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贴你的心,那里有个声音想跟你谈谈
心理学家说:“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儿。只是很多人在经历的冲刷下一再的忽略着他的需要和存在,最终失去照顾的孩子,忧伤了,愤怒了,感觉被抛弃了,我们整个人的状态才会因此消沉,深陷到负能量里。”其实,所谓的内在小孩,就是我们真实自己的声音,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奔忙,总是觉得很难抽出时间与自己相处,更不要说花时间与自己交流,用心的去照顾呵护自己的需要,即便是有一天真的觉得身心出现了问题,首先想到要去的地方是医院而不是自我心灵的内在,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曾经认识一个朋友说她真的很恐惧静下来的时候,倘若一安静下来,就感觉深陷进了恐惧,一个人的生活电视一定要开着,声音不断,别人的陪伴也一定不可以断,为了排解自己的寂寞恐慌,她便一个个的骚扰身边的朋友,不断的和他们聊天,不断要求他们陪伴,以此来度过那些只有自己的时间。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即便是寻求到了陪伴,自己的心还是空落落的,感觉失去了一些什么一样,这种流失感每天都会出现在自己的生命力,越是如此,内心就越是不安,越是想寻求陪伴,越是害怕自己一个人的时光。
针对她的问题,我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帮她寻找答案,最终发现,她生活中的做法完全是她内心内在小孩的一种显相,因为她过分的需求外界的陪伴,而忽略了自己对自己内心的陪伴,听的别人的声音听多了,就忘记了好好听听自己声音。于是她心中的内在小孩儿,一再的被冷落,这种冷落让她的本我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内在小孩儿试图用这种方法暗示她自己需要陪伴,但此时的她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花时间与自己相处,倾听自己内在的需要和声音,用心的去与自己的内在交流。
于是,我为她留了一些作业,眼见开春,万物焕发生机,看着外面和暖的阳光,我鼓励她开展一次独自的出游,带上相机,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到公园去享受一个人的时光,每走一步,都努力的做到专注,安静的对心中的内在小孩儿说:“我很爱你,我很想陪伴你。”回到家以后,集中自己所有的精神,为自己写一封信,将自己的不安,恐惧,以及安抚和恋爱统统表达在信件里,我告诉她在字里行间,你要不断的观察自己,感受内在小孩儿真实的需要,你要顺着自己的感受,不断的整理思路,按耐住向外界求助的心,给自己个陪伴自我的机会。信件写完以后,可以根据内容总结核心,列出一二三点,这些或许是内在小孩儿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就要想办法将这一切落到实处,切实的给予自己安全感,给自己的心充实力量。
于是我的朋友就这样上路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她略带不安的走出了家门,回来的时候,却心情明快,脸上丰盈着满满的幸福感。随后她为自己写信,记录下了自己对生活对理想对当下的诸多不安,这时候她突然感觉到,心中的内在小孩儿开始撒娇般的抽泣,宛如渴望从她的世界里得到更多的爱和关注,她在告诉她,自己有多么的没有安全感,多么需要她的照顾和陪伴,心里藏着多少不安的心事。感觉到这一切的她,一时间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潸然泪下,原来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一直都没有好好的照顾过自己,始终活在别人的世界,习惯了别人的陪伴,却忘记了,自己真实的需要是什么。于是她写了很多真诚安慰的话,不断的平抚着内心的委屈和不安,并将核心的内容罗列了出来,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最需要的是贴近自己的心,用心的感受由心向外发出的声音。
这件事以后,我的朋友有了很大的改变,她终于可以安静下来,与自己相处了,我鼓励她定期完成这样的联系,起初她只能与自己相处一两个小时,但随着练习加深,她说自己现在可以很快乐的和自己相处一整天,她告诉我,陪伴自己是一种很完美的享受,在这个过程中,内在小孩儿教他学会了很多东西。她开始越来越爱自己,越来越会照顾自己,各种不安,忧郁,浮躁渐渐的消退了。在一个人的时光里,她可以安静的泡上一杯茶,感受书中的墨香,品味淡茶的芬芳,或是出门走走,或是看一部自己早就想看的电影,那种感受无比畅快。她说现在的自己,并不会排斥朋友的陪伴,但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可以享受一段很美好的时光,这真是一个不错的美遇,她真心地感谢我,让她看到了更美好的自己。
人生最难得的是看清我们自己,我们两手空空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将两手空空的离开,从这个角度来说,给予自己最忠实的陪伴的,就是我们自己。尽管我们年龄日渐成熟,但内心深处却依然住着一个小孩子。不错!对于上帝而言,不管你到什么年龄都不过是一个孩子,也许他只有几岁,也许随着你的多年陪伴,他会一步步的步入成熟。但不管怎样,他都扮演着你心中最重要的角色,他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学会细心的照顾他,专注的倾听他,给予他心贴心的关怀,让他感受到你发自信心的爱和关怀,当内在小孩体会到了百分百的安全感,你的内心就会变得强大,良善的品质和充满正能量的行为,会在不经意间步入你的生活,这种感受实在是太美好了,他让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真实的需要,而这是多么重要,这才是我们真实的需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