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明清时期治边安邦通道
◆元中庆达镇远驿道
元朝建立后,朝廷大建赤站,扩大和修整四通八达的驿路。特别是至元十一年云南行省建立以后,先后开通云南至四川、云南至贵州和云南至南宁等多条重要驿道。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至元末年起于中庆(今昆明)、经云南曲靖、富源,入贵州普安(盘县)、镇宁、安顺、贵阳、龙里、黄平、施秉达镇远,横贯贵州全境的东西向跨省驿大道。此道是元、明、清云南、贵州进京的通衢,较之绕道清溪道、乌撒乌蒙道赴京的路途要平坦和快捷得多。明洪武年间的调北征南之路正是依托了该道。
◆元乌撒、乌蒙道
元时贵州分属于湖广、云南、四川三行省,除有云南连接湖广,横贯贵州中部地区的东西驿道外,还有连接云南与四川的乌撒、乌蒙道。根据《天启滇志·旅途志》考证,乌撒道南起曲靖,中经云南的交水(今云南沾益)、沾益州(今云南宣威)、达可渡(今云贵交界处),其后经可乌撒(今贵州威宁)、瓦店、黑张(今贵州赫章)、周泥达毕节,再经台层、白崖、达赤水河(今川黔交界处),渡赤水河后,过摩泥、普市,便可直达四川永宁(今四川永叙),最后再进入泸州,此道一直沿用至明清。滇、黔、川、湘的驿道的整治和连通,为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它为相邻省份之间互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明清滇黔、川黔滇、湘黔等省际干道最终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清川、黔、滇驿大道
明清两代基本沿袭元代西南地区的交通格局,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军攻克大理后,朱元璋就把驿道的整治和建设视为巩固边疆地区的一项重大措施。先“遣人置邮驿通云南,宜率土人随其疆界远迩,开筑道路,其广十丈,准古法以六十里为一驿”。在元朝原已开通的驿道基础上进行整修,并在滇黔之间、湘黔、川黔之间的省际驿道上屯军把守,不仅控制了云南,同时也加强对贵州的统治。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明廷准建贵州布政使司。至此,滇黔驿道、湘黔驿道、川黔驿道和黔桂驿道及其众多支线,联合建构了明清之际西南地区省际之间稳定的交通网路,为人口的流动及南来北往的经济、文化的互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以上诸道,从无到有,从雏形到完备,经过历朝历代的整治、扩建和增补,逐渐延续下来。特别是经过元、明、清三代的整治和管理,西南地区的交通无论是省际还是省内都已经十分通畅。历史时期一些线路的功能、名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如连接川藏、滇藏的茶马互市古道,连接川黔的运盐古道,连接滇黔的省际驿道,到后来都名正言顺地成为茶马古道、川盐古道和屯军线路的一部分,并见证了西南地区古代交通要道的发展历程,为西南地区各个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基础条件,做出了极大贡献。