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怀疑与黑暗时代
大帝国之破裂
东汉一朝就政治上说起来实在是个腐败黑暗的时代,到了晚年,外戚和宦官的争斗既然愈趋愈烈,而政治设施也越腐败,加以和羌人连年的战争,弄得人民民不聊生,遂有黄巾贼起来作乱。政府因为想平灭盗贼的缘故,遂加重地方官的权限,结果酿成藩镇之祸。从东汉末年经过三国,一直到西晋,在政治史上算是黑暗时代,在思想史上也算是怀疑时代。
儒学之反动与怀疑
东汉儒学统一的结果,虽造出许多忠臣义士,但其末流支离破碎,专以经学为门面,毫无补于实际,因此不禁生出反动来。东汉末年如孔融、祢衡[34]诸人已有反对儒教思想之言论,到了三国魏时,何晏、王弼诸人更提倡老庄,反对礼法。西晋时的竹林七贤1则更放荡形骸之外,以清谈名理为风气,和东汉的守礼情形,大不同了。
道家思想之复活
因为反对儒家的结果,想找一条新路,于是道家的思想乘时复活。道家的思想本是注重无为放任的,正合乎当时的急求,所以研究老庄之学一时顿盛。不过这时的道家思想偏重于放任快乐一路,甚至如伪造的《列子·杨朱篇》,专提倡享乐主义,这与原始的道家思想就微有不同了。
1 竹林七贤:指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人,因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市东修武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遂谓为竹林七贤。
道教之出现
道教与道家思想是无关的,他是汉朝的方士之变相。因为汉朝的谶纬之说很盛,所以末流就产出以神仙和符箓[35]为迷惑平民的下等宗教。东汉末年,这种下等宗教大约很多,到晋时因为老庄之学很盛的缘故,就都附会到老庄身上,而成为道教。不过道教的组织和教理之完全发达,还在佛教已经大行以后,窃取佛教的形式才成功的。
新文学之成功
汉朝的纪事说理之文都很发达,但是纯粹文学却只有从楚辞蜕化成功的赋体一种。赋是一种史诗的性质,严格讲起来也不能算做纯文学。汉朝的赋手除了司马相如、枚皋几个作家外,其余都拾掇些奇怪的字面以堆砌成文而已,文学的意趣是很少的。大约汉朝是个重实际尚功利的时代,所以事业上成就很多而文学上成就很少。古诗十九首等虽说是起于西汉,其实完全靠不住。大约古诗的体裁起于东汉末年,这种体裁对于旧日的赋体要算是一种新革命。到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出来,这种新文体的建设才算成功。以后的诗人便都用这种新诗体发表自己的艺术。许多有名的好诗如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之类,至早也在东汉末年才能出现。同时在文体上也有了新变更,六朝骈俪之文也是自汉末发端的。
封建势力之反动
地方封建的势力自西汉武帝以后便已摧残净尽了,东汉一代只有宦官和外戚的争权,而听不见有诸侯的反抗中央,因为当时诸侯王的权力已经很微的缘故。三国时代更不足道。到了西晋初年,晋武帝鉴于魏以孤立而致速亡,乃又大行封建政策,结果引起八王之乱。这算封建势力的一个小小的反动。以后南北朝时代,封建王侯的叛乱也很多,不过比之秦汉以前的封建势力,则差的远得多了。
异民族之侵入中国
正是在这种的政治上腐败到极点,思想上也萎靡到极点的时候,忽然有一种新的生力侵入,给将就腐亡的中国民族以一种新的刺激,在政治上、社会上、思想信仰上,乃至种族血统上,都起了一种新的大变化,这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件值得记忆的事。这件事是什么呢?就是五胡民族的侵入中国。
五胡之分析
五胡是什么种族呢?照旧史所说,是匈奴、羯、鲜卑、氐、羌五种胡人。其实按其实际,只有三种,匈奴是北方民族,羯种人数最少,本不占重要地位,也算是附属于北方民族的。鲜卑是东北民族。氐与羌都是西北民族,所以实际上只有三种。再详考起来,鲜卑的民族都是匈奴的后人,也可算得北方民族了。
匈奴民族的盛衰
从汉元帝以后,匈奴已经变成汉朝的属国了。东汉初北匈奴西遁,南匈奴仍归属中国,住在边外。东汉末年曹操怕他们作乱,将他们分为五部,徙居于山西中部。这种人经过东汉三国几百年的陶冶,已经吸收中国文化不少了。到西晋末年,中国大乱,匈奴遗部遂乘机起来作乱,他们的首领刘渊,颇有文武才,能够利用汉人的心理,尊重中国文化,故统一黄河流域,建设大国。不过他的子孙不能了解这种政策,仍然怀着种族之见,对于汉人颇为压迫,因此终久失败。羯种也是这样,他们对汉人比匈奴的态度更坏,最后引起汉人的复仇,将羯种完全杀死。匈奴结果也完全同化于汉人,历史上堂堂的大民族到此遂完了。
氐羌之同化
东汉一代最大的敌人不是匈奴,也不是鲜卑,而是青海、甘肃方面崛起的羌人,这种羌人即是古代史上的西戎,本是一种最强悍的民族。陕西南部和四川北部的氐人,也是与羌人种类相近的一个小部族。当三国以后,羌人归化中国者甚众,多散居于陕西省内,到西晋末中国一乱,遂乘机起来,也建设了几个大国。这两种人后来也完全采用中国文化,变成了中国人。在西域交通复兴和佛教的输入上,这两种人关系最大。
鲜卑的统制中国
鲜卑据说是东胡的后裔,当西汉初年东胡民族为匈奴所击灭的时候,余下了乌桓、鲜卑两个部落。乌桓到西汉中以后渐渐强盛起来,他的根据地在今热河一带,东汉时颇为边患,直到东汉末年被曹操击败,部落才瓦解,遗族也吸收到鲜卑族里面。鲜卑本也是一个小部落,自从东汉初年北匈奴失败西逃,南匈奴又归降汉朝,南迁塞旁,于是外蒙古的地方空虚了,鲜卑遂乘机侵入占据了这些地方,匈奴的遗民十余万部落都改号为鲜卑,从此鲜卑遂一跃而成为大民族,到三国时吸收了乌桓的余众,部落更大了。所以五胡之中,鲜卑的势力最大,部落最多,年代也最长,正因为他是承继匈奴的正统的缘故。我们要知道西晋时代的匈奴,不过是匈奴民族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匈奴民族都已变成了鲜卑人,所以从五胡乱华一直到北魏建国,可算是仍是继续自秦汉以来北方民族和中国民族斗争的大形势,直到北魏孝文帝采用汉化以后,北方民族才算是完全同化于中国民族,才因而产了隋唐的新文化。
鲜卑的汉化
鲜卑人从西晋末年就建设了许多国,就中如前燕等文化颇高。最后拓跋氏出来,乘机统一了中国北部,建设了北魏大帝国,五胡乱华的形势至此遂告一段落,而造成鲜卑民族与汉民族南北对抗的新形势。到了北魏孝文帝出来,极力采用汉化政策,迁都城,易服色,改姓名,改言语,结果使鲜卑人完全同化于汉人。这个政策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极大。因为从此以后中国民族的内容扩大了,陡然增入许多有力的新分子,将旧民族、旧文化从衰老的状态中挽救出来。以后隋唐大帝国的新气象,都是从这个民族的大调和上孕育出来的。
印度思想的输入
印度的佛教思想虽然早已输入中国,但是未能盛行,直到五胡乱华以后,挟着异民族迁徙之力,才大规模的正式输入。因为这些异民族多是与中亚有关系的,中央亚细亚当这个时代本是佛教的中心,那些异民族从这里直接间接学到了佛教的信仰,侵入中国以后,就拿这种教义征服中国人。就中如后赵石勒[36]之崇信佛图澄[37],后秦姚兴[38]之崇信鸠摩罗什[39],于中国佛教的发展,都有非常的影响。
东西交通之复开
从东汉中年以来,中国同西域的交通就从新断绝了,到了这时候,因为异民族的侵入而中西陆路交通复开。而且当时因南部中国之开化,而海路也开辟起来。陆路是从陕西、甘肃走新疆——当时尚系西域诸国——而达中央亚细亚,海路则由广州出发,航行南洋群岛,最西曾抵印度。
南部中国之开化
自汉以前,中国的文化中心都在黄河流域,东汉末年长江流域建设起吴、蜀两国,将长江上下流逐渐开辟,吴国的讨平山越,蜀汉的征服南蛮,都是中国民族在南方经营异民族的一种步骤。不过当时长江流域甫经开辟,尚未臻发达,所以合吴、蜀两国之力不能敌一魏国。到西晋末年,北方陷于夷狄,晋室南渡,北方的世家大族以及平民都纷纷南迁,因此长江流域骤然开化。虽然北方的历史上凭借很远,元气不久即恢复,但从此南北文化地位平等,直到宋朝以后,南方就驾于北方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