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遂
概 说
甘遂首载于《本经》,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块根,因“上味曰甘,径直曰遂”,故名甘遂。生用或醋制用。生甘遂,有剧毒,作用峻猛,一般只供外用;醋甘遂,其毒性降低,可少量内服。
性能特点
品尝甘遂,味微甘,然教材言其味苦,可能是从其作用推论而来。其性寒,毒性较强。甘遂所含的树脂,具有巴豆毒样作用,能强烈刺激消化道黏膜而发生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等炎性反应,并促进其蠕动而引起峻泻。中毒时主要表现为峻泻,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心慌、头晕、血压下降、烦躁不安;严重者,出现休克、昏迷、痉挛等症状,甚至死亡。由此可见,不仅甘遂的泻下作用强,毒性也大。
甘遂不仅能够泻下攻积,而且能够祛痰泻水,故归大肠、肾、肺经。
功效应用
首先,甘遂泻下作用峻猛,能够使患者产生强烈的泻下作用,从而带走体内大量的水湿,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所以,甘遂能够使体内水湿之邪从二便排出,此即“泻水逐饮”之功,《本经》记载详细:“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癥坚积聚,利水谷道。”临床可用于治疗水饮内停之水肿、大腹臌胀(各种腹水)、胸胁停饮(胸腔积液)等,与大戟、芫花共研细末,大枣煎汤送服,即《伤寒论》之十枣汤。
武某,男,29岁,农民,1983年6月1日初诊。5天前感冒、发热咳嗽,左侧胸胁胀满,咳嗽时引胁肋疼痛,经西药治疗体温仍38℃,咳嗽胸痛,脉弦滑。X线检查:左侧第3肋下积液。辨证:悬饮。宜攻逐水饮,投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粉胶囊1.5g,大枣十枚煎汤清晨空腹送下。服后约半小时左右感到患侧胸胁有灼热感,随即泻下数次,连服2日,每次泻下约半痰盂。第4日增至2g,隔日一次,服2次后增至3g,隔日一次,服2次后,复下水甚多,诸症减轻,体温正常。X线检查:胸水由第3肋间降至第5肋间,每次量减为2g,隔2日一次,服两次后诸症消失,X线检查:“胸膜炎”吸收好转。6日后X线复查积液消除而愈。[常济公.十枣汤治疗悬饮体会.山西中医,1988,(2):18]
甘遂、大戟、白芥子三药组方控涎丹,具有良好的消胸水、祛痰涎作用。一般将三药共研粉,制成蜜丸,每丸重6g左右,晨起空腹服,一般药后1小时即产生泻下,4个小时左右药效停止,在半天的时间内,大约泻下3~6次。泻下剧烈时,常质稀如水,多伴有肠鸣,但不腹痛。胸闷咳喘者,常常在服用一次即有显效;胸水患者服用后也有佳效,避免了抽水之痛。
其次,甘遂具有消肿散结之功,可用于疮痈肿毒,供外用,但这种作用已不为临床常用。
还有,某些冬天易发作的疾病,中医常在夏天进行治疗,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此谓“冬病夏治”。处方:白芥子30g,延胡索、甘遂、细辛、丁香、白芷各10g。共研成粉,姜汁调糊状,于三伏天外敷肺俞、大椎、膏肓等穴,治疗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均有效。
用法用量
入丸散服,每次0.5~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体质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属于十八反的内容。
甘遂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直接吞服大量甘遂末,二是甘遂未经炮制。甘遂的有效成分为醇溶性树脂物质,不溶于水,水煎泻水作用差,故宜入丸散剂,但用量过大,极易造成毒性反应。生甘遂泻下作用峻猛,毒性亦大。所以,要安全有效地使用甘遂,就必须按常规剂量服用,煎剂用量不宜超过4g,入丸散剂更小,而且不宜使用生品。对于甘遂中毒者,采取措施有二:送医院洗胃是首选;实在没有条件,也可用中药煎服以解毒,处方:生绿豆30g,生大豆15g,黄柏10g,黄连6g,水煎服;若下利不止,可用人参10g,黄连6g,水煎服。
临床经验
“百病痰作祟”,痰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上遇到疑难病例时不妨考虑从痰论治。甘遂实为治疗痰证的佳品,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痰证中,特别适用于老痰、顽痰难化,用一般化痰药疗效不佳时,加用甘遂往往收到满意效果。[金伟孝.甘遂在痰证中的应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