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精彩:教师优秀教育教学成果集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以感恩为突破口的责任教育研究

北京市昌平区城北中心小学 张艳骄 张艳忠 张树玲

摘要】在培养学生责任感研究的过程中,经过调查发现学生责任感的生长点在于家庭责任感,重点在于对他人的责任感,最终的目标在于社会责任感。我们把“做有感恩之心、有书香气息的小公民”,作为我校研究责任感培养的重点,让学生在积极的心理体验中感悟责任,让孩子在读书中学习做人。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真正落实责任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营造学校良好的责任文化。

关键词】感恩 责任 教育 小学生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校一直在做的一项研究工作,现在还处在一个研究的过程中,经过调查发现学生责任感的生长点在于家庭责任感,重点在于对他人的责任感,最终的目标在于社会责任感。责任教育必须以学校为主导,紧密结合家庭与社会,否则就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无法真正落实责任教育。

家庭环境是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孩子生活在城市、有的生活在农村。有的生活在富裕家庭,有的生活在普通家庭。我们认真分析了我校学生的家庭类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我校的80%的学生来自外地来京打工人员家庭。

我们深入了解了外地打工子女家庭以及孩子的基本情况:这些孩子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北京,有的到上学年龄才来到父母身边,这部分孩子家庭文化背景参差不齐,父母的学历相对较低,家庭教育比较薄弱。由于家长忙于生计,忽视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再加上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家庭的温暖,造成了孩子责任感的缺失。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在学校指导下的学生家庭责任教育”上。我们把“做有感恩之心、有书香气息的小公民”,作为我校研究责任感培养的重点。将感恩教育作为触动学生心灵的一个纽带,让学生在积极的心理体验中感悟责任,以读书习惯的培养作为修炼孩子外在的气质的一个载体,让孩子在读书中学习做人,学会负责。

我们研究的途径是全方位的整合,通过一些典型个案的追踪,通过班级、学校、社会联合活动的开展,探索三结合教育的结合点,真正落实责任教育,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素质,营造学校良好的责任文化。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感恩责任

感恩责任就是要有积极的人生,有健康的心态,它是一种责任,教你学会做人。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人,他的心理会变得扭曲。为了让学生懂得感恩,学校抓住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展了各种感恩教育活动,现在已成为我校的特色。

(一)营造氛围,培养感恩情怀

1.精心设计校园文化

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假期我们将教学楼内的墙壁做了全新的改变,以感恩为题材,进行了设计。每个楼层的内容都不一样:一楼是感恩他人、二楼感恩社会、三楼是感恩大自然,每层的内容都很丰富多彩。

感恩他人:我们用了两个小标题,首先是“感恩从尊敬师长开始”,上面展示了同学们和老师的精彩照片,有三八节为父母洗脚的,家长走进课堂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参加比赛的,走进植物园的,开展感恩教育的等。另一个小标题是:“岁月如歌,师恩难忘”。主要展示的是毕业之后学生的照片,他们有上学的,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活跃在各行各业。他们的人生不同,但童年的学校相同,这里留下了他们童年最美的回忆。

2.利用少先队宣传阵地

(1)每周四的“星星火炬广播”中,我们专门设立了“感恩之心”节目。向大家讲一些感恩的名言、佳句,感恩的故事等,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利用板报进行宣传。将学生的作品在板报、墙壁、宣传栏内进行展览。

(3)国旗班的同学每周三下午放学,周一早晨上学都要及时地训练,不管春夏秋冬,一如既往,只为了尽自己的那一份职责。

(二)开展活动,感恩实践

1.老师的成长

要想培养感恩的孩子,老师就应该有感恩之心。几年来我们学校一直提倡家文化,“把学校当成家,把工作当成日子过”。每个感恩节的前夕教师们都会写感恩征文,把它编辑成册,让感恩之花开在每个人的心里。(这些就是老师们写的感恩征文,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起名为“希望的脚步”。到现在已经有七年了,每一年我们都有一个主题,2007年的主题是“2006让我感动”,2008年写的是“夸夸我们的学校”,2009年写的是“感恩学校”,2010年写的是“我爱我家”,2011年写的是“我感恩,我幸福”,记录了老师们的亲身体验,真实感受。)

如今教师的责任感在不断增强,思想变得活跃起来。老师在发展,学校也就跟着发展,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也提高了,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六年级的数学成绩在中心一直排在第一名;其他班级的各科成绩也都有了很大提高。

2.家长的成长

我们学校好多都是外地的孩子,他们能在公立学校上学就非常的不容易。家长有心想教育好孩子,但他们为了生活没有时间来照顾孩子。于是学校为家长提供各种机会,召开感恩家长会,让家长走进课堂,带领家长走进打工子弟学校,参观他们的学校,为那里的孩子送去书籍等。这一系列活动让家长们有了新的认识,新的变化。开始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由原来不爱参加家长会到现在能主动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记得在去年的大队会上,有一个环节是采访家长,三位家长道出自己的真心话语:“感谢学校的培育,感谢老师的教导,孩子在西关小学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学到的更是做人的道理。”二楼的墙壁上也展示着家长们写的感恩心语,是对学校的称赞,对孩子的肯定。如今家长对学校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多的支持与理解。

3.学生的成长

(1)感恩他人。

感恩他人从感恩老师、父母开始。每年的教师节我们都会举行“师恩难忘”升旗活动。开展“让感恩伴随我们幸福成长”等感恩教育活动。召开感恩家长会,三八节为父母洗脚,写感恩征文等让孩子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今年11月24日感恩节这一天,我们组织全校在固定的时间段里,观看了邹越老师的一段演讲“视频”。学生们看完很受感动。通过了解,学生在感恩节为父母做了很多事,有为父母做饭的,洗衣服的,洗脚的等等。学校第二天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对变化大的同学通过广播进行宣传、表扬、鼓励,让孩子始终保持这种积极的状态。

(2)感恩社会。

感恩社会从感恩学校开始。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懂得责任的重要性。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清扫街道。开展了“学做志愿者,做有责任感的小学生”、“让感恩伴随我们幸福成长”、“少年知感恩 童心系祖国”等一系列体验教育活动。我们学校好多孩子的家里并不富裕,他们租住在简陋的平房里,但每当哪里需要帮助的时候,同学们都会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捐出自己的那一份爱心。

(3)感恩大自然。

感恩大自然先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保护学校的环境开始: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不乱写乱画,不乱丢垃圾。在志愿者活动中,家长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将随意丢掉的纸屑捡起,扔到垃圾桶里,将墙壁上的小广告一个一个铲掉,让孩子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感恩文化更是积淀深厚。心怀感恩,知恩报恩,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感恩带来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对学校的热爱。在此基础上,学校适时引导学生学习的责任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责任的培养

作为一名小学生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离不开书籍,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的一项教育,下面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做的。

(一)创造学习的氛围

作为一所三百人的完小,我们的目标是: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提升生命价值的舞台。我们学校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月都会针对班级读书主题,对各自班级的内、外墙壁、黑板报等进行设计,学校进行评比。在楼道里我们还精心设置了“小小书吧”,这里不但有书,还有漂亮的盆花,在水中嬉戏的小金鱼,所以“小小书吧”成了孩子们课间的乐园,每到课间,都会有三五个孩子“赖”在这里,贪婪地吮吸书中的营养,享受书籍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教室的墙壁上贴满了孩子们参加读书活动的作品;黑板上粘贴着读书小博士的照片;宣传栏上老师、学生的征文则散发着阵阵书香。不仅如此,读书月活动结束后,学校还做了十块展板来展示学生读书的收获。展板内容包括学生的绘画作品、读书故事、读后感、书香家庭照片等。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师生得到审美的启迪、精神的润泽、心灵的陶冶,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二)有目的阅读

为孩子规定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必读书目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和《曹文轩经典美文分级阅读》系列丛书,选读书目有《爱的教育》、《会飞的教室》、《窗边的小豆豆》等等。

发挥“导读卡”的引领作用,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本次阅读活动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填写导读卡。导读卡分低、中、高三段。低段的导读卡要求同学们读完一本书后,要填写书名,写出对这本书的喜欢程度,列出书中的人物,爸爸、妈妈对我说的话,最后还要给书中人物画个像。中段的导读卡要求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写出自己想对书中最喜欢的人物说的话。高段的导读卡要求学生填写我最喜欢的人物以及喜欢的理由,还要写出自己读完这本书的体会。这些导读卡在此次读书活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但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还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颁发“读书积分卡”,激发读书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校还精心制作了读书积分卡,鼓励那些积极阅读的孩子。在读书交流课上,很多同学对读书积分卡在阅读中的作用赞不绝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1.把“图书超市”引进校园,做有米之炊。为了保证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我校连续四年开展了“图书超市”活动,把“图书超市”引进校园。科学实验室成了临时的图书超市,超市里各种各样的书籍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这些书籍都是鸿儒书苑的工作人员为学生精心准备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来选购自己喜欢的书籍。低年级的同学则带着父母走进超市,选购自己喜欢的书籍,备好阅读的干粮。

2.开设“跳蚤书市”,求得好书共享。为了进一步深化读书活动,学校组织同学开设了跳蚤书市,让学生用看过的书去交换自己没看过的书。大课间的铃声刚刚敲响,同学们就快步走进“跳蚤书市”。书市里人头攒动,热闹极了。每个同学都在认真地探寻自己喜欢的书籍。当找到心仪的图书后,马上与对方进行洽谈协商,经过一场别样的讨价还价,双方达成协议,进行交换。跳蚤书市的开设不仅达到了资源共享、拓展学生阅读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交换中学会了沟通,增进了友谊。

3.坚持每天做“弟子规热身操”,把诵读与体育锻炼有机结合。《弟子规》是我校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除了利用2分钟小预备时间坚持背诵弟子规之外,学校还自编了一套《弟子规热身操》,学生们一边做操,一边背诵《弟子规》,真正做到了学习与体育锻炼紧密结合。如今,《弟子规》已经融入到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之中,成为同学们密不可分的阅读伙伴。

4.通过读书交流课,让学生分享读书的收获。12月份,我们有计划地听了各班的读书交流课。我们欣喜地看到,班主任对此项活动十分重视,做了充分的准备,同学们也乐在其中。在读书交流课上,很多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发言,畅谈自己读书的感想,与大家分享读书的收获与快乐。他们从书中主人公身上汲取营养,学会宽容,懂得吃苦和挫折是人生的财富。在互动的阅读交流状态下,通过一些思想碰撞,在不经意间自然而然地懂得人生哲理。不仅如此,同学们还向大家推荐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读书兴趣。如今,读书,早已成为同学们的一种习惯,一种需求。我们坚信,在大家共同支持鼓励下,我校的读书活动一定会绽放更新更耀眼的光芒!

为了检验读书的成果,我们还利用每年11月的读书月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了让每一届读书月活动都有新意,我们精心设计、不断研究、共同探讨,每一次都做到有方案、有布置、有落实。今年我们先后开展了诵读比赛、古诗比赛、背诵三字经比赛等等,评选了“读书小博士”、“古诗小能手”、“三字经小状元”、“书香家庭”等等。每次均由校长亲自为获奖的同学颁发奖状和奖品。

(四)取得的效果

读书带来了学生多方面的变化:为学生的阅读实践搭桥铺路,许多孩子都爱上了阅读,每天的午休时间,教室里、楼道内,孩子们惬意地捧着书,他们款款地翻,细细地读,或一人独处,尽享书中精彩;或二人相倚,领略书中奥秘;间或三人并坐,共尝书中滋味……逐渐,学生的课外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同学们的读书热情更高了,作文水平有很大进步。例如:黄瑶同学在北京市讲故事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四年级在参加昌平区古诗表演中荣获一等奖;六年级在中心《弟子规》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写作等征文活动获奖率非常高。在改变学生的同时老师们也收获了喜悦。一次次的读书交流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提高了老师们的自身素质;一次次的征文比赛不仅提高师生的写作能力,更提高了老师的指导能力。书让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无论是感恩还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它都需要一个长期的坚持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家长科学而又耐心地培养,它需要明确的行为目标、具体细致的练习方法,且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培养。经过一年多的责任培养,课题组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了一些实践经验,积累了一些典型案例,征集了多篇论文,仍然需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李乃让.好习惯——幸福人生的奠基石.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本文曾获北京市昌平区第十九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