结构。Van Marrewijk(2005), C.Elbers、C.Withagen(2004)等构建的新经济地理模型都充分考虑了环境污染,并将环境污染作为核心—边缘结构的分散力进行处理。Martin、Ottaviano(1999)和Baldwin、Martion、Ottaviano(2001)将内生经济增长引入新经济地理学中进行研究,发现知识资本受空间因素作用下的溢出效应的影响,使对称结构的稳定均衡成为可能,因此将知识溢出看做影响空间结构的分散力量(见表2—7)。

表2—7 新经济地理模型中的分散因素汇总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二) 区域格局演化的路径构建

区域格局的演化取决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权衡。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聚集力和分散力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聚集不经济的存在也是分散力日益增强的重要原因。Tobler (1970)提出的地理学第一定律也契合了分散力和聚集力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态势,从而为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演化态势奠定了基础。大致而言,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演变路径为类似数字“8”,区域发展渐趋分散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见图2—7)。

1.构建区域发展格局演化路径的核心是理顺集中与分散两种区域发展形态的相互转化关系

长期来看,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演进机制应该是“集中与分散并存,动态演进至全国均衡”,集中与分散作为两种区域的发展形态,在时间上继起和在空间上并存,是实现区域发展格局由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从而最终实现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就近期而言,我国区域发展沿着“整体分散,优势集中”的发展轨迹,将区域战略分散化与区域内部资源要素的适度集中相结合,使区域战略重心不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我国应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生产要素流动机制,促进区域内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并增强其在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方面的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从而满足区域内部聚集化发展的需要。

图2—7 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的演变路径

总体上,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的发展过程为“分散”—“大集中,小分散”—“整体分散,优势集中”—“大分散,小集中”—“分散”,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所在。大集中伴随着小分散,大分散包含着小集中。集中是自发因素,是内生力量,要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必须适当增大分散的促进作用,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保障支撑体系,我国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这一发展规律。

2.构建区域发展格局演化路径的重点是分清区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迄今为止,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先经历了以“山、散、洞”为特征的分散布局阶段,继而经历了全国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向沿海的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都市圈聚集,并伴随着这些区域内部一体化过程的“大集中,小分散”布局阶段,现阶段“整体分散,优势集中”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以“五横三纵”城镇化发展为核心,并与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相衔接,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沿此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化的轨迹,必将实现形成国土空间高效利用、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协调发展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