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
概 说
金银花首载于《新修本草》,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本草纲目》记载:“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本品依据花蕾开放时间先后不同而有白黄二色,犹如金银搭配,故又称“二花”、“双花”,简称“银花”。一般生用。
性能特点
品尝金银花煎液,无明显的味道,但有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不是五味之味,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尝过就会知道。其性寒,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之功。其归经与临床无直接的联系。
金银花的味道并不苦,但长期服用也会引起不适,如恶心等。
人们或多或少对中医有些误解,认为中药都是苦的。其实,苦的中药固然很多,但不苦的也有。在此,想说明以下两点,苦的中药并不一定难喝,不苦的中药不一定好喝。
功效应用
1.清热解毒:用于各种热毒证,这是金银花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功效,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滇南本草》用金银花“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生草药性本草》曰“能消痈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疮,去皮肤血热”。治疗痈肿疔疮之红肿热痛,证属热毒者,可单用本品煎服,或用药渣外敷患处,亦可与皂角刺、穿山甲等配伍,如仙方活命饮;若与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等同用,如五味消毒饮,是治疗热毒疮痈的常用名方。仙方活命饮有“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之称,但是方中的穿山甲价格不菲,用量多在10g左右,若非利益驱使或病情所需,就不要滥用。
痤疮是比较难治的病症,其发病多与内热相关,所以清热法是有效的治法之一。五味消毒饮对于热毒壅盛之痤疮而言,是有效方剂之一。如果痤疮日久,有可能属寒热错杂,寒热并用有可能是有效方法。如在五味消毒饮的基础上,配伍少量肉桂或少量桂枝,可能比单用五味消毒饮的疗效好。
治疗肠痈腹痛,相当于急性阑尾炎初期,常与当归、地榆、败酱草等同用。不过,肠痈初期多伴腑实,通腑为第一要着,大黄是第一要药。
对于肺及气管、支气管的急性炎症,属肺热者,须与鱼腥草、芦根、桃仁等同用,目前临床十分常用。药理研究证实,金银花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
治疗热毒血痢,单用浓煎,即可奏效,或配伍黄芩、黄连、白头翁等,以增强清热解毒止痢之功。
2.疏散风热:金银花质轻,芳香透达,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之身热头痛、咽痛口渴,常与连翘、牛蒡子等同用,如银翘散,临床上有成药银翘解毒颗粒可供使用。目前,诸多中医治疗感冒发热时,必重用金银花,已经形成了用药习惯。其实,很多发热属风寒束表所致,金银花并非首选药。
用法用量
煎服,6~15g。从临床实际来看,金银花的用量多在15~60g之间。近年来,由于流感频发,清热解毒药的临床应用日益看好,导致临床对金银花需求越来越大,金银花的价格逐年走高。纵然金银花清热解毒或疏散风热的作用很好,但价昂则是其短板。
使用注意
近年来有滥用金银花的情况,除热毒或风热感冒外,不可一见到感冒就使用金银花。滥用金银花犹如滥用抗生素。
临床经验
白清佐老中医重用银花白酒散(银花240g,白酒240g)治疗乳痈。乳痈者,多为肝胃郁热,气血壅滞,以致乳络阻塞,发为乳痈。未溃者属邪实,乳房红肿疼痛,寒热交作,头痛胸闷,骨节酸楚,脉弦数。宜用大剂银花白酒饮,可期速效。或者以为用量过大,然在初期毒盛邪实,实非小剂可得而济也。而且金银花不单清热解毒,其性亦补,为治痈最善之品,白酒温散善走,能引药力直达病所。二味合和,药专剂大力强,对初期乳痈,体质壮实者,内消神速,诚良方也。(《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
小儿为纯阳之体,患时行外感热病居多,感邪后易热易火。加之当今独生子女,膏粱厚味,热从内生,即使感受寒邪,亦很快热化。根据临床这些特点,龚老始终抓住致病的“热”“毒”之邪,在诊治过程中,善用寒凉,注重清热解毒。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小儿又有脾常不足之特点,若用苦寒不慎,易导致脾胃虚损而引起他病,在清热解毒之品中,龚老多选用金银花、连翘。因此二药皆为甘寒之品,甘而不伤阴津,寒而不亡脾胃,又因金银花、连翘从药理研究中发现对多种细菌有广谱的抗菌、抑菌作用,所以极适用于小儿。她还认为金银花、连翘除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外,还有清解里热、虚热、脾胃积热之功效。所以不论外感疾病或内伤杂病等皆可用之,用时要量大力专,婴幼儿一般15~30g为宜,每获良效。[胡燕.龚惠芬主任医师儿科临床用药特点.陕西中医,1990,11(1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