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案例1 种棉花的农民也是理性的经济主体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棉花在中国是政府统购的产品。所谓统购,即种棉花的农民必须依照政府规定的价格将棉花卖给政府或政府指定的企业。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交易。这种统购甚至有一个很有意识形态又很堂皇的说法,叫作“爱国棉”。意思是你卖给我就是爱国,不卖给我就是不爱国。其他如粮食、糖料、油菜等产品,均有过同样情形。所以又有“爱国粮”、“爱国糖”、“爱国油菜”等等。
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所在,正是尊重农民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和行为,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时,必须正视农民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要求,在实际的进程中,如按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和追求自身利益的农民打交道,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案例2 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不同观点
1.债务-通货紧缩假说:高企业负债率背景下真实利率上升引发通货紧缩。
2.总需求下降假说:总需求水平下降引发通货紧缩。
3.体制转轨假说:住房、医疗等福利政策改革改变居民预算约束和收入预期并导致内需不足和通货紧缩。
4.收入分配畸形假说:分配不平等程度加深导致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
5.投资过剩假说:20世纪90年代前期供给能力过剩并导致通货紧缩。
6.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假说: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并导致通货紧缩。
7.国有企业效益低下假说:企业微观体制改革滞后,通过内生机制形成通货紧缩。
8.金融体制缺乏支持力假说:现行金融体系不能支持经济增长,导致通货紧缩。
案例3 经济学涉及道德吗?
经济学是否涉及道德问题一直是中外经济学家争论的中心之一。一些经济学家强调“经济学本身不谈道德”。另一些经济学家则把这种观点称为“经济学的道德误区”,强调经济学的“人文关怀”。经济学应不应该涉及道德问题呢?这涉及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根本区别是对价值判断的态度。实证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而规范方法以价值判断为依据。价值判断是对经济行为社会价值的评价,即对某种经济现象是好还是坏的看法。大而言之,可以是对一种经济体制的评价;小而言之,可以是对某种具体经济现象或行为的评价。价值判断属于社会伦理学范畴,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实证方法排斥价值判断,也就不涉及道德问题。经济现象有其内在客观规律。实证分析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要确认事实本身,研究经济本身的规律,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研究这些规律应该像研究物理与化学一样需要抛开价值判断。实证方法是人们客观地认识世界的工具,完全可以抛开价值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是不涉及道德问题的。
经济学有认识世界与改善世界的双重任务。在认识世界时,应该以客观的态度来分析,这就是经济学的非道德性。制定政策离不开价值判断,这就是经济学的道德性。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道德与非道德并不绝对排斥,要看解决什么问题,用在什么地方。
那种认为经济学离不开道德问题,反对实证分析的观点并不正确。比如我们研究经济增长的规律完全可以超脱价值判断。经济增长率和影响这种增长率之间的因素(劳动、资本、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客观的。研究这个问题时完全可以不涉及价值判断或道德问题,得出适用于各个社会的客观规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道德显然无关。这时经济学是实证的,不涉及道德的。但在制定一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政策时,就要考虑增长的目标、增长与社会福利等有关的价值判断问题。这时经济学又是规范的、道德的。
经济学与人们利益的关系太密切了,利益格局的决定有强烈的价值判断色彩。因此,经济学超脱价值判断、不涉及道德的观点难以被接受,这也是不断有人就道德问题向主流经济学提出挑战的原因。把经济学本身与经济学的运用分开,把客观规律的探讨与规律的运用分开,你就知道,其实经济学的道德与非道德并不互相否定,而是在一些情况下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在另一些情况下要有人文关怀的态度,这样经济学才不会陷入道德的误区。
(资料来源: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