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法学院
【概况】
光华法学院地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占地653.85亩,是国内第一家拥有独立校区办学的法学院,现有法理与判例研究所、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经济法研究所、刑法研究所、诉讼法研究所中心“6+1”校级研究所,另建有浙江省法制研究所、浙江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浙江大学亚洲法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法治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律师实务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气候变化法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海洋法律与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治理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科技与法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国际战略与法律研究院、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国际融资与并购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跨行政区划审判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研究中心(2017年新增)、最高院行政庭行政审判案例研究基地(2017年新增)等研究机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为国家级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另有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授权点、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海洋法学硕博学位授权点、司法文明硕博学位授予点、专门招收国际学生的中国法硕博学位授予点(LL.M.和SJD)。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是国家重点学科。
2017年,学院共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63人(含中国法LL.M.)、非全日制硕士生64人、博士研究生38人(含中国法SJD),2016级本科生127人、2017级本科生138人确认主修学院专业,毕业本科生134人、硕士研究生128人、博士研究生18人。
全院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正高级职称人员29人(2017新增2人)、副高级职称人员22人(2017年新增1人)。2017年新增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1人、浙江大学包玉刚讲座教授1人。
本科生教育坚持课堂教育和训练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基础宽厚与口径专精相结合的“宽、专、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国际型的人才为目标。全面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建设学生法官助理培养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双千计划”,与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共同建立法官助理培养机制;建立了最高人民法院实习生制度,本年度选派最高人民法院实习的学生获“优秀实习生”称号。
附表 2017年度光华法学院基本情况
科研经费到款939.41万元(含司法文明专项经费),较上年增长32.036%。其中,纵向科研经费到款711.03万元,占比75.69%。各类立项共25项,其中国家级立项5项(获国家重大项目含教育部重大项目2项),省部级5项。出版、发表各类科研成果总计186部(篇)。其中,专著10部,译著2部,编著、教材类7部,权威期刊论文4篇(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3篇),SSCI论文7篇,一级期刊论文18篇,核心期刊论文44篇。继续为国家、省、市的法治建设提供决策咨询,获国家正职级领导人肯定性批示决策建议1篇、省部级采纳批示件4篇。
进一步推动与世界一流法学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接待30余批次境外来访学者与教授;与韩国釜山大学、法国马赛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新签订合作协议8份;共举办法治与改革国际高端论坛(2017)等8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派出学生71人次赴境外交流。另外,全院有16位教师曾经或现在在国际学术组织或学术刊物任职。
【法学学科排名提升】
2017年10月12日根据软科(上海软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公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2017),浙大法学学科进入前5%。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7年12月28日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大法学学科被评为A-,学科评估结果优秀。2017年3月8日,浙大法学学科进入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101~105名。
【承办第五届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
该论坛于2017年6月1日在杭州召开,会议主题为“REIMAGINING LAW LIBRARIES——共创、共赢、共享”。此次论坛由浙江大学及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执委会主办,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承办,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协办。此次论坛云集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代表,及耶鲁大学、波士顿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外方代表,共有代表100余人共话法律信息与法学图书馆的未来。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在浙江大学设立行政审判案例研究基地】
9月15日,行政审判案例研究基地成立仪式暨行政协议司法解释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举行。行政审判案例研究基地系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在高校设立的第一个基地。该基地的设立将促进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对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审判案例制度和发展本土行政法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陈思撰稿 周江洪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