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天地万物的发生发展和运动变化规律,三者被引入中医学后,与中医学自身固有的理论和经验相融合,广泛用以阐释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防治等,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过程中各有特点,三者时常需要互相补充,密切联系。
一、确立中医学的生命观
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也就是说天地万物皆由气所化生。人类作为天地万物之一,自然也由气所化生。至于气如何化生人类,古代哲学家常用“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来加以阐述。天地阴阳二气交感合和,相互作用,化生了人类。将人置于天地自然之中加以考察,强调从宏观上、多方位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防治,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特色,由此形成人与天地、自然息息相关的天人一体理论。
中医学认为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这显然受到气一元论的渗透和影响。根据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人体之气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之分。脏腑之气中的五脏之气是分布于五脏之中的、无形而运行不息、以推动和调控五脏生理功能的极细微物质。中医将五脏之气中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部分称为五脏之阳,具有宁静、凉润、抑制等作用的部分称为五脏之阴。两者协调平衡,各自发挥应有的功能。五脏之阳虚衰,温煦、推动等功能减退,就会出现虚寒性病证;五脏之阴虚衰,凉润、宁静等功能减退,就会出现虚热性病证。一般认为,肾气所分的肾阴和肾阳是五脏阴和阳的根本,因而显得尤为重要。
必须指出的是,中医所言之气和阴阳是在哲学之气和阴阳的基础上,结合了自身学科内容的进一步引申发挥,其理论比较具体,具有自身学科的特定内涵。例如中医所言之气是客观存在于人体内的具体之气,具有推动、调控、温煦、凉润、防御、固摄等作用。肾阴和肾阳等概念因结合了“肾”这一中医学科内容,因而也具有自身学科的特定内涵。
二、阐释生理功能
气一元论关于气的升降聚散运动推动和调控着天地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认识,对于中医学关于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生命活动等理论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气是生命的本原,正常人体气的运动变化处于和谐状态,称之为气和,具体表现在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例如肺的呼吸功能就依赖于肺气出、升和入、降运动而实现,肺气出、升则呼出浊气,肺气入、降则吸入清气。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虽然从某个脏腑的局部生理特点来看有所侧重,例如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但是从整个人体的生理活动来看,升和降、出和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只有这样,人体之气才能正常运动,脏腑功能才能正常发挥。
阴阳学说同样认为,人体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体内的阴阳双方必须保持协调平衡。例如五脏之阳气能够推动和促进人体的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五脏之阴气能够调控和抑制人体的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阴阳双方对立制约而达到协调平衡,从而保持人体正常的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
五行学说则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依据五行制化的理论推断,五脏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每一脏在功能上既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致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制约而不致于过亢,因此,能维持五脏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例如心(火)生脾(土),脾(土)得到心(火)的资助而不致于虚损;同时,肝(木)克脾(土),脾(土)得到肝(木)的制约而不致于过亢。如此,脾的生理功能就能保持协调平衡。
三、阐释病理变化
由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一旦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所以中医有“百病生于气”之说。气失其和为邪气,气有不调之处,即病之所在。气的升降出入失调可以表现为虚、滞、上、下、结、散、乱等气的运动失常。具体而言,过怒导致肝气上逆,过喜导致心气涣散,过思导致脾气结滞,过悲导致肺气消耗,过恐导致肾气下陷,过惊导致气机紊乱。由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着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和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和代谢,所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进而就会影响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和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和代谢。例如人在大怒时,时常会感觉头脑胀痛,这就是肝气上逆所致;气能行血,肝气上逆可导致血随气逆,所以人在大怒时,又时常会出现面红目赤的表现。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是阴阳双方保持平衡协调关系的结果。因此,阴阳双方失去协调平衡,同样可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具体而言,阳偏盛导致实热证,可出现高热、烦躁、面赤、脉数等表现;阴偏盛导致实寒证,可出现形寒、肢冷、苔白、脉迟等表现。阳偏衰导致虚寒证,可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等表现;阴偏衰导致虚热证,可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表现。
五行学说则常用以说明五脏之间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具体而言,母病及子,即母脏有病影响到子脏。例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所以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肝阴,导致肝阴不足,这就是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即子脏有病影响到母脏。例如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所以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火旺盛,累及于肝,引动肝火,这就是子病及母。相乘,即相克太过为病。例如肝(木)气亢逆,对脾(土)克制太过,造成脾(土)失健运,称为“木旺乘土”。相侮,是反向克制为病。例如肝(木)火过旺,气火升动,反向克制肺(金),影响肺(金)气清肃,称为“木亢侮金”。
四、指导病证诊断
基于气对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中医在诊断病证过程中非常重视气,并将有气无气作为人体生命存亡的重要标志。由于人体之气能够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所以中医诊断病证常常通过观察外在的病理征象以推断内在的病证本质,即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例如“肺气通于鼻”,肺气失宣就会出现鼻塞不通、嗅觉失常等表现,临床上常将鼻的异常变化作为诊断肺病的重要依据;“脾气通于口”,脾失健运,就会出现食欲不振、口味异常等表现,临床上常将口的异常变化作为诊断脾病的重要依据。
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机理在于阴阳失调,因而提示人们,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分清阴阳,所谓“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大则可以概括整个病证是属阴证或属阳证(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里证、虚证、寒证属阴证),小则可以分析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各种临床资料(色泽鲜明属阳,色泽晦暗属阴;语声高亢洪亮属阳,语声低微无力属阴;身热恶热属阳,身寒喜暖属阴;脉浮数属阳,脉沉迟属阴)。
五行学说将人体五脏与五体、五官、五色、五志、五液、五音、五味、五脉等都作了相应联系,因而观察分析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各种临床表现,根据其五行归属和五行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就可以确定五脏病变部位和五脏相兼病变。例如肝脏、青色、酸味、弦脉属于木,故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弦可以诊断为肝病。心脏、赤色、苦味、洪脉属于火,故面见赤色、口中味苦、脉洪可以诊断为心病。脾脏属土,青色属木,若脾虚的患者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属火,黑色属水,若心虚的患者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
五、指导病证治疗
由于“百病生于气”,所以中医在临床治疗病证时非常强调治气。人体之气的失常主要有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之不同,所以治气的方法主要为:气虚者应补气;气滞者应行气;气逆者应降气;气陷多因气虚升举无力,故应补气升气;气闭者应顺气开窍通闭;气脱者应益气固脱。人体之气失常的病证非常复杂,只有针对不同的病证,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临床才能获得佳效。例如《张琪医案选萃》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患者食后胃脘下坠感5年余,同时伴有大便频、稍溏,下腹胀满不适,乏力倦怠,气短,面黄肌瘦等临床表现。西医检查后诊断为“胃下垂”。中医根据上述临床表现诊断为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之证。治疗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味以益气补中,升阳举陷。方中黄芪既能益气补中,又能升阳举陷,党参、白术、甘草等协助黄芪以增强益气补中之功,升麻、柴胡等协助黄芪以增加升阳举陷之效。方证相合,服用20剂后即获佳效。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机制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以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就是中医治疗病证的基本原则。对于阴阳偏盛导致的病证,中医治疗原则是“损其有余”。例如阳偏盛导致的实热证,治疗用清泻阳热的方法;阴偏盛导致的实寒证,治疗用祛除阴寒的方法。对于阴阳偏衰导致的病证,中医治疗原则是“补其不足”。例如阳偏衰导致的虚寒证,治疗用扶阳以抑阴的方法;阴偏衰导致的虚热证,治疗用滋阴以制阳的方法。如此则使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复归于阴阳协调平衡的正常状态。例如《李今庸医案医论精华》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某男,胃痛已2年,常于饥饿时发生疼痛,伴有灼热感,喜按,稍进饮食则缓解,口咽干燥,大便干,小便黄,脉细数。中医据此诊断为胃阴不足,虚热胃痛。治疗选用麦冬、沙参、生地黄、石斛、玉竹等药物甘寒养阴,以除虚热。由于纠正了由病证引起的阴阳失调状态,恢复了阴阳协调平衡的关系,故服药10余剂就治愈了。
五行学说指导病证的治疗,主要表现在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理论,控制病证的传变和确定治则治法等方面。在控制病证的传变方面,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其他四脏而发生病证的传变。例如肝有病,可以母病及子而影响心,可以子病及母而影响肾,可以相乘而影响脾,可以相侮而影响肺。因此,在临床治疗病证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外,还需要兼顾其他相关之脏,以控制病证的传变。例如肝木之气太过,有乘土传脾之趋势,此时应在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补脾气,使脾气充实,可以防止肝病传于脾。在确定治则治法方面,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主要有“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适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例如治疗肺气不足证,不仅需用补益肺气的药物,还可以使用补益脾气的药物,通过“脾土生肺金”的作用以促使肺气尽快康复。“实则泻其子”适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例如治疗肝火炽盛证,不仅需用清泻肝火的药物,还可以使用清泻心火的药物,通过泻其子脏来帮助消除过盛的肝火。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临床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需要说明的是,按五行相生的次序来说,心火生脾土,故益火补土法本应是指温心阳以补脾阳的治法。但自从命门学说兴起之后,人们多认为命门之火具有温煦脾土的作用,所以,火在此是指命门之火,也就是肾阳,益火补土法也就变为温肾阳(命门之火)以补脾阳的治法。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主要有抑强和扶弱。抑强主要适用于太过所致的相乘或相侮病证。例如肝气横逆,乘脾犯胃,临床上出现肝脾不调或肝胃不和之证,称为“木旺乘土”,治疗理应疏肝平肝为主。扶弱主要适用于不及所致的相乘或相侮病证。例如脾气虚弱,土不能制水,反受肾水之反克,出现水湿泛滥之证,称为“土虚水侮”,治疗理应健脾益气为主。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临床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例如《张琪医案选萃》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某女,情志不畅,气郁化火,上助心火,下灼肾水,致使心火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肾水亏于下,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相交济,故出现失眠病症。方用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意在清心火,滋肾水,即泻南补北。如是则心肾既济,服用5剂就能入寐。
六、指导中医养生
中医非常重视人体之气的保养,明确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并主张慎起居,顺四时,和情志,节饮食,适劳逸而调顺其气,以促进人体健康长寿。
同时,中医养生非常重视调理阴阳,保持其协调平衡。例如体质偏阳者,进食宜凉而忌热;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寒。并且,根据“天人一体”原理,非常强调“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的阴阳,使人体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春夏应顺其生长之气以养阳,秋冬应顺其收藏之气以养阴。例如春季应当夜卧早起,运动肢体,舒缓形体,使神志萌生、舒展,以应生发之气;夏季应当夜卧早起,增加运动,使神志充沛而旺盛于外,以应盛长之气;秋季应当早卧早起,适当运动,使精神内敛,情志安宁,以应收敛之气;冬季应当早卧晚起,减少运动,避寒就温,使神志内藏而不外露,以应闭藏之气。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是中医学重要的养生法则。
中医养生同样离不开五行学说的指导。例如五行学说认为,五脏与五时之气相通应:肝与春气相通应,心与夏气相通应,脾与长夏之气相通应,肺与秋气相通应,肾与冬气相通应。因此,中医养生非常强调在春季调养肝,在夏季调养心,在长夏调养脾,在秋季调养肺,在冬季调养肾。再如五行学说认为,五味与五脏各有一定的亲和性,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五味偏嗜,可以引起相应之脏的脏气偏盛,进而导致五脏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因此,中医养生非常强调五味要合理调配,不可偏废,从而保持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有利于人体健康长寿。
专业词汇
1.益火补土法:是指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