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
概 说
夏枯草首载于《本经》,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以穗大、色棕红、摇之作响者为佳。生用。《本草便读》记载:“此草冬至后生叶,至春而花,一到夏至即枯,故名。”
性能特点
夏枯草味辛,能够辛散结块,以治疗结块病见长;微苦而寒,归肝胆经,善于清泻肝胆之火。煎煮夏枯草,并没有发现明显的辛味,也没有明显的苦味,虽然本品属于苦寒药,但苦寒之性不甚显著,对脾胃的损伤作用不大。
《重庆堂随笔》记载:“夏枯草,微辛而甘,故散结之中,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寐,其性可知矣。陈久者其味尤甘,入药为胜。”然夏枯草无甘味。
功效应用
1.清肝火:夏枯草虽然质地较轻,然性寒而味苦,能够清泻肝胆之火,可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是临床常用之品。《本经》并未记载夏枯草清肝火或明目作用,至《滇南本草》始有论述:“祛肝风……行肝气,开肝郁……(治)目珠痛。”《生草经性备要》曰“去眼膜”。
首先,夏枯草是眼科常用药,常用本品治疗眼部的感染性炎症(目赤肿痛、眼屎黏而多、怕光流泪等),外洗或内服均有效,此类眼疾多由肝火上炎所致,宜配伍菊花、决明子等常用明目之品。
《本草纲目》记载:“夏枯草治目疼,用砂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内热,缓肝火也。楼全善云,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盖目珠连目本,肝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及点苦寒药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本草纲目》虽然讲了一大通理论,仔细分析,也可能有矛盾的地方,但这并不能妨碍夏枯草在眼科方面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外用夏枯草,有其药理依据,因为研究发现,夏枯草对多种细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次,夏枯草是治疗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的常用药。高血压之肝阳上亢,常导致头痛、眩晕、失眠等,夏枯草不仅能够改善上述症状,而且能够降低血压。为时方派降血压的常用药。
丁某,男,55岁,干部。头晕目眩2个月,加重并伴头痛2天,于2001年5月20日诊。自诉患高血压1年,2个月前经西医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服用降压灵、卡托普利等药,效果不显而眩晕时作时止,并渐进性加重。症状:头目眩晕,头痛,心烦口渴,面红目赤,口苦,溲赤便秘,少寐多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血压180/105mmHg。诊断:眩晕(肝火上炎,湿热下注)。治以清肝胆湿热,泻肝经实火。拟方龙胆泻肝汤合夏枯草,即夏枯草30g,龙胆草6g,山栀子10g,黄芩10g,柴胡6g,车前子10g,木通6g,泽泻10g,生地10g,当归10g,甘草3g。5剂。5月25日二诊,诸症稍减,眠可,溲赤便秘除,舌红,苔黄腻,脉弦。血压170/100mmHg,继服前方5剂。5月30日三诊,偶发眩晕头痛,脘满不适,纳差,舌红,苔黄,脉弦。血压155/95mmHg;更方中剂量为龙胆草3g,黄芩6g,夏枯草50g,10剂。6月10日四诊,诸症无,眩目止,血压145/90mmHg。于是嘱饮食情绪调理,忌烟酒,保持心情舒畅,万事宽和。半年后症状未发,血压稳定。[黄如源.夏枯草临床应用举隅.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6(6):497]
2.散郁结:夏枯草具有良好的散结作用,其散结之功。早在《本经》中即有记载,主“瘰疬、鼠瘘、头疮,破癥。散瘿结气,脚肿湿痹”。现广泛用于多种结块病,如甲状腺肿大、乳腺小叶增生、淋巴结肿大、子宫肌瘤、痤疮、无名肿块等,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散结药物之一,常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与浙贝母、牡蛎、玄参等散结之品同用。夏枯草散结之功,属对症用药,能够治标。若要治本,须辨证治疗。
此外,夏枯草配伍半夏能够调整阴阳,从而具有安神作用。
夏枯草配半夏,交合阴阳治失眠:钱某,男,35岁,1989年6月9日初诊。患失眠症5年,迭进养心补血、镇静安神之剂罔效,常服催眠西药。就诊时精神萎靡,夜难入眠,甚则通宵达旦,心烦易怒,易惊易梦,舌质红,脉细数。证属郁火内扰、阳不交阴之候。给予夏枯草15g,半夏12g,水煎,连服5剂,夜即能眠,续服10剂,诸症相继消失,随访年余,病未反复。[李龙骧.临床妙用夏枯草举隅.中医杂志,1999,40(7):389]
用法用量
煎服,5~60g。清泻肝胆之火时不必量大,20g左右即可;若用于散结,宜量大,笔者曾用至100g。不过,夏枯草质地特别疏松,100g的体积相当大,如果患者自行用砂锅煎药,根本装不上。
使用注意
理论上来说,夏枯草性味苦寒,脾胃虚弱者慎用。临床发现,有部分患者用至30g或以上时,会出现腹泻现象。如果大剂量应用时,配伍少量的干姜、大枣以顾护脾胃。
临床经验
刘渡舟:我有一个朋友,叫贾义社,是中医大夫。他治疗一个患“大头瘟”的病人,头面肿胀而痛,时发寒热,脉来浮弦而数。辨为温热时邪,上客高位,凝而为肿。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开了一张“普济消毒饮”的原方,自认为已操必胜之券,而定是药到病除了。但是,事与愿违,非但头面之肿不消,而两侧腮颐竟红肿疼痛不已。医者莫名其妙,正在推敲方证如何治疗之时,其师兄许君恰登门来访,遂告其惑。师兄听完,诊察病人后,即在原方加夏枯草30g,嘱病人服用。患者服药后头面之肿渐消,而“发颐”之势已退,因之而病愈。朋友不明其故,乃请师兄指教。师兄曰:此证用普济消毒饮,是无误可言。唯脉来带弦,而又颐下作肿,此乃少阳胆经相火结而不开,时邪被其所引,则留而不散,故服药无效,因内有所援也。今加夏枯草30g,专清少阳郁勃之热,俾少阳热解,则邪热无容身之地,故普济消毒饮方得毕其功也。至此,朋友疑团顿释,自称增长了才智。(《燕山医话》)
临证恒取其清肝散结之功,用之治疗因肝气郁滞、痰火凝结之睾丸炎及颈、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肿乃至乳腺小叶增生,以夏枯草为主药,常用量为30~60g,并随病发部位而加味。睾丸炎加武靴藤、川楝子、荔枝核、蒲公英等;颈淋巴结肿加土牛膝、豨莶草、海藻、昆布等;腋下淋巴结肿加山油麻、黄药子、赤芍、全蝎等;腹股沟淋巴结肿加和他草、一枝黄花、乳香、没药等;乳腺小叶增生加橘叶、丹参、王不留行、路路通等。上述诸症治愈后,嘱以夏枯草30g,豨莶草15g,煮青皮鸭蛋续服,吃蛋服汤,每周1~2次,以巩固疗效。[柯联才.夏枯草善治睾丸炎.中医杂志,1999,40(7):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