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科学技术研究
【概况】
2017年,浙江大学坚持高质量的科研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进科研发展方式转变和科研管理体制完善,实现科研事业持续稳步发展。
科研规模在高位稳步扩展,科研经费突破40亿元,达40.17亿元(比2016年增加4.99亿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29.16亿元(占72.59%),横向科研经费11.01亿元(占27.41%)。
重大科研项目承载能力稳定提升,全年新增三重项目(重点、重要、重大项目)87项;新增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9项(其中千万级项目14项),课题72项,总经费6.22亿元;新增牵头主持国家重大专项课题11项(其中千万级课题10项),总经费2.90亿元;获批国家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9项。
持续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以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有效对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计划”,成立“科技创新2030”推进工作小组,加强校内组织动员,统筹前期布局;加快推进“16+X”科研联盟建设,加强联盟运行管理,制定出台《浙江大学科研联盟管理暂行办法》,并完成联盟建设中期评估工作;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完成阶段性评估考核,通过“稳定支持、动态调整”的运行模式,科技创新团队已成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
科研人才类项目得以稳健发展,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批,居全国高校第二;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得滚动支持;9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居全国高校第四;19人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居全国高校第三;2017年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学者上榜人数14人,居全国高校第二。截至2017年年底,浙江大学共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4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0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8个,农业部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9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
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中国高校首个)、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浙江大学首个)、二等奖1项,另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普类)1项;作为参与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还入选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16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8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201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1项;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华农业奖一等奖1项。
截至2017年12月13日,全校被SCI收录第一单位论文5815篇(比2016年增长2.4%),其中两类论文5577篇(比2016年增长2.9%),其中影响因子10以上论文138篇(比2016年增长21%);作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在三大期刊及子刊发表Article、Review两类论文34篇(比2016年增长36%),其中Science1篇、Cell1篇、Nature子刊25篇、Cell子刊6篇、Science子刊1篇、PNAS9篇。根据中信所2017年10月公布的数据,2016年度,浙江大学被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收录论文篇数、2007—2016年十年论文被引次数、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收录篇数、作为第一作者国际合著论文篇数均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获中国三大专利授权2404件(其中发明专利201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持续位居国内高校第一,通过PCT(专利合作协定)途径申请专利14件;新签横向技术合同2945项,合同经费达140565万元,其中技术转让合同41项,合同经费3148万元。
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组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等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信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持续推进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浙江省呼吸疾病诊治及研究重点实验室”等3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省科技厅认定。至2017年12月31日,浙江大学已拥有国家级科研基地25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9个,拥有各类省部级基地136个;自主设立校设研究院16个、研究中心39个、研究所183个,为学校科研发展提供了强大平台支撑。
逐步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推荐“重大工程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大型实验装置”项目作为“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教育部培育项目;在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发挥核心作用,积极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动之江实验室建设,之江实验室于2017年9月6日揭牌成立。
面向国防领域重大需求,积极承担各类国防科技重大科研任务;深化渠道建设,面向国防和武器装备创新发展重大需求,凝练重大项目,大力推动国防科技12+X大团队建设;陆续启动“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相关重点任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国防科研潜在增长点;联合优势单位,深化合作共建基地平台,大力支持培育军民融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国防特色学科建设,将国防特色学科纳入浙江大学“双一流”特色学科建设体系;注重加强国防科研团队建设,完善团队培育和建设的各类政策和渠道,组织申报首批国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基金项目,浙江大学3人入围公示名单,位居教育部高校第一。2017年,国防科研新上项目317项,实际到款经费4.12亿元,其中单个合同经费超过5千万元的项目3项。
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以全球视野布局国际科研合作,深化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合作交流,稳定与俄罗斯和东欧的科技合作,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合作,推进与南美国家的学术交流,持续向非洲国家科技输出。依托学校优势,在重点领域建设一流的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承担战略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提升学校在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的影响力。2017年,浙江大学牵头承担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7项;启动建设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获批浙江省“一带一路”专项1项。
推动学校机关部门的横向协同,加快组织、人事、人才培养等科研相关政策的调整、落地,为学校科研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推进全校科研发展的纵向互动,建立科研联席会议机制,逐渐形成“学校—院系—研究所”有机联动的科研管理新格局。及时调整科研政策,面向科研难点精准发力。规范和加强学校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制定出台《浙江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细则》《浙江大学科研项目经费内部监督检查规定》《浙江大学财政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李兰娟院士团队获得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院士团队“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获得中国高校首个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李兰娟院士团队承担国家任务,创建国家平台,汇聚国家力量,在发现新病原、确认传染源、明确发病机制、有效临床救治、研发新型疫苗和诊断技术方面取得六项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创立了新突发传染病防治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成功阻击了H7N9禽流感疫情暴发,避免SARS悲剧重演;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展现中国力量。世界卫生组织评价该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堪称“国际典范”,成为国际“领跑者”。
【高翔教授团队获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能源工程学院高翔教授团队“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浙江大学历史上首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针对燃煤污染严重的形势,在多活性中心催化剂、颗粒物/SO3强化脱除技术及多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超低排放系统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技术发明,攻克了高效率、高适应、高可靠、低成本等关键技术难题,率先实现了燃煤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优于世界最严标准)。项目成果已规模化应用,技术和产品已输出欧美和“一带一路”国家,近三年新增销售额109.6亿元。
【曹雪涛院士研究团队在Cell杂志发表文章】
2017年7月,医学院曹雪涛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细胞》)杂志,“Methyltransferase SETD2-Mediated Methylation of STAT 1 is critical for Interferon Antiviral Activity”(甲基转移酶SETD2介导的STAT 1甲基化促进了干扰素抗病毒效果)(Cell,2017,170[3]:492-506)。该研究利用高通量筛选的手段,发现了甲基转移酶SETD2通过直接催化信号蛋白STAT1甲基化修饰的新机制,揭示了SETD2在促进干扰素抗病毒效应中的重要功能,为临床上研发新的抗HBV感染药物提供了潜在的靶标,为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朱永群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杂志发表文章】
2017年10月,生命科学研究院朱永群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科学》)杂志,“Nε-Fatty Acylation of Rho GTPases by a MARTX Toxin Effector”(细菌MARTX毒素效应因子对宿主Rho小G蛋白的赖氨酸Nε-长链脂肪酰化修饰)(Science,2017,358[6362]:528-531)。该研究发现RID能以棕榈酰辅酶A等长链脂肪酰辅酶A为配体,特异地对宿主关键信号分子Rac1进行赖氨酸长链脂肪酰化修饰,修饰后的Rac1彻底丧失所有功能,从而抑制了宿主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信号通路以及由Rac1调节的宿主吞噬、细胞迁移和抗菌氧自由基产生等免疫防御。该研究对深入认识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首次发现C端多碱性氨基酸区域在小G蛋白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推进之江实验室组织策划与筹建】
之江实验室按“一体、双核、多点”的构架组建,即建立以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之江实验室为一体,以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为双核,以国内外高校院所、央企民企优质创新资源为多点的组织架构,该实验室于2017年9月6日正式揭牌成立。在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浙江大学发挥核心作用,积极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动之江实验室建设,组织整合校内信息和人工智能领域基地、人才、大型仪器设备等优势创新资源,研究各项配套政策,支撑相关团队进入之江实验室开展研究,争创网络信息、人工智能领域国家实验室,打造世界一流的科研高地,同时也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附录】
附录1 2017年浙江大学科研机构(研究所)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附录2 2017年浙江大学科研机构(独立研究院)
附录3 2017年浙江大学国家、省部级科研基地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附录4 2017年浙江大学新增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情况
注:*含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课题、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和集成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附录5 2017年浙江大学各学院(系)、研究机构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
续表
续表
附录6 2017年浙江大学各学院(系)新增国际合作项目情况
注:数据来源为浙大科研管理系统登记的新增国际合作项目,不包括国家基金国际合作类项目(以批准时间为准)。
附录7 2017年各学院(系)科研经费到款情况
注:数据来源为浙大科研管理系统各学院2017年到款数据(统计时间为2018年3月19日)。
附录8 2017年各学院(系)发表SCI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情况
注:各学院(系)SCI论文数据的统计时间截止到2018年1月15日。
附录9 2017年浙江大学各学院(系)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情况
注:括号内奖励数为浙江大学作为非第一单位所获的奖励数。
*: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
附录10 2017年科技成果获奖项目(每个奖项单独计数)
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
一等奖(1项)
1.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能源工程学院
高翔 吴国潮 朱松强 郑成航 胡达清 岑可法
二等奖(1项)
1.超高速数码喷印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陈耀武 汪鹏君 周华 葛晨文 田翔 周凡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
特等奖(1项)
1.以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
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李兰娟 舒跃龙 管轶 冯子健 袁国勇 高福 袁正宏 王宇 余宏杰
王大燕 高海女 王辰 郑树森 杨仕贵 杨维中 曹彬 陈鸿霖 李群
朱华晨 周剑芳 刘翟 高荣保 吴南屏 胡芸文 姚航平 张曦 俞亮
郑书发 吴凡 卢洪洲 王嘉 夏时畅 崔大伟 白天 梁伟峰 林赞育
武桂珍 揭志军 郭静 杜启泓 盛吉芳 刁宏燕 向妮娟 杨益大 赵翔
汤灵玲 邹淑梅 余斐 朱丹华
二等奖(2项)
1.危险废物回转式多段热解焚烧及污染物协同控制关键技术
能源工程学院
严建华 蒋旭光 李晓东 张文辉 池涌 陆胜勇 王琦 黄群星 马增益 李丽
2.《数学传奇——那些难以企及的的人物》(科普类)
数学科学学院
蔡天新
2017年度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10项)
一等奖(4项)
1.大麦遗传多样性与特异种质研究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张国平 戴飞 邬飞波 吴德志 叶玲珍 邱龙 蔡圣冠 黄雨晴
2.基于声化效应提取及改性食源性功效因子的机制研究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食品加工工程研究所
刘东红 陈士国 叶兴乾 丁甜 陈健初 胡亚芹 吴丹
3.脑卒中防治的药物新靶点及新策略
药学院—药理毒理研究所
陈忠 韩峰 盛瑞 胡薇薇 张翔南 卢应梅 韩蓉
4.网络系统资源优化与控制基础理论及方法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业控制研究所
陈积明 程鹏 曹向辉 施凌 贺诗波 何建平 邓瑞龙
二等奖(6项)
1.复合结构关键基础理论的分析和试验研究
建筑工程学院
徐荣桥 吴宇飞 陈伟球 沈旭栋
2.先进涂装防护体系的构筑及相关基础问题研究
化学系
胡吉明 张鉴清 曹楚南
3.靶向肿瘤缺氧微环境的抗肿瘤药物作用靶点发现
药学院
杨波 何俏军 曹戟 朱虹 应美丹 翁勤洁 杨晓春
4.黎曼子流形的几何结构与拓扑结构研究
数学科学研究中心
许洪伟 顾娟如 赵恩涛 许智源 付海平
5.细胞传感技术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王平 刘清君 吴春生 陈星 胡宁
6.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纳电极构筑及其储能性能改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研究所
涂江平 谷长栋 王秀丽 夏新辉
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明奖(2项)
一等奖(1项)
1.大功率多能源不间断电源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电气工程学院
徐德鸿 陈四雄 吕征宇 马皓 陈敏 于玮
二等奖(1项)
1.重大新发传染病快速诊断技术研发及应用
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陈瑜 郑书发 谢国良 陈晓 李兰娟 郭仁勇
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
一等奖(3项)
1.大型油气锅炉燃烧振动控制技术
电气工程学院
周昊 莫春鸿 王鲁军 岑可法 胡修奎 樊建人 霍锁善 张洪松 徐鹏
罗坤 张焕祥 陈灿 刘泰生 朱骅 李毅
2.宫颈癌筛查新技术研发与防控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吕卫国 程晓东 谢幸 王新宇 叶枫 李阳 王芬芬 沈源明 胡杰锋
丁田 田其芳 叶轶青
3.千吨级高性能注塑成型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机械工程学院
张树有 冯毅雄 王珏 傅南红 伊国栋 袁卫明 焦晓龙 徐敬华 周巨栋
孙产刚 裘乐淼 刘晓健 高一聪 沈雪明 叶群方 厉永福 李瑞森 何挺
吴俊
二等奖(1项)
1.茶叶生产全过程品质安全管控及加工关键技术和设备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何勇 李革 刘飞 李晓丽 聂鹏程 潘家荣 周仁桂 苏鸿 孔汶汶
何乐 徐贤春 顾永跟 王丽丽 舒伟军 宋革联 官少辉 赵力勤 李鉴方
黄静 姜小文 洪勇
2016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9项)
一等奖(2项)
1.反问题的数学理论、算法与应用
数学科学学院
包刚
2.慢性气道疾病分子机制研究
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沈华浩 陈志华 李雯
二等奖(2项)
1.塔里木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
地球科学学院
杨树锋 陈汉林 厉子龙 励音骐 余星
2.小分子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及其应用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陈启和 刘婧 何国庆 傅明亮 董亚晨
三等奖(5项,略)
2016年度浙江省技术发明奖(2项)
一等奖(1项)
1.猪圆环病毒2型高繁殖力毒株创建及其疫苗研制与应用
动物科学学院
周继勇 金玉兰 颜焰
三等奖(1项,略)
2016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30项)
一等奖(8项)
1.海岛饮用水水质水量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建筑工程学院
张土乔 邵卫云 周永潮 邵煜 周志军 毛欣炜 邹爽 闻信德 叶苗苗
2.面向飞行器设计的高性能数字化分析系统及工程应用
航空航天学院
郑耀 解利军 陈建军 邹建锋 张继发 石兴 宋广华 徐彦 季廷炜
3.农田信息多尺度获取与精准管理关键技术及装备
生工食品学院
何勇 史舟 刘飞 聂鹏程 李青绵 杨苡 何立文 林夏满 邱超
4.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子靶标及新疗法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金洁 王敬瀚 俞文娟 佟红艳 钱文斌 娄引军 王蕾 孟海涛 马秋玲
5.七氟烷后处理对正常和病理性心肌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医学院
严敏 张冯江 郁丽娜 何伟 于静 马雷雷 徐勇 姚媛媛 王文娜
6.腰椎退变性疾患微创化治疗的技术和应用
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范顺武 方向前 赵凤东 胡志军 赵兴 张建锋 虞和君 周志杰 胡子昂
7.出生缺陷干预资源创新整合研究及推广应用
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舒强 陈婉珍 赵正言 施珊珊 胡莎莎 俞刚 陈青江 徐玮泽 叶菁菁
8.大举力密度高效率叉车机电液集成设计技术及应用
机械工程学院
童水光 徐征宇 从飞云 李元松 李明辉 唐宁 管成 张永根 武建伟
二等奖(13项)
1.LED照明若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叶志镇 金尚忠 江忠永 杜国红 潘建根 林胜 陈凌翔 潘新花 王乐
2.精密型高性能铝板翅式热交换器关键制造技术及钎料的开发和应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罗伟 王琪明 胡峰俊 黄安庭 吴琛 赵大为 车明明 毛央平 娄蓉
3.浙江省基础土壤空间数据库研发与应用
海洋学院
吴嘉平 沈阿林 陈红金 荆长伟 王新 俞洁 支俊俊 王友富 龚日祥
4.高效小孢子技术创新及油菜新品种浙大619选育应用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周伟军 许玲 寿建尧 阮晓亮 黄惠芳 葛常青 王月星 宋文坚 徐建祥
5.基于神经网络设计和膜控微丸制备新技术的集成研究及产业化
医学院
徐春玲 高建青 王如伟 徐秀卉 梁文权 余斌 韩旻 陆振宇 黄海波
6.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创新体系的建立与示范应用
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方力争 戴红蕾 朱文华 陈丽英 臧国尧 张佳 卢崇蓉 晁冠群 乔巧华
7.辅助生殖技术风险防控研究及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
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朱依敏 曲凡 叶英辉 胡小玲 邢兰凤 冯国芳 张丹 张峰彬 徐键
8.口腔黏膜常见重要疾病综合诊疗新策略及相关病原菌
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何虹 施洁珺 吴梦婕 黄剑奇 平飞云 陈关福 孙钢 徐文鸿 范艳
9.滑坡灾害监测预警与控灾结构安全评价
建筑工程学院
尚岳全 孙红月 吕庆 赵宇 于洋 张洁 许建聪 沈佳轶 申永江
10.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溶栓流程的优化研究
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楼敏 严慎强 胡海涛 丁美萍 闻树群 张圣 孙建忠 国杨 陈智才
11.台风暴潮—洪水灾害预警及应急处置技术
海洋学院
孙志林 贺治国 许月萍 唐晓武 郑雄伟 聂会 卢美 许雪峰 张火明
12.环境友好型微晶玻璃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郭兴忠 陈明形 张启龙 杨明星 程笛 章锦明 曹旭丹 陈德柱 黄海晓
13.环保型银基电接触材料及元件低成本制造技术与产业应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樊先平 陈晓 杨芳儿 祁更新 张玲洁 穆成法 郑晓华 申乾宏 吴新合
三等奖(9项,略)
(单立楠撰稿 夏文莉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