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的研究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艾叶的本草学概述

本草学,也就是古代的药物学,其包括的内容很广泛,艾叶的本草学内容应包括品种、产地、种植、采收、性味、归经、毒性、炮制(修治)、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禁忌证等,艾叶的性味、归经、毒性、炮制、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禁忌证等将分别在有关章节中论述,本节主要介绍艾叶的品种、产地、种植、生长、采收等内容。

一、品种

艾,是现存最早的医籍《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在近代出土被誉为最早的方书《五十二病方》中亦有记载,但奇怪的是在《神农本草经》中却未见记载,而由《名医别录》增补。因而有人提出《神农本草经》中所载的白蒿即为艾叶。《尔雅》载:“艾,冰台。”郭璞注云:“今艾,白蒿。”南京医学院曹元宇教授在辑注《本草经》时亦认为白蒿就是艾叶,并云:“郭云艾即白蒿,应不误。”但其亦认为白蒿学名为Artemisia vulgaris L.var.indiea Maxim.,应为艾蒿的变种,与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实为不同种。我国现代蒿属植物分类专家林有润研究员亦认为:白蒿(陆生)即为艾叶。梅全喜经过考证发现,在《诗经》、《离骚》、《五十二病方》等书中既载有白蒿,又载有艾叶,可以判断在秦汉之前艾与白蒿是明确不同的二种植物。到了秦汉及稍后时期,白蒿作为祭品逐渐被其他植物所代替,作为药用植物其价值又不及艾叶大,加之形态与艾叶相似,故逐渐与艾混用了,以至出现汉代《神农本草经》只载有白蒿,而对当时已极为常用的艾叶却未载。梁代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对艾叶有详细描述,而对白蒿仅有几个字的记载,并发出“(白蒿)方药家既不用,皆无复识之”的感叹,也就出现了晋代郭璞的“今艾,白蒿”的注解。因此,梅全喜认为白蒿不是艾,只不过在秦汉时期二者混用了而已。《神农本草经》所载白蒿应已包括了艾叶。艾叶作为药物以其本名记载最早见于《名医别录》,载:“艾叶,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img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一名冰台,一名医草。又,艾,生寒熟热。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该书中载有艾叶的性味、功能、主治、产地、采收等,但未见载有艾叶的品种形态特征。现存本草中最早对艾叶性状特征有描述的是宋代的《本草图经》,载其:“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并首次附有艾叶(明州艾叶)植物图(见图2-1)。

img

图2-1 《本草图经》“明州艾叶”图

从其形态描述和附图看,《本草图经》所载艾叶与今之艾叶植物形态是基本相同的,尤其值得称颂的是所绘艾叶图十分精细,其叶片形状与现代艾叶的墨线图是极相似的。其后《证类本草》转载了《本草图经》中关于艾叶形态的描述和“明州艾叶”图。

明·刘文泰纂《本草品汇精要》收载有《本草图经》对艾叶形态特征的描述:“[图经曰]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甚香。”其中“甚香”二字遍查尚志钧先生辑校的《本草图经》和胡乃长先生等辑注的《图经本草》均未见有此二字,可能系刘文泰自己所加。此外,刘文泰还描述了艾叶的一些特征,如“(质)类菊叶而背白有毛,(色)青白……(臭)香”等。艾叶特有的香味对于确认艾叶药材是十分重要的,现代辨认艾叶的两个最明显的特征即是:一是叶片的上表面暗绿色,叶背面密被白色绒毛;二是具有艾所特有的香气。从《本草品汇精要》的记载可以看出,在明代即已认识和掌握了艾叶的这两个鉴别特征。

明·佚名宫廷画师编绘的《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收载了艾叶,对艾叶性状没有详细描述,但所绘的艾叶图较为精美,且带有色彩,从其叶片的色彩上能清晰地看到叶片的上表面是暗绿色至绿色,叶的背面是浅绿色至灰白色,充分体现了艾叶叶背密被白色绒毛的特征(见图2-2)。

img

图2-2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艾叶图

明· 陈嘉谟撰《本草蒙筌》,载:“(艾叶)初春布地生,与草蒿状颇类,但叶背白,风动微香。”并首次记载了艾叶的道地药材品种蕲艾的形态:“艾叶,《本经》及诸注释悉云:生于田野,类蒿,复道者为佳,未尝以州土拘也。世俗反指此为野艾,至贱视之。端午节临,仅采悬户,辟疫而已。其治病症,遍求蕲州所产独茎、圆叶、背白、有芒(应为“毛”——编者注)者,称为艾之精英。……今以形状考之,九牛草者即此。人多不识,并以艾呼。经注明云:气虽艾香,实非艾种。”还附有蕲州艾叶图(见图2-3)。

img

图2-3 《本草蒙筌》“蕲州艾叶”图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陈嘉谟认为蕲州艾叶是九牛草,他在艾叶条还附有“九牛草”条,云:“九牛草,产筠州山岗,属湖广,叶圆长,背白有芒,茎独植高二尺许,气香似艾,采亦端阳。”

陈氏的这种蕲州艾叶即九牛草的观点给后世应用蕲艾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以至于后世不少医家也认为蕲艾就是九牛草。如清·陈士铎著《本草秘录》载:“世人俱以蕲艾为佳,然野艾佳于蕲艾,盖蕲艾九牛草也,似艾而非艾,虽香过于艾,而功用殊。”

考九牛草,《本草图经》载:“九牛草,生筠州山岗上……二月生苗,独茎,高一尺,叶似艾叶,圆而长,背白有毛,面青,五月采。”并附有“筠州九牛草”图(见图2-4)。

img

图2-4 《本草图经》“筠州九牛草”图

图中植物为茎直立,叶互生,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狭成短柄,中脉明显。《本草蒙筌》中九牛草的描述基本上是摘录《本草图经》中的记载,还有少数地方抄错了,如将“背有白毛”错成“背白有芒”,说明陈嘉谟并未见到九牛草的实物。经笔者对照《本草图经》的文字描述及附图特征考证,九牛草当是艾的同科同属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Moore,商品药材称为刘寄奴,该品种在蕲州地区有分布,气香似艾叶,至今在湖南、湖北部分地区民间仍称九牛草。

《本草蒙筌》所载“蕲州艾叶”形态是“独茎、圆叶、背白、有芒”,这完全是套用九牛草的特征,而与其在书中所附“蕲州艾叶”图形态相去甚远,附图蕲州艾叶的特征是茎直立、叶四布、分为五尖,与今所用之艾叶十分吻合,当为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及近缘种。古代本草附图多是请药材产地的专业人员按照实物描绘的,一般是较为准确的。可以肯定,当时的蕲州艾叶是正品艾叶,而绝非“圆叶”的九牛草。陈嘉谟在既没有深入蕲州考察蕲州艾叶的形态,又未见到九牛草实物的情况下,仅凭当时民间流传而臆断蕲州艾叶就是九牛草,并将九牛草的形态强加于蕲州艾叶,以至于出现《本草蒙筌》蕲州艾叶记载图文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的情况,实是陈嘉谟的失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九牛草项下也对陈氏的这一错误作了指正:“陈嘉谟《本草蒙筌》以此为蕲艾,谬矣。”

对艾叶植物形态特征描述最为详细的当数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此草多生山原。二月宿根生苗成丛,其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四布,状如蒿,分为五尖,桠上复有小尖,面青背白,有茸而柔厚,七八月叶间出穗如车前穗,细花,结实累累盈枝,中有细子,霜后始枯。”并附有艾叶图(见图2-5)。

img

图2-5 《本草纲目》(金陵版)艾叶图

从李氏所描述艾的形态“叶分为五尖,桠上复有小尖,有茸而柔厚,出穗如车前穗,结实,中有细子”等特征看,当时的艾叶与今之艾叶原植物极为相似,其观察之细微,描述之精炼是前人所没有的。根据其描述及附图(金陵版)可知,所载艾的原植物当是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但有人把《本草纲目》中所载的“其叶四布,状如蒿”一语理解为二回羽状分裂,加上可能依据误本(合肥张绍棠本)《本草纲目》附图(见图2-6),认为《本草纲目》所载之艾为野艾蒿(小叶艾)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此种看法是错误的。首先“其叶四布”不等于二回羽裂,两侧各二裂片,正好与上述误考者所附图吻合,而《本草纲目》艾“分为五尖,桠上复有小尖”的特点更与Artemisia arygi cv.qiai(蕲艾)相符。金陵本和江西本《本草纲目》附图与此描述一致。误本《本草纲目》附图有很多是自《植物名实图考》中移植过来的,但误本艾叶图与《植物名实图考》则完全不同,其叶确为二回羽裂,说明此种刻本的作者加入了当时艾的混淆品或地区习用品野艾蒿(小叶艾)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

img

图2-6 《本草纲目》(合肥张绍棠本)艾叶图

明·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载:“如蒿作丛,茎直上,高四五尺,叶四布,具五尖,九尖者胜,桠上复有小尖,面青背白,八月叶间复出穗,细花结实,累累盈枝,中有细子,霜后始枯,芪草类也。”此描述基本上是承袭《本草纲目》的内容,但亦有新意。

可见到了明代对艾的形态描述已是十分细致了,而且品种也很固定,即今用之菊科植物艾。

清代大部分本草书籍均以记载药物的性味功能主治应用为主,对品种、形态特征方面描述较少。对艾叶亦是如此,一般本草均较少述其品种性状,仅限于对蕲艾、野艾、九牛草之辨别而已,且内容极为简单,多为否定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对蕲艾的论述。如清·汪昂《本草备要》、吴仪洛《本草从新》等均有“《蒙筌》发明以野艾(实为九牛草)为真蕲艾,虽香,实非艾种”的记载。清·杨时泰辑《本草述钩元》载:“蕲产独茎圆叶,背白有芒者,以形状考之乃九牛草也,人都不识,并诩为艾之精英,顾经注明云:九牛草气虽艾香,实非艾种。”可见清代大多数本草学家都认识到蕲艾并非九牛草。

但亦有少数医家仍视九牛草为蕲艾,如清·陈士铎著《本草秘录》载:“世人俱以蕲艾为佳,然野艾佳于蕲艾,盖蕲艾九牛草也,似艾而非艾,虽香过于艾,而功用殊,不若野艾入脾肾肺三经,祛寒气而逐痰湿,安痛而暖关元,胎湿可止,胎动可宁,月经可调,子宫可孕,且灸经穴,可愈百病,无如世人舍近求远,舍贱而求贵,是为叹耳。夫蕲艾怖种而生者,野艾则天然自长于埜(野)世,得天地至阳之气,故能逐鬼辟邪、祛寒而散湿,其力实胜于蕲艾,岂可舍此而取彼哉,十年之疾求三年之艾,大抵即野艾,非取于蕲艾也。”此述欠妥,欠妥之处有二:一是认为蕲艾是九牛草,陈嘉谟此错误观点早已被明清本草学家所纠正,而陈士铎仍执旧说,实属不当;二是由于陈士铎误认为蕲艾即九牛草,因而产生了蕲艾不如野艾功效好的误论,从今天的应用品种看当是蕲艾(为艾中佳品)好过野艾(为艾的代用品)。

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载有艾,虽对其植物形态未作任何描述,但却附有二个不同生长时期艾叶图(见图2-7),第1个图为苗叶期,第2个图为花实期,二图绘制逼真,十分形象,实属难得之作。

img

图2-7 《植物名实图考》艾叶图

综合历代本草所述艾的主要特征,并结合部分本草书籍中的附图,可以确定我国古代应用的艾叶品种当是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或蕲艾A.argyi Levl.et Vant.cv.qiai及其近缘种。

二、产地

艾叶的产地记载,首见于《名医别录》,只载“生田野”,未注明生于何地。最早提出道地之说是在宋代,宋·苏颂《图经本草》载:“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云此种灸病尤胜。”并附有“明州艾叶”图。考“复道”为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所辖,今仍有称为“伏道”的地名,“明州”、“四明”为浙江宁波及鄞县附近,可见在宋代是以此二地所产艾叶为佳。到了明代,艾叶的道地有了明显变化,蕲州所产艾叶逐渐以其质优效佳而为广大医药界所接受,蕲州也成为艾叶的道地产地。据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定稿的《本草品汇精要》载:“生田野,今处处有之……道地:蕲州、明州。”“蕲州”,即今湖北省蕲春县。其后,《本草蒙筌》收载了“蕲州艾叶”图,并描述了当时对蕲艾的重视程度:“倘有收藏,不吝价买,彼处仕宦,亦每采此,两京送人,重纸包封,以示珍贵,名益传远,四方尽闻。”

明·李明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艾叶的道地产地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首次提出了“蕲艾”一名,他说:“艾叶,本草不著土产,但云生田野。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从此,蕲艾之名,风靡全国。正是由于李时珍对蕲州艾叶的肯定,从而为蕲艾成为艾叶道地药材的地位奠定了基础。继李时珍之后的明清医家及本草医籍皆遵从时珍之说,十分重视和极为推崇蕲艾。明代《本草乘雅半偈》记载:“(艾叶)生山谷田野,蕲州者最贵,四明者亦佳。”“蕲州贡艾叶,叶九尖,长盈五七寸,厚约一分许,岂唯力胜,堪称美艾。”

蕲艾,在明代不仅本草医籍记载,而且植物学、农学、杂学等书也有叙述,被誉为集16世纪以前古代农学大成的《群芳谱》亦有记载:“(艾叶)处处有之,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近代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惟以蕲州者为胜,谓之蕲艾,相传蕲州白家山产。又置寸板上灸之,气彻于背,他山艾彻五汤,阴艾仅三分,以故世皆重之。”明代蕲艾在临床上的应用颇受重视,不少医籍方书中均强调用蕲艾,如《青囊杂纂》载“蕲艾揉为丸,时时嗅之”,治头风久痛;《怪证奇方》载“干蕲艾煎汤啜之”,治口吐清水;《杨诚经验方》载“蕲艾捣铺脐上熨之”,治产后感寒腹痛;《陆氏积德堂方》载“蕲艾真者水煎熏患处”,治鹅掌风等;《妇科玉尺》卷二载有“阿胶蕲艾丸”,是以道地药材命名方剂的典范。可见,明代随着蕲艾愈来愈受各界重视而名声远扬,蕲州作为艾叶道地产地的重要地位已稳定地确立,此后,艾叶的道地产地几乎没什么变化,并一至延续至今。

清代仍推崇蕲州所产艾叶,如《本草备要》、《本草从新》均载:“宋时重汤阴艾,自明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艾为胜。”《本草易读》载:“处处有之,自明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得配本草》载:“产蕲州者为胜。”《植物名实图考》载:“今以蕲州产者良。”《本草害利》载:“蕲州艾为上。”清代临床上也都强调用蕲艾,如《竹林寺女科二种》的胎产奇方就强调用蕲艾,清代宫廷御医对蕲艾的应用十分重视,蕲艾在清宫医案处方中出现频率较高,主要用于妇科疾病。一些地方志也多有类似记载,如清代官修最庞大的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云:“艾,蕲州出。”清《蕲州志》亦以“蕲州麒麟山者良”,并称“蕲州专产,莫良于艾”。甘肃《武威县志》也承认地产艾叶“功亚于蕲艾”。

到了近代,仍重视蕲艾。不少医药专著仍有“以湖北蕲春(蕲州)产者为佳”的记载,如1953年时逸人著《中国药物学》就注明:“艾产于我国各地,以湖北蕲春产者最佳。”《中药志》载:“药用艾叶以蕲艾为佳,蕲州即今湖北蕲春县,为李时珍故乡所在地。”此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台湾出版的《本草药性大辞典》等也多有类似记载。由梅全喜主编的《蕲州药志》设有专章介绍蕲州特产,蕲艾就是第一个被介绍的蕲州特产。据《蕲州药志》介绍:蕲艾与普通艾在外观形态、挥发油及微量元素含量、挥发油成分的组成及燃烧放热量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蕲艾确有其独特之处。在民间对蕲艾更是十分重视,笔者祖籍湖北蕲春,先父梅锡圭(1914一1991年)为蕲春名医,从20岁开始行医,在近60年的行医生涯中,对蕲艾尤为推崇和喜用。据先父介绍在民国年间各地中医均十分重视蕲艾,当遇有处方中需用艾叶治疗重症时多强调用蕲艾,因而常有外地中医和患者及药商来蕲采购蕲艾叶,而蕲春人去外地办事、访亲均习惯带上几包质好并用牛皮纸包装好的蕲艾叶送给亲朋好友。笔者自记事起就对蕲艾有很深的印象,风寒感冒用蕲艾煎水洗脚,产妇、幼儿用蕲艾煎水洗浴的习俗自幼熟知,在家乡农村几乎每家自留地头均种有蕲艾,每家的阁楼上均收藏有当年采收的艾叶,确如《蕲州药志》所载:“在今日蕲春有家家栽种、户户收藏的习惯。”笔者大学毕业后,在蕲春李时珍医院和李时珍中医药研究所工作期间曾经常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每次都带些自采的蕲艾叶赠送给一些医药专家、教授,也颇受欢迎。今天,蕲艾已成为著名的“蕲春四宝”(蕲艾、蕲蛇、蕲龟、蕲竹)之一。在蕲春的种植面积已逐年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已有大量的蕲艾销往国内外,是蕲春外销量最大、最受欢迎的药材之一。

此外,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医药专著对艾叶的产地也有介绍,如陈仁山《药物出产辨》载:“艾叶产广东各属,江浙各省亦有出……艾茸产广西怀集,广东连州有出。”近代又出了一个“祁艾”,为产于河北安国(古称祁州)的艾叶。清《祁州志》物产中亦有记载。近代著名本草学家赵橘黄先生在《祁州药志》一书中详加论述,并附有照片。在清宫医案中亦有应用祁艾的记载,但其应用频率及重视程度皆不及蕲艾,有人统计了清宫医案处方中蕲艾与祁艾的使用频率比为10∶3,并认为虽然祁艾相对较少使用,但在艾的道地演变上仍有重要意义,因在清代以前未有祁艾之说,由清至今,祁艾声誉渐传,已成为“祁药”的主要品种之一。这种传播是得助于祁州在北方的中心地理位置及其为药材集散地的地位。祁艾名气虽有所扩大,但仅限于北方,且后来由于各方面原因,尤其是战乱以及药材交易活动的停止,使其影响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扩展开来,未能形成与“蕲艾”抗衡的局面。因此,近代“蕲艾”作为道地药材在全国范围内占有重要的地位。

时至今日,艾叶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但基本上仍有“产蕲春者质量为好”的认识。我国著名的蒿属植物分类学家林有润研究员曾多次深入蕲艾产地蕲州进行实地考察,并撰文介绍了对蕲州地区的蕲艾等蒿属植物的考订结果。文中介绍:蕲州是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地之一,是湖北省蕲春县的一个集镇,是我国中医药大师李时珍的家乡。该地区生长的菊科蒿属植物颇多,其中入药的有十余种,并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曾有记载。蕲艾是蕲州地区家家栽培、户户必备的常用药材。端阳节时采割,晒干备用,因而又称端阳艾。经研究认为,该药材的原植物是艾的栽培品种,学名为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cv.qiai。相传李时珍所用的是蕲州镇郊麒麟山野生种,后来引为家栽。蕲艾与普通艾不同之处在于蕲艾植株高大,高可达1.8~2.5m,植株含挥发油较多,气味浓郁,叶厚纸质,被密厚而长的毛,取干叶揉之可成绒团;野生的艾蒿植株高不及1.5m,叶纸质或薄纸质,虽亦被毛,但毛短,取叶揉之常成粉末。由此可见,蕲艾的形状和质量确实优于普通艾叶。近年来,还有不少学者,包括笔者本人对不同产地艾叶挥发油、微量元素含量,燃烧放热量等项目进行比较研究,证实蕲春所产艾叶质量确比其他地产艾叶为优(本章第二节有详细介绍)。

现代艾叶的产地除以湖北蕲春的量大质优外,湖南临湘的产量亦大,而且还大量出口。据《健康报》报道:“仅湖南临湘一县每年出口艾叶达40万斤。”另据《中药志》载:“(艾叶)主产于安徽滁县,山东诸城、梁山、曹县、烟台等地,产量大,销往全国并出口。”新版《中药志》(第五册)载:“(艾叶)主产于安徽、湖北、河北、山东等地,近年来以安徽滁县地区嘉山县产品销量最大,供做艾叶油,其他地区产品除作艾绒原料外多自产自销。”香港所用艾叶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主产于内陆的山东、安徽、湖北、河北等地,也证实了《中药志》的记载。现在市面上销售的艾条所使用的原料艾叶的产地几乎可以说是只局限于以下3个地方:湖北、河南、湖南。其实,艾叶的主产地就是湖北、河南和湖南三个省,河南南阳附近桐柏的艾叶质量是比较好的,湖南艾叶主产地是靠近湖北省的岳阳及湘西地区,质量则以湘西产的较好,湖北省则以蕲州地区的艾叶质量最好。现在批量出口日本、韩国的艾产品主要是这三个地方的,由于以上三地的艾叶质量都不错,所以其性价比也是很高的。日本所用的温灸艾绒除一部分是从中国和韩国进口外,大部分是日本自制的。但是日本和国内大部分地区的艾蒿都不适合于高级艾绒的制作。蕲艾的质量一般来说栽培的明显优于野生的,现在虽然销售的商家众多,但是很遗憾,陈年蕲艾已经属于贵族产品。2008年的蕲艾叶现在的价格不会低于30元1公斤。2006年的蕲艾叶不会低于100元1公斤(现在到蕲春当地即使出价100元也难买到的)。做成艾条后的成本很容易计算出来。坦率地说,几元钱一只的低价格买到6∶1以上比例的3年陈或5年陈的真品蕲艾条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即使是今年的新蕲艾叶批量购买的价格也要每公斤10元(不含运费,杂质含量10%左右,含水率20%)。因此即使是6∶1的青艾条只要是使用了蕲艾,如果是真品那价格也会是很高的。

可见,现代艾叶除几个道地产地和主产区有外调外,其他地产艾叶一般均为自产自销自用。台湾所用艾为五月艾(Artemisia indica Willd.),分布在台湾的台北、台中一带,是其主流品种。

研究艾叶的产地,我们不能不重视艾叶道地产地的变迁,从古到今,艾叶的道地产地经历了几次大的变迁。据宋·苏颂《本草图经》记载,宋时以复道(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和四明(今浙江宁波及鄞县附近)的艾叶为佳,可见宋时是以此二个地方为艾叶的道地产地,并一直延续至明代。

到了明代,艾叶的道地产地有了明显变化,变成了以“蕲州、明州(即四明)”为道地产地,蕲州即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在明代已成为艾叶重要的道地产地,这一点从明代重要的本草学专著《本草品汇精要》、《本草蒙筌》、《本草纲目》和《本草乘雅半偈》等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时至今日,艾叶的道地产地虽仍是蕲州,但这一道地产地地位已受到了有力的挑战。本世纪初,又出现了一个艾叶的优良品种——“祁艾”,即产自河北安国(古称祁州)的艾叶。《中国道地药材》就首次提出了“河北安国的祁艾与湖北蕲春的蕲艾道地特性有待比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某些特性方面“祁艾”优于“蕲艾”。《中药志》介绍过安徽省滁县地区嘉山县的艾叶产量居全国之首。《健康报》报道:湖南临湘县每年出口艾叶达20万公斤。祁州、嘉山或临湘都有可能成为当代艾叶的道地产地。

笔者在做艾叶研究时曾分别去信浙江宁波药检所胡双丰和河南安阳药检所陈刚二位药师,请求代为采集“明州”和“复道”艾叶样品,胡双丰回信告知“宁波地区已很久不产艾叶了,所用艾叶均从外地调入”;陈刚虽提供了样品,但其外观和内在质量均较差,可见这两个古代艾叶道地产地已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从宋代《本草图经》问世(1061年)到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定稿(1505年)的400多年间,艾叶道地产地从“复道”、“明州”变迁为“明州”、“蕲州”,而从《本草品汇精要》到《中国道地药材》(1989年)的近500年间,艾叶的道地产地又有了变迁,从“明州”、“蕲州”变迁为“蕲州”和“祁州”(或“嘉山”或“临湘”)。

像艾叶这样的道地产地变迁,在其他药材中也有存在。当然,引起这些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药材产地对所产道地药材不重视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一些药材道地产区存在着对道地药材的资源不管理,放任药农滥采,使资源枯竭;对栽培品种不给予扶持,不扩大种植面积,使产量逐年下降,甚至连自用的都要从外地调入;对道地药材的宣传也很不够,致使人们逐渐忘却了道地产地。长期下去,这样的道地产地必将遭到淘汰,蕲艾的发展亦有此忧虑。国内有些地方十分重视发展艾叶的种植栽培,重视提高种植艾叶的质量,重视对艾叶产品的深加工,扩大艾叶的宣传、销售,甚至出口工作,提高地产艾叶的知名度。如安徽嘉山县、湖南临湘县就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艾叶产量及出口量远远超过道地产地艾叶,长期下去,该地艾叶的知名度必将超过蕲州等道地产地所产艾叶,该地也将会成为艾叶的道地产地。而作为艾叶现在道地产地的湖北蕲春却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艾叶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自产自用,极少外销,更不用说出口。笔者虽对蕲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多方面证实了蕲艾确实优于他艾,但无奈于产地的实际状况,长期下去,蕲州雄踞艾叶道地产地500年的地位必将动摇。因此,希望能通过艾叶道地产地变迁的研究,使药材道地产地的政府能引起重视,将道地药材的资源保护、种植生产、综合利用及宣传等方面工作搞得更好,使药材道地产地的地位能长期延续下去。

近年来,从媒体上得知,为了维护蕲艾质量,反不正当竞争,打击假冒伪劣,保护蕲艾独特品质,打造知名品牌,推动蕲艾产业发展,蕲艾道地产地蕲春县作了大量的工作。2008年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工作办公室起草蕲春县地方标准“蕲艾叶”(DB421126/014-2008),2010年4月8日,蕲春县政府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了申报蕲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申请。随后,蕲艾被正式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北省更是加大了对蕲艾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并将蕲春作为省里重点扶持的3个医药产业开发区之一,给予全方位支持,蕲艾产业因此得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7月蕲春县人民政府还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蕲艾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广蕲艾的标准化种植,“蕲艾”种植亩产已由200公斤提高到300公斤,全县由药农自发成立的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达到23家,种药大户达到2000多户,全县年总产量达到2.4万吨。我为蕲艾道地产地蕲春县政府的这些发展蕲艾产业举措叫好,15年前我在编写出版《艾叶》专著时曾对蕲春作为艾叶的道地产地表示过忧虑,10多年来我也考察过很多不同地产的艾叶及产地情况,虽然河南南阳附近桐柏的艾叶和湖南湘西的艾叶质量都不错,到今天我可以肯定地说:蕲艾的质量无论是外观还是内在的质量到目前为止仍是艾叶中最好的,蕲春作为艾叶的道地产地的地位暂时还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取代。

三、生长、采收

对艾叶采收最早记载的是《名医别录》,载:“三月三日采,暴干,作煎,勿令见风。”唐《新修本草》亦有相同的记载。唐《食疗本草》载:“春初采,为干饼子。……三月三日,可采作煎。”可见,在唐代及唐之前艾叶的采收季节多在三月三日或之前。

宋·《本草图经》载:“初春布地生苗……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经陈久方可用。”最早记载了艾叶的生长,并将艾叶采收期推至五月五日。

明·《本草品汇精要》载:“春生苗,三月三日、五月五日取叶,暴干作煎,勿令见风。”《本草纲目》载:“二月宿根生苗成丛……七八月叶间出穗,细花结实累累盈枝……霜后始枯……皆以五月五日连茎刈取,暴干收叶。”李时珍对艾叶的生长,从宿根生苗到出穗结实、最后枯死的全过程作了当时最详细的描述,尤其是所提出的采收时间及方法更为后世所沿用,至今在李时珍故乡湖北蕲州地区的艾叶采收仍是在端午节(五月五日)连茎割取,晒干后摘下叶片供药用。李时珍的父亲李闻言在其《蕲艾传》中说艾叶:“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李时珍转载《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似人形者揽而取之。”

明·朝鲜许浚著《东医宝鉴》亦载云:“端午日日未出时不语采者佳。”明·《本草蒙筌》载:“初春地生……每端午朝,天明多采。”说明了一天中的最佳采收时间。可见在明代已基本形成五月五日采艾叶的习惯,这一习惯已延续至今,今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民间都有五月五日,即端午节采艾扎成束,悬于门庭,避邪防病的习惯。

现代文献对艾叶采集期要求也多有记载。《中药志》载:“4~7月花未开放前,割取全株,取下叶片或直接采下叶片,晒干或阴干。”《全国中草药汇编》载:“未开花前采叶片,晒干备用。”《中药大辞典》载:“春、夏二季,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中国药典》亦载:“夏季花未开时采摘。”由此可见,艾叶的采收期以花未开而叶茂盛时采收最好。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来看,此时正是端午节前后。

也有资料介绍,不同用途的艾叶其采收方法及采收时间应不同,如一般作内服应用的艾叶要求在端午节前后采,而用作制艾绒的艾叶多要求是嫩艾,故提前到农历三四月份采收。如《药材学》载:采制:商品中有全草、艾叶、艾绒三种。通常于端午节前后割下地上部分,晒干即得全艾,应用较少;如将叶采下,晒干,或带有少许嫩梗者称“艾叶”;立夏前后采取嫩叶及小嫩枝,晒至半干,放石臼中捣杵,晒1~2天再捣之,直至成绒,则称“艾绒”。广东等地区习惯割取地上部分,连同枝叶晒干入药,认为药效与艾叶相同。笔者在蕲春民间看到每年采收二次,即第一次在端午节采割后,艾又会长出二茬枝叶,虽没有第一茬茂盛,但亦有采收价值,故在9~10月份又采收一次。这种采收二季艾叶的作法,可提高艾叶的产量,扩大艾叶资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值得提倡。在台湾艾叶的采集期又有所不同,据《常见药草图说》载:“(艾叶)台湾全年可采,大陆在花开前采集。”并介绍“除入药外,将其嫩叶混入米浆或面粉制成饼糕之类食品,老艾叶打绒则用于艾灸或制印泥用”。

艾叶的采收期究竟是否以端午节采收最好,为了探讨并验证这一问题,笔者以艾叶的主要成分挥发油为指标,对不同时间采收的艾叶挥发油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是自湖北蕲春县张塝镇及蕲州镇麒麟山四处采集艾叶标本,每处每次采鲜艾叶0.5kg,采集日期为1988年4月18日、5月15日、5月30日、6月15日、6月25日、7月15日和8月15日,将四处每次所采艾叶混匀后阴干,按《中国药典》1985年版挥发油测定法甲法进行含量测定,不同采集期的挥发油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1。

从测定结果看,4月至端午节(6月18日)前艾叶中挥发油含量逐渐升高,端午节前后若干天,艾叶中挥发油含量达到最高峰,其后挥发油含量逐渐下降,至开花期(8月份)含量降至最低,仅为高峰期含量的一半。因此,古代要求艾叶在五月五日端午节采收和现代要求艾叶在花未开前采收均是合理的。从该表中还可看出,艾的嫩茎也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油。我们建议在端午前后20天内采收艾叶较为适宜,若作提取挥发油用,则可连同嫩茎一起采收。

表2-1 不同采集期艾叶中挥发油的含量(n=3)

img

有人对北京产艾叶的不同采收期醇浸出物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醇浸出物含量亦是以端午节(阳历6月份)前后含量最高(见表2-2)。

表2-2 北京产艾叶不同采收期醇浸出物含量

img

古今还有艾叶在同一天中不同时间采收其质量也是不一样的说法。传统多认为以日出前采收质量较好。现代对其挥发油研究证明,许多叶类和全草类生药,日出前采收含油量最高,而蕲艾产地蕲春民间有正午采艾叶的习俗。为了探讨同一天中不同时间采收对艾叶挥发油含量的影响,梅全喜等对此进行了研究探讨。于1990年端午节在蕲春县张塝镇同一地方分别在早晨8时、中午13时、晚上20时依次采集艾叶3次,分别作为样品Ⅰ、Ⅱ、Ⅲ,按《中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如下(见表2-3)。

表2-3 同一天中不同时间艾叶挥发油含量的比较(n=3)

img

结果表明:中午(13时)采艾叶比同一天早晨(8时)、晚上(20时)采艾叶的挥发油含量高,早晨比晚上采略高,从挥发油含量看,中午采的艾叶质优是有一定道理的,建议把每年端午节前后三天的中午(12~14时)作为艾叶的最佳采集时间,对于提高艾叶的质量有一定意义。

有人对不同采收期的艾叶进行了薄层色谱试验,将艾叶样品2g剪碎,加乙酸乙酯30mL浸泡24小时,过滤,滤液水浴浓缩至2mL,供点样用。薄层板用硅胶GF254,加入0.3%CMC-Na水溶液充分研匀后铺板,用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6∶4∶0.1)展开18cm,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荧光,结果如图2-8。表明不同采收期艾叶中的化学成分有一定差异。其中5、6月份的斑点最多,11、12月份斑点较少,说明5、6月份采收的艾叶化学成分最多,11、12月份化学成分最少。

img

图2-8 不同采收期艾叶薄层色谱图

1.5月采 2.6月采 3.7月采 4.8月采
5.9月采 6.10月采 7.11月采 8.12月采
展开剂: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6∶4∶0.1)
S.5,7-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

杨海荣等以黄酮为指标考察了河南省洛宁县艾叶的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随着艾叶的生长,艾叶中总黄酮的提取量逐渐增加,于8月份达到最大值(经测定为11.25%),之后开始缓慢下降,确定艾叶的最佳采收时间为每年的8月份。刘益红等采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月份艾叶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2~6月份汉中艾叶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0.873%、1.182%、0.742%、0.531%、0.121%。艾叶生长周期中绿原酸的含量呈规律性变化,3月份绿原酸含量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6月份绿原酸含量最低。不同月份艾叶中绿原酸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3月>2月>4月>5月>6月,艾叶中绿原酸含量变化的这种季节性规律可能是由于2~3月份艾叶处于幼苗期营养比较集中。

四、种植

对于艾叶的种植,古代本草较少论述。现代药学专著记载也极为简单,主要是由于野生艾叶在我国分布极广,几乎每个省份均有分布,而且资源丰富,较少需要人工栽培种植,加之艾叶的适应性强,极易繁衍生长,种植方法也极为简单,故对艾叶种植方法的研究较少,现将艾的习性及种植方法介绍如下。

生活习性:艾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潮湿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耐严寒,南北各地均可栽种,民间多利用田边、地头、山坡、荒地种植。

种植方法:艾叶的种植方法多采取分株繁殖和根状茎繁殖,较少采用种子繁殖。

分株繁殖:3~4月从母株上分割新分蘖出的幼苗,于雨后土壤湿润时栽种,每穴栽苗2~3株,施清淡人畜粪水1次,促使易活易长。

根状茎繁殖:春季发芽前将根挖出,选取嫩根状茎,截成10~15cm长的小段,开沟平放于沟内,沟距35~50cm,覆土镇压后浇水。

田间管理:在栽种当年中除草3次,即5、7月和11月收获后除草,以后每年也要在春季萌发后、6月第一次收获后和第二次收获(11月)后各锄草1次。追肥以在每次除草后为宜,一般施用人畜粪水。栽种3~4年后,根茎衰老,要翻栽更新。

安徽省郎溪县生产艾草已有十年历史,生产中主要以根茎、分株进行无性繁殖,有时也用种子繁殖以提纯复壮种源。一般种子繁殖在3月份播种,根茎繁殖在11月份进行。畦宽1.5m左右,畦面中间高两边低似“鱼背”型,以免积水,造成病害。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m2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kg,深耕时与土壤充分混匀,浇一次充足的底水。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茎开始萌发,4月下旬采收第一茬,每公顷每茬采收鲜产品11250~15000kg,每年收获4~5茬。每采收一茬后都要施一次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粪为主,适当配以磷钾肥。生产中要保持土壤湿润。湖北省蕲春县、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等地开辟了艾叶GAP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