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摆脱贫困与社会流动
经济弱势本科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是相对贫困的,对他们及其家庭来说,急切的事情是摆脱贫困状态。这一点对文明社会而言也特别重要,弱势关怀和补偿是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一种“政治正确”;也只有对弱势群体进行有效的救助帮扶,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文明。但是在对经济弱势本科生进行补偿之前,需要厘定到底何谓贫困。贫困指的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缺乏”这样一种状态。这是一般意义的理解,更为学术化地审视,贫困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如财货贫乏论、使用价值贫乏论、收入低下论、可行能力贫乏论和交换价值贫乏论等。在如上理论中,交换价值贫乏具有中轴性,因为个体财物货币、使用价值的缺失,以及收入低下等,如果其拥有足够多的交换价值,则都难以成为贫困者,因为交换价值能换来这些生活资源;而可行能力其本身就是一种交换价值,所以贫困的交换价值贫乏论具有很好的解释力。印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其名著《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中提出饥饿是交换权利的函数。这一理论影响深远,根据它的内在逻辑,贫困是因为交换权利的缺失。可以理解的是,个体拥有交换权利的前提是拥有某种资产(本),它具有交换价值。权利指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森“贫困即交换权利缺失”的理论把贫困理论从静态发展到了动态。当个体拥有任何具有交换价值的资本时,他就拥有交换权利,当这种资本足够丰富时,个体也就远离了贫困。但是这种资本的拥有量及其相应附着的权利有相对和绝对之分。个体拥有具有交换价值的资本量相对于某一标准缺失时,则其交换权利也相应地相对缺失,这就是“相对贫困(relative poverty)”;个体的生活可被划出能够维持生存的资本的最低标准,当其所拥有的具有交换价值的资本量低于这个最低标准时,就是“绝对贫困(absolute poverty)”。显然,我们在讨论经济弱势本科生时,其贫困更多地指一种相对贫困,但并不排除这些本科生中有人处于绝对贫困状况,而绝对经济弱势本科生是我们研究对象中的极端。再根据布迪厄的资本理论,经济弱势本科生个体拥有原生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和象征资本,这些资本无论它的量的多少,都具有交换价值及其附着的交换权利。经济弱势本科生之所以贫困,是因为他们所拥有的这些资本的总量相对缺失,因而其交换权利不足。
以上是布迪厄和森意义上的对经济弱势本科生的解读。根据这一认识,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需要摆脱贫困,就是要增加其四大资本的集合量,这是大学本科教育对经济弱势学生所应做的。我们把象征资本看作是其他三大资本的延伸和固化,所以象征资本在这里可以不予讨论。本科教育是一种通识的教育过程,一切教育和训练过程都是文化资本积累的过程,基于此,大学教育为经济弱势学生积累的主要是一种文化资本。现实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并不是作为教育活动的本科教育的“主业”,但是本科教育应该也必须为经济弱势学生积累潜在的经济与社会资本。这种潜在的经济与社会资本是一种附着在经济弱势学生身心之上的意识与能力,它是一种人力资本,更可以理解为一种具体形态的文化资本。本科教育为经济弱势学生积累的主要是文化资本,或者说是通过文化资本的累积来逐步积累多重资本。如果这个过程是有效的,则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可以借此摆脱贫困状态。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的重点研究主题,那么经济弱势本科生摆脱贫困是不是就一定有社会分层意义呢?或者说,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摆脱贫困就能够实现社会向上流动吗?社会分层的“层”,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是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主要有功能论与冲突论等,前者把社会比作人的机体,认为社会分层是有益的,社会分层能够促进社会效率;而后者认为社会分层是一种冲突,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会为彼此的社会地位进行斗争。现代社会的情形是个体可以通过诸多因素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一种最容易想象到的思路是通过积累金钱即经济资本完成向上的社会流动。但是现实却偏离了我们的想当然,可以观察到,当今社会有不少内地农民到外地打工,然后创业经营小本生意,凭借着勤劳以及其他因素,他们富裕了起来。然而他们在经济资本积累起来后并没有真正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成为中产阶层的一员。这一群体通常是虽然经济富裕了,但是生活方式还是粗放的,他们的经济资本没有转化成为文化资本,他们也没有高雅的情趣和品味,从而不能真正地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他们往往用显摆的方式花完了赚来的钱,过完春节又把孩子丢给父母,让孩子接受贫乏的教育,自己又出去开启赚钱之旅。总之,我们使用布迪厄的分析范式可知,只是经济资本的积累并不能真正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经济资本积累固然是个体向上社会流动的基础,但中产和上层社会的情趣和品味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资本的积累所得。本科教育的功能应体现在促进经济弱势学生累积文化资本基础之上的多重资本积累,由此可知,通过有效的本科教育,个体所获得的以文化资本为主的资本量增加,相应地交换价值和交换权利也得到扩大,经由此种路径摆脱贫困状态更有利于实现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向上的社会流动,这是一种“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