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30年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离不开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而这一研究又加深了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理解。很长一段时间来,在一些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当然还有其他人)看来似乎属于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问题,其实不是或主要不是,或者在思想行为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因素在起支配作用,有些则是思想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起作用,或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共存。这需要学生工作、思想教育者有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才能有效地识别和帮助,否则容易把事情搞乱、搞复杂甚至搞错。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以及在把心理健康教育运用于思想教育、学生工作的过程中,有必要区分是思想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思想品德因素还是心理障碍因素,或者两者因素都有,那么又是何者为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就现实中比较容易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混淆的若干心理行为问题进行了分析。如何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中常见的大学生自杀问题、性行为问题、新生适应问题、学习问题等,如何构建思政框架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发挥思政作用,更好地实现育人功能,使育心与育德紧密结合起来,这些问题的探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思政工作的理念、方法。这些内容的探讨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这个话题的延伸、补充、丰富和深化,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杀行为及其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自杀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日常要应对的难点问题之一,也是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认识、理解、应对自杀等心理危机问题,涉及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

1990年我在《青年研究》上发表了《自杀与抑郁症》马建青.自杀与抑郁症[J].青年研究,1990(5).一文。文中,我结合当时咨询过程中接触过的8例有明显自杀意图的个案,分析了这些个案的特点,发现其中6例均有明显的抑郁症症状表现,共同的特点都是在严重的抑郁症状态下产生自杀念头甚至付诸行动。论文结合国内外的文献,分析了自杀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识别、预防、干预抑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中我提出:“及早发现、诊断、治疗抑郁症患者对于防止自杀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如此,它对于提高人们的心身健康水平以及学习、工作、生活的乐趣和效率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心理卫生调查和测验,及时发现那些曾有过或现有自杀企图甚至行为的对象,还有那些曾有过或现有抑郁症状的人,建立必要的资料库,以便对他们加强工作,做好咨询、随访,必要时给予监护。”在论文的最后,我说:“综上所述,为了防治由于抑郁症(或其他精神障碍)而导致的自杀,应该加强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加强医务部门尤其是内科大夫的精神医学知识的培训;加强对大众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这既有助于大众自身心理保健,也为了及时地发现他人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心理健康定期普查(作为体检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对高危因素、高危人群的监控、随访。当然,加强有助于人们心理健康的文化环境,减少不良社会-心理应激,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乃是更有长远意义的措施。这些不仅对防治自杀,而且对防治心理疾病和情绪障碍乃至维护和提高大众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是非常必要的。”基于这些研究,我在浙江大学开展了一系列预防自杀的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由于当时这类论文很少,所以我的这篇论文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注。我文中提及的这些观点逐渐得到了重视,这些对策建议在若干年后逐渐成为现实。

2000年,研究生与我合作发表了《影响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三因素探析》姚月红,马建青.影响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三因素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0(5).。我们提出了影响大学生自杀的三方面因素,即外界环境因素是自杀心理形成的基础、主体内在因素是自杀行为发生的关键、直接诱发因素是自杀行为的导火线,并作了详细的分析。我们认为,三因素是相互联系的;三因素作用的途径不同,性质不同,故产生的影响也有程度上的差别;三因素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文章认为:“通常情况下,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往往是三因素的共同影响所致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个体心理素质作用的结果。此外,不可忽视的是,当自杀心理形成后,是否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社会支持和专业性的心理干预,是自杀心理是否会转变为自杀行为的关键点。”

2003年11月,我在台湾召开的“两岸生命教育与管理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青少年自杀与生命教育》马建青.青少年自杀与生命教育[M]//马建青.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论丛(第二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42-248.的大会报告,文章认为:“综观青少年中发生的各种自杀事件,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看,它是生命意识过弱的表现。他们不懂得生命之意义,因而容易轻易地处置自己的生命,或把自杀作为逃避挫折的应对方式,或把自杀作为对权威的报复,或把自杀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对困境的解脱,等等。他们不懂得生命之可贵、可爱,生命之价值、意义。面对不断增多的自杀事件,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教育以及与此相关的生命意识。”论文从“物质富裕与精神失落”“教育的功利性与教育的危机”“教育的本真与生命教育的呼唤”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围绕着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我和研究生合作发表了多篇论文马建青,朱美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7 (9);马建青,黄翠翠.大学生心理危机形成和干预的三要素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9 (2);马建青、朱美燕.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现状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2).。特别是2005年我获批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我带领课题组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最终合作完成了专著《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务》马建青,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务[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1.。该书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得到了同行们的高度评价。书中我们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综合吸收各校经验,编制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实施方案与操作流程”,为许多学校所借鉴。

多年来,我一直在全国高校做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讲座或专题工作坊,参加者绝大多数是学生思政工作者。他们普遍反映这些内容对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危机行为、做好学生工作很有帮助。

(二)大学生性心理行为问题研究

青少年的性问题是一个敏感、忌讳的问题(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但又是一个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人格发展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既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常见(但又不容易发现)的内容,又是思想工作中隐藏在不少思想行为问题背后的根源,或被视为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而受到各种处罚,最典型的是各种性变态行为。

为此,从我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起,我就十分关注大学生的性心理行为问题,发表过多篇论文,包括“性压抑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马建青.性压抑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J].青年研究,1988(11).“对恋物癖患者的心理分析及相关的几点认识”马建青.对恋物癖患者的心理分析及相关的几点认识[C]//邓明昱.中国性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287.“窥视、恋物行为的调查分析——兼谈性变态的界定”马建青.窥视、恋物行为的调查分析——兼谈性变态的界定[J].心理卫生,1992(3).“论大学生的性焦虑”马建青.论大学生的性焦虑[J].青年研究,1993(11).“论大学生的恋物行为”马建青.论大学生的恋物行为[J].青年研究,1994(12).“10例大学生恋物行为的心理行为特征探析”马建青.10例大学生恋物行为的心理行为特征探析[J].性学,1995(2).,等等。这些探讨深化了对青少年学生性问题的认识,有助于纠正在这些问题上的模糊甚至错误的看法。比如,我提出了“恋物倾向”“窥视倾向”概念,以区别通常意义上的“恋物癖”“窥视癖”,认为后者是真正意义上的性变态,属心理病态;而前者仅表现为有这种倾向,仍属于正常心理范围。两者在原因、方式、性质、后果等方面均有差异。我认为,青少年学生中的这类行为多属于正常性欲得不到满足所引起的性压抑导致的性心理偏移,是情境性的、暂时的,它虽可能被认为是思想意识、品德问题(特别是20世纪),但它首先是一个心理问题。

由于20世纪关于大学生性心理行为的研究不多,因此,我的这些论文由于视角比较独特、观点也比较新颖,引起了心理健康教育界和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关注,对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性心理行为问题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鉴于当时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以及大学生性教育的重要性,80年代末,我和同事一起开设了面向大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性科学》,揭开了我国以课程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性教育的第一页,产生过重要的社会影响。

(三)大学生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绪问题等等,很多时候会被从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为人品行的角度,或上进心、事业心、合作精神等方面去评析,而忽视了可能的真正原因。30年来,我先后独自发表或与他人合作发表了“大学生心理卫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影响大学生学习的心理卫生因素”“大学生中常见的不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新生适应过程中的心理卫生问题及其对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研究”“影响中国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因素探析”“正确认识和科学研究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请关注特殊人群——优秀学生心理综合征特征探析”“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对策”“影响高职生自信心的深层因素分析”“跨文化视角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因”等研究论文。我力图通过研究来揭示大学生日常行为问题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把这样一种思想、观念带入思想教育、学生管理中,以求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客观情况,更理解地对待我们的工作对象,更好地搞清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联系与区别,使工作更有针对性、科学性。

多年的心理咨询实践以及调查研究告诉我,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少被习惯性以为是个人品行、思想素质、人生境界的问题,其直接的原因或背后的根源可能是心理健康、个性方式、行为习惯的问题。而这正是多年来我想提供给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新观念,并且这种新观念正是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重要性的关键之一。比如,学习成绩差、注意力不集中、同学关系紧张、逃避集体活动、偷窃行为、自杀企图等,虽有些是思想意识、个人品行问题引起的,但大量的却是由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导致的,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或某些现实问题引起的心理困扰等等都是影响学习成绩、学习效率、听课质量的重要因素;人际敏感、社交恐惧、个性缺陷、情绪障碍等等是构成集体生活中人际关系问题不可低估的原因;抑郁症、精神病则是自杀行为的罪魁祸首;等等。

当然,我并不是要把所有行为问题的原因都归结为心理问题,这种倾向在一部分研究者那里已经有所表现,在国外也有这样的倾向,对此我是不赞同的,我只是要把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的思维角度作些调整,还事物本来的面貌,科学地做出评判,对人负责,对思想工作和一切工作负责,也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效果有限,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恐怕与工作没到位有关。问题的实质没搞清楚就想当然地工作,自然就不会有好结果。我在实践中遇到过许多起来自于辅导员、班主任乃至心理咨询师工作中类似这样的事件,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教训。只有搞清问题的实质,才能对症下药,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取得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